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拖表如何拖得准和快
那看你是在什麼機床上面了 在銑床上面,你可以把模板放上去後,拿一個墊塊靠著銑床X方向邊緣,把模板放著與墊塊平齊,這樣一般可以控制在0.2-0.5mm之間.然後用校表。
在磨床上面 我建議在吸盤後面上一塊鐵片,(一般買機床都有)然後上砂輪把那鐵片沿著收搖方向切下去,這樣以後就直接把工件靠著鐵塊就可以了,不用脫表,很准0.01內。
其實這些都是些小技巧 ,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機床,但是只要你用心想想做個簡單的治具或者平行塊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希望採納
B. 模具怎麼使用
模具種類較多,但你現在的工作應該主要用沖模,上在沖床上。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
沖模種壓力加工方法。
沖模即沖壓模具--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
冷沖壓加工在批量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工業生產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國防工業及民用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1.沖壓生產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
2.生產的製件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
沖壓成形加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模具,而模具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其製造屬單件小批量生產,具有難加工、精度高、技術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約占產品成本的10%~30%)的特點。所以,只有在沖壓零件生產批量大的情況下,沖壓成形加工的優點才能充分體現,從而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沖模-形式
沖模1.根據工藝性質分類
(1)沖裁模 沿封閉或敞開的輪廓線使材料產生分離的模具。如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口模、切邊模、剖切模等。
(2)彎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線(彎曲線)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獲得一定角度和形狀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製成開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將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圖凸、凹模的形狀直接復製成形,而材料本身僅產生局部塑性變形的模具。如脹形模、縮口模、擴口模、起伏成形模、翻邊模、整形模等。
2.根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
(1)單工序模 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沖壓工序的模具。
(2)復合模 只有一個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級進模(也稱連續模)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 根據材料的變形特點分類
C. 求模具用校表分中的方法
模具是在哪裡加工?銑床上,還是加工中心上。你可以把百分表加在機床的主軸上,用百分表打工件的對邊,使對邊的測量數據一致了,模具的分中就完成了。
D. 請問大家 Adobe Illustrator 印刷裡面 製作好表格 怎麼移動尺寸 水平 垂直 距離 角度都是怎麼算的
我一直都做這個的 也弄直接印刷的 貌似沒有什麼公示什麼的吧!
那個是變換:X Y是表格的位置 W H 是表格的大小 就是尺寸 210*297就是 W 210 H 297
變換在窗口欄里 一下就能找到!
E. 模具怎麼打錶快而准,比如開始是40,往左拉變成50.變大了,我往裡面敲到40.然後全部拉一遍敲到40.在往回拉
打表時,表針來回跳的原因是在敲擊工件時,百分表也同樣受到了振動。所以,你可以在敲擊工件時,要把表針提起來,敲完後再把表針打在工件的表面上重新對零再打表就沒問題了。另外,你可以檢查一下百分表固定的是否穩定,否則也會影響打表的精度。
F. 求教模具師傅這個校表怎麼用,擺弄了半天愣是沒掌握訣竅,怎麼快速把上的物品搞水平啊,每次給我校表我都
百分表嘛',很簡單的。順時針的話,往外敲',逆時針向內敲,。
G. 求一份模具移模流程,
1. 目的 明確移模需求的鑒別及處理方法;對客戶提供的模具,規范相應的驗收、異常反饋、試模確 認、日常保養、標識、保管等作業流程,以保證客戶提供模具所生產的產品符合客戶要求。 2. 范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客戶提供試模和生產的模具. 3. 權責 3.1 業務部:針對移模事項與客戶進行前期溝通,及時將移模的信息通知到相關部門,移模 協議的簽訂,模具及其相關的信息、產品前期的品質要求及其它要求的收集, 協助移模的簽收,並對模具修改、模具確認事項進行反饋及跟進處理; 3.2 工模課:負責對移模生產的模具驗收、標識、初次保養/簡單維修及異常反饋,試模確認; 3.3 生產部:試模確認,移模生產的模具使用,日常保養,保管; 3.2 品保部:試模樣品的檢查確認。 4. 定義 移模——客戶將其已開發完成或已在生產中的模具移交到本公司試模或生產作業的過程。 5. 作業內容 5.1 移模需求的鑒別及處理 5.1.1 當業務部收到客戶的移模需求後,應及時鑒別其需求,包括移模試模和移模生產 兩種; 5.1.2 當客戶的移模需求為移模試模時,業務部提出相應的試模費用報價; 5.1.3 當客戶的移模需求為移模生產時,業務部應了解客戶的訂單預期狀況,並根據預 期的訂單狀況進行報價(包括試模費用,規定生產多少訂單數量時可返還)。如 客戶確認同意報價且有下訂單時,則業務部與客戶進行溝通,取得模具及其相關 的信息(包括移模日期、模具圖紙、模具壽命,開發時間、模具履歷等資料)以 及產品的品質要求和其它要求等,並與客戶簽訂《移模協議》。 5.1 移模信息的通知 5.1.1 當收到客戶確認移模試模的信息時,業務部與客戶進行溝通,取得試模及產品的成 型及外觀要求等,以《內部行文》或郵件的方式通知生產和工模課; 5.1.2 當簽訂完成《移模協議》後,業務部將收集的信息以《新產品要求輸入及評審單》 的方式通知到工程、生產、品保等相關部門; 5.2 模具驗收 5.2.1 發出的客戶移模信息給相關部門後,業務部安排時間與工模課去客戶處對模具進行 初步驗收,確認OK 則業務部安排進行移模; 5.2.2 針對移模生產的模具還需進行以下處理: 5.2.2.1 客戶模具送到工廠後,由工模課依客戶提供的模具圖紙進行模具的驗收, 並將客戶提供的模具圖紙存檔; 文件編號: 版本號: 賓客滿堂紅 修訂日期: 移模作業指導書 頁序:2/3 5.2.2.2 模具驗收合格後,工模課對模具進行初次保養,有需要時進行簡單的維修, 並將相關信息及時反饋到業務部,業務部依據《客戶財產管理程序》建立 《客戶財產清單》; 5.2.2.3 模具驗收不合格時,工模課及時將信息反饋到業務部聯絡客戶進行處理。 5.3 試模確認 5.3.1 移模試模的模具: 5.3.1.1 由業務部和生產部協商試模的時間; 5.3.1.2 試模時,生產部記錄相應的技術參數。業務部和生產部依據取得的客戶要 求對產品的成型狀況、外觀進行判定; 5.3.1.3 判定合格時,將相應的技術參數進行備案,並將樣品提供給客戶進行確認; 5.3.1.4 判定不合格時,生產部和工模課需對不合格的原因進行檢討,屬於模具原 因造成的不合格則將檢討結果和解決方法(修模等)反饋給業務部,由業 務部聯絡客戶進行處理。 5.3.2 移模生產的模具: 5.3.2.1 模具驗收完成判定合格後,工模課開出《試模通知及記錄表》給生產部生 管人員,由生管人員確定試模時間後(盡可能安排在白天),通知生產、 品保和工程部門,具體參照《開模、試模、試產作業指導書》。同時工模 課修改模具,在產品上增加打點或CZ(超卓)字樣的標識,以示與之前產 品的區別; 5.3.2.2 試模的相應信息(包括技術參數、判定結果等)由結構工程師填寫《試模 通知及記錄表》內。品保部對試模的樣品進行全尺寸檢查,填寫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檢測); 5.3.2.3 FAI 及樣品由業務部提供給客戶進行確認; 5.3.2.4 同時,工程部和品保部製作生產工藝所需的資料,具體視客戶的要求而定, 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工藝流程圖、SIP、SOP、CPK 數據分析、PFMEA、材質證 明、包裝樣式、質量控制計劃、RoHS 及其它特殊要求等; 5.3.2.5 客戶確認樣品及相關資料後需書面回復至業務部,由業務部轉發至相關部 門,工程部依據回復結果簽定《樣板承認通知單》通知相關部門,工模課 對模具進行標識,登錄在《模具清單》後將模具交給生產部進行簽收; 5.3.2.6 生產部簽收模具後,建立模具檔案,包括《模具履歷表》、《模具保養表》 等,具體參照《模具管製作業指導書》; 5.3.2.7 若客戶確認樣品及相關資料不合格時,處理方法如下: a)當模具有比較輕微的品質問題時,維修前業務部必須電話通知客戶,取得 客戶同意後由公司工模課進行維修; 文件編號: 版本號: 賓客滿堂紅 修訂日期: 移模作業指導書 頁序:3/3 b)當模具有比較嚴重的品質問題時,業務部聯絡客戶進行處理,對於未量產 的新模,要求客戶進行維修;對於已量產的舊模,提出模具維修的報價反 饋給客戶,取得客戶同意後由工模課進行維修; c)模具維修後,由結構工程師和品保部QE 對模具進行確認後再進行試模; d)當判定為試模的技術參數不合格時,業務部要求客戶提供合適的技術參數, 按客戶提供的技術參數重新試模確認; e)當判定為雙方的測量結果有差異時,品保部應會同工程部及時與客戶針對 檢測方法進行溝通,經雙方檢討統一測試方法後,及時通知檢測中心重新 檢測驗證; f)重新試模的樣品及相關資料需再次提交給客戶確認,直至客戶確認合格為 止。 5.4 模具的定期維護和保養 5.4.1 本公司對於模具保養周期規定依據《模具操作保養標准》; 5.4.2 批量生產作業時,生產部將每次的連續生產的數量記錄於《模具履歷表》中,以做 為模具定期保養的依據; 5.4.3 生產部依據據《模具操作保養標准》規定的周期填寫申請,提交到工模課進行定期 維護和保養,生產部將維護結果記錄於《模具履歷表》中,保養的內容及結果登錄 於《模具保養表》中; 5.4.3 根據客戶提供的模具壽命數,成形生產數量將要達到之前,生產部提出更新模具的 申請,由業務聯絡客戶處理。 6. 相關文件和記錄 6.1 《客戶財產管理程序》 6.2 《模具管製作業指導書》 6.3 《客戶財產清單》 6.4 《模具操作保養標准》 6.5 <移模協議> 6.6 <新產品要求輸入及評審單> 6.7 <內部行文> 6.8 <試模通知及記錄表> 6.9 <FAI> 6.10 <樣板承認通知單> 6.11 <模具清單> 6.12 <模具履歷表> 6.13 <模具保養表>
H. 模具的校表怎麼調才能把物品放平
一般是用虎鉗、磁台等工具裝夾工件;
虎鉗裝夾與工作台時,通常已經校正過,虎口側面平行於x軸,虎口底面平行於xy平面;磁台表面平行於xy面;
裝夾工件之前,虎鉗、磁台要清潔,工件要去毛刺、清潔;
這樣工件置於虎口或磁台,規則零件的基準表面(頂面)基本與xy面平行,輕鎖工件;用校表校正,用銅棒敲擊工件,稍作調整,到允許誤差;鎖緊工件,再用校表確認一次;
I. 如何提高模具方面的水平
詳解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
時
精密塑料件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對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要求較高近年來,各種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不斷涌現,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大類:(1)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改進技術;(2)表面改性技術,包括表面熱擴滲處理、表面相變強化、電火花強化技術等;(3)塗鍍技術,包括化學鍍等。
1、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改進技術
傳統的壓鑄模具熱處理工藝是淬火-回火,以後又發展了表面處理技術。由於可作為壓鑄模具的材料多種多樣,同樣的表面處理技術和工藝應用在不同的材料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史可夫最近提出針對模具基材和表面處理技術的基材預處理技術,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不同的模具材料提出適合的加工工藝,從而改善模具性能,提高模具壽命。熱處理技術改進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將傳統的熱處理工藝與先進的表面處理工藝相結合,提高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如將化學熱處理的方法碳氮共滲,與常規淬火、回火工藝相結合的NQN(即碳氮共滲-淬火-碳氮共滲)復合強化,不但得到較高的表面硬度,而且有效硬化層深度增加、滲層硬度梯度分布合理、回火穩定性和耐蝕性提高,從而使得壓鑄模具在獲得良好心部性能的同時,表面質量和性能大幅提高。
2、表面改性技術
21、表面熱擴滲技術
這一類型中包括有滲碳、滲氮、滲硼以及碳氮共滲、硫碳氮共滲等。
211、滲碳和碳氮共滲
滲碳工藝應用於冷、熱作和塑料模具表面強化中,都能提高模具壽命。如3Cr2W8V鋼制的壓鑄模具,先滲碳、再經1140~1150℃淬火,550℃回火兩次,表面硬度可達HRC56~61,使壓鑄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模具壽命提高1。8~3.0倍。進行滲碳處理時,主要的工藝方法有固體粉末滲碳、氣體滲碳、以及真空滲碳、離子滲碳和在滲碳氣氛中加入氮元素形成的碳氮共滲等。其中,真空滲碳和離子滲碳則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技術,該技術具有滲速快、滲層均勻、碳濃度梯度平緩以及工件變形小等特點,將會在模具表面尤其是精密模具表面處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12、滲氮及有關的低溫熱擴滲技術
這一類型中包括滲氮、離子滲氮、碳氮共滲、氧氮共滲、硫氮共滲以及硫碳氮、氧氮硫三元共滲等方法。這些方法處理工藝簡便、適應性強、擴滲溫度較低(一般為480~600℃)、工件變形小,尤其適應精密模具的表面強化,而且氮化層硬度高、耐磨性好,有較好的抗粘模性能。3Cr2W8V鋼壓鑄模具,經調質、520~540℃氮化後,使用壽命較不氮化的模具提高2~3倍。
美國用H13鋼製作的壓鑄模具,不少都要進行氮化處理,且以滲氮代替一次回火,表面硬度高達HRC65~70,而模具心部硬度較低、韌性好,從而獲得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氮化工藝是壓鑄模具表面處理常用的工藝,但當氮化層出現薄而脆的白亮層時,無法抵抗交變熱應力的作用,極易產生微裂紋,降低熱疲勞抗力。因此,在氮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工藝,避免脆性層的產生。最近,國外提出採用二次和多次滲氮工藝。採用反復滲氮的辦法可以分解容易在服役過程中產生微裂紋的氮化物白亮層,增加滲氮層厚度,並同時使模具表面存在很厚的殘余應力層,使模具的壽命得以明顯提高。此外還有採用鹽浴碳氮共滲和鹽浴硫氮碳共滲等方法。這些工藝在國外應用較為廣泛,在國內較
少見。如TFI+ABI工藝,是在鹽浴氮碳共滲後再於鹼性氧化性鹽浴中浸漬。工件表面發生氧化,呈黑色,其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均得到了改善。經此方法處理的鋁合金壓鑄模具壽命提高數百小時。再如法國開發的硫氮碳共滲後進行氮化處理的oxynit工藝,應用於有色金屬壓鑄模具則更具特點。
213、滲硼
由於滲硼層的高硬度(FeB:HV1800~2300、Fe2B:HV1300~1500)、耐磨性和紅硬性,以及一定的耐蝕性和抗粘著性,滲硼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獲得較好的應用效果。但因壓鑄模具工作條件十分苛刻,故滲硼工藝較少應用於壓鑄模具表面處理中,但近年來,出現了改進的滲硼方法,解決了上述問題,而得以應用於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如多元、塗劑粉末滲等。塗劑粉末滲硼的方法是將硼化合物和其他滲劑混合後塗覆在壓鑄模具表面,待液體揮發後,再按照一般粉末滲硼的方法裝箱密封,920℃加熱並保溫8h,隨之空冷。這種方法可以獲得緻密、均勻的滲層,模具表面滲層硬度、耐磨性和彎曲強度都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壽命平均提高2倍以上。
214、稀土表面強化
近年來,在模具表面強化中採用加入稀土元素的方法得到廣泛推崇。這是因為稀土元素具有提高滲速、強化表面及凈化表面等多種功能〔13〕,它對改善模具表面組織結構,表面物理、化學及力學性能均有極大地影響,可提高滲速、強化表面、生成稀土化合物。同時可消除分布在晶界上微量雜質的有害作用,起著強化和穩定模具型腔表面晶界的作用。另外,稀土元素與鋼中的有害元素發生作用,生成高熔點化合物,又可抑制這些有害元素在晶界上偏聚,從而降低深層的脆性等。在壓鑄模具表面強化處理工藝中加入稀土元素成分,能夠明顯提高各種滲入法的滲層厚度、提高表面硬度,同時使得滲層組織細小彌散、硬度梯度下降,從而使得模具的耐磨性、抗冷、熱疲勞性能等顯著提高,從而大幅度提高模具壽命。目前應用於壓鑄模具型腔表面的處理方法有:稀土碳共滲、稀土碳氮共滲、稀土硼共滲、稀土硼鋁共滲、稀土軟氮化、稀土硫氮碳共滲等。
22、激光表面處理
激光表面處理是使用激光束進行加熱,使工件表面迅速熔化一定深度的薄層,同時採用真空蒸鍍、電鍍、離子注入等方法把合金元素塗覆於工件表面,在激光照射下使其與基體金屬充分融合,冷凝後在模具表面獲得厚度為10~1000μm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層,冷卻速度相當於激冷淬火。如在H13鋼表面採用激光快速熔融工藝進行處理,熔區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熱穩定性,抗塑性變形能力高,對疲勞裂紋的萌生和擴展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最近,薩哈和達霍特若採用在H13基材上進行激光熔覆VC層的方法,研究表明,獲得的模具表面實質是連續、緻密無孔的VC鋼復合覆層,它不僅有很強的在600℃下的氧化抗力,而且有很強的抗熔融金屬還原的能力〔19〕。23電火花沉積金屬陶瓷工藝在表面改性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出現了一種電火花沉積工藝。該工藝在電場作用下,在母材表面產生瞬間高溫、高壓區,同時滲入離子態的金屬陶瓷材料,形成表面的冶金結合,而母材表面也同時發生瞬間相變,形成馬氏體和微細奧氏體組織〔20〕。這種工藝不同於焊接,也不同於噴鍍或者元素滲入,應該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工藝。它很好地利用了金屬陶瓷材料的高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性,而且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廉。是壓鑄模具表面處理的一條新路。
3、塗鍍技術
塗鍍技術作為模具強化技術的一種,主要應用在塑料模、玻璃模、橡膠模、沖壓模等工作環境相對簡單的模具表面處理。壓鑄模具需要承受冷熱應力交替的苛刻環境,所以一般不使用塗鍍技術來強化壓鑄模具表面。但近年來,有報道採用化學復合鍍的方法強化壓鑄模具表面,以提高模具表面抗粘著性、脫模性。該方法在鋁基壓鑄模具上將聚四氟乙烯微粒浸潤後進行(NiP)-聚四氟乙烯復合鍍。實驗證明,此方法在工
4、藝上和性能上均為可行,大大降低了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數。
結語
模具壓力加工是機械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模具的水平、質量和壽命則與模具表面強化技術休戚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近年來各種模具表面處理技術出現較大的進展。表現在:①傳統的熱處理工藝的改進及其與其他新工藝的結合;②表面改性技術,包括滲碳、低溫熱擴滲(各種滲氮、碳氮共滲、離子氮化、三元共滲等)、鹽浴熱擴滲、滲硼、稀土表面強化、激光表面處理和電火花沉積金屬陶瓷等;③塗鍍技術等方面。但對於工作條件極為苛刻的壓鑄模具而言,現有新的表面處理工藝還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要求,可以預計更為先進的技術,也有望應用於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鑒於表面處理是提高壓鑄模具壽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國壓鑄模具生產整體水平,表面處理技術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http://www.hnmojuw.cn/show_hdr.php?xname=HKQHR41&dname=91QT051&xpo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