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塑模具設計幾個基本要點
注塑模具設計幾個基本要點
第一點模具澆口一點要設計合適得位置,分析是熱流道還是冷流道
第二點頂出方式選擇頂針還是脫料板
第三點西諾模具採用鑲入試還是整體式
第四點模具鋼料得選擇
② 介紹一下注塑模具設計
1. 明確塑件設計要求
仔細閱讀塑件製品零件圖,從製品的塑料品種,塑件形狀,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慮注塑成型工藝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必要時,要與產品設計者探討塑件的材料種類與結構修改的可能性。
2. 明確塑件的生產批量
小批量生產時,為降低成本,模具盡可能簡單;在大批量生產時,應保證塑件質量前提條件下,盡量採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動化生產,以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率,因此對模具的推出機構,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動脫模機構提出嚴格要求。
3. 計算塑件的體積和質量
計算塑件的體積和質量是為了選用注塑機,提高設備利用率,確定模具型腔數。
(2) 注塑機選用
根據塑件的體積或重量大致確定模具的結構,初步確定注塑機型號,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機與設計模具有關的技術參數,如:注塑機定位圈的直徑,噴嘴前端孔徑及球面半徑,注塑機最大注塑量,鎖模力,注塑壓力,固定模板和移動模板面積大小及安裝螺孔位置,注塑機拉桿的間距,閉合厚度,開模行程,頂出行程等。
(3) 模具設計的有關計算
1. 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
2. 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確定;
3. 模具加熱,冷卻系統的確定。
(4) 模具結構設計
1. 塑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選擇;
2. 模具型腔數的確定,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以及澆口位置設置;
3. 模具工作零件的結構設計;
4. 側分型與抽芯機構的設計;
5. 頂出機構設計;
6. 拉料桿的形式選擇;
7. 排氣方式設計。
(5) 模具總體尺寸的確定,選購模架
模架已逐漸標准化,根據生產廠家提供的模架圖冊,選定模架,在以上模具零部件設計基礎上初步繪出模具的完整結構圖。
(6) 注塑機參數的校核
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2. 注塑壓力的校核;
3. 鎖模力的校核;
4. 模具與注塑機安裝部分相關尺寸校核,包括閉合高度,開模行程,模座安裝尺寸等幾方面的相關尺寸校核。(7) 模具結構總裝圖和零件工作圖的繪制
模具總圖繪制必須符合機械制圖國家標准,其畫法與一般機械圖畫法原則上沒有區別,只是為了更清楚地表達模具中成型製品的形狀,澆口位置的設置,在模具總圖的俯視圖上,可將定模拿掉,而只畫動模部分的俯視圖。
模具總裝圖應該包括必要尺寸,如模具閉合尺寸,外形尺寸,特徵尺寸(與注塑機配合的定位環尺寸),裝配尺寸,極限尺寸(活動零件移動起止點)及技術條件,編寫零件明細表等
③ 做注塑模具用CATIA好還是用UG好
Catia實用性的真的不強,十多年前就有人想要開發Catia做模具的套路。但是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UG的去參數的的同步建模做模具是天然的優勢。Caita比不了!
④ 注塑模具設計用什麼軟體比較好
注塑模具設計軟體也是分區域性的,珠江三角洲那邊主要使用PROE,在長江三角州SINO使用的是UG。還有一些地方使用的是CATER
⑤ 注塑模具設計用什麼軟體好
用UG比較好一點,也有用PROE的,用UG分模比較好一點,用PROE設計產品比較好用.
⑥ 什麼是注塑模具設計
注塑模具設計就是用於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具。注塑模具需安裝在塑料注射機上使用。一般包括7個部分:
澆注系統;
合模導向機構;
成型零部件;
排氣機構;
產品推出及復位機構;
側抽芯機構;
模具加熱或冷卻系統;
注塑模具設計就是根據塑件實際情況,按上述結構進行設計。設計出能實際生產出滿足使用要求且復合塑料注塑加工工藝的注塑模具。
⑦ 注塑模具設計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產品壁厚
1 、各種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圍,一般0.5~4mm,當壁厚超過4mm時,將引起冷卻時間過長,產生縮印等問題,應考慮改變產品結構。
2 、壁厚不均會引起表面縮水。
3 、壁厚不均會引起氣孔和熔接痕。
加強筋
1、 加強筋的合理應用,可增加產品剛性,減少變形。
2、 加強筋的厚度必須≤ (0.5~0.7)T產品壁厚,否則引起表面縮水。
3、 加強筋的單面斜度應大於1.5°,以避免頂傷。
圓角
1、 圓角太小可能引起產品應力集中,導致產品開裂。
2、圓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應力集中,導致型腔開裂。
3、 設置合理的圓角,還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藝,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銑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電加工。
4 、不同的圓角可能會引起分型線的移動,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圓角或清角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
開模方向和分型線
每個注塑產品在開始設計時首先(上海模具設計培訓學校)要確定其開模方向和分型線,以保證盡可能減少抽芯滑塊機構和消除分型線對外觀的影響。
1、 開模方向確定後,產品的加強筋、卡扣、凸起等結構盡可能設計成與開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減少拼縫線,延長模具壽命。
2、 開模方向確定後,可選擇適當的分型線,避免開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觀及性能。上海模具設計培訓
脫模斜度
1 、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脫模斜度應≥0.5度,細皮紋(砂面)表面大於1度,粗皮紋表面大於1.5度。
2 、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頂傷,如頂白、頂變形、頂破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求。
3、 深腔結構產品設計時外表面斜度盡量要求大於內表面斜度,以保證注塑時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勻的產品壁厚,並保證產品開口部位的材料強度。
孔
1 、孔的形狀應盡量簡單,一般取圓形。
2 、孔的軸向和開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 、當孔的長徑比大於2時,應設置脫模斜度。此時孔的直徑應按小徑尺寸(最大實體尺寸)計算。
4 、盲孔的長徑比一般不超過4。防孔針沖彎
5 、孔與產品邊緣的距離一般大於孔徑尺寸。
注塑件精度
由於注塑時收縮率的不均勻性和不確定性,注塑件精度明顯低於金屬件,不能簡單地套用機械零件的尺寸公差應按標准選擇適當的公差要求.我國也於1993年發布了GB/T14486-93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設計者可根據所用的塑料原料和製件使用要求,根據標准中的規定確定製件的尺寸公差。
同時要根據工廠綜合實力,同行的產品的設計精度來確定適合的設計公差精度。
注塑件的變形
提高注塑產品結構的剛性,減少變形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模具設計盡量避免平板結構,合理設置翻邊,凹凸結構。設置合理的加強筋。
扣位
1、將扣位裝置設計成多個扣位同時共用,使整體的裝置不會因為個別扣位的損壞而不能運作,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再是多考濾加圓角,增加強度。
2、是扣位相關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嚴謹,倒扣位置過多容易形成扣位損壞;相反,倒扣位置過少則裝配位置難於控制或組合部份出現過松的現象。解決辦法是要預留改模容易加膠的方式來實現。
⑧ 注塑模具設計中,什麼場合要用鑲塊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鑲塊,他是單獨拆分出來的,所以,單獨的肯定比一個整體的好加工,這是主要的。然後,在哪些地方要做鑲塊呢,在一些整體上面無法加工的地方,比如筋位很深,這些地方就算電極打出來也沒有辦法省模,如果做成鑲件的話加工也好,省模也好都是很方便的。還有些地方在注塑的時候需要排氣,因為排不了氣有可能出現打不飽燒膠之類的,所以需要排氣的地方也可以做成鑲件。還有一些比較大塊的工件,也可以拆分成鑲件來做,那樣好加工。如果滑塊,前面的行芯和後面的座子可以拆分成兩塊,行芯就是鑲塊,有些地方對模具的材料要求不一樣的也可以做成鑲件,比如模仁做P20,然後有些地方需經常插穿碰穿之類的,那些地方就可以做成鑲件,以加強強度……
這些東西都是經驗的,多做做就好了。
⑨ 在注塑模具設計中,要注意哪些問題,設計的關
1.使用FUTABA標准模座結構組模座。
2. 使用正鋼或同規格標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導銷(GUIDE PIN),襯套(BUSHING)必須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設計圖面紙張尺寸需統一使用全開規格尺寸,並等核准後,才開始製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時,應以成品圖中尺寸公差的半值來做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圖上之公差來加工。
6. 所有度量單位以英制為准,長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溫度使用攝氏(C)。
7. 壓力以英制PSI為單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確認模厚,夾模板行程,頂出行程。
9. 公母模四側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鄰兩側最少有一弔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有一側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導銷中之任一支,必須做成偏心,即不與其他三支對稱,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合模。
11. 列印鋼材規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詳列材料表並標示材料與表面處理規格,並標示電熱器瓦數規格與電壓大小。
13. 列印,編號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兩側面,應與裝箱前以鐵條固定,以免模面分開。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過一個穴時,應採用連續編號以便識別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弔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時模具傾斜,並確定螺紋與深 度足夠負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積梯階靠破外,均應裝置模面鎖定塊(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過5mm時,需於肋底部加逸氣銷或以鑲件製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銷子做平面靠破時,應將銷子頂端加長伸入鋼材內,避免銷子頂面壓損或變形。
20. 成品重要處,應稍預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過大而導致補焊。
21. 模仁未經許可不準補焊。
22. 在特殊情況下以補焊修補模具時,應選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條,以免材質不同影響成 品之外觀及留下痕跡。
23. 各項裝配組立均應確實控制公差,不得有敲擊之痕跡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餘角落應倒角。
25. 使用電熱器之模具,均需附電路圖以便生產單位正確接線。
26. 模具需咬花處理時,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則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為0.003」時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砂紙打光。
27. 確認模穴,模座強度足夠。
28. 模具設計應符合成品圖面附註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屬於標准規格零件詳細圖面。
30. 模仁表面經電鍍處理後,應加熱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熱1小時計算,以防止模 仁脆化。
31. 電鍍件之厚度及附著強度均需特別注意,不得在使用後有剝落的現象。
32. 美式塑膠機頂出桿位置圖,主料頭末端倒鉤設計,及三片模或使用剝料板模具其拉 桿設計須設計倒鉤請。 B.模具組立圖製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