① 模具成本計算
模具價格核算
模具製作工藝選擇
根據模具製作工藝選擇核價方式
模具價格由材料費、加工費、其他輔助費組成
牌號 使用硬度 價格 元/公斤 材質特點及適用范圍
45# HRC40~45 7 芯棒接桿,中模外套,配件等。
40Cr HRC43~48 8 中模外套,60T以下壓蓋、壓墊等。
40CrNiMo HRC45~48 25 大中模粗坯,80T以上壓墊等
SLD HRC57~60 60 耐磨、韌性一般,適用於製作治具,結構簡單的上、下沖,以及要求不高的中模,芯棒等。
SKH9 HRC61~63 180 耐磨損,適用於製作普通芯棒
DRM2 HRC57~59 175 耐磨損,適合於製作易拉傷的成形上下沖。
1V HRC59~61 330 耐磨性一般韌性很好,適合製作高面取的沖子,如FBSL018、FBSL019成形上沖。
3V HRC60~62 380 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易變形的成形上下沖,芯棒。
10V HRC61~63 600 高耐磨損,適用於製作齒形芯棒,結構簡單的中模。
15V HRC61~63 600 高耐磨損低韌性,可以代替WC製作結構簡單的台階式中模。
M4 HRC60~62 470 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成形上、下沖。
ASP60 HRC61~63 670 高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結構復雜的中模.
WC(YG15) HRA>86.5 700 高耐磨損,適用於製作中模、芯棒.
模具熱處理價格
1.碳素結構鋼(40Cr、45#):10元/KG
2.合金工具鋼(SLD、Cr12): 18元/KG
3.高速鋼(DRM2、SKH9): 75元/KG
4.粉末高速鋼(3V、M4、ASP60):80元/KG
5.兩段式熱處理追加14元/KG
模具加工費用
1. 粗坯費用
2. 放電費用
3. 線切割費用
4. 拋光組配費用
其他輔助費用
1. 電極費用
2. 研磨套費用
3. 檢查費用
軸承模具價格
軸承模具各模具廠商有一個標准價格,按機台噸位分:
3T~20T:大概1500RMB~2000RMB
20T~40T:大概2000RMB~3000RMB
40T~80T:大概3000~5000RMB
此價格模具為常規直筒型和一段法蘭型,且產品長度不超過20mm。
線切割價格
1. 首先確認圖紙R弧,根據R弧選擇線徑。
2. 確認切割面積(周長X高度)。
3. 線切割價格=切割面積X切割單價(元/mm2)
R弧大小 線徑 WC 鋼
R0.1以下 0.1 0.66 0.4
R0.1~R0.15 0.15 0.52 0.35
常規 0.25 0.4 0.25
放電價格
1.放電價格=放電面積X放電單價(元/mm2)
2.放電面積=周長X(電極高度+有效長+逃空長/2)
3.放電單價基準
材料 放電單價 備注
鋼 0.25 固定價格不變
WC0.8~1.3 視模具具體情況定
面取價格
1. 軸承件面取大概一件40~100RMB
本人有多年的粉末冶金模具製作經驗,想了解如何做模具可以發郵件過來,[email protected]
② 淺析如何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
中國模具工業協會 周永泰[摘要] 近年來,模具製造成本不斷攀升,所以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總會討論一些如何才能降低模具成本的話題。因此本文試從模具製造各環節入手進行分析,以望能降低模具製造成本。 質量、價格、周期、服務,這是模具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都十分關心的四大要素。近年來主要是由於人工費用的不斷增加和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致使模具製造成本也不斷攀升,而與之成反比的是模具製造企業的利潤率卻在不斷地下降。曾有一些模具製造企業反映,目前生產的部分模具的質量和水平反而比五年前要差了。這乍一聽確實令人費解:五年間技術進步了不少,怎麼質量水平反而下降了呢?他們解釋說:由於有些用戶(或模具采購人員)片面地、單純地要求壓價,而對模具質量水平則漠不關心,所以只好被迫選用低價材料、低檔模具標准件、不合理地簡化模具結構和採用縮減工藝及加工成本的辦法來對付了。所以這並不是企業製造不出高質量和高水平的模具來,這實在是企業的無奈之舉。這一現象在行業中雖然存在,但這種不正常的低成本製造不但不能提倡,而且應該進行疏導、抑止,所以我們要提倡在保證和提高模具質量及水平前提下進行低成本製造。一、分析可製造性,合理確定模具類型和結構,並按需選材。現在多數用戶訂購模具時都會向模具企業提供產品的數字信息,但由於使用模具的產品企業往往對模具不太熟悉,設計時並未考慮到可製造性,因此在工藝上考慮不周甚至根本製造不出來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避免在模具設計製造過程中造成反復和浪費,所以模具企業在模具設計開始前就應該進行可製造性分析,以保證設計製造成功。此後接著就應確定模具類型與結構。從降低成本出發,在能夠滿足用戶要求的情況下,快速經濟模具、鋁合金模具、鑄鐵模架等都應該在考慮范圍之內。巧妙的結構有時能大幅降低模具製造的成本。此外正確選材也十分重要,所以除了用戶指定以外,我們應遵循材盡其用的選材原則。高檔材料用於製造中低檔模具會增加成本造成浪費,相應的熱處理應與技術要求和材料結合起來考慮。所以在能夠滿足用戶要求下,有時選用低融點合金、鋁材或加工塑料及樹脂等來製造模具也是可取的。二、從各個環節來縮短模具製造周期。縮短模具製造周期不但是用戶的要求,而且也是模具企業所共同追求的,因為一般情況下,對模具企業來說,模具製造周期的縮短就意味著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模具生產一般可分為設計、加工、裝配與調試等幾個主要階段,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每個階段的關鍵環節,這樣才能有效縮短整個模具的生產周期。1.努力縮短模具設計時間。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已經普及的今天,因此選好軟體、用好軟體以及逐步普及3D軟體是關鍵。所以積累經驗,將知識電子化,及建設資料庫已變得十分重要。採用CAD快速設計技術和優化技術並與計算機輔助分析(CAE)技術相結合以及採用模具專用軟體,並盡量將設計工作往前推移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前介入和參與產品開發,與模具用戶一起進行設計,不但能將模具設計工作前移,使模具生產技術准備時間大為縮短,而且能使模具及其製品更加合理化,避免由於模具用戶對產品的修改及其產品工藝性不好造成生產反復的現象。2.實現數字化製造和信息化管理。用高新技術和信息化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搞好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CAD/CAE/CAM一體化技術,C3P、C4P、KBE技術,模具柔性製造(FMS)和自動化加工技術等都無不依賴於數字化。逆向工程、並行工程、敏捷製造和虛擬製造(包括虛擬設計、虛擬加工、虛擬裝配乃至組成虛擬企業及虛擬現實等)同樣要依賴於數字化。因此,數字化是模具製造從「經驗」走向「科學」的關鍵。實現數字化製造不但能縮短製造周期、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模具的質量、精度和可靠性。搞好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化管理是模具企業又一重要課題。模具企業信息化管理已經從過去的財務管理發展到工藝管理、產品數據管理、項目管理、生產製造過程管理、知識庫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管理、電子商務和資源管理等,先進而便捷的條形碼和晶元技術以及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的管理軟體已被應用於模具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應用得好不但能大幅度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和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現在,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顯著標志,智能化、集成化和網路化也已成為信息化的發展方向。3.先進技術和細節同時並舉。包括高速切削和高速電加工在內的高速加工是模具行業公認的縮短模具生產周期的有效方法。有統計資料表明,高速切削結合CAD/CAM技術可使模具製造周期縮短約40%,CNEDM附設機器人可提高生產率50%、減少成本30%。用機械手安裝工件,選用合適的高質量刀具和夾具,選用合適的切削液、電加工介質、潤滑液,使用耐腐蝕低損耗的電極材料,基於RP技術結合特種加工工藝快速製造電加工電極,電火花混粉加工,以及應用快速成型技術和快速制模技術等都可有效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光整加工和裝配調試對模具製造周期的影響也很大。努力減少光整加工和裝配調試時間,逐步提高機鉗比(即機加工工時與鉗工工時的比例),逐步發展數控自動化拋光技術和數字化模擬試模調試技術以及復合加工、柔性加工、自動化及智能化加工技術等,都可有效縮短模具生產周期,而且還有利於模具質量水平的提高。4.標准化與標准件。有統計資料表明,搞好模具標准化工作,廣泛採用模具標准件,可使模具生產周期縮短30%~40%。在標准方面,除了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之外,對廣大模具企業來說,建立自己的企業標准更為重要,這是因為標準是基礎,數字化製造、標准化自動化生產都離不開乃至依賴於標准。許多企業的實踐也證明了標准化能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因此,搞好標准化工作,建立各種標准化體系,對模具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三、「專、精、特」,社會協作與企業文化。按照國家對工業企業類型的劃分標准,模具生產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不足千分之一。對於廣大中小型企業來說,做精、做特、做新、做強、做活,做出效益來至關重要。國家也在大力支持「專、精、特」企業。「專、精、特」能降低成本出效益,「專、精、特」能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專、精、特」能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專、精、特」能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專業化分工是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而不斷細化的。隨著專業化分工不斷細化,社會協作就越來越廣泛深入。對模具製造來說,專業化分工細化和社會協作的廣泛深入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這是不言而喻的,但關鍵是如何作為。除了以前的零部件外協和加工工序等外協之外,產學研用相結合、組建各種產業聯盟、技術外包和利用公共服平台正在逐漸興起。只要運用得好,這些也都能降低模具製造成本。針對特定用戶單獨設計、單件製造是模具生產的特點之一。由於不同模具的要求各不相同,必須有不同的工藝和不同的裝備與之適應,所以即使已經注意並進行了社會協作,但模具生產企業某些設備利用率低,某些環節變成了「瓶頸」的現象還仍舊比較普遍。這時,企業的管理者就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來盡量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盡快消除「瓶頸」。藉助信息化管理對平衡負荷,搞好均衡生產十分有效。設備利用率提高了,「瓶頸」消除了,模具製造成本也就降下來了。一個好的企業必然會有好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應該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好的企業文化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就能提出許多好意見、好建議來。小到小改小革和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大到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發展,人人都關注,人人都動腦子想辦法,模具製造成本自然就能降下來,企業自然就能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的模具製造主要依靠工人的技能,所以調試必不可少,所以交貨期也會延長。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現在和今後,要逐漸做到不依靠技能也能製造出好模具來;模具製造逐步實現高度自動化;只裝不配省去試模工程將變成可能;模具交貨期越來越短,模具成本也將越來越低。最後,我認為還應再分析一下關於模具的低成本製造與模具用戶的低成本生產之間的關系。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一般情況下都能降低模具用戶的生產成本,這兩者之間應該是一致的,但這里不但有一個度的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兩者合理匹配的問題。所謂「度」,就是降低模具製造成本要有度,切不可過度,即如本文一開始說的那樣,降低模具製造成本必須要在不降低模具質量水平和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關於兩者之間合理匹配的問題其核心是要綜合考慮,應該使模具能給用戶帶來最大的效益。產品要求低或者是批量小,那麼模具就更要成本低,但是如果產品要求高或者是批量很大,那麼就不能單純追求模具的低成本了。這就產生了合理匹配的問題。例如一套常規模具和一套熱流道模具都能滿足用戶生產出一定量的合格注塑件的要求,單從模具成本來說,常規模具價格低於熱流道,好像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如果從用戶生產的總成本來看,由於使用熱流道模具不但產品質量更有保證,而且生產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因而從用戶全面核算總成本來看,使用比常規模具貴得多的熱流道模具反而更能降低生產成本。這里的關鍵就是合理匹配。這樣的例子很多,高效、多功能模具多有類似情況,因此模具企業應該在努力降低模具製造成本的同時,多從用戶企業的利益著想,提出合理匹配的建議,多與用戶溝通與協商,大家都全面考慮,共同來決定最合理的方案。
③ 如何做好汽車製造業的成本控制
三、加強物資消耗管理製造 企業 生產活動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加強材料消耗管理 ,控制材料消耗,是成本最直接、有效的管理途徑。 1、消耗定額管理是材料消耗管理最主要的管理 方法 。材料消耗定額是指針對一定條件所規定的生產單位產品或完成單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標准數量。在制定消耗定額時要按材料的 自然 屬性,如鋼材、木材等進行分類,本著節約、實事求是、平均先進、綜合效果的原則,採取技術 計算 法和經驗統計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消耗量大、資金額高的材料制訂了消耗定額。先進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是考慮到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和管理經驗等因素制訂的,因而它的執行不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夠推動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制訂了材料消耗定額,從制度上明確規定了消耗材料的數量標准,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理 ,以保障其有效實施。(1)根據消耗定額和生產計劃計算材料需要量,及時組織材料供應,以保證生產並防止材料閑置積壓。(2)根據消耗定額編製成本計劃,並對各生產單位下達月、季、年材料成本指標,並嚴格進行控制。(3)材料發放按定額限額發料,如有特殊情況,須經領導批准。(4)材料的使用上嚴格按定額標准進行現場控制,基層管理人員要使材料消耗向規定標准靠近。(5)在定額管理工作中,群眾管理與專業管理密切結合,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推廣各種節約材料的先進經驗、處處精打細算。(6)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額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定期對材料消耗定額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並根據定額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兌現。(7)加強材料消耗的統計 分析 工作,各車間定期向材料供應部門報送《主要材料收、消、存統計報表》,材料管理人員要對材料消耗實際情況與定額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超、降原因。 3、積極推進材料回收復用。在某些生產中所消耗的材料並不構成產品實體,並且很多材料並不是在生產中一次消耗掉,因此還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復用,這時如果企業材料消耗管理的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復利用。推進材料的回收復用主要是廣泛開展綜合利用、節約代用、回收復用、修舊利廢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為了加強回收復用與修舊利廢管理工作,企業應制定材料物資回收復用與修舊利廢管理的標准,規定哪些物資屬於回收復用和修舊利廢物資,要求建立、健全回收修舊網點,並設立專(兼)職人員負責回收和修舊工作,開展群眾性「收舊」活動,搞好經常性與集中性回收工作。 四、材料控制的輔助措施製造企業的材料內部控制是溶於整個企業之中的,因此材料控制不僅僅是采購、保管、生產部門的事情,而需要從企業的整體出發,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監控制度,實現降耗增效。 1、建立 現代 企業的領導班子。企業經營者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所在企業的人、財、物等企業資產的使用、處置及分配的權力,是企業資源所有者的代表,這些權力與企業的內部監督權明顯不在一個層次。由於利益的驅使,一些經營者往往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導致一些經營者損害國家和企業利益的事情常有發生。許多企業的經營者往往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於一身,既是董事會的決策者,又是經營班子的領導人,同時又控制了監事會,權力過於集中,使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公司財務也只能起到報賬、記賬的「工具」作用。因此,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范董事會的建設,董事會與經營班子分離,引進獨立董事制度,並建立健全好一套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監控制度。 2、加強員工的法制教育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法制 學習 教育,提高全員法制觀念。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企業領導人的約束機制,並防止企業內部監督流於形式,樹立員工的主人翁思想,使企業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 3、加強內部人員考核制度的執行。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員工進行考核。定期考核是對目標控制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進行考核,比如通過內部控制制度使產品的廢品率得到控制。另外,對人員的考核不僅僅是進行工作任務量的考核,還包括采購物資質量,工作態度、責任心等,每月都必須對員工素質進行綜合評價。不定期考核是內部管理人員對詳細的內部控製程序或執行工作所用的方法隨時進行核查,並及時指出過程中存在的 問題 。 總之,隨著企業進入開放的經濟時代 ,新經濟、新業務、新的購銷方式的不斷出現,只有把內部監控寓於企業生產、建設的各環節,真正發揮好財會人員的監督作用,實現企業的 科學管理 ,才能防微杜漸,確保實現企業的降耗增效之目的。 參考 文獻 :
④ 汽車防撞系統的開發怎麼管理控製成本啊
蓋勒普公司MES系統20多年技術研發,近17年國內實施經驗。蓋勒普SFC-MES系統在全球擁有135000多家製造企業客戶,其中80%以上為世界500強製造企業,在行業內占據遙遙領先的地位。
蓋勒普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國內領先的 MES 系統廠商,致力於為中國製造企業提供全球頂尖的 MES 數字化生產管理解決方案。
蓋勒普MES系統是一套面向製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製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生產調度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心/設備管理、工具工裝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看板管理、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底層數據集成分析、上層數據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塊,為企業打造一個扎實、可靠、全面、可行的製造協同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如下:
在過程式控制制方面:MES管理生產訂單的整個生產流程,通過對生產過程的所有突發事件實時監控,自動糾正生產過程中的錯誤或提供決策支持,以實現生產調度要求;在出現異常或與生產計劃偏離太大時,及時反饋相關人員使其採取相應的措施。
在任務派工方面:MES在生產計劃完成後,自動生成任務派工單,根據生產設備實際加工能力的變化,制定並優化生產的具體過程及各設備的詳細操作順序;為了提高生產柔性,生產任務根據生產執行具體情況及設備情況,結合資源配置進行現場動態分配。
在資源配置方面:MES通過詳細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為企業提供各種生產現場資源的實時狀態,與任務分配緊密協調,為各生產工序配置相應的工具、設備、物料、文檔等資源,保證各操作按調度要求准備和執行。
在能力平衡分析方面:MES分析對比工作中心/設備任務負荷、部門/班組任務負荷、工種任務負荷等並做出相應的評估,協助計劃和調度人員進行生產任務的外協和均衡,並實現最優的生產計劃排程。
在質量管理方面:MES跟蹤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入庫的整個生產流程,對產品原料、生產設備、操作人員、工序批次等數據實時採集,為產品的使用、改進設計及質量控制提供依據;根據檢測結果確定產品問題、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
在文檔管理方面:MES基於資料庫的解決方案,擁有海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能力,自定義文檔管理結構樹和版本追蹤,有效管理產品的設計、操作流程、工藝說明等;根據加工任務分配,為個生產工序提供相應的加工程序和生產信息等。
在數據採集方面:MES根據不同的數據、應用場景、人員能力、設備投入等方面採取不同的數據採集方式,實時獲取各工序、設備、物料、產品等數據,並統計、分析成其它系統、管理者所需的信息。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MES提供人員的狀態和相關的信息,跟蹤個人的工作執行情況,為企業實現精細考勤管理、控制人力成本、輕松績效考核、減少員工流失、優化人員調度等方面提供決策支持。
在維護管理方面:MES記錄每台設備、每把工具的維護時間、維護內容、故障原因等,從而計算出最常見的設備/工具維護工作並進行經驗積累,管理和指導生產設備、工具的維護活動,並生成相應的維護經驗文檔,以供瀏覽、查詢。
⑤ 模具製造業的成本核算
模具成本=模具的材料費(模板材料費用和模具配件費用)+加工費+工人工資+改模費用+保修期間維修費。如果報價還要加上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利潤。
⑥ 模具行業適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按存貨入庫 當存貨來核算
⑦ 想算出汽車製造行業每台車的成本需要知道哪些數據
行業之外的人想計算一款車的成本,基本上就是不可能。汽車成本構成比較復雜,跟很多因素有關,很多因素對製造企業來說是商業機密,外人根本無從知道。
一輛車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1、開發與設計成本。這個費用可能很高,但企業都秘而不宣。
2、廣告成本,這也是成本中的大頭,也是企業秘而不宣的。
3、汽車模具成本,汽車車身是由多塊板件組焊而成,這些板件都得由模具而製造。模具是汽車製造中投資最大的項目,投入資金多達數十億元人民幣,具體數額,企業也是秘而不宣的,這項成本得由汽車生產數量來平攤。
4、汽車其它製造成本。
5、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