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蛋撻皮可以用什麼代替
可以自己製作蛋撻皮,下面介紹一下蛋撻皮的製作方法。
主料:低筋麵粉210g、黃油120g
輔料:雞蛋1個、水50g、糖5g、鹽1.5g
步驟
1.把雞蛋打散,然後依次放入5g白糖、1.5g鹽、10g黃油、210g低筋麵粉和50g水,水不要一次加入,根據面團軟硬度分次適量添加
2.揉成光滑的面團,放入冰箱冷藏30分鍾
3.把剩下的110g黃油在室溫下軟化切成片,然後擺放在保鮮袋中
4.用擀麵杖隔著保鮮膜擀成長方形薄片
5.把醒好的面團擀成黃油片的兩倍大,把黃油放在面片的一側
6.把面片的另一邊放過來,正好蓋上黃油,把邊壓緊封好
7.把封好的面片擀長
8.兩面對折,蓋上保鮮膜冰箱冷藏20分鍾,取出後再次擀長對折,在冷藏20分鍾,一共重復4次折疊
9.最後的面片擀成3mm厚,然後捲成卷,切成2cm的劑子
10.劑子的切口沾麵粉,麵粉朝上,放進蛋撻模具
11.按壓緊實,大小與模具一致。放置一旁醒30分鍾
12.放入撻水,大約7分滿。烤箱預熱220度,烤20-25分鍾。
B. 沒有蛋撻模具可以用什麼替代,無奶油蛋撻皮怎麼做
1.
將細砂糖、牛奶倒進鍋里,小火加熱,攪拌牛奶至糖融化,關火。
2.
把熱牛奶倒進打蛋盆里放涼,手摸盆底不燙手,把雞蛋全放進去,我用了兩個雞蛋加一個蛋黃,烤箱210度預熱十分鍾。
3.
打蛋器'低檔'把蛋液充分攪拌勻,也可以手打,打到有細細均勻的泡沫就可以了,打好的蛋液用麵粉篩過濾三遍。
4.
烤盤鋪錫紙蛋撻皮擺好,倒七分滿的蛋液,烤箱中層上下控溫210度20~25分鍾,最後五分鍾看蛋撻顏色,邊邊泛黃起酥,蛋液有深褐色焦糊斑點就好了,最後等個一兩分鍾拿出來享用吧。
希望得到你的採納
C. 做蛋撻時沒有蛋撻皮,可以用什麼代替蛋撻皮嗎
葡式蛋撻皮是西式點心酥皮的做法,是千層酥皮的做法,製作上略復雜,一般需要經過三次4折(類似疊被子的操作),耗時比較長,經過烘烤是層層疊疊的,就和肯德基這種一樣,但是可以多做一些,冷凍保存起來,隨用隨取。港式蛋撻皮是中式油酥點心的做法,做法略簡單,層次感不如前者,但是別有一番傳統風味,曲奇香脆口感喲!
D. 可以用什麼代替蛋撻模嗎
蛋撻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
蛋撻在台灣稱為蛋塔,撻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酥之撻皮,內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廣式蛋撻大約出現於1920年的廣州,香港大約自1940年有些餅店開始出售蛋撻,1950年逐漸在廣式早茶中推出。
二、蛋撻的特點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
蛋撻作為一種休閑美食,已慢慢在大陸流行開來,去蛋撻店吃蛋撻已成為一種時尚。人們逛街的時候,往往首先會被蛋撻的誘人香濃氣味所吸引過去。在第一次吃過蛋撻後會被它那外酥里嫩、絲滑可口、香甜濃郁的味道所征服,成為它的忠實擁護者。
三、蛋撻的營養和功效
蛋撻的熱量非常高,一個蛋撻的熱量相當於一碗飯。而且蛋撻口感又酥又軟,很容易就會吃多。一個蛋撻的熱量是300卡左右,一下子吃下兩三個蛋撻,要慢跑一個小時才能把這些熱量消耗掉。
蛋撻含有很多脂肪,而且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吃蛋撻你會吃進去非常多的油脂,不容易消耗,加上它不容易有飽感,一不小心就會吃多了。蛋撻所含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佔56%,根據有關研究表明,蛋撻的成分非常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所以,即使蛋撻再美味,吃蛋撻一定要有個度,不能經常吃,一次也不能吃太多。
E. 沒有蛋撻皮可以用什麼代替
蛋撻,家喻戶曉的甜點,想必是很多人的最愛吧,對於喜歡吃甜食的人來說蛋撻就是人間美味。柔軟滑嫩的蛋撻漿由香脆可口的蛋撻皮包裹著,讓人垂涎欲滴。愛吃蛋撻的小吃貨們看著蛋撻小巧玲瓏的身材也是著實的喜歡呢。現在的烤箱可能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工具,蛋撻做法簡單,很多人也都爭先嘗試DIY蛋撻,那麼大家知道蛋撻里重要的蛋撻皮可以用什麼代替嗎?代替之後的口感有什麼變化嗎?蛋撻皮還可以有什麼用?
一、蛋撻皮可以用什麼代替
1. 有專門做好的蛋撻皮,但沒有蛋撻皮的情況下可以自己製作蛋撻皮,准備低筋麵粉,黃油,雞蛋、水、糖、鹽混合進麵粉里,也可以做成蛋撻皮;
2. 做蛋撻皮沒黃油,或是覺得黃油稍微成本有點高的小夥伴可以用豬油代替,豬油的味道雖然不及黃油這么濃郁,但做出來的蛋撻依然是想起撲鼻
3. 吃剩的吐司切成薄片,作為蛋撻皮,別具一致。
4. 手抓餅的皮同樣的可以捲成蛋撻皮的哦。
看了這么多方式可以自製蛋撻皮,大家是否想要躍躍欲試呢?最後做出來的口感如何,大家不妨試一試。有的時候大家自製的蛋撻,撻皮還沒用完,所以就得想著花樣消耗一下。撻皮烤出來以後,又酥又脆,最適合用來做任何撻的撻底了,所以吃剩下的蛋撻皮不要扔喲!
二、蛋撻皮還可以有什麼用
1.蛋撻皮做了白桃芝士酥,其實這個藍莓芝士酥也是當時一起做的,費南雪模具正好有八個,所以一種口味四個,一次烘烤就可以品嘗到兩種滋味,加點這個烤出來超好吃,也可以按照一個配方來做,撻皮不需要翻倍,餡料可以翻倍。烤好以後,上面酸甜可口,下面酥脆起皮,咬著吃還有些掉渣,確實挺過癮的!這個可是外面買不到的配方哦!
2.蛋撻皮還可以做:芝士紫薯酥、蛋撻皮版香蕉酥、蛋撻皮版蛋黃酥、蛋撻皮版菠蘿派
3.餅干:將剩餘的蛋撻皮做成喜歡的形狀,放進烤箱做餅干。
4.豆沙餅;將豆沙陷放入zd蛋專撻皮中,封住口,揉成一個小圓球,用手撐按成扁平狀,放入烤箱。也可以用此方法做綠豆餅,肉鬆餅等。
5.酥皮餃子;將蛋撻皮做成餃子皮狀,放入餃屬子餡,捏成餃子,放入烤箱或者做成煎餃。
所以看完了蛋撻的這么多種類,也不得不驚嘆和折服於人類對於美食的無限追求和創造,這對於小吃貨們來說就是人間的福利,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也投身於美食的自我創作當中,發揮著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變成了貨真價實的美食和創作打人。俗話說,人世間,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今天看到蛋撻皮可以用什麼代替這篇文章,你是否也想要來一個蛋撻呢?行動起來吧!
F. 沒有蛋撻模具用碗可以嗎沒有蛋撻皮可以嗎用微波爐可以嗎
你如果這些工具都沒有的話,估計師傅都做不了何況還是家庭做法.你還是直接買做好的蛋塔回家用微波爐加熱就可吃,味道也還不錯.不過超市的恩貴,建議去西餐凍貨批發的地方,價格不貴
G. 沒有蛋撻皮怎麼做蛋撻
可以使用吐司麵包代替蛋撻皮,具體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准備好的材料包括:雞蛋 1個、牛奶 適量、白糖 適量、吐司麵包 適量、淡奶油 適量、黃油 適量。
1、第一步碗中放入准備好的雞蛋和牛奶。
H. 做蛋撻沒有蛋撻皮怎麼辦
購買或自己做就行了,黃油和面加水和勻(使用有鹽黃油不用放鹽,如果用無鹽黃油,和面時放少許鹽)」,醒面後將面擀成面餅,將黃油拍軟厚厚的塗抹在面餅上,再「疊被子」將黃油包裹至面餅內,再擀成薄餅形狀,再次「疊被子」,再擀成薄餅,如此重復3~5次,將面餅捲成輥狀,切成小薺子,將小薺子從中心位置按壓至模具中,千層蛋撻皮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