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大水口
與大水口相對應的即為細水口,明確二者的區別即能清楚何為大水口,如下:
1.
大水口就是前模不單獨分型的模具,也稱二板模導柱正裝;而細水口則是定模,有單獨分型的,也就是說模具不只分型一次(至少二次)。
2.
籠統地說大水口就是產品脫模後有水口在上面,或多或少;細水口剛好相反。
3.
大水口前模都是A板定死的,細水口有簡化和標準的水口出在前模。
4.
細水口比大水口多一塊水口料推板。
5.
大水口:需要後序手工或其他手段去除的水口。細水口:不需要後序手工或其他手段去除的水口,頂出之後產品與流道分開的水口。
6.
簡單地說,大水口是二板模,細水口是三板模,兩者只差一個刮料板而已。
7.
非限性澆口(大水口)的優點:充型快,壓力小,補縮能力強,適用於粘度高、流動性差的塑料,壓力損失少;缺點:封澆時間長,周期慢,內應力大,對塑件影響大,難切除。限制性澆口(細水口)的優點:剪切、摩擦、降粘,便於充型,紋理清晰效率周期快,減少內應力,防止變形破裂,對製品影響少,易切除;缺點:注射壓力要高補編能力小,壓力降低,對熱敏性塑料易分解變色,縮孔,凹陷。
8.
大小水口的區別就是母模兩板與三板的區別,小水口也叫三板模,點進膠方式,中間多一快脫料板,起進膠分流和分型時將料頭與產品分離並從灌嘴來出,使物料自動分離。三板模比兩板模多裝樹脂或機械開閉器,小拉桿,大拉桿(模具較小時可以不設計)脫料伴拉料釘等。前兩種主要起控制開模順序的作用,大拉桿起保護小拉桿的作用,拉料釘裝在母模固定板上,拉住脫料板上的料頭。
9.
大水口一般都需要水口頂針的,而細水口需要拉料針。細水口是點直入水,產品取出後不需再加工;大水口一般大口直入,產品取出後還要剪水口的。大水口還分邊直入和打底直入。
10.
細水口三塊板,也有特殊兩塊板的。進料口,上大下小,0.6-1.2MM。拉料桿裝上模,在上模3板中間板手拉取出料頭!一般用與產品表面要求高的產品,殼體,瓶蓋,齒輪等!大水口就是直進料,潛伏式,等其他類型。直進料也就上小下大,對與大的產品,1出1直進料,如大箱體,周轉箱,可帖商標的殼體!大水口模,拉料桿裝下模,和頂干一起頂!
② 龍記模架的大水口雨小水口有什麼不同 還有救是小水口的模具怎麼區分
最簡單的區分就是:
大水口模架:直邊(「導柱」)穿A/B板,起定位導向作用
簡化型細水口模架:簡化邊(「導柱」)從面板穿到方鐵,起定位作用
細水口模架:水口邊(「導柱」)從面板穿到方鐵,不起定位作用,但可以控制開模行程。
希望能幫到您。
③ 大水口,小水口,簡化水口的本質區別
首先沒有小水口這個說法,應該是細水口。兩者的區別:
(1) 大水口模具:流道及澆口在分模線上,與產品在開模時一起脫模,設計最簡單,容易加工,成本較低,所以較多人採用大水口系統作業。
(2) 細水口模具:流道及澆口不在分模線上,一般直接在產品上,所以要設計多一組水口分模線,設計較為復雜,加工較困難,一般要視產品要求而選用細水口系統。
細水口在後模那裡還多有4根導柱,是導向前後模的,另外外面4個邊釘是用來控制開模行程的,相反簡化細水口就沒有了,也不用邊釘控制開模行程
④ 請教在模架中細水口,大水口和簡化細水口究竟有什麼區別
樓主說的對,水口就是澆口!大細水口模架的劃分主要是看要不要自動拉斷水口,細水口能自動拉斷水口。所以細水口一般作成三板模,在CAVITY側追加一塊拉斷水口的脫料板,簡化細水口正是最簡單的一種三板模結構。
⑤ 模具設計中的大水口和細水口分別指的是什麼
需手工切除的叫大水口,產品出來不用修澆口叫細水口。
以下是模具的相關介紹: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製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廣泛用於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模具
⑥ 2d圖中如何區分細水口和大水口
細水口就是三板模,開模時,有流道板,取出澆注系統凝料;大水口是兩板模,開模時,澆注系統跟塑件一起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