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設計什麼情況下的運水會形成死水
就是模具中的冷卻水,在所以的模具結構都做好了,零件也放完了,要在有距離產品20-30MM的地方設計上水路,每條水路間距60-120MM左右 ,水路孔大小直徑從6-12MM,具體還是要根據模具結構來定,有的深的地方要加翻水孔,也就是水井
2. 模具沖裁中的最小孔間距和最小孔邊距的定義是什麼
最小孔邊距為4.75>t,最小孔間距為14-3.5 > t = 1.2
3. 注塑模具大師級問題
供水口壓強一般為0.49-0.58Mpa
格林柱間距最小間距不能小於50MM
隔熱板材質一般為熱固性玻璃纖維板
耐磨片一般是經過氮化處理HRC50度以上
個人經驗
4. 如果產品的冷卻時間為2分鍾,如何計算注塑模具的水路直徑及長度
作為一名多年模具設計師,現任的模具設計教師,我想你這個提問本身問題很多:
1.首先,不可能一個產品需要在模具里冷卻2分鍾,除非你把它從出模具後再冷卻到室溫的情況算上,不過那就跟模具沒有關系了,那要查當天的天氣室溫。要知道,模具是大批量生產工具,絕大多數產品冷卻時間不會超過20秒。
2.產品壁厚7.5mm,不知道你具體的直徑和長度是多少,注塑塑膠產品壁厚一般在1-3mm左右,壁厚過厚,會容易導致產品有氣泡和縮水變形。而且看你這個產品像是管道,管道是擠出成型而不是注塑成型,工藝完全不同,這點需要釐清。
3.注塑模具的水路直徑與長度計算,基本跟你設定的這些條件無關。直徑上我們一般建議最大不超過12mm,不是產品越大運水直徑就越大,因為要考慮水量和擾流。排布上要考慮均勻,一般運水間距是直徑的5倍,重點的位置要加強。長度上面單組水路循環建議不超過2m,進出水溫差不超過5度,這才是水路設計需要注意的要點。
水路設計
給我的感覺是一個設計新手,在研究一個錯漏百出的問題,建議不要浪費時間,反而誤入歧途。我們每個晚上都有網課,想學真本事可以來聽聽,掃我在上面
5. 模具水路怎麼排
3mm以上(很小的小模),有空間最少5mm的寬度,你可以網上買光碟,初,高級都有講解,主要是強度,還有不能破,分布均勻散熱
6. 模具上的運水怎麼接二十多個孔
一般運水孔在模具的側面,一個入水和一個出水為一組。先找到一個孔用氣槍向裡面吹氣,看看哪一個孔有氣出來,就兩個就是一組,一個接入水,一個接出水。同樣把其他的接上。
還有運水不要串聯太多,最好不要超過三組串聯,這樣第一個進水與最後一個出水的溫度相差太大,引起產品冷卻不平行而產生變形。
做得好的模具一般在水孔的邊上打有「IN」和「OUT」,並且有數字標記,看著這些標記連接就方便多了。
7. 模具運水打孔有1|8、1|4、3|8請分別細說
以上規格都是指英制的:
1/8是指一英寸分平均分成八份,即1/8*25.4=3.175mm
1/4概念同上,即6.35mm;
3/8概念同上,即9,525mm;
指模具運水管路直徑;
水路越大冷卻、加熱效率相對好;
一般情況下,1/4用的比較廣,具體要看產品結構、模具結構而定;
8. 冷水管和熱水管的間距是多少
冷熱水龍頭的距離是標准統一的,冷水龍頭和熱水龍頭之間的距離中對中為15厘米,誤差一定要保證在5毫米以內,如果在安裝水管中出現偏差,可以在安裝龍頭彎腳時進行調解。一般冷熱水介面高度90厘米,誤差也要在5毫米之內。
9. 塑膠模具水路到入子最小距離是多少
只要水路能夠正常循環,起到冷卻的作用,不妨礙模具的正常工作就可以。
10. 塑料模具設計中的水路怎麼排布比較好
具體問題具體應對,水路並非想怎麼排就怎麼排,它們都是相輔相成的,互相約束,但有個基本的原則,冷卻要均勻,不均勻的冷卻還不如沒有,反倒造成成型不良,製品尺寸不穩,變形等缺陷。不妨把你的結構弄上來看看,大家一起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