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一副注塑模具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模具的開模時間主要根據產品的大小,精度、要求以及的模具技術要求來決定的,有20多的,也有八九十天的,希望提供詳細的產品數據我可以幫你看看
⑵ 開一副注塑模具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開一副注塑模具一般要一個月左右。
開注塑模具要注意:
注意以下幾點:
1、塑料模具材料的後處理不需要,因為:塑料軟,不需要硬度等什麼特殊的要求,且熱處理過程可能造成模具變形。
2、模具中的冷卻(通水通道)與產品大小、形狀、塑料性質、保壓時間等因素相關。
3、模具的形腔內粗糙度等級要達到「鏡面級」,不然產品難以脫模,產品頂出時需力過大造成產品損壞。定位銷、合模面及其它部位的粗糙度均有標准規定。
4、塑料模要有足夠的剛度,不然在合模保壓時產生變形,引起「飛邊」。
5、塑料模要選擇合理的排氣位置及其量的控制。不然引起塑料注不滿而產品「缺料」。
6、注射道要選擇合理,使料能均勻到達每一處(流徑相等),並要有足夠的貯量,保證塑料在收縮過程中補給塑料。
7、每種料的收縮系數不同,模具要有合理的收縮率。
8、選擇合理的脫模方式,選擇合理的頂桿位置與數量,保證在頂出過程中產品不損壞。
9、模具與注塑機固定方式要合理,要可靠牢固,防止合模時變位而引起事故。並要拆卸方便。
⑶ 注塑模具的製作流程及時間
注塑模具的製作時間:
時間和產品大小和復雜程度有關,通常周期15-20天,手機模最快7天試板
注塑模具的製作流程:
步驟一:拿到客戶需開模塑料製品的樣品或產品圖紙。拿到樣品,先進行測點,再進行下一步。拿到產品圖紙,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
步驟二:做模具造型,如有熱流道的模具,把熱流道也設計好。
步驟三:造型好後跟客戶確認。
步驟四:下料,也就是采購鋼料。
步驟五:開粗,即粗加工,包括動定模線切割、數控銑、銑床加工。
步驟六:精加工,包括中走絲、慢走絲、高速銑、電火花、深孔鑽。
步驟七:打光。
步驟八:合模,俗稱對碰。
步驟九:最後安裝調試。調試沒問題,一副模具就完成。
注塑模具定義:
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膠製品的工具,也是賦予塑膠製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產某些形狀復雜部件時用到的一種加工方法。具體指將受熱融化的材料由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後,得到成形品。
⑷ 一般各類模具開模周期是多少啊
1、簡單鈑金模具25天。
2、復雜鈑金模具60天。
3、一般鈑金模具45天。
4、吸塑模具40天。
5、箱體發泡模具30天。
6、門體發泡20天。
7、簡單注塑模具35天
8、復雜注塑模具60天.
9、一般注塑模具50天.
以上僅提供樣件天數。
⑸ 模具試模一般要試幾次
摘自網上的,希望有用:1. 了解模具的有關資料: 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設計圖面,詳予分析,並約得模具技師參加試模工作。2. 先在工作台上檢查其機械配合動作: 要注意有否刮傷,缺件及松動等現象,模向滑板動作是否確實,水道及氣管接頭有無泄漏,模具之開程若有限制的話也應在模上標明。以上動作若能在掛模前做到的話,就可避免在掛模時發現問題,再去拆卸模具所發生的工時浪費。3. 當確定模具各部動作得宜後,就要選擇適合的試模射出機,在選擇時應注意(a)射出容量(b)導桿的寬度(c)最大的開程(d)配件是否齊全等。一切都確認沒有問題後則下一步驟就是吊掛模具,吊掛時應注意在鎖上所有夾模板及開模之前吊鉤不要取下,以免夾模板松動或斷裂以致模具掉落。模具裝妥後應再仔細檢查模具各部份的機械動作,如滑板、頂針、退牙結構及限制開關等之動作是否確實。並注意射料嘴與進料口是否對准。下一步則是注意合模動作,此時應將關模壓力調低,在手動及低速的合模動作中注意看及聽是否有任可不順暢動作及異聲等現象。4. 提高模具溫度: 依據成品所用原料之性能及模具之大小選用適當的模溫控制機將模具之溫度提高至生產時所須的溫度。待模溫提高之後須再次檢視各部份的動作,因為鋼材因熱膨脹之後可能會引起卡模現象,因此須注意各部的滑動,以免有拉傷及顫動的產生。5.若工廠內沒有推行實驗計劃法則,我們建議在調整試模條件時一次只能調整一個條件,以便區分單一條件變動對成品之影響。6.依原料不同,對所採用的原枓做適度的烘烤。7.試模與將來量產盡可能採用同樣的原料。8.勿完全以次料試模,如有顏色需求,可一並安排試色。9.內應力等問題經常影響二次加工,應於試模後待成品穩定後即加以二次加工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後,要調好關模壓力,並動作幾次,查看有無合模壓力不均等現象,以免成品產生毛邊及模具變形。 以上步驟都檢查過後再將關模速度及關模壓力調低,且將安全扣桿及頂出行程定好,再調上正常關模及關模速度。如果涉及最大行程的限制開關時,應把開模行程調整稍短,而在此開模最大行程之前切掉高速開模動作。此乃因在裝模期間整個開模行程之中,高速動作行程比低速者較長之故。在塑料機上機械式頂出桿也必須調在全速開模動作之後作用,以免頂針板或剝離板受力而變形。在作第一模射出前請再查對以下各項:(a) 加料行程有否過長或不足。(b) 壓力是否太高或太低。(c) 充模速度有否太快或太慢。(d) 加工周期是否太長或太短。以防止成品短射、斷裂、變形、毛邊甚至傷及模具。若加工周期太短
⑹ 關於注塑成形周期估算
【注塑成形周期估算】注塑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成型周期主要由儲料時間、注射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開合模時間、頂出取件時間組成、製品冷卻與螺桿計量儲料是同時進行,在計算成型周期時取兩者中較大值(冷卻時間一般包括了儲料時間)。
儲料與注射保壓時間要根據聚合物性質,製品形狀及品質要求(外觀、尺寸等)而定,它與注射壓力、注射速率、螺桿轉數、背壓及溫度等許多因素有關,應保證質量前提下尋求最短時間,在估算注塑件儲料時間時,一般取注塑機最大塑化能力(g/s)的65%到
85%之間來計算。注射過程通常分為3段(慢—快—慢),在估算時:
T=W/20~50%V+t
T:注射總時間;
W:射膠總量(製品單件重量x取數+水口重量);
V:注塑機最大射出速度;
t :螺桿起動和停止所需的一個時間基數;
80T~200T取1~2S;200T~500T取2~3S;500T~1000T取3~4S;
保壓時間為從模腔充滿後開始,到保壓結束為止所經歷的時間。保壓時間的選擇一般取決於產品對外觀收縮以及尺寸和變形的要求:
冷卻時間指保壓結束到開啟模具所經歷的時間。冷卻時間的長短受製品形狀、壁厚,
模具冷卻水的設計、模具溫度、熔體的性質等因素的影響。在保證取得較好製件質量前提下,應當盡量縮短冷卻時間。當製品一定時,模具冷卻水的設計是影響冷卻時間長短的關鍵因素。冷卻時間見下表:
開合模的時間受機台大小,模具結構等因素影響,模具上的抽芯結構(行位),開合模齒條傳動機構,三板模(細水口)機構等都會影響到開合模時間,一般80T~200T取4~8S,200T~500T取6~10S,500T~1000T取8~15S。
頂出取件時間受頂出速度,頂出行程,取件方法(自動、人工、機械手)的影響,自動掉落一般只用於外觀要求不高(內部件)較小的製品,頂出時間一般取0.5~2S。機械手取產品時,在產品離開模具范圍後,模具就可以開始閉模動件,項出取件時間一般為3~8S,人工比機械手取產品一般要多出1~3S。
一般主要以類似產品為參考來估算成型周期。
⑺ 壓鑄模具開發時間大約要多久
一般的和塑膠模具的時間差不多,過程也相似。大型的就不說了。有差別的地方就是鑲件多要熱處理,相對塑膠模會多2-4天的處理時間吧。常見的要15至25工作日。
⑻ 塑膠模具定做一般要多長時間
以前我上班的公司,如果是出口模具品質要求嚴格一些大概40天試模,60天量產,負責一點的模具要90天,國內模具基本上都很急,差不多20天到40天比較多,還是出口的產品精雕細琢花的時間長一點,國內要求沒你們嚴格,我以前在東莞市馬馳科上班的時候,專門做出口的工廠,有注塑模具車間,雙色注塑,立式注塑,普通注塑,成品組裝,挺齊全的,公司還不錯,同事也挺融洽的,可以上網了解一下東莞市馬馳科這家公司
⑼ 各位沖壓模具高手,一般沖壓模具製造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如模具設計,模具製造,模具裝配等。
模具製造時間會隨著產品的大小和復雜程度而有很大差異。
一般小模具一周內
中等模具一月內
大型模具2-5個月。
以上含設計、製造與裝配。
三者時間可有交叉,基本按2:5:3
⑽ 一般模具需要生產多久
一套模具需要生產多長時間,只差別可就大了。簡單的沖裁模具、鑽具,一兩天就可以完成。復雜的模具則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或者更長的時間。當然,模具的製造費用也就相差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