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塑模具的故障怎樣排除
如果在注塑機上不能解決問題,可以把塑料模拆卸下來。把模具拆卸開來,檢查故障的原因。如果是零件損壞,應更換新的配件。如果是模具主要件損壞,需要打磨的打磨,需要修補的修補,直到模具恢復正常的功能。
❷ 注塑模具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21. 松退的設定。
松退正確位置=過膠圈移動位置+螺桿越位距離
22. 松退位置設定的重要性
松退位置設定過大,會造成回料吸氧,使膠料氧化和產生氣泡。位置設定過小,使料筒內壓力大,剪切力過高使膠料分解,射嘴流涎。
位置誤差不能超過0.4mm.
23. 熔膠位置的設定
熔膠位置=產品的重量/(最大行程/最大熔膠量)
24. 氣輔注塑的主要優點(GAM)
能抽空厚型材料芯部,製成空心管件,可節省材料,縮短周期時間。
在注塑中採用氣體可使壓力均勻分布,當塑料冷卻和固化時,氣體可通過膨脹對塑料的體積收縮進行補償。
降低模塑製品內應力,從而提高外形穩定性,消除變形和翹曲現象。
25. 活塞桿外徑中間小,兩頭大問題?
由於中孔針過熱產品收縮不均衡,造成活塞桿外徑中間小,兩頭大.中孔針可採用散熱快的磷銅材料來做,模具在產品中間部分排氣.
26. 球面絲印後開裂問題.
由於產品表面存在應力,造成絲印後開裂.增加模具溫度,減小應力;可用退火的方法消除應力.
27. 眼鏡架,水口邊易斷問題.
射膠壓力和保壓壓力大,水口邊殘存內應力,造成產品易斷.盡量減小射膠壓力和保壓壓力,適當提高模具溫度來解決.
28. 電器外殼,四個裝配柱子,打螺絲時爆裂問題.
由於柱子存在夾水線,造成產品裝配柱子易暴裂.模具增加排氣,適當提高模溫,加快射膠速度來減小夾水線.
29. 產品變形問題.
產品變形主要是熱收縮時不平衡造成產品變形,或由於產品本身內應力作用下使產品變形.
30. 透明PC外殼氣泡問題。
原料乾燥不夠;產品存在膠厚薄不均現象,模具排氣不良,原料易分解都可能造成產品氣泡.
充分乾燥原料,增大模具排氣,盡量減少膠厚薄不均現象.
31. 復印機,磁性材料的啤塑問題。
應採用高模溫,快速射膠方法.
32. 產品包膠,水口邊縮水問題。
模具排氣不良,射膠速度慢,保壓壓力和時間不夠,都能造成水口縮水.
增大模具排氣,適當提高射膠速度,增加保壓壓力和時間.
33. 產品內應力,造成產品放置一段時間後爆裂問題。
由於產品內殘存應力,產品放置一段時間後由於應力的作用,使產品爆裂.
提高啤塑時的模具溫度,降低射膠壓力,來消除產品應力,產品可用退火的方法消除應力.
34. ABS料在用黑色色母時,造成產品易斷裂脫皮問題。是色母的顏料中用了碳粉過多原因,造成產品脫皮.更換色母顏料.
35. 一台180噸14安士機,產品一出四CD盒共120克,外觀良好,無批峰,但其中一隻重2克,為什麼?
模具產品一出四,由於模具進膠不平衡造成其中一隻產品啤塑飽滿,密度大,出現重2克現象.
36. 一台100噸液壓曲肘機使用了三年,模具鎖緊後,經常打不開。
是由於機器曲肘磨損,造成開模不平衡,所以模具鎖緊後,會經常打不開.
37. 一台7安士機使用了二年,出現射膠不穩定,一啤批峰一啤缺膠,換過油封和分膠頭,系統壓力也穩定,就不行。
由於螺桿磨損或損壞,造成回料不勻,所以會出現射膠不穩定.
38. 一台150噸新機啤PP水口料半年,原來熔膠最快3秒,而現在要6秒。
由於螺桿磨損,造成回料慢.
39. 一啤塑師父在調試一產品,出現缺膠,速度或壓力升一點,產品沒反應,再升一點就出批峰?
機器鎖模機構磨損,造成鎖模有間隙,所以會出現披鋒.
40. 一台機用了二年,啤貨時炮筒中間溫度偏高,關了電源也沒用。
由於螺桿磨損變得粗糙,啤塑回料時磨擦產生熱,使炮筒中間溫度偏高.
❸ 注塑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成型產品上出現凹痕和氣孔等缺陷,該如何解決呢?
注塑成型產品出現凹痕通常是因為注塑產品在成型時受力不足、材料填充不足以及塑膠產品設計不合理引起的,且凹痕常出現在厚壁部分。造成注塑成型產品出現氣孔的原因是由於模腔內塑料不足,外圈塑料冷卻固化,內部塑料產生收縮形成的真空。那麼在注塑成型時,該如何解決凹痕和氣孔等缺陷問題呢?
精密模具
原材料問題:
烘乾原材料,保障塑膠材料的乾燥。
注塑問題:
提高注射壓力;增加註射時間;增加保壓時間;提高注射速度;增加註射周期;
注塑溫度問題:
注意塑膠材料及塑膠模具溫度,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造成注塑產品的缺陷。
塑膠模具問題:
①增大澆口;②增大分流道;③增大主流道;④增大噴嘴孔;⑤改進模子排氣;⑥平衡充模速率;⑦避免充模料流中斷;⑧澆口盡量安排在製品厚壁處;⑨如果有可能,減少製品壁厚差異;
注塑設備問題:
①增大注壓機的塑化容量;②使注射周期正常;
❹ 五金模具的維修有哪些技巧
模具的維護要領:
1、連續模的維護,須做到細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從事。因故障修模時需附有料帶,以便問題的查詢。打開模具,對照料帶,檢查模具狀況,確認故障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模具清理,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受力要均勻,針對脫料彈簧在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和卸料彈簧直接頂在內導柱上的模具結構,其脫料板的拆卸要保證脫平衡彈出,脫料板的傾斜有可能導致模具內凸模的斷裂。
2、凸凹模的維護:
(1)凸凹模拆卸時應留意模具原有的狀況,以便後續裝模時方便復原,有加墊或者移位元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墊片的厚度並做好記錄。更換凸模要試插脫料塊、凹模是否順暢,並試插與凹模間隙是否均勻,更換凹模也要試插與沖頭間隙是否均勻。
(2)針對修磨凸模後凸模變短需要加墊墊片達到所需要的長度 應檢查凸模有效長度是否足夠。更換已斷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時要檢查相對應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口。組裝凸模要檢查凸模與固定塊或固定板之間是否間隙足夠,有壓塊的要檢查是否留有活動餘量。
(3)組裝凹模應水平置入,再用平鐵塊置如凹模面上用銅棒將其輕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強力敲入,凹模底部要倒角。裝好後要檢查凹模面是否與模面相平。
(4)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組裝完畢後要對照料帶做必要檢查,各部位是否裝錯或裝反,檢查凹模和凹模墊塊是否裝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換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足夠,模具需要鎖緊部位是否鎖緊。注意做脫料板螺絲的鎖緊確認,鎖緊時應從內至外,平衡用力交叉鎖緊,不可先鎖緊某一個螺絲再鎖緊另一個螺絲,以免造成脫料板傾斜導致凸模斷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3、脫料板的維護:
(1)脫料板的拆卸可先用兩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雙手平衡使力取出。遇拆卸困難時,應檢查模具內是否清理干凈,鎖緊螺絲是否全部拆卸,是否應卡料引起的模具損傷,查明原因再做相應處理,切不可盲目處置。
(2)組裝脫料板時先將凸模和脫料板清理乾凈,在導柱和凸模導入處加潤滑油,將其平穩放入,再用雙手壓到位,並反復幾次。如太緊應查明原因(導柱和導套導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損傷,新換凸模是否能順利過脫料板位置是否正確,),查明原因再做相應處理。固定板有壓塊的要檢查脫料背板上脫料是否足夠。
(3)脫料板與凹模間的材料接觸面,長時間沖壓產生壓痕(脫料板與凹模間容料間隙一般為料厚減0.03-0.05mm,當壓痕嚴重時,會影響材料的壓制精度,造成產品尺寸異常、不穩定等,需對脫料鑲塊和脫料板進行維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應作精度檢查,它不等高時會導致脫料板傾斜,其精密導向、平穩彈壓功能將遭到破壞,須加以維護。
4、導向部位檢查:
(1)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如何,是否有燒傷或磨損痕跡,模具導向的給油狀態是否正常,應作檢查。導向件的磨損及精度的破壞,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個部位就會出現問題,故必須作適當保養以及定期的更換。
(2)檢查導料件的精度,若導料梢(正釘)磨損,已失去應有的料帶導正精度及功能,必須進行更換。檢查彈簧狀況(脫料彈簧和頂料彈簧等),看其是否斷裂,或長時間使用雖未斷裂,但已疲勞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須作定期的維護、更換,否則會對模具造成傷害或生產不順暢。
❺ 注塑模具常見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有哪些
拉傷、磨損、變形、毛刺增大、缺料、氣泡,排除的方法有:修補、更換新的配件、改善進料系統、加大排氣量。
❻ 汽車沖壓模具有哪些常見故障
沖壓是大批量零件成型生產實用工藝之一。在沖壓生產過程中,模具出現的問題最多,它是整個沖壓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生產效率、成本和交貨周期。下面整理了一些汽車沖壓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故障問題,並附上了詳細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各位圈友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1.翻邊整形製件變形
在翻邊和整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製件的變形現象,在非表面件中一般不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多大影響,但在表面件中,只要有一點變形就會給外觀帶來很大的質量缺陷,影響整車的質量。
原因:
1.由於製件在成形和翻邊的過程中,板料發生變形、流動,如果壓料不緊就會產生變形;
2.在壓料力夠大的情況下,如果壓料面壓料不均勻,局部有空隙的話,也會出現以上情況。
解決辦法:
1.加大壓料力,如果是彈簧壓料可採用加彈簧的辦法,對上氣墊壓料通常採用加大氣墊力的辦法;
2.如果加大壓力後,在局部還存在變形的話,可用紅丹找出具體問題點,檢查是不是壓料面局部出現凹陷等情況,此時可採用焊補壓料板的辦法;
3.壓料板焊後與模具的下型面進行研配。
2、刀口崩刃
模具在使用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崩刃,都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它是模具修理中最常見的修理內容之一,對刀口的崩刃修理步驟如下:
1.根據崩刃的情況,如果崩刃很小時,通常要將崩刃處用砂輪機磨大些,以保證焊接牢固,不易再次崩刃;
2.用相應的焊條進行焊接,目前我們採用的是D332焊條來對刃口進行堆焊。堆焊之前一定要選好修理的基準面,包括間隙面和非間隙面;
3.將刃口的非間隙面修平(參考事先留下的基準);
4.對照過渡件進行劃線,如果沒有過渡件可以用事先留下的基準進行粗磨間隙面;
5.上機台對間隙面進行修配,可藉助粘土等輔助研配。在修配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開動壓力機時盡量慢,必要時用裝模高度調整向下開,以避免刀口啃壞的現象發生;
6.刀口間隙要合理,對於鋼板沖壓模,單邊刀口間隙取板料厚度的1/2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用板料試沖的辦法來檢驗間隙的大小,只要剪切後製件的毛刺達到要求即可,一般情況下,毛刺大小的判定標準是,毛刺高度不大於板料厚度的1/10;
7.檢測刀口的間隙面是否與剪切的方向統一;
8.間隙配好後,用油石將刀口的間隙面推光滑,以減小生產中板料與刀口的磨擦及廢料下落的阻力。
3、拉毛
刀口崩刃拉毛主要發生在拉延、成型和翻邊等工序。
解決方法:
1.首先對照製件找出模具的相應拉毛的位置;
2.用油石將模具相應的位置推順,注意圓角的大小統一;
3.用細砂紙將模具推順部位進行拋光,砂紙在400號以上。
4、修邊和沖孔帶料
修邊和沖孔帶料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修邊或沖孔時模具的壓料或卸料裝置出現異常。
解決方法:
1.根據製件帶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應部位;
2.檢查模具壓卸料板是否存在異常;
3.對壓料板相應部位進行補焊;
4.結合製件將焊補部位進行修順,具體的型面與工序件配製;
5.試沖;
6.如果檢查並非模具壓卸料板的問題,可以檢查模具的刀塊是否有拉毛現象。
5、廢料切不斷
針對廢料切不斷現象,首先分析其為什麼切不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及時對廢料進行清理,造成廢料的堆積,最後在上修邊刀塊的壓力下造成廢料刀的崩刃。
其修理的方法與修邊崩刃的辦法相似,在此就不作詳細的介紹,只是在修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修邊刀塊的高度。如果修得太高,會造成刀塊與上修邊刀塊干涉,從而造成廢料刀塊的再次損壞;如果修得過低,會形成廢料切不斷現象,故在修理廢料刀時不光要考慮到刀塊的間隙面,同時刀塊的高度也很重要。其修理的難度比單純的刀口崩刃難度要大。但是只要在修理前選定好基準面,修理起來還是可以得心應手的。
6、毛刺
製件在修邊、沖孔和落料時易出現毛刺過大的現象,產生毛刺的原因主要為模具刃口間隙大和刃口間隙小兩類:
間隙大時:斷面光亮帶很小或基本上看不見,毛刺的特點為厚而大,不易除去;
間隙小時:斷面出現兩光亮帶,由於間隙小,其毛刺的特點為高而薄。
間隙大時的修理方法:
1.修邊和沖孔工序採用凸模不動而修整凹模的辦法,而落料工序時則以凹模為基準,即凹模尺寸不變,通過修整凸模的辦法。以上的區別是為了保證產品尺寸不在修理前後受影響;
2.對著製件找出模具刃口間隙大的部位;
3.用相應的焊條(D332)對此部位進行補焊,以保證模具刃口的硬度;
4.修配刀口間隙(其方法與刀口崩刃的方法相同)。
間隙小時的修理方法:
1.具體的情況依據模具間隙的大小進行調整,以保證間隙的合理。對於修邊沖孔模而言,採用間隙放在凹模的辦法,而對於落料模而言就應採用放大凸模的辦法,從而保證零件的尺寸在修理前後不變;
2.修理完成後,要測量其間隙面的垂直,並用板件試刀口間隙是否達到合理的要求。
對於沖孔模,其產生毛刺後,如果是凸模或凹模磨損,可以找相應的標准件進行更換,如果沒有標准件,可以採用補焊或測繪進行製造。另外,特別指出一點,對於合金鋼材料等焊接性能較差的材料,要進行特殊處理後再進行焊接,如:預熱等,否則會引起模具的開裂。
7、沖孔廢料堵塞
沖孔廢料堵塞是在沖孔模中較常見的一類故障,產生的原因大概有:廢料道不光滑、廢料道有倒錐度、廢料沒有及時清理等。
原因:
1.模具不光滑,其面上出現了加工紋等;
2.模具出現倒錐度,造成廢料道上大下小從而廢料堵塞。
修理辦法:
只要保證A面和B面都處於光滑和等直徑狀態就可以保證廢料不會被堵塞。
❼ 注塑模具出現粘模怎樣解決
注塑模具粘模分粘前模和粘後模2種情況,要妥善解決就要了解粘模的原因。
在生產過程中注塑模具粘模的狀況可以說經常出現,這個問題很比較令人頭痛的。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把產品從模具中取出來,而且影響正常的生產效率,無形之中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一般,對於粘模問題,主要採取提前預防的辦法來防止粘模的發生。
首先,一般粘模的原因分析。
1、拋光不良,例如:粘前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後模拋光比前模拋光好,模具試模在生產過程中開模直接粘在前模。
2、脫模斜度設計不合理,理論上前模的脫模斜度要比後模大,脫模斜度放反的話也可能導致產品粘前模。
3、開模時存在真空,直接把產品吸在前模或者後模,無法正常脫模,對於外殼、盒類產品較常見。
4、模具開始運作時模溫太低,產品對模具的抱緊力太大。
其次,根據原因就可以很好的給出預防措施,防止注塑模具粘模問題的發生。
1、對模具內膜進行再拋光處理,防止因為拋光問題引起的粘模。
2、對於後模粘模比較多的產品,加大脫模斜度,但要視產品的加工而定。
3、如果開模時前模存在真空,前模就要做排氣針,消除真空的影響。
4、如果產品結構對模溫有要求的話,開始試模時就要增加模溫,減少剛開始模具太低對產品包盡力的影響。
(7)模具故障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模具保養
1、加工企業首先應給每副模具配備履歷卡,詳細記載、統計其使用、護理(潤滑、清洗、防銹)及損壞情況,據此可發現哪些部件、組件已損壞,磨損程度大小,以提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信息資料,以及該模具的成型工藝參數、產品所用材料,以縮短模具的試車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2、加工企業應在注塑機、模具正常運轉情況下,測試模具各種性能,並將最後成型的塑件尺寸測量出來,通過這些信息可確定模具的現有狀態,找出型腔、型芯、冷卻系統以及分型面等的損壞所在,根據塑件提供的信息,即可判斷模具的損壞狀態以及維修措施。
3、要對模具幾個重要零部件進行重點跟蹤檢測:頂出、導向部件的作用是確保模具開合運動及塑件頂出,若其中任何部位因損傷而卡住,將導致停產,故應經常保持模具頂針、導柱的潤滑(要選用最適合的潤滑劑),並定期檢查頂針、導柱等是否發生變形及表面損傷,一經發現,要及時更換。
❽ 日本住友注塑機模具夾緊故障怎麼解決我這邊住友模具磁模板及電控系統燒壞,咱短接磁模板(我想扳掉不
摘要 親~您好,我們為您查詢到以下結果:
❾ 模具有問題導致產品燒焦怎麼處理
產品燒焦主要是排氣不良所造成的可以通過幾個方面解決:
1增加模具排氣道,降低模溫。
2模具調模時不要調得太緊,在保證沒毛邊的情況下盡量調松一點。
3降低射出速度。
4檢查是不是由於料管溫度過高所引起的燒焦。
造成注塑製品變色焦化出現黑點的主要原因是塑料或添加的紫外線吸收劑、防靜電劑等在料筒內過熱分解,或在料筒內停留時間過長而分解、焦化,再隨同熔料注入型腔形成。分析如下:
1.機台方面:
(1)由於加熱控制系統失控,導致料筒過熱造成分解變黑。
(2)由於螺桿或料筒的缺陷使熔料卡入而囤積,經受長時間固定加熱造成分解。應檢查過膠頭套件是否磨損或裡面是否有金屬異物。
(3)某些塑料如ABS在料筒內受到高熱而交聯焦化,在幾乎維持原來顆粒形狀情形下,難以熔融,被螺桿壓破碎後夾帶進入製件。
2.模具方面:
(1)模具排氣不順,易燒焦,或澆注系統的尺寸過小,剪切過於厲害造成焦化。
(2)模內有不適當的油類潤滑劑、脫模劑。
3.塑料方面:
塑料揮發物過多,濕度過大,雜質過多,再生料過多,受污染。
4.加工方面:
(1)壓力過大,速度過高,背壓過大,轉速過快都會使料溫分解。
(2)應定期清潔料筒,清除比塑料耐性還差的添加劑。
❿ 鋁型材擠壓模具出現問題怎麼解決
鋁型材擠壓模具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如下:
1、擠壓模具生產出來的鋁型材要符合尺寸要求,首先要保證金屬流動的均勻性,擠出來的型材常有凹心現象,導致整個大面下陷,平面度不達標。通過大量實踐得出結論,針對槽位較深較大的型材是由於槽位金屬供料不足所引起的。鋁型材擠壓模具製造時應保證模具槽位足夠直通,如試產未合格就適度加寬槽位。對於凹槽深度寬度不大型材,只要合理設計工作帶,導流槽按模頸角度加工,控制好金屬流速可以避免凹心現象;對於凹槽較寬且深的型材,則將兩角位導流槽加深,保證槽內兩角金屬流動與中間均勻。
2、在生產有角度型材時,若在模具未經預變形(預張口)設計的情況下,擠出型材經拉伸矯直後,型材角度往往比產品要求小1-3°,模具在設計製造環節,需在模具工件的型材孔做好1-3°的變形量,型材變形量隨著外按圓的變化而變化。一旦型材角度在做好預變形的情況還出現角度小(收口)現象,可採用以下兩種簡單的修復方法:其一,如角度小(收口)可在內側做促流。其二,可在外側焊阻流塊。方法選定取決於型材表面處理。
3、生產壁厚較厚的型材,按常規放縮水量生產,型材末端出現金屬供料不足,導致放縮水產生誤差,盡管模子型孔尺寸一致,但產品尺寸卻不符合要求。控制型材尺寸有幾個重要因素。首先,設計導流板時根據所屬噸位機台,結合擠壓筒與鋁棒直徑,擇取最大最優外接圓,確定導流板入料孔,並且增加兩端型材上方金屬供給量;其次,模子入料面一級焊合室,兩端避開量取值大,保證兩端金屬流動的穩定性,並且保證兩端型材上方金屬供給量,有利於型材平面度及表面質量;最後型材孔根據以往生產相近的型材,做好預變形。當設計一新型材時,可找相近的型材,以它的一組參數為初始參數進行嘗試設計,然後逐步調整各參數直到符合所需的要求為止。
4、在模具滿足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擠壓出來的型材表面在有螺絲孔或中橫處存在凹槽缺陷,影響型材表面質量。通過實踐得出結論,在加工模具時,調節上模與下模工作帶的出口位置,工作帶過渡要求平滑。導流槽下空刀和穿孔下空刀工作帶需減短(提高)0.3-1.0mm,並打順導流槽,保證適合的金屬供料。較厚型材甚至需減短(提高)2mm,以保證型材表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