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reo繪圖參數怎麼直接從其他設備復制過來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3
⑵ creo3.0的工作目錄里的prt文件如何復制到新建文件夾里
方法/步驟
1
本人創建零件將其命名為「橢圓封頭焊接隔板和排氣接頭座」
保存後,文件夾下有「橢圓封頭焊接隔板和排氣接頭座.prt.1」
但打開框中不顯示該文件,且右擊也打不開。
2
我辛苦畫的卻打不開,我擦,大夏天我容易嗎?
經一個小時的查詢與思索(剛開始還以為沒保存呢,搞追蹤文件去了),才想起也許錯在名字上,我就右擊重命名,改為「橢圓封頭.prt」,結果解決問題了。
太開心了,但又浪費一小時,傷心T^T。步驟3是我在論壇里找到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3
creo版開始支持中文命名,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項
creo_less_restrictive_names yes
用proe中文命名注意,漢字佔用字元較多,大概是3個字元/漢字,漢字名字不要搞的很長。目前PROE命名支持31個以內字元,也就是十一個漢字以內。
(最後,建議盡量少用漢字命名,畢竟是國外的軟體,或許在某個地方漢字支持的不好就麻煩了)
⑶ Creo中怎麼把左邊線條復制到另一個零件的右邊
方法1: 選中曲線, ,然後 選擇性粘貼, 選鏡像, 選參考面, 確認。
方法2: 進入草繪, 畫中心線或選擇對稱參考, 選擇曲線, 鏡像。
其他。。。
⑷ 怎樣復制creo運行時存放在內存中的模型
在復制幾何的打開零件時,有放置的選項。具體有按照預設坐標系放置、當前放置、坐標系、外部模型坐標系和局部坐標系放置。
⑸ creo/proe怎麼復制外部或內部曲面
按住shift鍵選擇頂部任一曲面,然後選擇底部曲面,松開shift就OK了,多練習一下就熟悉了,希望能幫到你
⑹ 如何在CREO中創建和復制材料
(1)單擊「文件」(File) -> 「准備」(Prepare) -> 「模型屬性」(Model Properties)。「模型屬性」(Model Properties) 對話框隨即打開。
(2)單擊「材料」(Material) 行中的「更改」(change)。「材料」(Materials) 對話框打開。
(3)單擊「文件」(File) -> 「新建」(New)。「材料定義」(Material Definition) 對話框打開。
(4)在「名稱」(Name) 框中鍵入材料的名稱。
(5)在「說明」(Description) 框中鍵入材料的說明。
(6)在「密度」(Density) 框中,鍵入材料的密度值,然後從相鄰的列表中選擇度量單位。
注意
如果所選擇的度量單位與為模型分配的單位制不同,則「更改參數單位」(Changing Parameter units) 對話框打開,可通過該對話框來轉換或解釋參數值。「轉換值 (例如 1″ 變為 25.4mm)」(Convert Value (for example 1 「becomes 25.4mm)) 為默認設置。
(7)使用下列選項卡定義材料的屬性:
結構 (Structural) – 為模型的材料定義結構屬性。
熱 (Thermal) – 為模型的材料定義熱屬性。
其他 (Miscellaneous) – 定義鈑金件屬性、曲面屬性和剖面線。
外觀 (Appearance) – 定義外觀。
用戶定義 (User Defined) – 定義參數定義並將其添加到材料資料庫中。有關詳細信息,請單擊另請參閱鏈接「創建參數」並從步驟 4 開始。
(8)要將材料保存到庫,請執行下列步驟。
a)單擊「保存到庫」(SaveTo Library)。「保存副本」(Save a Copy) 對話框隨即打開。
b)瀏覽到庫文件夾,然後單擊「確定」(OK)。如果您已經添加或編輯了外觀,則「保存」(Save) 對話框打開。
c)單擊「確定」(OK)。默認情況下,外觀會保存在名為 global.dmt 的文件中,該文件所在位置與保存材料文件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將其放在由 global_appearance_file 配置選項所定義的位置中。
(9)要將材料保存到模型,請單擊「保存到模型」(Save To Model)。材料即被保存到模型中,並會顯示在「模型中的材料」(Materials in Model) 欄中的「材料」(Materials) 對話框中。
(10)在「材料」(Materials) 對話框中單擊「確定」(OK)。
⑺ creo外部復制幾何全部選中
creo外部復制幾何全部選中:
1、打開軟體新建一個零件單擊模型選擇卡的復制幾何按鈕。
2、在設置對話框中,單擊文件夾按鈕。
3、在彈出的對話框,放置方法選擇默認單擊確定按鈕。
4、最後單擊發布幾何按鈕,在選擇想要復制的幾何圖形,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了。
⑻ creo裡面怎麼復制特徵
CREO復制特徵有幾個路徑:零件內部特徵的復制(示例3),以及從零件到零件,從組件到組件。後兩種路徑的操作基本相同,我們就以比較常用的從零件到零件來介紹。
零件內部特徵的復制,相當與將某個特徵重新做一遍,只是有些設置與原特徵相同,不用重新選取了,比較簡單,這里就不做演示。操作命令為:選擇需要復制的特徵,並按Ctrl+c,然後按Ctrl+v,後續根據提示操作完成即可。
這里有個需要補充的是,選擇性粘貼,在復制某個特徵後,改命令可用。具體操作,自己試一下,非常簡單,主要是特徵的移動,旋轉等。
++++++++++++++分割線++++++++++++++
從零件到零件,也就是說復制B零件的特徵到A零件。這個操作要在組件模式下進行。
這里做2次,第一次從B零件復制不規格拉伸孔到A零件,這個基準都是系統基準面,所以不需要選取參考。第二次,從A零件復制頂部的文字到C零件,因為C的頂面與A完全不同,所以需要重新選取參考面。
前期准備,新建好A、B及C零件,以及一個新的組件零件(文件名隨意),將3個零件裝入組件中,注意,為了便於識別,零件之間分開一些,不要重疊。如下。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