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摩托艇模具怎麼脫模

摩托艇模具怎麼脫模

發布時間:2022-06-14 05:28:22

Ⅰ 請問遊艇的生產步驟是怎麼樣的

玻璃鋼船工藝流程

一. 前言

1. 概念:玻璃鋼的學名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英文縮寫GRP,既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2. 優點

2.1 質輕高強,對減輕結構重量有較大潛力,特別適用於限制重量的高性能船舶和賽艇。

2.2 耐腐蝕、抗海生物附著,比傳統的造船材料更適合在海洋環境中使用。

2.3 介電性和微波穿透性好,適用於軍用艦艇。

2.4 能吸收高能量,沖擊韌性好,船舶不易因一般的碰撞、擠壓而損壞。

2.5 導熱系數低,隔熱性好。

2.6 船體表面能達到鏡面光滑,色彩多樣,特別是建造結構復雜、款式多樣、外形美觀的遊艇。

2.7 可設計性好,能按船舶結構各部位的不同要求,通過選材、鋪層研究和結構選型實現優化設計。

2.8 整體性好,可以做到整個船體無接縫和縫隙。

2.9 船體成型簡便,比鋼質、木質船省工,且批量生產性特別好,降低造價的潛力很大。

2.10 維修保養方便,維修費比鋼質、鋁質和木質船少的多,全壽命期的經濟性能好。

3. 缺點

受剛性模量低和受成型技術等的限制,尚不能建造太大的艦船,加之原料價格較貴,在整個造船材料中的用量仍較少。

4. 特性
玻璃鋼固化後具有收縮的特性。

5. 要求

溫度15至30℃;濕度40%至60%,不超過65%;考慮通風、集塵、避光直射等。

二. 工藝流程

1. 總綱

製作木型→木型處理→模具製造→模具處理→脫模劑→膠衣→樹脂(膩子)→氈/布/復合氈(多層板/輕木)→固化→裝骨架(筋)→脫模→修整組裝

2. 工序

2.1 製作木型

2.1.1 上體

2.1.1.1 建造船台

根據船型及主要參數(Loa、B、D)採用槽鋼建造船台,其兩端各延伸兩條豎直槽鋼,槽鋼均統一向外,船台中間視船體大小(重量)增加橫梁或縱桁。將木方固定在船台上,利用水平儀用電刨(手刨),

1.1.1.1 製作基準面鋼架,注意槽鋼朝外

1.1 畫參考線

1.制模

(1)方法:

①按肋位放樣→定中心線、製作並組裝樣板(組裝時底下留一定高度,便於排氣)→中空處鋪木板→打膩子(石膏或其它膩子,並用挎尺挎平滑→水磨砂紙打磨→噴漆(或膠衣,一般噴漆即可,膠衣較漆貴)→脫模劑→模具膠衣(較產品膠衣貴)→模具樹脂(變形小。收縮率低)→氈/布/復合氈→固化→裝支撐板→脫模→修整

②用他人造過的船/構件作模具,舉例:

a.可用印花玻璃加工模具做成防滑板;

b.通過薄膜→氈/布→薄膜(不要產生氣泡)→造型→揭膜的方法製作石棉瓦。

(2)注意:

①模具膠衣的顏色要和產品膠衣顏色不同,噴塗產品膠衣時便於觀察均勻情況;

②模具要有一定的斜度(1.5mm/m即可),便於起模;

③對於平滑面多且小的構件,可用光滑的膠合板(需襯木板使其不變形)代替打膩子(周圍稜角或交接處仍需膩子刮平滑),然後打蠟即可(一般不必噴漆,但打膩子處如精度需要仍需噴漆);

④支撐板要交叉組裝,並用氈/布/復合氈等固定。同時在與船體固定及支撐地面的部分做相應加強;

⑤制模後要打拋光膏使模具質量更好。

2.脫模劑

(1)種類:

①一次蠟即地板蠟(大量)+ 一次脫模劑適用於新模具,多打幾次蠟,少打脫模劑,脫模後的船體外表面有一層保護模;脫膜後,再打一次蠟(少量)+ 一次脫膜劑;

②一次蠟(大量) + 多次脫模劑適用於老模具批量生產,每脫模一次用干凈抹布擦凈即可再次噴膠衣。不能沾水,否則多次脫膜劑就浪費了,須重新打臘;

③一次臘(大量)+ 多次蠟適用於老模具批量生產,每脫模一次用干凈抹布擦凈即可再次噴膠衣。如果沾水,用抹布擦乾後再打2次多次臘即可,不需打一次臘了。其實,只打多次臘也可以脫膜,但價格較一次臘貴。

(2)比較:

①脫模最保險;②較③能脫模更多更方便,但價格較貴;②和③都不保護模具,對模有損害,需定期修整模具(修整方法見10-(1)- ②)。

(3)注意:

①多次臘與脫模劑不相溶,因此不能同時使用;

②採用迴旋法打蠟,稍待5-10分鍾(讓模具飽和)用抹布擦至鏡面效果後再打下遍;

③一般打蠟越多越好脫模,應視具體情況決定;

④一次臘用於做底,它價格便宜,越多越好脫膜。

3.膠衣

(1)調配:膠衣 + 固化劑(過氧化甲乙酮,又名「白配方」,固化劑占膠衣重量的1-4%)

(2)操作:

①結構大的模具用噴槍噴灑,小的用刷子即可。用噴槍噴灑時,膠衣與固化劑外混合,機器自動調配;

②船體外彩色部分是先用分色紙將其擋住再噴主色部分,然後揭去分色紙擋住主色部分後噴彩色。

(3)注意:膠衣不能太薄,應在0.4-0.6mm之間。

4.樹脂

(1)調配: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 促進劑(又名「紅配方」,促進固化)+ 白配方(促進劑和固化劑一般各是樹脂重量的1-4%)

(2)作用:膠結及飽和作用。

(3)注意:

①有些樹脂已經含有促進劑(如2597PT),可不在添加促進劑;

②促進劑的作用是促進固化作用,固化劑作用是使樹脂固化。只有固化劑沒有促進劑,樹脂固化時間緩慢。只有促進劑,沒有固化劑樹脂不固化。因此兩者缺一不可,且要視情況按一定比例調配,固化劑量過大可能引起燃燒。有些化學品也可提高固化速度(如氨水,仰臉作業或提高效率等施工需要可少量添加),但是有可能使樹脂變質,因此要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一些樹脂固化後表面發粘,主要是因為樹脂質量不好;

③溫度越高,固化劑的固化作用越明顯。因此天熱時可比平時少放固化劑。當然也可利用使其加快固化作用滿施工需要;

④溫度越低,樹脂越粘稠,施工時用量不好控制,因此要注意室內溫度;

⑤樹脂質量不好(粘性小),可在放完催化劑後添加少量滑石粉(如經濟允許添加白碳黑,即硅粉),增加粘性;

⑥固化劑要在施工前最後放,以免樹脂提前固化;

⑦樹脂價格較高應節約使用。

6.樹脂膩子

(1)調配:樹脂 + 紅配方 + 滑石粉 + 白配方

(2)作用:

①稜角或縫隙處填上膩子可起到過渡作用,注意抹完樹脂膩子後要用沾樹脂的毛刷將其抹均勻;

②可以固定多層板和結構復雜處的軟木;

③可作為修補船用材料。

(3)缺點:固化後發脆,不能用來粘光滑表面。

(4)白炭黑(硅粉)也可用於調配膩子(與膠衣或樹脂),質量更好更光滑(可用於修補船)。

5.氈/布/復合氈

(1)區別:

①氈/布/復合氈的種類多樣,鋪疊程度由易到難;

②表面氈較其它氈薄,是噴完膠衣後鋪的第一層氈,而後再鋪其它氈、布等;

③針制復合氈相當於布與氈的結合體,一面為氈,一面為布(如1050);

④噴紗可代替復合氈,但是機器噴灑時含樹脂量大,易浪費;

⑤m代表表面氈,M代表氈,R代表布,B代表輕木。

(2)操作:

①在不易鋪疊的地方用樹脂膩子過渡;

②模具結構復雜部分可用布、氈結合代替復合氈以減少鋪疊難度(如上體首部);

③用剪子將這邊處的氈/布/復合氈順勢剪開以便於鋪疊;

④將氈/布/復合氈定位後再刷樹脂;

⑤大捻子用於易處理的平滑部分,小捻子可處理稜角多的復雜部分,要防止氣泡出現。如氣泡處已經固化,應用刀片將其削去並填補;

⑥每層氈/布/復合氈都應該吃透樹脂,應該視情況決定一次刷幾層氈(布/復合氈),一般對厚度超過5mm的工件積層要分兩次進行。例如300氈可同時鋪2層再刷樹脂,一層300氈和一層1050復合氈也可;

⑦布/復合氈的交界如有毛刺可用小片/條氈鋪平順;

⑧每道工序完成後應該氈面朝外,鋪多層復合氈時最好先把氈面朝內(美觀);有時,可用角磨機對已經固化後的氈打磨,這樣有利於下次積層的方便。

6.多層板/軟木

(1)作用:增加船體厚度達到提高強度的要求。

(2)多層板施工程序:

①施工前,應將多層板開孔(透氣)並塗上樹脂涼干(飽和處理);

②將要鋪板的地方抹上樹脂膩子處理均勻,鋪板時使多層板粗糙面朝內;

③鋪板後用錘子敲打固定,用膩子將開孔填滿並將板的周圍填補過渡;

④固化後用砂輪將板及周邊打磨平整。

(3)軟木施工程序:

①施工前,將稜角縫隙處用膩子添平;

②用刷上樹脂的氈黏結輕木,凹凸處用膩子提前填平(如下體船艉處)。

(4)注意:

①承受重量載荷及開窗/孔/門、羊角等地方用多層板加強;

②尾封板在輕木前先鋪。

7.固化

標志:樹脂固化至可以上人的程度便可進行下道工序。

8.骨架(筋)

(1)種類:多層板或泡沫

(2)比較:泡沫比木製骨架更易定型

(2)多層板骨架:

①裝骨架要先靠定位器將骨架定位;

②木製骨架交叉組合(長骨架可採用搭接形式,如果骨架成曲線狀,可再板邊緣兩側交錯開槽,便於彎曲),用氈/布/復合氈固定。

(3)泡沫筋:

①在船體上畫出中心線,再定邊緣線;

②泡沫筋用加熱成液態的塑料膠棒打點固定,端部削薄,折角處處理圓滑後刷樹脂(飽和作用),待一定時間後包氈/布/復合氈;

③泡沫筋只起定型作用,如需要可折斷;

④加筋的船外表面有時看起來有印記;

⑤泡沫可由A、B發泡劑重量1:1組合。A劑為黃色,B劑為褐色且比重大。製作時先在模具中鋪層報紙,再將混合後的A、B劑迅速倒入,蓋上有孔的蓋子(透氣以避免蓋子鼓起)等待片刻便可成型。

9.脫模

(1)氣孔:氣孔的位置應選在船體開孔部分並做成喇叭狀。

(2)方法:注氣法較常用,如果不易脫模可用注水法。

(3)技巧:

Ⅱ 模具有什麼脫模方式

如果指的是注塑成型,那就是頂針了,每一套模具上面都會有非常多的頂針,可以有效的頂出塑膠件。在這個過程,如果脫模比較困難,可以使用到脫模劑了。這樣可以加快生產效率。

Ⅲ 模具前模斜孔怎麼脫模

做前模滑塊抽芯,鎖緊塊裝在前模模板上,開模時,前模和前模板先彈開,抽出滑塊,再動定模開模。

Ⅳ 模具拔模

我是做塑料模具的,拔模就是為了保證模具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產品能順利脫模,我們設計模具的時候有時就沒有設置拔模度,而是用我們手工拋光時候自然形成的斜度(很小)這樣也能保證脫模的。我們做的是電子連接器開關等產品,產品尺寸不大。其實對於高精度零件,只要你模具型腔和型芯表面粗糙度小(用拋光或工藝磨床),不用拔模也能順利脫模的。當然頂桿設計也要合理。

Ⅳ 模具有幾種脫模方式

你說的是什麼模具啊,塑料模具,一般都是頂出脫模呀,有用圓頂針,有用扁頂針的,也有整體頂出。還有一部分是鑲件頂出。套筒頂出,其它就沒有什麼了

Ⅵ 模具產品內螺牙的脫模方式有幾種

脫模方式1.絞牙2.內縮3.強脫
驅動方式1.油缸+齒條/齒輪 2.馬達+齒條/齒輪3.來復線 ...常見的就這幾種吧 一點愚見 希望能幫到你!

Ⅶ 鍛造模具脫模難,怎麼辦

脫模不良的具體原因有下面兩種。 1.過填充以過大的注射壓力成型時,成型收縮率比預期的小,脫模變得困難。這時如果降低注射壓力、縮短注射時間、降低熔料和模具溫度,就變得容易脫模。這種場合,使用降低塑料與模具之間摩擦力的脫模劑就更有效。對於模具來說提高光治度、取消側壁凸凹、珩磨、增加頂桿等辦法也有效果。成型較深的製件時,向模具和製件之間吹入壓縮空氣更有助於脫模(參照「開裂、裂紋、微裂和發白」中的過填充)。 2.製件粘在靜模上這有兩種原因,即噴嘴與型腔上有卡住的地方,或者靜模的脫模阻力大於動模,因而使製件粘在靜模上。由於噴嘴和型腔之間的阻力而造成粘在靜模上的情形有:噴嘴的圓角半徑R比模具相應的圓角半徑R大,裝夾模具時使噴嘴與模具不同心,或者是噴嘴及模具間夾有漏出塑料等。其中任何一種情形都會卡住製件,而使製件粘在靜模上。為了不發生這種悄況,應該正確地安裝模具。靜模的脫模阻力大的原因是由於光潔度低或側壁凸凹引起的。這時,應在動模一側設置Z型拉料桿來拉拽製件。而在模具設計中,需充分考慮不發生這種現象。製件在動、靜模兩側設有—定的溫差也是有效的。

Ⅷ 什麼叫做模具的二次脫模

二次脫模也叫強脫模
就是先把產品頂出一部分距離,這時仍然在定模上沒有掉下來,再用二次頂頂出脫模
主要注意的就是:一次脫模要給二次脫模足夠的變形空間。

Ⅸ 求這個模具開模合模脫模的工作過程

1,注塑機合模;

2,注塑,保壓,冷卻;
3,注塑機動作,前後模打開;
4,注塑頂出系統推動頂針板動作,頂出製品,脫模取件;
5,頂針板復位;
6,注塑機合模進入下一個循環。
PS:此圖紙復位桿處表達不規范,存在誤導。

Ⅹ 塑料模具脫模過程

模具脫模的方法如下:

一、加入添加劑;

往燒結粉末中混入油類碳氫化合物或水等添加劑,在燒結時添加劑分解,隨後沿著模壁的間隙逸散出來,這對獲得完整的燒結製件和提高模具壽命都有好處。

二、熱脫模;

當製取環狀製件時,由於冷卻時的收縮而難於脫模。若如下圖39所示,當燒結結束時,在燒結製件尚未冷卻時趁熱脫出成形用棒3,並將模沖2頂上來,則能取出燒結製件。由於此過程完全是在熱態下進行,所以脫模比較方便,也便於對製件進行整形加工,其壓機裝置也有可能小型化。

閱讀全文

與摩托艇模具怎麼脫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聯達鋼筋構件如何存檔 瀏覽:514
n95口罩的耳帶如何手工焊接 瀏覽:65
4米長不銹鋼管多少錢一根 瀏覽:640
8mm鋼筋彎曲多少倍d 瀏覽:386
萊斯焊接機器人用什麼編程系統 瀏覽:867
管棚的鋼管內注什麼料 瀏覽:90
厚壁方矩管定做 瀏覽:159
風力發電機機做鋼筋多少一噸 瀏覽:494
二保焊如何防止焊接變形 瀏覽:301
焊接廢氣怎麼辦 瀏覽:554
變送器差壓感測器如何焊接方法 瀏覽:777
鋁合金和鈦金哪個牌子好 瀏覽:374
瑞士刀鋁合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518
卧室門冷軋鋼和不銹鋼合頁哪個好 瀏覽:453
軸承鋼跟碳鋼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24
哪堆鋼管體積大為什麼 瀏覽:319
鋼鐵雄心4怎麼看event 瀏覽:128
碳鋼焊絲7和G有什麼區別 瀏覽:279
螺紋鋼1901手續費是多少錢 瀏覽:341
廣西鍍鋅焊管廠家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