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沖床行程怎麼調
1、沖床行程的調法是上料把工件放入到模具的指定位置,上模壓下來把需要的形狀沖壓出來,上料也可以分為手動與自動,人工一個一個放置上去,自動方式也有多種,可以用沖壓機械手。
2、沖壓上下料一體機械手,設定好參數機械手就可以自動進行沖壓上下料操作,總之,替代人工放置的方法都可以叫做自動上料。
3、沖床的下料的過程也正好與之相反的一個流程,上料的過程完成以後,接下來就是下料。很多時候,也是利用沖壓機械手自動完成的,手工操作慢了危險。
4、當發現異常問題,比如異常聲響等。排除故障或修理前必須將總電源關閉。
(1)油壓機換模具後為什麼要調行程擴展閱讀
沖床的注意事項
1、啟動開關後,空車試轉3-5次,檢查操作裝置以及運轉狀態是否正常。沖裁時,精神要集中,不能隨意踩踏板,要防止手伸進模具間或頭部接觸滑塊,一面發生事故或造成廢品。
2、不能沖裁過硬或經淬火的材料,而且沖床決不允許超載工作。
3、停止沖裁後,需切斷電源或上保險開關。沖裁出的零件以及邊角料應及時運走,保持沖床周圍無工作障礙物。
Ⅱ 普通沖床模具是怎麼更換的,沖床的行程是怎麼調
普通曲軸沖床的行程是固定的,是不可調節的,能夠調節的是沖床滑塊到沖床工作檯面的距離。沖床更換模具時,先要把沖床滑塊停在下死點。
然後松開緊固模柄的螺絲,然後把滑塊升上去。把卸下來的模具拿走,然後把沖床滑塊降下來,降到下死點,然後測量要安裝新的模具的合模高度。
(2)油壓機換模具後為什麼要調行程擴展閱讀:
保證最佳模具間隙:
模具間隙是指沖頭進入下模中,兩側的間隙之和。不同板厚,不同材質應選用不同間隙的下模。選用合適的模具間隙,能夠保證良好的沖孔質量減少毛刺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帶料。
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當模具刃邊磨損產生半徑約0.10mm的圓弧時,就需要刃磨。刃磨時,每次磨削量重復磨削直至沖頭鋒利。刃磨後用油石打磨刃口毛刺,進行去磁處理後塗上潤滑油。
Ⅲ 普通沖床模具是怎麼更換的,沖床的行程是怎麼調
普通曲軸沖床的行程是固定的,是不可調節的,能夠調節的是沖床滑塊到沖床工作檯面的距離。沖床更換模具時,先要把沖床滑塊停在下死點。
然後松開緊固模柄的螺絲,然後把滑塊升上去。把卸下來的模具拿走,然後把沖床滑塊降下來,降到下死點,然後測量要安裝新的模具的合模高度。
(3)油壓機換模具後為什麼要調行程擴展閱讀:
保證最佳模具間隙:
模具間隙是指沖頭進入下模中,兩側的間隙之和。不同板厚,不同材質應選用不同間隙的下模。選用合適的模具間隙,能夠保證良好的沖孔質量減少毛刺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帶料。
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當模具刃邊磨損產生半徑約0.10mm的圓弧時,就需要刃磨。刃磨時,每次磨削量重復磨削直至沖頭鋒利。刃磨後用油石打磨刃口毛刺,進行去磁處理後塗上潤滑油。
參考資料:網路-沖床模具
Ⅳ 1600噸摩擦壓力機的行行程如如何何調
規程:1、工作前認真檢查摩擦壓力機操縱系統是否正常,剎車機構、限位擋鐵等安全裝置是否完整可靠,潤滑系統是否正常。2、裝卸模具要停車進行,調整模具時,開車需使滑塊緩慢升降,模具要固牢。3、嚴格控制摩擦壓力機行程,禁止水平摩擦盤頂與主軸相撞。4、採用帶有頂桿裝置的模具時,必須調整好摩擦壓力機上下限位擋鐵,緩慢試壓,以防頂壞模具。在進行壓印和校正等剛性沖擊時,其行程不宜超過最大行程的65%。5、工作後關閉摩擦壓力機電源,整理現場,做好交接班。摩擦壓力機安全操作規程一、遵守剪沖機械的一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二、裝模前必須檢查模具閉合高度,閉合高度在允許范圍內方能裝模,調整好沖頭上下行程,使其保持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三、裝置上模時,要對准模柄孔,以免滑塊下落時啃壞孔緣。模板面積不宜過小,以免壓塌上模孔。四、使用頂料時,兩邊拉桿長度要調整一致,不得歪斜。五、開車前,必須檢查錘頭定位裝置、緩沖墊是否完好,模具緊固螺釘是否松動。六、開動設備的過程是先開動油泵(或先打開壓縮空氣閥門)然後啟動摩擦輪電機。停車時則相反,應先關閉帶動摩擦輪電機,再關油泵(或壓縮空氣閥門)。七、工作時應注意油泵壓力或壓縮空氣壓力是否正常。八、飛輪轉動時不允許作機床調整或安裝模具等其它工作。九、工作完畢後,將沖頭平穩落靠,按順序關車。
Ⅳ 油壓機行程多少是上下限位開關那裡的距離嗎 還有調節行程怎麼調 不好意思。剛入行的小白。
油壓機的行程開關是可以限制行程的距離,如果要調整,可以把行程開關距離拉大!但一點必須提醒你,油缸的活塞是有最大行程的,如果你把行程開關調的大於活塞的最大行程距離會有可能發生機械事故!
Ⅵ 液壓缸怎樣調行程
本實用新型發明涉及液壓設備領域的一種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鍛壓成型液壓機在加工不同類型和不同形狀製品時,因沖程大小不一樣,除需要調換模具外,還需要調節沖壓行程,調節過程需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否則會因墊塊的厚薄或尺寸的不恰當,不能一次調節達到行程要求,而且還需將內、外沖座拆開,再重新調換墊塊再次調節,工作量大、勞動強度大、裝拆麻煩,調節不好將直接影響製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發明的目的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液壓機油缸的行程調整裝置,該裝置採用液壓馬達驅動的機械限位,可根據用戶加工工藝需求,調整液壓機油缸行程的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
1.本實用新型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行程調整裝置安裝在液壓機油缸上,包括液壓馬達、小齒輪、大齒輪、缸口導套、油缸體和鎖緊缸,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液壓馬達安裝在油缸體上,缸口導套與油缸體採用螺紋連接,通過旋轉缸口導套,使缸口導套產生位移,來調整油缸行程,液壓馬達進油帶動小齒輪旋轉,缸口導套的一端固定在大齒輪上,小齒輪通過齒輪與大齒輪相嚙合,小齒輪帶動大齒輪旋轉,大齒輪再帶動缸口導套旋轉,實現調整油缸行程的目的;所述的大齒輪上設有行程檢測裝置,當檢測大齒輪達到預定位置時,液壓馬達停止進油,行程調整完成,鎖緊缸鎖住大齒輪,不讓其松動;所述活塞桿的行程距離為100mm。
本實用新型發明具有行程調節精度高、剛性好和重復誤差小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安裝示意圖。
圖2為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剖視圖。
圖3為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齒輪嚙合圖。
圖中:液壓馬達1、小齒輪2、大齒輪3、活塞桿4、缸口導套5、油缸體6和鎖緊缸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為液壓機油缸行程調整裝置結構圖,包括液壓馬達1、小齒輪2、大齒輪3、活塞桿4、缸口導套5、油缸體6和鎖緊缸7。該行程調整裝置應用於液壓機油缸的行程調整,該裝置為液壓馬達驅動的機械限位,可根據用戶加工工藝需求,調整液壓機油缸的行程。該裝置主要由液壓馬達、小齒輪、大齒輪、缸口導套、油缸體和鎖緊缸組成;液壓馬達安裝在油缸體上,缸口導套與油缸體採用螺紋連接,通過旋轉缸口導套,使缸口導套產生位移,來實現調整油缸行程的目的。當該裝置工作時,液壓馬達進油帶動小齒輪旋轉,小齒輪通過嚙合原理帶動大齒輪旋轉,大齒輪再帶動缸口導套旋轉,從而實現油缸行程調節;檢測裝置檢測大齒輪達到預定位置時,液壓馬達不進油,行程調整完成,再用鎖緊缸鎖住大齒輪,不讓其松動。該裝置相對於傳統的液壓機行程調節具有精度高,剛性好,重復誤差小等優勢。
Ⅶ 模具和調機方法
注塑成型開機注意事項
一、 准備工作:首先按要求接通車間總電源;啟動(冷卻水)循環系統;空壓機。並檢查其運轉、壓力是否正常。各管路及接頭是否滲漏?要保證水、電、氣的正常供應。
二、 檢查各輔機的設定值要符合設定要求。按要求啟動上料機、烘乾機、特別注意模具帶有熱流道應先檢查其各接線是否正確、牢固。並先打開模具的冷卻水或模溫機,保證模具達到正常溫度後方能對熱流道進行加熱。(隨時檢查模溫機、熱流道的加溫情況。)保證模具不會出現局部過熱導致模具內部的密封件的失效和運動部件的磨損。
三、 打開成型機下料口冷卻水(檢查主機的加熱系統、供電系統一切正常)打開成型機的總電源、急停按鍵。
四、 確認設備的機筒溫度設定值要符合生產的製品要求。打開機筒加熱開關。隨時檢查加熱圈的工作情況。(1*)
五、 檢查液壓油箱及潤滑油箱的液位情況確認是否符合開車要求(2*)。如液位不足一定要加註油液到位後方能啟動油泵電機。
六、 用「點動」模式啟動主機,及時檢查電機、油泵運轉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情況要採取「急停」方式停機。待排除異常情況後再啟動電機。及時檢查油液溫度(室溫較低時要對液壓油進行預加熱 )應確保高於30攝氏度。液壓系統才能正常工作。
七、 為設備各運動部件進行「手動」潤滑作業。如鎖模部分的曲臂、滑腳、拉桿潤滑點。注射座導軌的各潤滑點。要求加註足量,潤滑可靠。
八、 「手動」開模,清理模具型腔表面的防腐劑,並檢查模具各成型面、運動部件是否完好,要確保異物,無銹蝕。
九、 為模具各運動部件進行加油潤滑(導柱、頂桿、頂推板、 頂塊),要注意:如模具有側滑塊要仔細清理表面的防腐劑,並為其滑軌、斜導柱表面塗敷適量的潤滑脂。清理工作完成後要確認滑塊的位置是否正確,其位置應與設備開模終止時相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再一次頂出或鎖模時模具的安全)。
十、 檢查設備的各行程開關、機械安全裝置使其有效、可靠。
十一、 確認設備各參數設定值符合生產要求。
十二、 用低壓、低速模式進行試運轉(開鎖模、頂進頂退、射台進退等)。要觀察設備的動作情況,應順暢、到位。在調整射移動作時要先鎖模再調整。
十三、 為確保設備的安全在實際溫度到達設定值後應根據設備的特點及使用材料的加工特性再保持10~30分鍾時間。進行射膠、熔膠試運行(先將注射、熔膠動作的壓力、速度降至原值的30%)用「點動」進行。
十四、 用「手動」或「半自動」進行(10~20次)試生產,隨時觀察設備、模具及各輔機的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試生產一切正常即可轉入正常的批量生產。
十五、 在開始生產作業時要及時檢查製品的品質情況及設備的運轉情況。尤其要隨時注意模具及液壓油的溫度變化。
1、 利用漸進式調整方法使模具溫度穩定在製品工藝要求范圍內。
2、 觀察油溫的變化隨時調整水量使其逐漸達到要求值並保持穩定(油溫:推薦值45~50℃;極值30~60℃液壓油溫高於60℃嚴禁生產)。
在設備(主機、模具、各輔機)運轉穩定,製品生產正常品質穩定後開機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這時的生工作將進入到正常的批量生產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