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怎麼做好
要看你是做的是什麼模具, 量大的呢 模具材料用好一點 ,做好模具 一定要細心 ! 要做好的模具,一,從個人技能上說,一 要有一定的經念,思維好.按排能力要強.怎樣加工是最好的是關健.一個技工的技能也定模具的好壞. 二,從機械上來說,機床一定要好,要有先進的機床加工.加工輔助工具要好.在加工進度上來說加工的精度就是機床上的精度,如果機床精度差,模具精度自然差了.工具一樣. 三, 從設計來說,模具的好壞,設計已結定了一切.模具的靈魂就是設計.比如設計中的模具結構,產品的開模,
2. 模具是怎麼樣做的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模具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理解結構,其次你要理解製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後你必須會相關的應用軟體。
步驟如下:
1:產品圖(3D檔,來源可能是客戶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條件好公司會給你配繪圖員,幫你出平面圖。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輔助元件等)在製作的同時要考慮產品製件的外觀大小能,還要考慮是否能順利脫模等,現在又一批年輕的工程師設計的產品都是沒有斜度的。沒准你的模具設計出來以後打不出理想的製品。呵呵問題可能就是這里了。當然還有就是縮水,型腔尺寸是比製品尺寸要大的這個你需要明白。
3:3d檔的模具圖直接數據傳輸用於加工製作。電極(火花),鑲件(線割)型腔(數控設備製作)等等
4:模具裝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應的技術要求及相關位置尺寸圖)
5:調試
中間有很多步驟省略了,你能提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義就不多說了。
模具設計要做好自己的3d圖並且要做好模具製程的相關支持信文件。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3. 模具分為幾種呢模具又是怎麼做成的
模具就是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拉伸等方法而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有不同的零件通過成型材料的物理狀態改變物品外形 目前主要分為汽車模具,日用品模具,管件模具,工業模具等幾大類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為金屬模具和非金屬模具。 金屬模具又分為:鑄造模具(有色金屬壓鑄,鋼鐵鑄造)、和鍛造模具等; 非金屬模具分為:塑料模具和無機非金屬模具。 而按其本身材料則分為:砂型模具,金屬模具,真空模具,石蠟模具等其中隨著高分子塑料的快速發展塑料模又一般分為:注射成型模具,擠塑成型模具,氣輔成型模具等 大規模生產的非鈑金鋼件--冷鐓、模鍛、金屬模等
鈑金出料--熱軋、冷軋、熱卷、冷卷
鈑金加工--拉深、整型、折彎,沖孔,落料
有色金屬--壓鑄,粉末冶金
塑料件--注塑、吹塑(塑料瓶),擠塑(管件)
這是最粗略的講解在詳細的需要在查閱書籍我想書店應該有的
4. 怎麼做模具
老兄!看來你對於模具是個外行,我做模具7年了,模具非外行就可以隨便去設計和製作的,不但是設計的理論知識,還有後期的模具的加工你不了解的話是沒有辦法設計的,舉個例子,不懂加工隨便設計的模具是沒有辦法給你做出來的,既然你有眼光,不如就好好設計一些你看好的工藝品,大概的樣子你必須繪制下來,手繪也行,計算機也可以。你不會用計算機的話師傅自然會給你解決的,一定要拿到模具設計和製造的地方和師傅說明白,師傅就會給你一套模具設計的方案,你不用惦記模具的事,因為那不是你的事,望老兄思量。
需說明你的生產批量:一般都是10萬件左右了。
不過十萬件之後模具還可以生產,可能要修了
不復雜的話大概就5000元左右就搞定
再找個有壓力機的廠子加工,你光接貨就可以了,很快,模具加工7-10天,零件生產5天。
祝你成功!
5. 做模具的流程是怎麼的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6. 拉伸模具的製作工序
易拉罐是由三種不同成分的鋁合金組成,罐體、罐蓋、拉環。鋁質是制罐的關鍵,罐體不成形、罐蓋口拉不開都是鋁質的問題。在國內開模具沒有問題。下面是製造工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罐體製造工藝和技術 : 罐體製造工藝流程 CCB-1A型罐罐體的主要製造工藝流程如下:卷料輸送→卷料潤滑→落料、拉伸→罐體成形→修邊→清洗/烘乾→堆垛/卸→塗底色→烘乾→彩印→底塗→烘乾→內噴塗→內烘乾→罐口潤滑→縮頸→旋壓縮頸。 在工藝流程中,落料、拉伸、罐體成形、修邊、縮徑、旋壓縮徑/翻邊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體成形工序與模具最為關鍵,其工藝水平及模具設計製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易拉罐的質量和生產成本。 罐體製造工藝分析 (1)落料一拉伸復合工序。拉伸時,坯料邊緣的材料沿著徑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動區域的單元體為雙向受壓,單向受拉的三向應力狀態,如圖1所示。由於受凸模圓弧和拉伸凹模圓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約減薄10%,而杯口增厚約25%。杯轉角處的圓弧大小對後續工序(罐體成形)有較大的影響,若控制不好,易產生斷罐。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須考慮以下因素:杯的直徑和拉伸比、凸模圓弧、拉伸凹模圓弧、凸、凹模間隙、鋁材的機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潤滑、拉伸速度、突耳率等。突耳的產生主要由2個因素確定:一是金屬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設計。突耳出現在杯的最高點同時也是最薄點,將會對罐體成形帶來影響,造成修邊不全,廢品率增高。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拉伸工序選擇的拉伸比m=36.55%,坯料直徑Dp=140.20±0.0lmm,杯直徑Dc=88.95mm。 (2)罐體成形工序。 變薄拉伸工藝分析。典型的鋁罐拉伸、變薄拉伸過程如圖2所示,變薄拉伸過程中受力狀況如圖3所示。 在拉伸過程中,集中在凹模口內錐形部分的金屬是變形區,而傳力區則為通過凹模後的筒壁及殼體底部。在變形區,材料處於軸向受拉、切向受壓、徑向受壓的三向應力狀態,金屬在三向應力的作用下,晶粒細化,強度增加,伴有加工硬化的產生。在傳力區,各部分材料受力狀況是不相同的,其中位於凸模圓角區域的金屬受力情況最為惡劣,其在軸向、切向兩向受拉,徑向受壓,因而材料的減薄趨勢嚴重,金屬易從此處發生斷裂,從而導致拉伸失敗。比較變形區和傳力區金屬的應力狀態可知:變薄拉伸工藝能否順利進行主要取決於拉伸凸模圓角部位的金屬所受拉應力的大小,當拉應力超過材料強度極限時就會引起斷裂,否則拉伸工藝可以順利進行。因此,減小拉伸過程中的拉應力成為保證拉伸順利進行的關鍵。變薄拉伸拉伸比的選擇為:再拉伸:25.7%,第1次變薄拉伸:20%~25%,第2次變薄拉伸:23%~28%,第3次變薄拉伸:35%~40%。 在成形過程中,影響金屬內部所受拉應力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凹模錐角。的取值直接關繫到變形區金屬的流動特性,進而影響拉伸所需成形力的大小,所以,其數值合理與否對工藝的實施有著重要影響。當α較小時,變形區的范圍比較大,金屬易於流動,網格的畸變小。隨著α的增大,變形區的范圍減小,金屬的變形集中,流動阻力增大,網格歧變嚴重。而且,隨著凹模錐角的增大,變形區材料的應變相應增加,這說明凹模錐角較大時,不僅金屬的變形范圍集中,而且變形量迅速上升,因而使得變形區金屬的加工硬化現象加劇,導致金屬內部的應力上升,從而對拉伸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α過於大或過小時都會引起拉伸力的增加,其原因在於:當α過大時,金屬流動急劇,材料的加工硬化效應顯著,並且隨著錐角的增大,凹模錐面部分產生的阻礙金屬流動的分力加大,因而所需拉伸力增加;當。過小時,雖然金屬流動的轉折小,但由於變形區金屬與凹面的接觸錐面長,錐面上總摩擦阻力大,因此網格畸變雖小,總拉伸力卻增大。 由此可見,凹模錐角的合理確定應同時考慮變形區材料的變形特點以及模具與工件間的摩擦狀況,凹模錐角合理范圍的確定對拉伸工藝有著直接的影響。工藝試驗表明,對於CCB-1A型罐用鋁材3104H19,其凹模錐角合理取值在α=5°-8°為宜。 底部成形工藝分析。罐底部成形發生在凸模行程的終點,採用的是反向再拉伸工藝。圖4為罐底成形受力狀況示意圖,底部成形力主要取決於摩擦力的性質以及壓邊力的大小。通常,材料的厚度和強度是一對矛盾,材料愈薄,強度愈低,因此輕量化技術要求減少罐底直徑及設計特殊的罐底形狀。工藝試驗
www.1wenok.com
7. 最普通的模具怎麼做
模具的種類很多,你需要做什麼樣的模具?最普通的模具一個就是沖孔模具了,給皮帶上沖鎖眼的沖子就是不需要凹模的沖孔模具,即刀口模具;一個圓管子,端面修磨成刀口形狀,管壁的側面開一個長條孔,可以使沖下來的廢料從側面的孔里被後面的廢料頂出來。沖孔時,把要沖孔的皮帶的下面墊上一塊膠皮或者木板,用榔頭敲擊沖孔的沖子,就可以沖出皮帶的鎖孔來。一般工業生產上使用的模具都是由專業製作模具的工廠製作的,需要經過車、銑、鉗、磨、電火花、線切割、熱處理等工序加工出來的。
8. 模具有什麼作用,模具是怎樣做成的
模具:是在沖裁、成形沖壓、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
模具的生產:一般為單件、小批生產,在製造要求嚴格、精確。因此多採用精密的加工設備和測量裝置。按結構特點,模具一般分為平面的沖裁模和具有空間的型腔模。
1),平面沖裁模可用電火花加工初成形,再用成形磨削、坐標磨削等方法進一步提高精度。坐標磨床一般用於模具的精密定位,以保證精密孔徑和孔距。也可用計算機數控連續軌跡坐標磨床,磨削任何曲線形狀的凸模和凹模。
2),型腔模主要用於立體形狀工件的成形,因此在長、寬、高三個方向都有尺寸要求,形狀復雜,製造難度較大。象冷擠壓模、壓鑄模、粉末冶金模、塑料模、橡膠模等都屬於型腔模,型腔模多用仿形銑床加工、電火花加工和電解加工。將仿形銑加工與數控聯合應用,和在電火花加工中增加三向平動頭裝置,都可提高型腔的加工質量。
⑴模具是精密工具,價格昂貴,必須盡量提高使用壽命。模具的正常失效形式主要有磨損、塌陷斷裂、粘合等,不同用途的模具失效形式也各不相同。提高模具壽命的途徑主要是根據應用條件,合理選用模具鋼和確定熱處理規范。
⑵ 選用在使用溫度下強度高的材料可防止塌陷;提高模具硬度可以減少磨損率;較高的韌性和抗疲勞性能,以及消除電加工的硬化層及加工殘余應力,可以阻礙裂紋的產生和發展,防止裂斷。
⑶ 表面處理、潤滑和選用抗粘合性能好的模具材料,是延長模具壽命的重要措施。模具工作表面和基體的要求差異很大,很難用一種材料完全合理地滿足,但可以在工作部位用鑲塊、堆焊、噴鍍和局部強化的辦法提高其綜合性能。此外,合理的操作使用,是消除非正常失效、減緩正常失效的另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