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檢驗模具做的好壞,這樣的圖解就是牛
來料檢驗
1、模坯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外觀檢驗:目視檢驗模坯外觀是否有生銹、劃傷、刀痕、表面粗糙等缺陷。
(2)檢測各模板的厚度:模板厚度公差為±0.02mm,四個角的厚度相差0.02mm以下
(3)檢測模框是否分中:檢測模框四邊厚度,相差0.02mm以下。
模坯
2、司筒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目視檢查外觀光潔度。
(2)試裝檢查司筒針與司筒的配合效果。
(3)檢測司筒針及司筒的直徑與長度。
(4)檢測司筒的同心度,未注公差為∮0.02mm。
(5)按圖檢查司筒內孔的避空長度。
司筒及頂針
3、精加工鋼材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檢查鋼料是否做有明確標識(倉管員收貨驗收檢查)。
(2)精料尺寸公差為+0.2mm。
(3)毛料尺寸公差為+1mm。
(4)平行度及垂直度0.02mm以下。
(5)外觀不可有劃傷、打痕、生銹、鈍角等缺陷。
(6)硬度按指定鋼材的硬度標准進行檢測與判定。
模仁坯料
4、熱處理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檢測材料硬度,並按標准硬度要求進行判定。
(2)注意多測幾個位置,以確認材料硬度是否均勻。
硬度檢測
過程檢驗
1、銑床加工檢驗
(1)銑床開框,檢測模框大小、深度及中心位置。
(2)運水,檢查運水孔大小,公差±0.2mm;檢查運水孔位置,公差±0.5mm。
(3)螺絲孔,檢查螺絲孔大小,公差±0.2mm;檢查螺絲孔位置,公差±0.2mm按圖紙檢查螺絲孔深度,再用螺絲試配檢驗。
(4)頂針避空孔,檢查避空孔直徑,避空0.5mm,公差±0.2mm;檢查避空孔位置,公差±0.2mm。
(5)斜導柱孔,孔大小公差±0.2mm;孔位置公差±0.2mm;按圖紙要求檢查孔斜度。
2、車床加工檢驗
(1)按圖紙要求檢測加工部位。
(2)檢查外觀是否有彈刀現象及刀紋的粗細程度。
3、磨床加工檢驗
(1)按圖紙要求檢測加工部位。
(2)注意磨切燒壞及表面紋路粗糙度。
(3)磨床送檢測工件前確認工藝。
工藝流程卡
(4)磨床送檢工件檢測前確認
清理碰數面、基準面雜物。每次工件加工前必須確認清楚基準面、碰數面等,並將基準面、碰數面的披鋒、突點、雜物等祛除。
(5)工作台確認
平整工作台:每次工件檢測前必須確認工作台平整,干凈。
(6)工件基準測量及直角檢測
(7)CNC測量
CNC測量時要確定膠位、封膠位、裝配、插穿尺寸測量
4、電極檢驗
(8)電極要特別注意表面刀紋、表面粗糙度。模具大師公眾號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時提出。
(9)電極要確認預留火花位是否正確,如圖紙無要求,粗公單邊留火花位-0.25±0.02mm,精公單邊留火花位-0.07±0.02mm。
5、火花機加工檢驗
(1)目視檢查外觀,加工部位是否打到火花、各電極加工部位是否接順、加工表面是否有砂眼、電極是否清角。
(2)檢查加工部位深度及長寬方向是否加工到位。
(3)按圖紙檢查加工部位尺寸,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
EDM每次加工完後測量必須要確定膠位、封膠位、裝配、插穿尺寸測量(插穿、碰穿面+0.02MM)
6、斜頂加工檢驗方法
7、行位加工檢驗方法
每次加工完後測量必須要確定膠位、封膠位、插穿尺寸測量
(插穿、碰穿面+0.02MM),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
⑵ SKD61模具頂針硬度多少
在熱處理之前SKD61的硬度約HRC15-20 (HB200~230)。熱處理後硬度:內部HRC40-45表面HV1000±100。TD處理後硬度:內部HRC40-45,表面HV2500以上。形狀復雜及尺寸變化較大的零件,深冷處理有生產開裂的危險。
(2)模具頂針的硬度用什麼測准確擴展閱讀:
SKD61具有良好的韌性與抗高溫疲勞性能能承受溫度聚變,適宜在高溫下長期工作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拋光性能。SKD61經電爐冶煉並經過電渣重熔,鋼質更純凈、韌性更好。
用途適宜製做鋁、鋅、銅合金擠壓模、壓鑄模、熱鍛模、及熱剪切刀片等小規格陰亮鋼(剝皮、冷拉)材。對於壓鑄模具氮化處理可顯著提高,表面抗蝕性有利於製品快速脫模。
⑶ 塑膠模具中的頂針硬度多少合適
塑料模的頂針都是表面熱外理,只有外層有硬度,五十度左右的硬度,這樣既耐磨,又堅韌,
⑷ 測試硬度的方法
不同的硬度是適合不同的零件的,對某些零件來說你用這中硬度就不適合了版,比如高硬度的權工件你用布氏硬度偏差就大。因為布氏硬度是用淬火鋼球或則是硬質合金球來壓工件出的壓痕的大小來確定硬度的,工件高硬度的時候和他兩的硬度差就很小了,而且布氏硬度也不能適用在很薄的工件或則很薄的表面硬度上測量,因為他的壓痕太大了,一下子可能就壓穿了,但布氏的優點是在合理范圍內偏差比較小。一般是使用在硬度比較小的場合。而洛氏硬度原理是利用金剛石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壓力下壓工件,以兩個壓力下的壓痕增加量來測量硬度。優點是測量方便,能直接從硬度測量儀器上讀出硬度值而且硬度范圍比較廣,因為他是用金剛石作壓頭的,任何鋼材的硬度和金剛石比都差很遠。維氏硬度的測量原理和布氏類似,但是用金剛石頭錐來壓工件的,它的同一工件的測量值和布氏測量值相近(但不是絕對相同)。主要是用在很高硬度的范圍和比較薄的表面硬度測量。最後,硬度之間的轉換可以查硬度轉換表(沒有準確的換算公式)。
⑸ 硬度檢測儀器哪個最標准
布氏硬度機准確都知道,你遇到直徑800長1000的工件的時候只能用里氏機了!我的經驗:用細的探頭打HB准確性高。你可以找一件8kg以上的調質料,表面磨光,在布氏機上打3個點,再用里氏機的細探頭和G頭都試一下。哪個接近就用哪一個。因廠家不同,里氏機的設置也不同。高硬度差距不大,但HB250以下就不同了。我們用瑞士的1個,北京的2個,山東的1個機型打同一件,發現瑞士的最好(價格也好4萬)偏差5度,北京最早出的和山東的一致(價格1萬左右)偏差8度,北京的新款(價格2萬)偏差15度。現場使用:先用角向磨光機打磨2mm,再用百葉輪拋光出一個20mm的平面。否則差距很大的。
⑹ 模具鍍層後用什麼硬度計測試硬度
低強度螺絲4.8級6.8級用布氏硬度檢驗8.8級往用洛氏硬度檢測般12.9級硬度達HRC42-45
這種提問感覺沒有意義
這個可以自己找下資料
⑺ 請問模具頂針是什麼材料的,硬度有多少HRC
工業機械用的鋼材最好的材料是45#鋼。一般實用於機加工達到符合最高標准硬度的就是75——85度!
⑻ 常用的材料硬度的測量方法有那些
金屬洛氏法:
1、洛氏硬度應選擇在較小的溫度變化范圍內進行,因為溫度變化可能會對試驗結果有影響。所以試驗一般規定在10~35℃的室溫進行。
2、試樣應平穩地放置在剛性支承物上,並使壓頭軸線與試樣表面垂直。避免試樣產生位移。使壓頭與試樣表面接觸,在無沖擊和振動的情況下施加試驗力,初試驗力保持不應超過3秒。
3、將測在不小於1s且不大於8s的時間內,從初試驗力增加到總試驗力,並保持4s±2s,然後卸除主試驗力,保持初試驗力,經過短暫穩定後,進行讀數。為了讀數准確,在試驗過程中,硬度計應避免受到任何沖擊和震動。
4、在多處取值時,兩相鄰壓痕中心間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 4倍,但不得小於2mm。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2.5倍, 但不得小於1mm。
金屬布氏法:
1、一般試驗在10~35℃的室溫進行即可,如果有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視乎材料對溫度的敏感性),試驗溫度應為23℃±5℃。
2、試驗力的選擇應保證壓痕直徑在0.24D~0.6D之間。試驗力-壓頭槌直徑的平方的比率鞋(1.02F/D2比值)應根據材料和硬度值選擇。
3、為了保證在盡可能大的有代表性的試樣區域試驗,應盡可能選取大直徑的壓頭;當試樣尺寸允許時,應優先使用直徑為10mm的球壓頭進行試驗。
4、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5、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6、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為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相鄰壓痕中心間的距離至少為壓痕直徑的3倍。應在兩相互垂直方向測量壓痕直徑,用兩個讀數的平均值計算布氏硬度。
金屬維氏法:
1、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2、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直至試樣不再發生塑性變形,但誤差應在±2秒。應測量壓痕兩條對角線長度,用其算術平均值或通過查表得到硬度值。放大系統應能將對角線放大到視場的25%~75%。
顯微維氏法:
1、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2、保持試驗力的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8)模具頂針的硬度用什麼測准確擴展閱讀:
硬度測試實驗的注意事項
1、試樣(被測工件)表面應平坦光潔(粗糙度Ra不大於1.6um) ,無污物等。
2、對於特殊類試樣如與壓頭粘結的活性金屬材料,可以適當塗些油料(如煤油)。
3、試樣的製取應注意因外界因素引起表面組織變化,從而對硬度值構成影響。如製取試樣時因過熱引起的燒傷等。
4、試樣或者被測層的厚度應負荷標准。如採用金剛石錐壓頭厚度不小於壓痕殘余深度(壓頭壓入深度)的10倍;球壓頭不小於壓痕殘余深度的15倍。
5、對於凹面或者凸面試樣應該進行必要的硬度值修正。
⑼ 模具測量工具有哪些
常見模具測量工具如下:
序號 名稱 用途 精度
1 手動三坐標 測量坐標尺寸,一般線性尺寸 0.01mm
2 投影儀 相交構造尺寸,一般線性尺寸 0.01mm
3 精密千分尺 測量線性尺寸直徑等 0.001mm
4 卡尺 相交構造尺寸,一般線性尺寸 0.01mm
5 半徑規 測量工件半徑 0.05mm
6 針規 樣品直徑,間隙等 0.005mm
7 塊規 物件高度,間隙 0.1mm
8 電子秤 稱樣品重量 0.01g
9 塞尺 檢測變形間隙用 0.02mm
10 牙規 測量粗細喉牙、蝸桿、螺桿等 0.1mm
11 自動三坐標 測量坐標尺寸,形位公差,空間相交構造,圓球形,公差帶,曲面等 0.002mm
12 齒輪咬合機 測量齒輪黏合 2-8級
13 工具顯微鏡 測量坐標尺寸,一般線性尺寸 0.01mm
14 硬度計 測量模具鋼材,零件硬度 HRC 0.2º
15 粗糙度儀 測量樣品模具粗糙度 0.1um
16 圓度儀 測量真圓度、同心度、全跳動 0.005mm
17 二次元 "測量坐標尺寸,一般線性尺寸,
測量樣品圖形輸出2D" 0.002mm
18 抄數機 樣品抄數 0.05mm
19 高度儀 測量模具部件,高度、深度等 0.001mm
20 千分表 測量高度、平面度、垂直度等 0.001mm
21 推拉力計 樣品力度要求用 0.1KG
22 輔助夾具 製品測量夾具、成型夾具
23 常用工具 披鋒刀,鋸條,常用文具
⑽ 硬度的檢測方法有哪幾種,各自的檢測范圍都是什麼
硬度:是指金屬表面抵抗其它更硬物體壓入的能力。按照測量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肖氏硬度等。
一、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是用一定的負荷(一般為3000kg),把一定硬度的淬硬鋼球(常用10、5、2.5毫米)壓入材料表面,然後用所加的負荷除以材料上球印的表面積,所得結果就是布氏硬度值,單位是公斤/平方毫米,但習慣上不予標注。按照GB231-84<金屬布氏硬度試驗方法>,用淬火鋼球所測出的硬度用HBS表示;用硬質合金球為壓頭所測出的硬度值為HBW.HBS適用於測量退火/正火/調質鋼及鑄鐵/有色金屬及硬度小於450HBS的較軟材料;HBW適用於測量硬度在450~650HBW之間的淬火材料.
1、優點:由於被測金屬壓坑面積較大,所以結果比較准確。同時實踐證明HB與不淬火鋼抗拉強度σb有一定的近似關系,對於低碳鋼σb=3.53HB,中碳鋼σb=3.5HB,高碳鋼σb=3.33HB,灰鑄鐵σb=0.98HB,(σb單位為Mpa)因此根據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可以近似地確定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
2、缺點:不適合測量HB大於450的材料,因為材料的硬度太高容易引起鋼球變形,使得測量結果不準確。同時由於壓印較大,不適合測定成品和薄板材料。
二、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是用120度圓錐形金剛石壓入器或直徑為1.59毫米的淬硬鋼球作為壓頭,在一定的負荷的作用下壓入材料的表面上,用壓入的深度來計算材料硬度的大小。洛氏硬度沒有單位。根據所採用的負荷不同,洛氏硬度又分為三種
1、HRA測量硬度很高或硬而薄的HB大於700的金屬,如硬質合金錶面處理工件等,負荷為60公斤及120o金鋼錐);
2、HRB測量較軟的退火件及銅、鋁及HB=60~230的金屬,負荷為100公斤及ф1.588mm鋼球;
3、HRC一般用於測量HB=230~700的調質鋼或淬火回火後的工件,負荷為150公斤及120o金鋼錐;
優點:使用方法簡便,可以直接從刻度盤上直接讀出數值。由於壓印較小,適合測定成品和薄板材料。
缺點:由於壓印小,所以不準確,一般多測幾點,然後取平均值。
以上三種洛氏硬度中一HRC應用最多,一般經淬火處理的鋼材均用它。
洛氏硬度HRC與布氏硬度HBS之間的關系約為高硬度時 HRC1/10HB;
三、 維氏硬度HV和顯微硬度
測定維氏硬度的原理基本與布氏硬度相同,區別在於壓頭採用錐面夾角為136度的金剛石正四棱錐體,單位是公斤/平方毫米,一般不予標出。
維氏法所用載荷較小。壓痕淺,適用於測量零件薄的表面硬化層、金屬鍍層及薄片金屬的硬度,這是布氏和洛氏所不及的。此外,因壓頭是金剛石角錐,載荷可調范圍大,故對軟硬材料均適用,測定范圍0~1000HV。
較新的國家標准為GB/T4340.1-1999《金屬維氏硬度試驗第一部分:試驗方法》
用布氏、洛氏、維氏的硬度試驗法,載荷大、壓痕面積大,只能得到金屬材料組織混合物的平均硬度值,當需要測定某個相或某個晶粒硬度時,就要用到顯微硬度。
顯微硬度試驗法的原理與維氏相同,也是以載荷與壓痕表面積之比來確定。不同的是所採用的載荷極小,一般在1~120gf(1gf=0.0098N),顯微硬度值也可用HV來表示。
四、肖氏硬度HS
肖氏硬度試驗是動態力試驗中最簡單的試驗方法。試驗時,使一定重量的標准沖頭(底端鑲有金剛石圓柱體)或鋼球從一定高度自由落於試樣表面,然後由於試樣的彈性變形,又使其回跳到一定高度,可用落下的高度與回跳的高度的比值來計算肖氏硬度值HS。它取決於材料的彈性性質。因此又被稱為彈性回跳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