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泥凈漿的稠度一般是多少mm
水泥凈漿的稠度一般為33.4mm,或用稠度表示(單位為s),一般為14-18s。
流動度以水泥凈漿在流動桌上擴展的平均直徑(mm)表示,整個操作應在攪拌後1.5min內完成。以試桿沉入凈漿並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凈漿為標准稠度凈漿。為測定水泥的凝結時間、體積安定性等性能,使其具有準確的可比性,水泥凈漿以標准方法測試所達到統一規定的漿體可塑性程度。
水泥凈漿就是純水泥漿,不加砂石的水泥漿。水泥凈漿(paste)是指水泥加水拌和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的混合物。水泥經水化硬化而形成的一種人造石成為水泥石,或稱為硬化水泥凈漿,有時也簡稱為水泥漿體。
水泥凈漿一般是預應力混凝土中的孔道壓漿用的。試驗中水泥凈漿做標准稠度用水量和終初凝時間和安定性試驗用到。水泥凈漿如同砂漿試塊: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中規定水泥砂漿試塊6個為1組,邊長為70.7立方毫米。
Ⅱ 注漿材料425水泥凈漿,水灰比為0.5,每立方米水泥和水的用量是多少
C/3.1+0.5C/1 =1 ,C=1216kg,水為608kg。
注漿材料在整個注漿技術中做到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注漿之所以能夠起到堵水、加固的作用,正是由於注漿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將其由液相轉變到到固相的結果。因此能在一定條件下轉變成固體的物質,通常都可以當作注漿材料。
注漿常常用水泥作為主要的材料,因為水泥是一種很好的水穩定性材料,可以形成穩定的膠結體,如水泥-氯化鈣漿液,超細水泥、粘土-膨潤土漿等。
(2)水泥凈漿模具裝多少擴展閱讀:
注漿施工注意事項:
1、注漿前應對注漿系統全面細致地檢查一遍。
2、配製漿液,漿液凝結時間可通過改變組成材料用量加以調整。
3、注漿時一定要注意和保持通風良好,施工現場一定要遠離火源,嚴禁吸煙,防止火災發生。
4、進行注漿環節時必須在附近設備上鋪上塑料布或報紙,避免漿液污染設備。
5、注漿時應嚴密注意注漿壓力、流量、時間等參數,力求一次成功,對有些吃漿量大的部位可採用間歇注漿的方法。
6、注漿時在各接縫處可能出現跑漿、冒漿現象,這種情況屬於封閉不嚴所致。應停止注漿,封嚴以後再注漿。
7、注漿時有時壓力突然上升,這種是假壓力。是由於局部暫時堵塞所致,隨著高壓力的進入,堵塞物會被沖開,壓力下降,屬正常現象,此時可持續灌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注漿材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泥凈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灰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
Ⅲ 如何判斷水泥凈漿的標准稠度用水量
通過試驗不同含水量水泥凈漿的穿透性,以確定水泥標准稠度凈漿中所需加入的水量。水泥標准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有調整水量和固定水量兩種方法,如有爭議時以調整水量法為准。
1.調整水量法
調整水量法通過改變拌和水量,找出使拌製成的水泥凈漿達到特定塑性狀態所需要的水量。當一定質量的標准試桿(錐)在水泥凈漿中自由降落時,凈漿的稠度越大,試桿(錐)下沉的深度(S)越小。當試桿(錐)下沉深度達到規定值S=(28±2)mm時,凈漿的稠度即為標准稠度。此時100g水泥凈漿的調水量即為標准稠度用水量(P)。
2.固定水量法
當不同需水量的水泥用固定水灰比的水量調制凈漿時,所得的凈漿稠度必然不同,試桿(錐)在凈漿中下沉的深度也會不同。根據凈漿標准稠度用水量與固定水灰比時試桿(錐)在凈漿中下沉深度的相互關系統計公式,用試桿(錐)下沉深度算出水泥
標准稠度用水量。也可在水泥凈漿稠度儀上直接讀出標准稠度用水量(P)。
1試驗前必須檢查儀器金屬桿應能自由滑動,試桿至試模頂面位置時,指針應對准標尺零點;攪拌機應運轉正常。
2拌和用水量:採用調整水量方法時,按經驗確定;採用固定水量方法時,用水 量為142.5ml,精確至0.5ml。
3水泥凈漿攪拌機的攪拌鍋和攪拌葉片先用濕布擦抹,將拌合水倒入攪拌鍋內,然後在5~10秒內將稱好的500g水泥試樣倒入攪拌鍋內的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濺出。4拌和時,先將鍋放到攪拌機鍋座上,升至攪拌位置,開動機器,慢速攪拌 120s,停拌15s,接著快速攪拌120s後停機。
5拌和完畢,立即將凈漿一次裝入錐模中,用小刀插搗並振動數次,颳去多餘凈 漿,抹平後,迅速放到試錐下面的固定位置上。將試錐降至凈漿表面,擰緊螺絲,指針對零,然後突然放鬆,讓試錐沉入凈漿中,到停止下沉時下沉時間約為30s
當試錐下沉深度S小於13mm時,應改用調整水量方法測定。當採用兩種方法所測得的標准稠度用水量發生爭議時,以調整水量法為准。
Ⅳ 水泥制管的工藝流程是怎麼樣
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一、鋼筋骨架製作:,
1、在鋼筋骨架成型架上,按照圖紙配筋要求,按欲製作的鋼筋骨架環筋內徑的實際尺寸,調整成型架的外徑,並按照環筋螺距在支撐架上作好等距標記。
2、動回轉成型架,將環向鋼筋按照螺距標記纏繞在成型架上,注意其環數與螺距的准確;鋼筋骨架兩端環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不得小於300mm,並應焊接。
3、將預先調直、定長切斷的縱向鋼筋,按照設計位置依序擺放,端頭與環筋焊住,注意兩端的邊環筋位置距縱筋端頭不大於是10mm。
4、採用手工電弧焊接加固鋼筋骨架時,應預先將縱、環筋相互壓緊,選用較細焊條,調整弧焊機焊接電流較小,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基礎上,盡量避免鋼筋嚴重燒蝕,必要時對焊接部位取樣檢測其抗拉強度不低於母材。
5、加固點集中在鋼筋骨架兩端,以及設有層間架立筋的部位上。
6、雙層鋼筋之間用預制的架立筋支撐。架立筋的位置在骨架兩端的縱筋上,每間隔一根縱筋設置架立筋的數量為3~5個。
完全採用人工綁紮成型鋼筋骨架時,其縱筋必須採用冷軋帶肋鋼筋,同時企口兩端必須採用人工電弧焊加固,以防止環向鋼筋受到混凝土下落沖擊而移位。
二、模具組裝:
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
1、插口圈仔細塗刷機油,並設置開縫螺栓,以使蒸養過的插口圈內側與管子插口之間間隙,脫插口圈時不至於損壞管子插口。
2、外模內壁均勻塗刷清潔機油,在鋼筋骨架外面進行合模,連接合縫螺栓,並注意防止合縫中夾住鋼筋頭。
3、按順序緊固合縫連接螺栓,緊固力度要適度,既要防止合縫漏漿,又要避免造成模具失圓,為使後期插口圈順利裝入外模頂端,兩側合口處上部的兩條螺栓暫時避免大力緊固,留待插口圈就位後,再補充緊固。
三、混凝土製備:
1、凝土等級:採用C30混凝土;
2、混凝土參考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1:1.54:2.88:0.43
混凝土容量為2400kg/m3;
水泥用量為410kg/m3;砂:632kg/m3;石子:1181kg/m3;水:175kg/m3;砂率:35%;需要通過試驗室試拌驗證後採用,
混凝土坍落度為:10~30mm。
註:水灰比要控制准確,坍落度過大會造成混凝土振動離析。形成灰漿上浮,管子開裂;坍落度過小會使振動難度加大,形成空洞,管子局部不密實。
3、材料質量要求:
水泥:P·O42.5或42.5R級,含鹼量符合低鹼水泥的要求,出廠時間短於3個月。
砂:河砂,細度模數Mx=2.3~3.0,含泥量、泥塊含量必須符合標准規范要求。
石子:機碎石,連續粒級,規格:5~20mm,各項指標必須符合標准規范要求。
4、混凝土技術要求:
按照設計配合比調整配料機的實際計量值。水泥計量精度誤差不大於2%,砂、石的計量誤差不大於3%;
投料順序合理,攪拌時間充足,水灰比准確,保證和易性。第一盤攪拌時適當多加入部分水,以補充攪拌機、管模吸收部分水分而造成管子表面混凝土偏干而出現蜂窩、麻面。
攪拌時間按照攪拌機類型而定,攪拌機類型推薦使用單、雙滾筒式攪拌機進行攪拌,同時攪拌時間不低於2分鍾。冬季生產必須有保溫措施,砂、石不允許有凍塊。
四、管子成型:
1、現場工序安排:
生產現場分為鋼筋骨架成型、混凝土製備與供料、模具組裝與管子成型、蒸汽養護與管子脫模等環節。
2、制管操作與注意事項:
1)懸輥水泥制管機的要求,應具有足夠的剛度,輥軸外徑與管內徑之比為1:3~1:5。
(2)懸輥成型分喂料和凈輥壓二個階段。喂料量應控制在壓實後混凝土比擋圈超厚3~5mm。
Ⅳ 水泥凈漿折方是多少
摘要 水泥凈漿(Paste)=水泥+水 水泥砂漿(Mortar)=水泥+水+細骨料(砂) 混凝土(Concrete)=水泥+水+細骨料(砂)+粗骨料(石子) 因此,水泥凈漿強度並不是用M(砂漿強度等級)或C(混凝土強度等級)表示,而是以水泥強度等級來代表,亦即水泥的標號。
Ⅵ 配製1立方的水泥凈漿,水灰比為0.5,需要多少水和水泥
水泥的用量是1300kg/m∧3,水的用量是650kg/m∧3。
如果水灰比x=0.5,水泥比重一般應為y=3.15,則混合水泥凈漿的比重為:d=1+/[0.5x3.15+1) = 1.835kg/升=1835kg/m∧3,即一立方水泥漿為1835kg。
實際上,水和水泥混合後,除了一部分化學作用外,又有一部分物質溶於水,所以水體積+水泥體積大於水泥漿體積。
實測結果為:水泥漿比重大約在1950kg每立方米。所以,水泥凈漿的密度是1950kg/m∧3,那水泥的用量就應該是1950/1.5=1300m∧3,水的用量就是1950/3=650m∧3。
水灰比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一)水灰比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大小,水灰比較大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顆粒相對較少,顆粒間距離較大,水化生產的膠體不足以填充顆粒間的空隙,此外,過多的水分蒸發後留下較多的水空,使混凝土強度降低。
(二)水灰比對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
水灰比變小,漿體稠度增加,混凝土拌合物流動度降低,拌合物發澀,難以振搗密實。此時,需要較多的外加劑來提高和易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水灰比變大,漿體稠度變稀,雖然流動性有所增加,粘聚性和保水性變差,骨料的下沉速度變快,混凝土拌合物容易產生分層、離析和泌水現象,嚴重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
(三)水灰比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
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下抵抗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破壞的能力,直接影響結構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包括抗滲性、抗凍性、化學侵蝕和鹼集料反應等,水灰比對混凝土耐久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Ⅶ 水泥凈漿試驗的具體方法
首先簡單的說一下水泥凈漿試驗吧。水泥凈漿試驗使用的原材料非常單一,只有外加劑、水泥、水,因此反映出來的數據也不能完全指導混凝土適配或者生產。混凝土適配是一個具有實際標準的試驗,混凝土和易性好、擁有流動性、經時損失小都是看到摸得到的實際現象,肉眼所見即為事實。經驗豐富的技術員一般都是目測混凝土坍落度擴展度、甚至含氣量。水泥凈漿數據不一樣,它只是一個參考值。就像我們駕駛了一輛沒有儀表盤的汽車。到底開的多快才算優秀並沒有參照物,同時行駛在雪天、雨天還是晴天對汽車的表現也有很大影響。這時就需要另一輛有儀表盤的汽車先給你做個加速起跑示範,告訴你怎樣跑才算合格。
水泥凈漿數據的大小也是如此,必須有一個假定認為是合格的外加劑作為基準對比才能判斷本次水泥凈漿是否合格,所用的外加劑性能是否達標。
因為不同廠家的水泥成分、摻合料有區別,做出來的水泥凈漿也就會區別。大部分水泥做出來的凈漿都在一個范圍之內,但是也會遇到詭異的水泥。於此同時,同一批次的水泥放置時間過長也會使水泥凈漿擴展度發生變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會越變越大。
因此,進行水泥凈漿試驗的嚴格操作規程是每一個待檢外加劑都必須同時間段做一個基準外加劑水泥凈漿擴展度對比。
但是考慮到大部分外加劑廠家的檢測頻率並沒有那麼大。同一批次的水泥只要密封保存,在七天半月的時間內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足以應付日常母液或者外加劑生產的檢測流程。而且母液生產是不斷重復的過程,今天檢測的母液凈漿數據也可以當做明天的待檢母液的基準對比樣。如此一來,只要是一桶水泥,基本上可以保證檢測流程不出現太大偏差。
除了檢驗外加劑生產外,水泥凈漿也可以檢測外來母液或者自己合成的小試母液性能。此時的檢測也是基於以上的思路。如果有近期常用的基準凈漿數據並且水泥沒有更換過,即可提供參考。這是一種偷懶的做法。為了數據嚴謹,就需要在待檢樣品時先做一個基準樣品的凈漿試驗。
除了利用水泥凈漿檢測外加劑性能外,也可以固定外加劑用量和品類不變更換不同水泥樣品進行對比試驗。不同水泥之間的凈漿對比不太具有參考性,有很多水泥凈漿數據差異很大,但是到了混凝土適配中又感覺不到那麼大差別。
最近我有去拜訪一些朋友,看大家檢測母液水泥凈漿時喜歡把母液先稀釋成成品然後再進行檢測。擔心稱母液量太少而不準確。比如要稱0.6g母液時直接倒多了變成0.61g就不好舀出來。這個時候最好用的工具是軟葯勺,拿勺尖蘸一下大概就是0.01g的量,然後拿衛生紙一擦就搞定,簡單省事。
Ⅷ 水泥凈漿流動度有沒有標准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中寫的,第12.3.2條規定的,原方如下:「稱取水泥300g,倒入攪拌鍋內,加入推薦摻量的外加劑及87g或105g水,攪拌3min」,也就是說都是對的,但是規范中也寫了。
如下「12.4結果表示:表示凈漿流動度時,需註明用水量。」,打個比方說,把兩種方法都做了,那就要註明一下是多少用水量,流動度是多少就行了。
水泥加水拌和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的混合物。水泥經水化硬化而形成的一種人造石成為水泥石,或稱為硬化水泥凈漿。
(8)水泥凈漿模具裝多少擴展閱讀:
硅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當水泥砂漿凝結時,水泥大量吸收水分,這時面層的瓷磚水分被過分吸收就容易拉裂,縮短使用壽命。水泥砂漿一般應按水泥:砂=1:2(體積比)的比例來攪拌。
將發泡劑加入由水泥基膠凝材料、集料、摻合料、外加劑和水製成的料漿中,經混合攪拌、澆注,使其在模具中通過化學反應而使漿體內部產生封閉氣孔,經養護、切割而成的保溫板材。
化驗室根據石灰石、粘土、無煙煤、螢石、硫鐵礦粉的質量情況,計算工藝配方,通過生料微機配料系統進行全黑生料的配料,由生料磨機進行粉磨,每小時采樣化驗一次生料的氧化鈣、三氧 化二鐵和細度的百分含量,及時進行調整,使各項數據符合工藝配方要求。
磨出的黑生料經過斗式提升機提入生料庫,化驗室依據出磨生料質量情況,通過多庫搭配和機械倒庫方法進行生料的均化,經提升機提入兩個生料均化庫,生料經兩個均化庫進行搭配,將料提至成球盤料倉,由設在立窯面上的預加水成球控制裝置進行料、水的配比,通過成球盤進行生料的成球。
所成之球由立窯布料器將生料球布於窯內不同位置進行煅燒,燒出的熟料經卸料管、鱗板機送至熟料破碎機進行破碎,由化驗室每小時采樣一次進行熟料的化學、物理分析。
Ⅸ 水泥標准稠度凈漿用水量500克水泥用多少水
標准稠度需水量的水泥用量是固定的500g,用水量大概在110-145ml。
水泥和水後將成為具有可塑性的半流體,當經過一段時間後,水泥漿逐漸失去可塑性,並保持原來的形狀,這種現象叫作凝結(分為初凝及終凝)。隨後即進入了硬化期,水泥的強度逐漸增加。
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有一定的范圍,凝結過快,混凝土很快會失去流動性,從而影響振搗;相反,如果凝結過慢,就會影響施工速度,標准規定水泥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應在一定范圍之內。
安定性:
水泥在硬化過程中,如果不產生不均勻的體積變形,沒有產生裂縫、彎曲等現象,則稱為體積安定性合格;如果水泥硬化後體積產生了不均勻變化,造成有害的膨脹,將使建築物開裂,甚至崩潰,則稱為安定性不合格。此種水泥不能在工程中使用。
如果水泥中含有過多的游離氧化鈣或氧化鎂,特別是顆粒較粗,而且在工廠的存放時間又較短時,就會產生安定性不合格的現象。
因為這種過火(1000℃以上)的氧化鈣與氧化鎂沒有完全經過充分熟化,本身水化很慢,在水泥凝結以後即在有水泥石約束的條件下才開始水化,產生體積膨脹後,就會形成開裂現象。
Ⅹ P.O42.5水泥凈漿流動度一般是多少
一般不小於200mm,這種組分水泥凈漿流動度應控制在200mm正負10mm左右。水泥凈漿流動度與外加劑適應度的影響,各種型號水泥、須水性、組分都有很大不同。
水泥加水拌和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的混合物。水泥經水化硬化而形成的一種人造石成為水泥石,或稱為硬化水泥凈漿。
以火山灰性或潛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為主要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組成成分的名稱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稱進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稱,如石膏礦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10)水泥凈漿模具裝多少擴展閱讀:
硅酸鹽類水泥的生產工藝在水泥生產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採用了預分解窯,它以懸浮預熱器窯為基礎,在預熱器與窯之間增設了分解爐。在分解爐中加入占總燃料用量50~60%的燃料,使燃料燃燒過程與生料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過程。
從窯內傳熱效率較低的地帶移到分解爐中進行,生料在懸浮狀態或沸騰狀態下與熱氣流進行熱交換,從而提高傳熱效率,使生料在入窯前的碳酸鈣分解率達80%以上,達到減輕窯的熱負荷,延長窯襯使用壽命和窯的運轉周期,在保持窯的發熱能力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產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