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上虞模具氮化怎麼選

上虞模具氮化怎麼選

發布時間:2022-07-08 02:42:53

⑴ 模具氮化是什麼意思

氮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氮化處理的製品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

⑵ 模具氮化和電鍍哪個防腐好,又硬耐磨

電鍍硬鉻的硬度比較高,有800~900HV。氮化的硬度根據材料的不同,硬度也是不同的。高的也可以達到1000HV 。低的可以達到HV500以上。

⑶ 模具氮化與鍍鉻那個更好

一般是氮化好。
模具氮化後氮化層比較耐用,使用一百萬次後都沒見過氮化層脫落。
鍍硬鉻的鍍層比較容易脫落,一般幾萬次就會脫落,要退鉻重鍍。退鉻四次後就很難再鍍。
一般鍍鉻處理是模具做好後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達不到要求才用的應急處理方案。

⑷ 鋁型材擠壓模具的氮化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氮化的工藝:
氣體軟氮化的主要工藝參數為氮化溫度,氮化時間,以及氮化氣氛。
氣體軟氮化溫度常用560-570℃,因該溫度下氮化層硬度最高。氮化時間通常為3-4小時,因為化合物層的硬度在共滲2-3小時達到最高,而隨時間的延長,氮化層深度增加緩慢。氮化氣氛由氨氣分解率和含碳滲劑的滴量速度所決定。

氮化的原理:
氣體軟氮化,即氣體氮碳共滲,是指以氣體滲氮為主,滲碳為輔的的低溫氮碳共滲。常用介質有50%氨氣+50%吸熱式氣體(Nitemper法);35%-50%氨氣+50-60%放熱式氣體(Nitroc法)和通氨氣時滴注乙醇或甲醯胺等數種。在軟氮化時,由於碳原子在ε相中的溶解度高,軟氮化的表層是碳、氮共同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韌性好且耐磨。
在氣體軟氮化過程中,由於碳原子的溶解度極低,所以很快達到飽和狀態,析出許多超顯微的滲碳體質點。這些滲碳體質點,作為氮化物結晶的核心,促使氮化物的形成。而當表層氮濃度達到一定時便形成ε相,而ε相的碳溶解能力很高,反過來又能加速碳的溶解。
氣體軟氮化後,其組織由ε相,γ′相和含氮的滲碳體Fe3(C,N)所組成,碳會降低氮的擴散速度,所以熱應力和組織應力較硬氮化大,滲層更薄。但同時,由於軟氮化層不存在ξ相,故氮化層韌性比硬氮化後更佳

⑸ 氮化模具什麼顏色好出來的模具是藍色的是怎麼樣造成的

模具經氮化後正常顏色是無光澤銀灰色,表面出現藍色,表明已被氧化著色,既影響外觀,又會影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造成表面氧化是因滲氮罐和爐蓋密封不嚴,爐內出現負壓,外部空氣倒灌爐內和氨氣含水過多及滲氮保溫後隨爐冷卻時供NH3不足,吸入空氣或出爐溫度過高等原因

⑹ 注塑PVC模具是氮化好還是鍍鉻好

PVC,模具是鍍鉻的好

⑺ 注塑模具用P20鋼材,調質後是不是需要氮化如何知道模具做好後有沒有經過調質、氮化處理

我是做冷沖模的,注塑模具我不知道,氮化只是表面處理,一班情況下在非工作面用鋸條劃一下或者用什錦銼銼一下就能區分了

⑻ 氮化處理的有哪些技術要求,都適用什麼材料

新一代程式控制電脈沖型多功能離子轟擊爐
1設置了能自動調控全爐溫度的第二熱源。採用多套可自動調控溫的電加熱器系統代替原來單套手動升溫系統,並將原來提供給電加熱器是低電壓大電流(≤110V)的交流電改進成高電壓小電流的直流電。減少了電干擾,使爐內等溫帶的上下部溫差控制在±2℃以內;使最高使用溫度提高至950℃或1100℃(結構與材料要適調);使大功率大容量離子加熱設備的製造具備國產化能力。
2、開發了採用單管大功率耐高壓(≥2000V)IGBT、脈頻1kHz~30kHz、占空比0.1~0.9、峰值電流0~600A的脈沖電源,取消了均壓均流等電路,電路工作簡捷可靠、直流脈沖可調,能緩減空心陰極效應及尖角放電,使輝光工作更加穩定可靠。
特種材質的特殊熱處理
更適用於的特殊高端材料,普通材料如果想突破零件的性價比,也必須採用該工藝手段
2-1 鈦合金的特殊的離子氮化,使其表層生成堅硬的TiN層,呈金黃色十分美觀;磨損系數極低,因此十分耐磨;由於TiN能耐較高溫度,耐蒸汽氣蝕,適宜製作蒸汽閥門之類器件。
2-2 某些鋼去內應力,又怕氧化,可作真空退火。
2-3 在工業或民用設備中有許多軟磁材料、希望能獲得較高導磁率(μ)和較低的矯頑力(Hc),但在製作中材質中雜質及碳含量,對μ及Hc影響極大、為此進行釋氫處理,去雜質和降低碳的含量,提高μ、降低Hc。
2-4 如F51鋼、N80鋼和X210CrW12鋼,要求耐蝕耐磨、變形微量,經特殊熱處理後,獲得單相組織的白亮層分別是106um、29um和10um,脆性<一級,變形1um~5um。
2-5 奧氏體不銹鋼316L球體不容易氮化、難滲,經離子特殊工藝處理後獲得球體實物滲層0.15mm、1Hv685、球體變形0.0025mm。

⑼ 模具氮化和不氮化在性能上有多大差異

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可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蝕性能和疲勞性能。由於滲氮溫度較低,一般在500-650~范圍內進行,滲氮時模具芯部沒有發生相變,因此模具滲氮後變形較小。一般熱作模具鋼(凡回火溫度在550-650~的合金工具鋼)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後在低於回火溫度的溫度區內進行滲氮;一般碳鋼和低合金鋼在製作塑料模時也可在調質後的回火溫度下滲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鋼也可在氮化後再進行淬火、回火熱處理。
實踐證明,經氮化處理後的模具使用壽命顯著提高,因此模具氮化處理已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工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往往造成模具滲氮硬度低、深度淺、硬度不均勻、表面有氧化色、滲氮層不緻密、表面出現網狀和針狀氮化物等缺陷,嚴重影響了模具使用壽命。因此研究模具滲氮層缺陷、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探討減少和防止滲氮缺陷產生的工藝措施,對提高模具的產品質量,延長使用壽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模具滲氮層硬度偏低
模具滲氮表層硬度偏低將會降低模具的耐磨性能,大大減少滲氮模具的使用壽命。
(1)滲氮模具表層含氮量低。
這是由於滲氮時爐溫偏高或者在滲氮第一階段的氨分解率過高,即爐內氮氣氛過低。
(2)模具預先熱處理後基體硬度太低。
(3)滲氮爐密封不良、漏氣或初用新的滲氮罐。
預防措施
(1)適當降低滲氮溫度,對控溫儀表要經常校正,保持適當的滲氮溫度。
(2)模具裝爐後應緩慢加熱,在滲氮第一階段應適當降低氨分解率。
(3)滲氮爐要密封,對漏氣的馬弗罐應及時更換。新滲氮罐要進行預滲氮,使爐內氨分解率達到平穩。
(4)對因滲氮層含氮量較低的模具可進行一次補充滲氮,其滲氨工藝為:滲氮溫度520℃ ,滲氮時間8~10h,氨分解率控制在20%-30%。

(5)在模具預先熱處理時要適當降低淬火後的火溫度,提高模具的基體硬度。

二、 模具滲氮層淺

模具滲氮層淺將會縮短模具硬化層耐磨壽命。

滲氮模具表面硬度偏低的原因

(1)模具滲氮時間太短、滲氮溫度偏低、滲氮爐有效加熱區的溫度分布不均勻、滲氮過程第一階段氮濃度控制不當(氨分解率過高或過低)等。

(2)模具裝爐前未清除掉油污及裝爐量過多、模具間距太近。

預防措施

(1)要嚴格控制裝爐前模具表面質量、裝爐量、爐內溫差和氮氣氛、滲氮時間和溫度。

(2)加強滲氮爐密封,保證爐內氮氣氛循環正常。並按工藝要求控制氨分解率。

(3)對已經出現滲氮層不足的模具可進行二次滲氮,嚴格按照滲氮第二階段工藝補充滲氮。

硬度不均勻或有軟點的原因

模具滲氮層硬度不均勻或有軟點模具滲氮層不均勻或有軟點將會使模具在使用時性能不穩定,薄弱區域首先磨損較多,造成整個模具的早期損壞失效,嚴重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

(1)由於滲氮爐上、下不均衡加熱或氣流不通暢,爐內溫度不均勻。

(2)氨氣通入管道局部堵塞,影響爐內氮氣氛;爐內氮氣循環不良。

(3)模具裝前未很好清理表面油污。

(4)滲氮爐內模具裝載太多或爐內模具間距太小、部分有接觸。

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滲氮爐內上、下區爐溫,使其始終保持在同一溫度區內。

(2)定期清理氨氣進氣管道,保持管道的通暢。

(3)模具裝爐前需用汽油或酒精等脫脂,經過清洗後的模具表面不能有油污或其它臟物。

(4)模具裝筐時,模具間要保持一定距離,嚴防模具工作面接觸和重疊。

(5)爐內氣氛循環要充分,滲氮爐要密封好,對漏氣的馬弗罐應及時更換。

模具滲氮後表面有氧化色

模具滲氮後發生表面氧化不僅影響模具外觀質量,而且影響模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嚴重影響模具使用壽命。

模具滲氮後表面氧化的原因

(1)氣體滲氮罐漏氣或爐蓋密封不良。

(2)提供氨氣的乾燥裝置中的乾燥劑失效,通入爐中的氨氣含有水分。

(3)滲氮結束後隨爐冷卻時供氧不足造成罐內負壓,吸入空氣造成氧化色。

(4)模具氮化後出爐溫度過高在空氣中氧化。

預防措施

(1)要經常檢查設備,對漏氣的馬弗罐應及時更換,要保持爐蓋密封良好。

(2)氨氣乾燥裝置中的乾燥劑要定期更換。

(3)滲氮後的模具最好採用油冷。對要求嚴格控制變形的模具在滲氮結束冷卻時要繼續提供少量氨氣,避免爐內產生負壓。出爐溫度控制在200't2以下,避免滲氮模具在空氣中氧化。

(4)對已經產生氧化的滲氮模具可在低壓下噴細砂清除,並重新加熱到510'(2左右再進行4h滲氮,滲氮後爐冷至200't2以下出爐。

模具滲氮後變形

要求嚴格控制變形的模具,在滲氮後如產生超差變形將會影響模具的裝配使用,嚴重的會造成模具報廢。

模具滲氮後變形的原因

(1)模具結構設計不合理、形狀復雜等。模具在機械加工後的殘余應力未能很好消除。

(2)氣體滲氮爐內溫度不均勻,模具裝爐後加熱升溫過快或出爐時冷卻速度太快。

(3)因滲氮層比容大而產生的組織應力帶來形狀變化,滲層愈厚影響愈大。因此若工藝參數不當,滲氮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氮勢過高、產生過厚滲氮層等就會使變形增大。

(4)模具裝爐方法不合理,爐內溫度不均勻、氨氣流不穩不暢等。

預防措施

(1)設計製造模具時應該盡量使模具結構對稱合理,避免厚薄懸殊。

(2)對淬火後的模具應充分進行回火,對機械加工後的模具應進行退火消除應力。

(3)制定合理的滲氮工藝。盡量採用合理的裝爐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模具製造》2003.No.6總第23期 65量、較低的滲氮溫度、合適的氮化層深度和氮氣氛。對變形要求較小和形狀復雜的模具應嚴格控制加熱和冷卻速度,升溫速度應低於50aI=/l1,300~C以上每升溫

10oaI=保溫lh;冷卻時要隨爐降溫,出爐溫度應低於2oo℃,並應檢查爐溫,嚴格控制滲氮爐上下區的溫差。

模具滲氮後表層出現網狀及波紋狀、針狀或魚骨狀

氮化物及厚的白色脆性層模具滲氮後表層出現網狀及波紋狀、針狀或魚骨狀氮化物及厚的白色脆性層將會導致模具韌性降低、脆性增加、耐沖擊性能減弱、產生疲勞剝落、耐磨性能降低,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壽命。

模具氮化層出現網狀、波紋狀、針狀或魚骨狀缺陷的原因

(1)一些熱處理廠家片面強調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制定工藝文件和實際操作時滲氮溫度過高、升溫加熱和降溫冷卻速度過快;控溫儀表失靈、爐內實際溫度比儀表指示溫度高。如溫度過高時擴散層中的氮化物便聚集長大、彌散度下降、在晶界上形成高氮相的網狀或波紋狀組織。

(2)模具預備熱處理時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模具基體晶粒過大。

(3)液氨含水量高,通入氣體滲氮爐中的氨氣含水分。

(4)模具設計製造不合理,有尖角銳邊。

(5)氣體滲氮爐中氨分解率太低即氮勢過高。

(6)預備熱處理時,淬火加熱未在保護氣氛中進行,模具表層脫碳嚴重,在滲氮後極易出現針狀、魚骨狀氮化物。

預防措施

(1)正確制定模具氮化處理工藝,氮化溫度選擇在500~580~C,一般不要超過580~C,並定期對控溫儀表進行校正,升溫加熱速度不宜過快。

(2)模具預備熱處理的淬火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以免模具材料內部組織中馬氏體晶粒過大;加熱應在保護氣氛中進行,避免模具氧化脫碳;調質件應在機械加工中把脫碳層切除掉。

(3)氨氣要經過乾燥裝置再通入滲氮爐中,乾燥劑要定期更換。

(4)模具設計製造時應盡量避免銳角尖邊。

(5)嚴格控制滲氮爐中的氨分解率,不應使爐中氮勢過高。

(6)對已經產生網狀及波紋狀氮化物的模具可在540%左右的爐中進行10~15h的擴散處理, 以便有消除模具氮化層中的網狀及波紋狀氮化物。

模具滲氮層不緻密、抗蝕性差

模具如在潮濕或鹼性工作環境中工作,還應具有一定的抗蝕性。有抗蝕要求的模具如因滲氮層不緻密而導致抗蝕性差將會使模具在使用時發生銹蝕,使模具早期失效,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

模具滲氮層不緻密原因

(1)模具氮化前表面粗糙度大。

(2)模具裝爐前表面有銹蝕,影響滲氮層質量。

(3)氣體滲氮爐內氨分解率過高,模具滲氮層表面氮濃度太低。

(4)在一定的溫度下,滲氮時間太短,模具滲氮層滲氮不足。

預防措施

(1)為了保證抗蝕滲氮層的質量,零件應預先進行正火或調質處理,模具表面的粗糙度要小,其抗蝕性能才會愈好。

(2)模具滲氮裝爐前應仔細清理其表面,不得有銹蝕存在。

(3)模具滲氮時應採用合適的氨分解率,合理的滲氮時間,滲氮後應快冷。

(4)對滲氮層不緻密的模具把其表面清理干凈後嚴格按照氣體滲氮工藝規則再進行一次滲氮。

⑽ 對於H13鋼和3CR2W8V鋼採用什麼氮化方式較好

3Cr2W8V熱作模具鋼,是常用的壓鑄模具鋼,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耐冷熱疲勞性良好,且有較好的淬透性,但其韌性和塑性較差。適用製作高溫、高應力下,不受沖擊負荷的凸模、凹模,如壓鑄模、熱擠壓模、精鍛模、有色金屬成型模等。

3Cr2W8V屬於國標工模具鋼,執行標准:GB/T 1299-2014



3Cr2W8V化學成分
C0.30~0.40
Si≤0.40
Mn≤0.40
Cr2.20~2.70
W7.50~9.00
V0.20~0.50
p≤0.030
S≤0.030
3Cr2W8V硬度 :退火,255~207HB,壓痕直徑3.8~4.2mm

3Cr2W8V熱處理:

3Cr2W8V鋼屬於中碳高合金鋼,它具有很高的韌性和良好的導熱性,鋼中較高的含鎢量,使鋼的回火穩定性提高,並在回火過程中析出碳化物造成二次硬化,因此3Cr2W8V鋼的紅硬性也較好。此外,鋼中含有的鉻和釩還能提高鋼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

3Cr2W8V鋼的臨界點:Ac820~830℃,Ar790℃Acm1100℃。

(1)鍛造

3Cr2W8V鋼的鍛造規范如下:加熱溫度:1130~1160℃;始鍛溫度:1080~1120℃;終鍛溫度:850~900℃;冷卻方法:先空冷至Ar附近,然後緩冷。

(2)退火

3Cr2W8V鋼鍛造後必須進行退火處理,其目的在於均勻組織、降低硬度,以便於切削加工。因為此鋼實際上屬於過共析鋼類型,所以一般採用等溫球化退火。退火後,組織由球狀珠光體和少量粒狀碳化物組成。其硬度為HB207~255。

(3)淬火與回火

3Cr2W8V鋼的淬火溫度一般選擇1050~1100℃,理由是過高的淬火溫度,將導致沖擊韌性下降,近年來試驗結果表明,提高淬火溫度至1100~1150℃,可使3Cr2W8V鋼的回火穩定性、回火後的硬度、紅硬性、高溫沖擊韌性、斷裂韌性、室溫和高溫強度等均獲得較顯著的改善。這對3Cr2W8V鋼製造承受沖擊負荷不大、工作溫度較高的熱擠壓模以及壓鑄模是十分有利的,其使用壽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據金相組織的觀察,在低於1150℃溫度淬火,晶粒的長大不嚴重,淬火溫度高於1175℃時,才出現粗大的馬氏體組織。所以,3Cr2W8V鋼的淬火溫度最高選擇到1150℃為宜。

3Cr2W8V鋼的加熱,和其它高合金鋼一樣,應採用預熱或緩慢加熱,以減小熱應力,小模具可以不預熱,形狀復雜和大的模具,應進行兩次預熱。

3Cr2W8V鋼的淬透性很好,一般在140~160℃的熱油或空氣中冷卻即可;對尺寸小,形狀稍復雜的模具,可採用550~600℃的鹽浴中一次分級而後空冷的淬火工藝(15~18秒/毫米);對形狀復雜,要求變形小的模具,可採用先在830~850℃進行第一次分級(預冷),再在450~550℃進行第二次分級,然後在空氣中冷卻;如模具形狀特別復雜,採用分級淬火還不能達到要求時,則可以採用等溫淬火,如在400℃進行貝氏體等溫淬火。3Cr2W8V鋼淬火冷卻時不要冷至室溫,在冷至100~150℃時即直接轉入回火爐,以鹼少裂紋的形成

用途:常用的壓鑄模具鋼。碳含量較低,有較高韌性和良好的導熱性;同時,含有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鉻、鎢、釩,相變溫度提高,使鋼有高的高溫強度、硬度和良好的耐熱疲勞性;淬透。適於製造高溫、高應力,但不受沖擊負荷的壓鑄銅、鋁、鎂合金用附模、型芯、澆口套、分流釘、高應力壓臘、熱剪切刀、熱頂鍛模、平鍛機凸凹模、鑲塊等。

閱讀全文

與上虞模具氮化怎麼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鋼筋混凝土多少錢 瀏覽:883
鋼管鐵件怎麼計算 瀏覽:954
合金筷的壽命是多少 瀏覽:647
取鋼板多久能脫拐走路 瀏覽:509
什麼是管對接焊縫 瀏覽:449
pp線盒模具定製多少錢 瀏覽:695
鈦合金粉末粒徑分布如何測試 瀏覽:843
16厘12米鋼板多少錢噸 瀏覽:909
什麼樣的鋼材需要發黑 瀏覽:503
不銹鋼鏡面怎麼打理 瀏覽:667
天然氣管道地面焊接用什麼滑輪 瀏覽:269
鑄鐵管與焊管差異 瀏覽:586
不銹鋼管怎麼手動彎弧機 瀏覽:41
怎麼增加不銹鋼管的強度 瀏覽:775
20mm的銅環如何焊接 瀏覽:693
無縫鋼管57一噸多少米 瀏覽:19
二氧化碳鋼瓶哪個快遞公司可以寄 瀏覽:520
不銹鋼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區別 瀏覽:233
八節蝦米腰彎頭怎麼下 瀏覽:581
廣聯達鋼筋彎折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