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裝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互換裝配法、修配裝配法、調整裝配法。
2. 裝模具的步驟有哪些
沖壓模具的裝備步驟:
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圖
3. 做模具學徒工快半年了.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好象不是很入門,我該怎麼辦
首先你得對機械設計有一個宏觀的概念,然後再去認真學習模具設計知識。呵呵,我正在學,我是買了一本塑料模具手冊在看。我本來是學機械設計的,現在在職業學校做教師,因為學校現在采購的設備已經具備了模具加工的基本能力,所以想試試看做做模具。這個東西想來應該不是非常難,一個大專生如果願意潛心鑽研應該能學出來。前提條件:機械制圖功底扎實,圖都看不明白就別去琢磨怎麼設計了。
不過,看你說的,好像你們廠是做塑料件的,那就只是在應用模具,而不是生產模具啊。你學的是注塑機的操作嗎?那個東西我看到過,沒仔細研究過。想來無非是設定一下合模壓力,注入壓力,冷卻速度,保持時間之類,這個東西在模具出廠的時候,人家模具廠會試好的,把參數告訴客戶。學試模的話主要就是經驗了。
模具生產的一般過程,大體上就是先根據產品需求或者圖紙,大體確定分模方法,確定一個總體的模具設計方向,然後用CAD/CAM軟體對模具各組成部分造型,對需要數控加工的部分生成加工程序在機床上干。有些細節部分無法用切削加工方法完成加工,就只好根據模具上相應部分的形狀設計電極,用數控銑床或者加工中心做電極,然後對切削加工後的模具進行電火花加工咯。這些都干好了,如果需要,拿去讓工人拋光。模架之類的東西都是標准件,該咋弄咋弄。這些都干好了,讓鉗工裝配,能裝好最好,裝不好就繼續修整。最後試模,試模沒問題就交貨咯。簡單說:先有大的設計方向,然後把模具一塊一塊想辦法做到合符要求,然後裝配,試驗。精細拋光往往可以在試模完成後再進行。
剛畢業的別急,你想學個東西,就得看你認真不認真。進廠了,我建議你隨身攜帶個小筆記本,碰到什麼技術性問題都記錄下來。比如:什麼什麼產品,師傅是怎麼弄的。碰到了什麼什麼問題,師傅又是怎麼處理的。哪怕是當加工中心操作工,你只要認真記錄也會很有很大收獲:某某材料,用的是什麼材質的刀具,幾個刃,前角後角分別如何,切削速度如何,吃刀多少,效果如何,刀具壽命如何,等等。只要你肯認真學,沒人教也不怕。有心的人學一年,把懶蟲10年都學不會的東西都學走了。認真觀察思考,加上自學理論知識,收獲是遲早的事。
4. 模具誰有詳細的安裝方法
冷沖模具一般在沖床上的安裝,首先要將沖床的滑塊的行程的閉合高度,調節到模具的組裝後的合模高度,提起滑塊將模具放進去,將滑塊用調節螺桿調整到剛剛壓住模具上托,然後將模柄上緊,提起滑塊幾毫米,使模具下模松動一下,再將滑塊壓下來下模壓住,用壓板壓住下模。然後按照料厚調整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緊接就可以沖活了。
5. 模具拆裝步驟
熟悉典型沖模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各組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
3.掌握凸、凹模間隙調整方法和模具總裝順序。
4.分析試模時常見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辦法。
二、實訓設備、模具和工具
1.台鑽、J23-250型曲柄壓力機各一台。
2.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游標卡尺、角尺、塞尺、活動扳手、內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鐵、台虎鉗、錘子、銅棒等常用鉗工工具,每實訓組一套。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仔細觀察已准備好的三種沖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稱、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模具拆卸順序及方法,按拆模順序將沖模拆為幾個部件,再將其分解為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然後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結構形狀,加工要求與固定方法;定位與導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及定位特點;卸料、壓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動作原理及安裝方式;導向零件的結構形式與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結構及其作用;緊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稱、數量和作用。在拆卸過程中,要記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關系。
3.確定模具裝配步驟和方法
(1)組件裝配 將模架、模柄與上模座、凸模與固定板、凹模與固定板等,按照確定方法裝配好。(組件裝配內容視具體模具而確定)並注意裝配精度的檢驗。
(2)確定裝配基準 在模具總裝前,根據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賴關系,易於保證裝配精度,來確定裝配基準。單工序模選擇在裝配過程中受限制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為基準;復合模以及凸凹模作為裝配基準;連續模以凹模為裝配基準。
(3)制定裝配順序 根據裝配基準,按順序將各部件組裝、調整,恢復模具原樣。
註:裝配過程中,合理選擇裝配方法,保證裝配精度,並注意工作零件的保護。
4.試模 在壓力機上試模,驗證裝配精度以及沖壓件是否合格。若沖壓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對模具適當調整,直至工件合格為止。
四、實訓報告
1.畫出所拆裝模具裝配圖,並列出零件的明細表。
2.簡述主要組件的裝配方法,以及間隙的控制措施。
3.說明典型模具的總裝步驟及注意事項。
4.若沖件出現常見缺陷,分析其原因,說明解決的方法。
塑料模拆裝實訓
一、實訓目的
1.熟悉塑料模結構、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及模具總裝順序。
3.了解塑料模的試模有關知識。
二、實訓設備、模具及工具
1.注塑機一台。
2.壓縮模、注射模各一副。(注射模上具有側澆口、點澆口、側面分型與抽芯機構各一副)。
3.扳手、內六角扳手、錘子每實訓組一套。
4.鉗工工作台若乾颱。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對已准備好的模具仔細觀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拆卸順序和方法,再按順序將模具分解成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拆卸過程中,要記住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連接方法,並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丟失。
3.確定裝配步驟及方法
(1)確定裝配基準
(2)裝配各組件,如導向系統、型芯、澆口套、加熱和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
(3)擬定裝配順序,按順序將動模和定模裝配起來。
4.試模 由實訓教師示範,將注射模安裝到注射機上,並進行模具的調整。(如:開模距離與製件高度調整、頂件出距離調整、鎖緊力調整等。)
6. 沖壓模具是怎麼安裝的
沖床模具的安裝
1)確認模具落料孔和墊塊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組裝後,將其放在下檯面上,沖床的基準面和模具的基準面要確保平行。
3)下模要徹底固定,上模也要預先輕輕地固定。
4)沖床上的滑塊試沖20-30 回,確認上下模為完全吻合狀態後,將上模擰緊。
5)沖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與模具的下模止動塊相結合,來調節沖床上滑塊的高度。
6)利用合口紙的試沖來確認其切割狀況。 如果不均一的時候,再確認一回模具的安裝狀態。 如還是不能達到一致時,有必要確認沖床滑塊和沖床下檯面的平行度。
7)調整材料進給長度和進給時間。 (如果附設有廢料切刀,用切斷廢料的長度可以對材料的進給的長度進行確認)
8)綜合運轉3-5 分鍾,此時段內導柱和襯套之間要注滿油,並確認熱量是否有異常發生。
9)用選定的被加工材試穿,確認插入有無障礙。
10)以上的工作結束後,方可進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側面設置的第一個材料定位桿,送材料觸到定位桿為止。插入後,首先用手進給式進行試沖直到最後工序結束。
11)確認用手進給式無異常後,將沖床送料裝置開關閉合。 這時,進給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進行。
12)沖床模具利用單沖運動,確認進給量的是否適當。
7. 模具組裝步驟
沖壓模具的裝備步驟:
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圖
8. 裝注塑機的模具怎麼裝
注塑機安裝模具的流程如下:
1、注塑機有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停止,重新調整模具定位環與上模板中心對中孔的位置,再按[合模]鍵直至上模板與模具緊貼為止。
c
關掉電機,然後用壓板固定模具或者用螺絲直接固定,模具安裝完成。
d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
2、注塑機無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時松開,停止合模動作。
c
按[座進]鍵,當料嘴快要接觸模具澆道口時鬆手,然後從前後左右目視料嘴是否正對澆道口,調整模具位置以使兩者完全吻合,先按[座退]使料嘴遠離澆口,然後在澆道口中被一張薄紙或塗上一點印泥,再按[座進]使料嘴接觸模具澆口,最後取出紙觀察其痕跡或觀察印泥痕跡來確定,若不對正,重新調整。
d
按[座退]鍵,使座台後退到底。然後按[合模]鍵使上模板與模具緊貼,關掉電機,用壓板固定或螺絲固定模具。
e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
9. 沖壓機床安裝模具的步驟(求詳細)
1、安裝前首先應確認模具刃口鋒利,凹模刃口上沒有崩口,凸模沒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請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應在上、下模之間墊入一張硅鋼片,防止由於搬運過程碰傷刀口。
3、在模具裝上沖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條將垃圾清理干凈。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將引起沖片毛刺超差。
4、調整滑塊行程至合適位置壓緊上模,必須保證模柄或模架上平面於滑塊的底面緊密貼合,下模壓板螺釘輕輕壓緊。然後,向上調整滑塊,取出中間的硅鋼片。松開下模壓板螺釘,向下調整滑塊,直至凸模進入凹模3~4mm,壓緊下模壓板螺釘。新模具沖片時凸模必須進入凹模3~4mm,否則,要出現凸模崩口或凹模漲裂。
5、升起滑塊至上死點位置,調整沖床打桿止退螺釘,至松緊適宜,然後空轉幾次,觀察模具及沖床各機構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沖床模具結構說明:
沖床上模是整副沖模的上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滑塊上的沖模部分。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狀零件,工件時緊貼壓力機滑塊,並通過模柄或直接與壓力機滑塊固定。下模是整副沖模的下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工作檯面上的沖模部分。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狀零件,工作時直接固定在壓力機工作檯面或墊板上。刃壁是沖裁凹模孔刃口的側壁。刃口斜度是沖裁凹模孔刃壁的每側斜度。氣墊是以壓縮空氣為原動力的彈頂器。參閱「彈頂器」。反側壓塊是從工作面的另一側支持單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沖床導套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管狀零件,多數固定在上模座內,與固定在下模座的導柱配合使用。導板是帶有與凸模精密滑配內孔的板狀零件,用於保證凸模與凹模的相互對准,並起卸料(件)作用。導柱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圓柱形零件,多數固定在下模座,與固定在上模座的導套配合使用。導正銷是伸入材料孔中導正其在凹模內位置的銷形零件。導板模是以導板作導向的沖模,模具使用時凸模不脫離導板。導料板是引導條(帶、卷)料進入凹模的板狀導向零件。導柱模架是導柱、導套相互滑動的模架。
10. 干加工中心怎麼樣才能熟悉模具結構
這個就需要平時多看多問啦,我也搞過CNC,但之前是做模具的,個人感覺如果了解模具,在加工中會讓自己更得心應手,哪些重要,哪些光出來就可以?這都是只有熟悉模具結構才能判斷的! 如果還有不是很明白可以加個好友,沒事聊聊加工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