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使用的刀塊,材質為CR12MoV真空熱處理後一般要求變形量多少是合適的形狀大多不太規則。
我們公司有種鋼材,德國葛利茲,1.2767,適用於高應力注塑模具,切削刀具,重型高韌性壓印模,高應力成型模,重型冷作工具、剪切刀具等。油淬氣淬性好,淬透性好,淬火變形量小。如有需要可追問。
2. 淬火工作會變形嗎
+/-5絲的公差,淬火後肯定要有變形,你這是折彎件我不太清楚 我廠的加工件都是先淬火,後加工。
3. H13鋼淬火會縮水
如果你淬火工藝正確的話,回火溫度確實能對模具的尺寸產生影響,特別是500-600這個區間,尺寸是由負公差往正公差變化。當然你材料如果本身並未電渣重熔的話,尺寸變化也可能發生。
4. 表面熱處理會不會影響模具尺寸
只要進行熱處理,毫無疑問是會導致零件變形的,這個不用懷疑,當然變形量跟具體的表面熱處理的方式、方法有關,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的熱處理技術水平下,通常氮化的變形量最小,表面中高頻淬火次之,表面滲碳最大。熱處理變形不可怕,只要採用適宜的工藝措施,採用好的工藝方法,具備良好的熱處理水平,可以把變形量控制在公差范圍之內。
5. s-star淬火硬度公差
S-STAR
的淬火工藝跟
S136
,2083,M330等420類的不銹鋼的淬火工藝類似,可以查閱手冊。淬火後硬度公差大概1-2hrc
6. 為什麼工件淬火後會變短或長啊
因為淬火時的快速冷卻會使工件內部產生內應力,當其大到一定程度時工件便會發生扭曲變形甚至開裂。必須選擇合適的冷卻方法。根據冷卻方法,淬火工藝分為單液淬火、雙介質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和貝氏體等溫淬火4類。
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1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7. 45號鋼調質會發生什麼變化,淬火又如何,硬度能最高能達到多少(HRC)要求表面硬度和韌性,變形量有多大
45號鋼調質內部應力小,加工,熱處理後變形小,外表高頻淬火內芯有低硬度可以先做出來.
淬火版硬度提權高,耐磨好,韌性下降,
硬度能最高能達到多少50-55,一般45度左右.太高了容易裂,變形大.
要求表面硬度和韌性,變形量有多大?說不好和熱處理廠的工藝有關系,我看見過120(47度)的長度,中間彎2毫米.
8. 為什麼模具鋼DC53熱處理之後會尺寸變長,熱處理之後加工放在哪裡沒用,等用了之後發現變長了,求高人
DC53是日本大同公司生產的冷作模具鋼。若按照中國的標准,該鋼號應該為:Cr8Mo2V2Si,具有高溫回火二次硬化效應。該鋼的熱處理工藝有兩種:
1050度高溫淬火+550度高溫回火(兩次)
880度中溫淬火+230度低溫回火
高溫淬火加高溫回火工藝具有二次硬化效應。處理後的模具硬度可達HRC60-62范圍。
尚若高溫淬火後的高溫回火只有一次,消除了約束壓應力的殘余奧氏體就會產生馬氏體固態相變;慢慢變成為M(馬氏體)。體積就會膨脹。所以,模具的尺寸就會變大;規律是:沖剪模的內陽模尺寸變長,外尺寸變大(例如,直徑)。陰模內腔尺寸變小,外尺寸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