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製造工序如何劃分

模具製造工序如何劃分

發布時間:2022-06-12 06:23:46

⑴ 五金沖壓模具按工序的分類有幾種

五金沖壓模具的按工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單工序模——是指在壓力機一道沖壓工序完成的模具;

2、復合模——在壓力機製造中,一直在同一工位;

3、連續模——在壓力機行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位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模具。壓力機在一次沖壓行程中,採用帶狀沖壓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幾個不同的工位同時完成多道沖壓工序的冷沖壓沖模,模具每沖壓完成一次,料帶定距移動一次,至產品完成。

4、多工位模——在一個沖壓生產鏈上用不同工藝的沖壓模具用機械手或其他自動化設施,採用模具或者零件移動完成工件沖壓加工額定模具叫多工位模。

⑵ 模具製造主要分為幾個階段呢

現代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系統包括:生產技術准備過程、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和生產服務過程。以上這些過程又具體體現在:技術准備工作;生產准備工作;原材料的采購、運輸、保管;毛坯的再加工和改制;產品零、組件的加工和檢驗;產品的裝配、調試、檢驗;產品的裝飾、包裝、運輸等工作。現代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的轉化過程。任何一個產品的形成,都是許多企業共同勞動的成果。在今天,隨著生產組織的專業化和產品的標准化程度的提高,各個企業間互相協作和共同依存的關系比以往都顯得突出和重要。同樣,在一個企業內部也是如此,某一車間生產的「成品」往往是其它車間組織生產的「原材料」。

⑶ 模具製造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流程如下:
一、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1)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2)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⑷ 模具製造主要分為幾個階段

階段如下:

1、ESI(EarlierSupplierEvolvement):此階段主要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進行的關於產品設計和模具開發等方面的技術探討,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供應商清楚地領會到產品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及精度要求,同時也讓產品設計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產的能力,產品的工藝性能,從而做出更合理的設計。

2、報價(Quotation):包括模具的價格、模具的壽命、周轉流程、機器要求噸數以及模具的交貨期。(更詳細的報價應該包括產品尺寸重量、模具尺寸重量等信息。)

3、訂單(PurchaseOrder):客戶訂單、訂金的發出以及供應商訂單的接受。

4、模具生產計劃及排工安排():此階段需要針對模具的交貨的具體日期向客戶作出回復。

5、模具設計(Design):可能使用的設計軟體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購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車、鑼(銑)、熱處理、磨、電腦鑼(CNC)、電火花(EDM)、線切割(WEDM)、座標磨(JIGGRINGING)、激光刻字、拋光等。

8、模具裝配(Assembly)。

9、模具試模(TrialRun10)樣板評估報告(SER)11)樣板評估報告批核(SERApproval)。

相關應用

廣泛用於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

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製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⑸ 塑膠模具製作有哪些工序

塑膠模具製作的工序如下:

1、注塑時,模具裝夾在注塑機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內,並在腔內冷卻定型。

2、上下模分開,經由頂出系統將製品從模腔頂出離開模具。

3、模具再閉合進行下一次注塑,整個注塑過程是循環進行的。

據了解,作為一種生產塑料製品的工具,塑膠模具由幾組零件部分構成,這個組合內有成型模腔。在工業生產中,塑膠模具可以通過壓力把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出所需形狀的零件或製品。

(5)模具製造工序如何劃分擴展閱讀

塑膠模具製作的影響因素

1、分型面

模具閉合時凹模與凸模相互配合而成。

2、結構件

分別為復雜模具的滑塊、斜頂、直頂塊等。

3、模具精度

包括避卡、精定位、導柱、定位銷等。

4、澆注系統

處於注塑機噴嘴至型腔之間,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構成。

5、其他

塑料收縮率以及影響製品尺寸精度的各項因素,如模具製造和裝配誤差、模具磨損等。此外,設計壓塑模和注塑模時,還應考慮成型機的工藝和結構參數的匹配。

⑹ 模具的加工工序是什麼

切削,是模具製造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因為只要是模具製造,都要經過切削這個過程。在模具製造切削過程中可分3個工序類型:粗加工、精加工和半精加工,有時甚至還有超精加工(大部分是高速切削應用)。 殘餘量銑削當然是在半精加工工序後為精加工而准備的。在每一個工序中都應努力做到為下一個工序留下均勻分布的餘量,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刀具路徑的方向和工作負載很少有快速的變化,刀具的壽命就可能延長,並更加可預測。如果可能,就應在專用機床上進行精加工工序。

這會在更短的調試和裝配時間內提高模具的幾何精度和質量。東莞塑膠模具廠昱卓精密,模具只選用國際知名品牌原材料,嚴格把控產品從尺寸到外觀、環保的一切誤差:採用富特巴、龍記等業內知名模架品牌和瑞典一勝百、日本大同、國產撫鋼等知名鋼材品牌,確保模具壽命達50萬次;選用德國拜耳、美國SABIC進口等塑膠原料,全新材料不摻任何回收料,全套SGS、ROHS檢測報告,使用更放心。東莞塑膠模具廠昱卓精密始終執行嚴格嚴苛的品質管控,實施標准質量管理體系,對來料檢驗(IQC)、製程品檢驗(IPQC)、成型品檢驗(FQC)、模具出貨驗收(OQC)4大環節進行品質控制;從設計管理、計劃管理、製造加工、物流運輸等多個環節進行管理,縮短交期,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榮獲QS證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嚴格把控產品從尺寸到外觀、環保的一切誤差。

⑺ 模具加工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消化塑料製件圖,消化工藝資料,確定成型方法,選擇成型設備,具體結構方案。

⑻ 模具生產工藝流程

樣件一製件數模- "編制沖壓工藝,模具結構設計- .製作模型→金加工→研
磨裝配→試模-最終檢查
1、沖壓製造工藝流程 沖壓技術在汽車製造業佔有重要地位 據統計,汽車上有60%~ 70%的零件是用 沖壓工藝生產出來的。因此,沖壓技術對汽 車的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都有重 要的影響。 沖壓工藝的特點及沖壓工序的分類 沖壓是一種金屬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 屬塑性變形的基礎_上,利用模具和沖壓設備 對板料施加壓力,使板料產生塑性變形或分: 離,從而獲得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沖壓件)。

2、沖壓製造工藝流程 沖壓工序按加工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兩 大類型:分離工序和成形工序。 沖壓工序可分為四個基本工序: 1、沖裁: 使板料實現分離的沖壓工序 (包括沖孔、落料、修邊、剖切等)。 2、彎曲:將板料沿彎曲線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狀的 沖壓工序。 3、拉深:將平面板料變成各種開口空心零件,或 把空心件的形狀、尺寸作進一步改變的沖壓工序。

3、模具製造工藝流程 2、彎曲模:包括壓彎、拉彎; 3、拉深模:包括拉深、變薄拉深; 4、 成形模: 包括翻邊、成形、 整形、壓印。 從工序的復合性質分: 單工序模、復合模和級進模。(吉利采 用單工序模和復合模)

4、沖壓製造工藝流程 4、局部成形:用各種不同性質的局部變形來 改變毛坯或沖壓成形工序(包括翻邊、脹形、 校平和整形工序等)。 幾種汽車覆蓋件的沖壓工藝 汽車覆蓋件的沖壓工藝,通常都是由拉 深、修邊、翻邊三個基本工序組成;有的 還需要落料或沖孔,有的需要多次修邊、 沖孔或翻邊,有的工序還可以合並。

⑼ 在模具製造中的主要工序是什麼

加工工藝規程,是指加工過程中,執導加工的技術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內容: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各工序的具體加工內容,包含加工時各工步的切削用量、工時定額以及所採用的設備和工藝裝備等。

加工工藝規程作用:

1)指導生產:加工車間生產的計劃、調度,工人的操作,工件的質量檢驗,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藝規程為依據的。處理生產中的問題,也常以工藝規程作為共同依據。如處理質量事故,應按工藝規程來確定各有關單位、人員的責任。

2)生產准備工作的依據:車間要生產新零件時,首先要制訂該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再根據工藝規程進行生產准備。如:新零件加工工藝中的關鍵工序的分析研究;准備所需的刀、夾、量具(外購或自行製造);原材料及毛坯的采購或製造;新設備的購置或舊設備改裝等,均必須根據工藝來進行。

3)建新廠(車間)的技術文件:新建(改、擴建)批量或大批量機械加工車間(工段)時,應根據工藝規程確定所需機床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在車間的布置,再由此確定車間的面積大小、動力和吊裝設備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種、技術等級、數量等。

4)先進的工藝規程還起著交流和推廣先進製造技術的作用。典型工藝規程可以縮短工廠摸索和試制的過程。

加工工藝規程是組成技術文件的主要部分,是工藝裝備、材料定額、工時定額設計與計算的主要依據,是直接指導工人操作的生產法規,它對產品成本、勞動生產率、原材料消耗有直接關系。工藝規程編制的質量高低。對保證產品質量第一起著重要作用。

⑽ 模具加工的工藝流程詳細點

不同用途的模具工程不同,下面是個例子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閱讀全文

與模具製造工序如何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聯達鋼筋構件如何存檔 瀏覽:514
n95口罩的耳帶如何手工焊接 瀏覽:65
4米長不銹鋼管多少錢一根 瀏覽:640
8mm鋼筋彎曲多少倍d 瀏覽:386
萊斯焊接機器人用什麼編程系統 瀏覽:867
管棚的鋼管內注什麼料 瀏覽:90
厚壁方矩管定做 瀏覽:159
風力發電機機做鋼筋多少一噸 瀏覽:494
二保焊如何防止焊接變形 瀏覽:301
焊接廢氣怎麼辦 瀏覽:554
變送器差壓感測器如何焊接方法 瀏覽:777
鋁合金和鈦金哪個牌子好 瀏覽:374
瑞士刀鋁合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518
卧室門冷軋鋼和不銹鋼合頁哪個好 瀏覽:453
軸承鋼跟碳鋼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224
哪堆鋼管體積大為什麼 瀏覽:319
鋼鐵雄心4怎麼看event 瀏覽:128
碳鋼焊絲7和G有什麼區別 瀏覽:279
螺紋鋼1901手續費是多少錢 瀏覽:341
廣西鍍鋅焊管廠家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