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款塑膠產品,在模具排位時,怎麼判斷其中的零件出幾個呀
一、模具排位
<1>.製品在內模的排位應以最佳效果形式排放位置,要考慮入水位置和分型面因素. 要與產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
<2>.製品到精框邊的距離:
A).小件的製品:距離為25mm~30mm之間,成品之間為15mm~20mm,如有鑲件則為25mm左右,成品間有流道的最少要15mm.
B).大件的製品:距邊為35~50mm,有鑲件最小為35mm,如1件鋼件出多件小產品,則其之間的距離應12~15mm左右.成品長度在200mm以上,寬度在150mm以上其產品距邊應不少於35mm.
<3>.製品排位時選擇基準的原則:
A).優先選取具明顯特徵(如柱位、碰穿孔、骨位中)的部分分中. B).若選取PRO/E 3D基準時,要註明 CSO 或 CSI或DTM的名字. C).形狀特別,難以確定基準的製品,要與CAM討論再確定其基準.
D).製品基準與模胚中心一定要為整數,並在標注尺寸時於數字上加方框以示區別.
<4>.排位時確定內模精框X,Y坐標方向的原則:若內模精框長寬尺寸差明顯,必須取較長一方之方向為X軸方向放置模胚排位,以配合工場機床加工方向,減少出錯幾率.
❷ 模具生產出來的物料如果有8個模穴號是不是就代表模具是一出八
有8個模具號是8個出一個不是一個出8個。
❸ 關於模具一出2一出4的問題
一模出2和出4的優點是比一模出一個活要效率高,出4的效率就更高,缺點是製作時比較費事,增加了製作的難度,如果一個沖頭出了問題,就會使整個模具都沒法使用了。塑料模具和冷沖模具都一樣。
❹ 模具一出二是什麼
一個模具有二個同樣的型腔,一次可以出兩個產品.同樣的道理一出三,一出四都是一樣的
❺ 模具一出一貴 還是一出多貴哪種質量好一點
自然是一出多貴了,質量就跟一出幾關系不大!
不過采購模具時選擇一出一還是一出多就得看打產品和做模具的綜合成本了!打個比方來說,自己買原材料,注塑加工時外加工,加工費按分鍾算:假設1:1分鍾加工費為1元,假設2:一出一和一出二的加工周期相同,均為1分鍾出1模(實際上可能因為模具結構的原因造成一出多比一出一的一個加工周期要長:另一個可能就是模具大了之後可能需要用更大噸位的注塑機來加工,加工成本也會因為相應消耗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假設3:一出一模具價格為8000,一出二為12000;那麼一出二和一出一相比在加一個產品時就能節省0.5元的成本,模具的成本差異12000-8000=4000元可以讓兩種模穴選擇方式下的總成本在加工8000個產品時達到相同的水平,當需要加工的產品數量大於8000個時,選擇一出二的模具更劃算,少於8000個時,選擇一出一的模具更劃算!一出多時也是類似的演算法,但是如果模穴數相差太大的話就很可能需要使用不同噸位的注塑機,單位時間的加工成本也肯定會增加的,不可能按照簡單的比例關系來計算了!
❻ 塑料模具講的「1出1,1出6」是什麼意思
一出一就是模具做好後 一次成型周期能有一個產品出來
一出N 一次成型周期能有N個產品出來
模具開一出幾要看產品的結構和生產數量來決定的
結構復雜 生產數量要求不多就開少點
這樣能節省模具費用
結構簡單 生產數量要求大就開一模多腔
能提高生產效率
❼ 模具上幾出幾怎麼表示
兩個相同的產品叫一出二。不同的產品叫各出一,比如像什麼把手,一出來左右各一件,就叫左右各出一。一個出兩個另一個出一個,那就叫一出三。然後在說明那件產品是一出二的,那件是一出一的,就可以了。
❽ 關於模具的術語 一出四 或者一出八 什麼意思 最好簡單明了的解釋下! 註:本人不懂模具,初學者的問題別見
簡單的說就是一套模具出四件或八件產品吧。
❾ 一模幾腔和一模幾件是不是同一個概念「模具一出幾」是指「一模幾腔」還是「一模幾件」
不是一個概念,一模幾腔是說有幾個成型腔,可能是一個件, 一模幾件就是說一次成型生產處幾個件,模具一出幾也就是說的這個
❿ 模具一出幾是怎麼確定的
1、零件大下:小零件一次可多做幾個。否則浪費。
2、效率、成本
3、生產量:量大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