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具頂桿是怎樣做成的
車床車出來的啊,如果有別的形狀那還得用別的加工工藝才行
Ⅱ 建築工地的塔吊(塔式起重機)是怎麼搭建起來的
現在一般用的都是自升式塔吊,用汽車吊將塔身(豎向的,一節一節的)先立起一部分,然後將上面的大臂及後面的平衡重等安裝完成;
在塔帽(上面的大臂與平衡重等組成)下面有個頂升套架,它比塔身寬,套在塔身外面,當需要向上升時,就用液壓系統將套加頂得高些,它的一個面有個空洞,再將塔身的一節吊起來塞進去,與原來的塔身連起來,這樣就完成一次頂升,反復的就可以上去了。
降下來是同樣的道理,反過來就行了。
有些小樓高度不高時,可以用汽車吊一次將塔吊組裝起來,組裝之後的高度滿足整個樓的使用要求,拆的時候還用汽車吊就可以了。
Ⅲ 塔吊模具是什麼
塔吊是建築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 也叫塔式起重機,以一節一節的接長(高)(簡稱「標准節」),是用來吊施工用的鋼筋、木楞、混凝土、鋼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也是工地上一種必不可少的起重設備。
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按變幅方式可分為:1.俯仰變幅式;2.小車變幅式。
按操作方式可分為:1.可自升式;2.不可自升式。
按轉體方式可分為:1.動臂式;2.下部旋轉式。
按固定方式可分為:1.軌道式;2.水母架式。
按塔尖結構可分為:1.平頭式;2.尖頭式。
按作業方式可分為:1.機械自動;2.人為控制。
Ⅳ 模具中一般怎樣安排頂桿
頂桿嗎? 國內的,模具中心都要有頂桿孔. 根據模具大小來決定,小的模具例如300MM下的一般都用中間一個就可以了.在大的根據模具大小來,長的模具最後用兩個以上頂出,最多在國內一般用5個,就是中間一個,上下各兩個,它們的間距400MM內是100距離一個孔.400上的就是700MM 它們的間隔是150MM.因沒有找到圖只能這樣描述.你可以去網上搜到國內KO口的分布圖.
Ⅳ 模具的製造過程是怎麼樣的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Ⅵ 塔吊操縱桿有幾個,分別是幹嘛的請老師指點
塔吊操縱桿有一般有2個
塔吊操縱桿一般有2個一個是控制變幅回轉合用一個操縱桿,起升行走合用一個操縱桿,其操作台又叫做聯動台,聯動原理是通過凸輪和電氣觸頭配合來實現的,根據工地的不同有些塔吊的構造和機能也不同。
塔吊是建築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又名塔式起重機,以一節一節的接長(高)(簡稱標准節)用來吊施工用的鋼筋、木楞、混凝土、鋼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種必不可少的設備。
(6)塔吊桿怎麼做模具擴展閱讀
1、進入施工現場戴好安全帽,不準在班前及班中喝酒。
2、塔機工作時,起重臂及爬梯上不得站人,嚴禁無關人員上、下塔機。
3、司機操作應精力集中,作業中不得離開司機室,起重運輸時不得離開操作位置,操作時要聽從指揮,操作前需響鈴。
4、作業前要對塔吊進行檢查,空運轉對限位器、安全防護裝置逐項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後方可作業。
5、作業中嚴禁越當操作,提升重物後,嚴禁自由下降。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勻。嚴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左右回轉動作要平穩,當回轉未停穩前不得反向動作。
6、遇到六級以上大風天氣,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禁止吊裝。
7、指揮信號不明,錯誤不弔,吊物上站人不弔,歪拉斜吊不弔,埋入地下的物體不弔,凝結在地面上的重物不弔,吊物捆紮不牢不弔。
8、嚴禁超載,嚴禁用吊鉤直接吊掛重物,並不得在起吊的重物上吊掛任何重物。起吊滿荷載,或接近滿荷載時,應先將吊物吊起離地面20-50cm停止提升,檢查塔吊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綁扎得牢固性,確認無誤後方可操作。
在學開塔吊中得注意力集中不能分散也不要過於緊張而且眼睛必須清晰因為塔吊一般都很高,在吊特品的時候一舉一動都很重要的如果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出塔吊事故了,所以開塔吊時操作人員上下不方便,不畏高是最好的。
開塔吊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對距離方位感;機械基本常識;勤快;不怕危險;不畏高。開塔吊要操作的有兩個操作桿、回轉、急停電鈴。只要想學好開塔吊就要多多練習,熟練技術,考取塔吊操作資格證,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塔吊司機了。
Ⅶ 做模具的流程是怎麼的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Ⅷ 模具頂桿用什麼材料做
根據模具功能決定:
小件多腔(瓶蓋,手機配件)注塑模具的頂桿可以用CPM 9V,淬硬到48~52 HRC
Ⅸ 塔吊的配重塊如何製作
找個模型,紮好鋼筋,加個吊鉤,倒上混凝土,就可以了。
塔機頂升工作的操作程序塔機的上部結構中有一個頂升套架,套在塔身標准節外面,高度大於2個塔身標准節,在其前上側面開了一個很大的引進窗口,可以引進一節標准節。
在頂升時,藉助套架的支撐,開動液壓泵站工作,使油缸中活塞桿伸出,將塔機上部結構頂起,從而從窗口引入或拆出一個標准節,實現了塔機的升高或降下。圖1是塔機一個循環的液壓頂升接高過程示意圖。下降過程則反之。
(9)塔吊桿怎麼做模具擴展閱讀:
水泥配重塊的材質較多,常見的有混凝土、鑄鐵、PVC等。
在很多產品中都需要利用到,大的如電梯配重塊,機械配重塊,傢具配重塊,小的有電子配重塊 ,電器配重塊,還有各種底座配重塊(台燈配重塊,地燈配重塊,音柱底座配重塊,紙巾座配重塊,刀座配重塊,玩具配重塊,風扇底座配重塊等)。
但是配重塊的作用卻只有一點,對產品起到平衡增重作用,當然對產品裝配也起到輔佐作用,能夠提升產品質量及檔次,在有些產品中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總的來說配重塊還是處在一個很邊緣的位置,整個配重塊行業都很分散,各種工藝各種材質的都有。
按材質分就有翻砂配重塊(也就是鑄鐵配重塊),水泥配重塊,塑料灌沙配重塊,混合壓制配重塊,近年還出現了更符合與時俱進的仿石材環保配重塊。
Ⅹ 模具是怎麼樣做的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模具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理解結構,其次你要理解製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後你必須會相關的應用軟體。
步驟如下:
1:產品圖(3D檔,來源可能是客戶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條件好公司會給你配繪圖員,幫你出平面圖。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輔助元件等)在製作的同時要考慮產品製件的外觀大小能,還要考慮是否能順利脫模等,現在又一批年輕的工程師設計的產品都是沒有斜度的。沒准你的模具設計出來以後打不出理想的製品。呵呵問題可能就是這里了。當然還有就是縮水,型腔尺寸是比製品尺寸要大的這個你需要明白。
3:3d檔的模具圖直接數據傳輸用於加工製作。電極(火花),鑲件(線割)型腔(數控設備製作)等等
4:模具裝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應的技術要求及相關位置尺寸圖)
5:調試
中間有很多步驟省略了,你能提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義就不多說了。
模具設計要做好自己的3d圖並且要做好模具製程的相關支持信文件。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