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設計怎麼學呢
模具設計可以從模具結構開始學習。因為初學者對加工還不是很理解,所以對模具組裝上下點功夫。可以試著找一些簡單的產品練習模具設計的整個流程。要注重模具結構的熟悉和自己的見解,多請教有模具經驗的人。
1模具設計五大步驟
第一步工作: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第二步: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
第三步: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第四步: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第五步: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㈡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怎樣
一、工具及材料的准備
選備好適合產品用的模具硅膠,模種一個,電子稱一台,攪拌容器一個,攪拌刀一把等工具及材料。
二、模種處理
將模種打磨拋光處理光滑,然後塗刷脫模劑,脫模劑一定要塗刷均勻(脫模劑可以是洗潔精,肥皂水,凡士林,液體石蠟等),最後用氣槍吹乾或者是紗布擦乾。如若做分片模,要選擇畫好模線。
備註:脫模劑塗刷不均勻,容易導致脫模時,有些復雜花紋脫模劑塗刷不到的地方,不好脫模,模種粘在模具上損壞模種。
三、固定模種
把模種用膠水固定在木板上,再根據開模方式的不同來處理模種,具體有灌注模,包模,分片模開模方法。
若是灌注模:
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沒有模線省工省時,就是將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並用膠水將四周密封,以免有縫隙灌注硅膠時,硅膠沿縫隙流出。(此為簡單入門級別)用紙板圍起來打脫模劑倒膠就行
備註:膠板或玻璃板接觸硅膠地方也要打脫模劑。
若是分片模:
把模線以下的部分用油泥堆滿,碾平浮滑,用刀具將四周的油泥切掉,距離
模種25px-37.5px為佳。
四、硅膠和固化劑配比
估算模具用量,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份是硅膠,B組份是固化劑。用電子稱稱量所需硅膠,再按一定的比例稱量固化劑,一般固化劑的添加量是2%-3%,例: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一塊已經固化,一塊沒有固化,硅膠會出現乾燥固化不均勻的狀況就會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狀況。
五、抽真空排泡處理
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正常情況下,不要超過十分鍾,抽真空時間太久,硅膠馬上固化,產生了交聯反映,使硅膠變成一塊一塊的,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這樣就浪費了硅膠,只能把硅膠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膠來做。
六、模具膠操作過程
一般以塗刷或灌注的操作進行,主要分為:灌注模,包模,分片模。
1、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
按照模種固定,將模種進行固定後,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產品,模具就成型了(註:灌注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產品).
2、包模或分片模操作方法:
把抽空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產品上面(註:在倒硅膠之前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一定要打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再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塗刷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和拉力。然後再塗刷一層硅膠,再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這樣兩次之後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做,開出來的硅膠模具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相對要提高很多,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是大件產品,也可以貼玻璃纖維布,但是玻璃纖維布不能貼在第一層,因為比較硬,模具裡面會不光滑。
3.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採用石膏將模櫃灌滿就可以了,另一種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就粘貼一層玻纖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模具外模了。
備註:硅膠模具最終做好以後,再根據產品特點決定是否對模具進行開刀處理,如果是開刀是開鋸齒狀。
㈢ solidworks怎麼么畫產品模具
你好!SolidWorks 畫產品模具需要使用SolidWorks 自帶的_撥模工具_插件和第三方插件:IMOLD 插件。
可以用拔模工具完成撥模分析、分型面創建、縫合曲面等模具設計基本任務。IMOLD 工具完成後續的模具設計工作。
IMOLD 插件包括三種:IMOLD 、iEDM 和iMBC 插件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模具設計。
IMOLD 插件下載時版本要和SolidWorks 匹配。下載安裝後可以在SolidWorks 的:工具:插件中載入。祝你順利!
㈣ 請教CAD畫模具結構圖的步驟
1、該先了解模具,知道模具上的各個零件和作用.才知道圖上畫的是什麼哦.看圖是比較簡單的,關鍵是要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畫的哦.對模具沒有初步了解就去看圖,就是看各種顏色和圈圈。
2、學了cad還不能畫模具圖紙,因為CAD只不過是一種工具,是一種繪圖工具,會CAD就是會使用這種工具了,要繪出模具圖你必須懂得機械制圖、模具的結構、原理、材料、機加工、力學及熱處理等知識,且模具的種類也很多,如塑料模具、五金模具、鈑金模具等,其各有其這方面的知識。正如會使用算盤,但不一定能作會計;會寫字,不一定能寫出小說來一樣。
㈤ 如何畫模具圖
先畫型腔、型芯、凸模、凹模等主要件,然後再畫其它輔助零件。先畫組裝圖,再畫零件圖。如果能夠畫三維立體圖就最好不過了,這樣可以直接觀察到各個部件、零件的位置、裝配關系,能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在投入生產後再發現問題所造成的損失。
㈥ 沖壓模具總裝配圖的繪制技巧有哪些
沖壓模具總裝配圖包括主視圖、俯視圖、所加工的工件圖、標題欄、明細表、技術要求等,有落料工序的模具還包括排樣圖等。
1、視圖模具結構主要釆用主視圖和俯視圖來表示,若不能表達清楚時,需要增加側視圖和局部剖視圖。主視圖是沿模具中心線的剖視圖,基本上能清楚地表示模具總體結構。為了減少局部剖視圖,沖壓模具還常常將剖面線未經過的部分,旋轉或平移到剖視圖上,如螺釘、銷釘、推桿、頂桿等。在不影響表達清晰的前提下,為減少局部剖視,還常常採用階梯剖的方式來表示更多的模具結構細節。
俯視圖包括下模俯視圖和上模俯視圖。下模俯視圖是將上模移去後的投影圖,能清晰址表達下模裝設的工作零件的輪廓,定位零件的布置及其與工件之間的關系a,結構零件的結構和布置等。上模俯視圖是沖壓模具從頂部向下的投影圖,能表達上模座及模柄的外形結構、螺釘銷釘的布置,通常還採用虛線表示工藝零件的外形。如果模具左右對稱,且結構較簡單,上模俯視圖、下模俯視圖各畫一半,左半邊畫下模俯視圖,右半邊畫上模俯視圖,再拼接在一起,布置在主視圖下方。模具圖中應標注所有零件的編號。標注時,零件號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增大,且保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對齊,即「橫平豎直」。模具圖中還應標注模具長度、寬度、高度(合模位置)方向的外形尺寸。
2、工件圖和排樣圖工件圖是沖壓件的圖形。工件圖布置在總圖的右上角,若圖面位置不夠,可另立一頁。工件圖的尺寸應標注公差,繪圖比例與模具圖相同。工件圖的方向應與沖壓方向一致,也就是工件在模具圖中的位置一致。工件圖的下方應列出工件材質,圖中未標注料厚時,還應指明料厚大小。有落料工序的模具,還應畫出排樣圖。排樣圖一般也布置在總圖的右上角,排樣圖的比例與模具圖相同,方向與送料方向一致。排樣圖中應該標岀條料寬度及其負偏差,落料件外形及其主要尺寸,落料件之間的搭邊值,落料件與條料側邊之間的搭邊值,送料步距等內容。在模具視圖中,工件及條料的輪廓用雙點畫線表示,實心的斷面塗紅。
3、標題欄和明細表標題欄和明細表一般布置在總裝配圖的右下角,若圖面位置不夠時,可另立一頁。標題欄和明細表的繪制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在學習階段繪制的模具圖,也可以採用學慣用標題欄和明細表。
明細表中的內容根據總裝配圖填寫。「熱處理」是指零件的熱處理硬度要求,特殊的熱處理方式(如滲碳等)也應標出。在「代(圖)號」欄中,如果是標准件,需標出其標准代號;如果是非標准件,需標出所設計的模具零件的圖號。在確定圖號時,各生產企業均有相關規定,學習階段對圖號的要求不作硬性規定。在「規格」欄中,應該根據相關標準的要求,標注出所選標准件的規格大小,如模座尺寸、模柄類型及直徑、螺釘和銷釘的直徑及長度等。
4、技術要求沖壓模具零件及模架的技術要求,相關標准已經有規定。總裝配圖中的「技術要求」欄目,是用簡要的文字表達圖紙無法表達的內容,提出模具製造和調整過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項,如配合加工的凸模與凹模之間的間隙值、間隙不均勻度、毛刺高度等。
㈦ 一模兩腔模具怎麼畫
一模兩腔模具畫先建立圖層然後將設計好的模型放進去
一個模具有兩個成型腔,可以在一個注塑循環中生產兩個工件,比單模腔效率要高。模腔,又稱型腔。
㈧ 怎樣用autocad205畫出簡單的模具圖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問題:
1、建議你使用ug軟體或者proe軟體繪制。
㈨ 幫忙畫一個簡單的模具圖,很簡單,要速度
這個問題好空洞,只要你之前學過機械制圖的話,應該會很容易,如果沒學過的話,建議你先看看CAD的簡單教程,一半根據尺寸畫就行了,首先定單位(mm) 定畫布(A4 A3幅面大小) 定軸(方便畫圖),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基本的。
有些地方尺寸是根據2個尺寸自然出來的,所以你說的機械圖還是不能讓人理解。
㈩ 用PROE繪制沖壓模的步驟是什麼
用PROE繪制沖壓模的步驟:
1、復制mingpian.prt到工作目錄單建立文件夾 ,新建---製造----子類型選擇 模具型腔----去掉預設模板—————mmns
2、輸入組件名[asm001]直接確定即可;
3、引入參照模型(參照模型導入)
步驟:
a 模具模型—裝配——參照模型——選擇mingpian文件,裝配界面,導入第一個零件設置預設---完全約束---確定
b 參照合並---名稱,默認的mp_ref(參照模型)---確定---完成 參照模型:一個設計模型被運用到模具模型後,proe會以設計模型為藍本復制出另一個
模具模型中。 如果模型選錯了,點擊模型樹ref.prt文件刪除----模具---裝配替換---修剪----CTRL+D 回
到初始對話框。
4、工件
工件模型(也稱為為毛坯、坯料)代表模具元件的全部體積,其體積包括模型,模穴,澆口,流道,滑塊等。創建坯料必須完全包住模型。 步驟:
a 模具管理器---模具模型----創建----模具模型---工件--自動,手動-----原件創建---類型:零件,子類型:實體 名稱:mp_wrk---確認--創建方法:創建特徵----確定----加材料----拉伸---完成
b 拉伸,建個實體完全包含工件在內,選擇對稱拉伸。選擇修改尺寸進行長方體尺寸修改。sd0:45,sd1:110 sd2:10---確定-確定--完成---返回 --顯示綠色實體(若修改尺寸,在MP_WRK.PRT右鍵編輯定義中是不能修改的,可以在設置中顯示,特徵打開---確定,工件展開後有拉伸可以修改)
5 設定收縮率
收縮:成型出來產品,由於材料具有熱脹冷縮現象,經收縮會小於實際尺寸,出來製品必然小於實際尺寸,不同材料收縮率不同,自己可以查。 步驟:
a 點擊收縮---按尺寸(所定義的尺寸收縮),按比例(按整體比例收縮)---按尺寸:1+S指在原始幾何體基礎上收縮)1/1-S:指 在 最後成型件基礎上收縮。-----選擇1+S 比率給為0.006----確認---點收縮信息查看信息
6、利用分型面工具設計分型面
分型面: 在模具設計過程中,分型面是用來分割工件模型的。它是由一個或多個曲面特徵組成。曲面沒有厚度。利用曲面分成凹凸模。
a 分型面工具---創建方法多種,最簡單的一種復制,復制前先隱藏工件(點選工件,右鍵,遮蔽/或在眼睛工具裡面,選擇遮蔽,取消遮蔽對話框)----選擇面,CTRL+4個面,復制---粘貼,看不清楚,點選眼睛,參照給與遮蔽,並顯示工件。 b 點選邊----編輯--選擇---延伸(延伸到指定邊)---全選---確定 c 眼睛--取消遮蔽
7 利用分型面,通過模具體積塊命令將工作分割為凹模體積/凸模體積,砂芯體積,滑塊體
積。
步驟:
a 選擇分型面下面的分割工具----分割體積塊(兩個體積塊,一個體積塊)--連個體積塊---所有工件---完成----為分割工件選取分型面,設計線框模式,先選分型面---確定---確定
b 輸入加量體積塊名稱-----mp_up_1---確定-----mp_down(下模)---確定
c 在模型樹中,有兩塊分割體積塊,並不是零件,需要轉換。
使用模具元件,將凹模體積/凸模體積,砂芯體積,滑塊體積,等轉換為凹模/凸模/砂芯等.
模具菜單管理器---模具元件----抽取----全選----確定---完成(模型樹多了2個文件)
8 鑄模
利用鑄模進行材料填充,以創建成型件。鑄模成型件:表示實際鑄造過程中所產生的最終零件 步驟:
a 模具模型---鑄模----創建---名稱;mp_ing -----輸入公用名稱----直接確定即可。
9 模擬分模:利用模具進料孔,來模擬開模的操作
在模擬開模前隱藏不需要的。眼睛中原件中工件和參照隱藏和分型面隱藏
10 步驟:視圖---分解---編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