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冷作鈑金結構的加工有其特殊性,應從那幾個方面考慮結構的合理性
設計的冷沖壓模具的結構是否合理,是否好用,對能否生產出合格的工件,開發的新產品能否成功,是至關重要的。一套模具,結構簡單的不過幾十個零部件組成。但是,在剛開始設計時,是選何種模具結構形式,是選正裝模具結構(即凹模安裝在下模座上)呢?還是倒(反)裝模具結構(即凸模安裝在下模座上)?是選單工序模具結構呢?還是選復合模具結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1 何時選用正裝模具結構(由於加精度要求不高,生產批量不大的工件,在很多生產企業都普遍存在。故只討論無導向裝置的單工序模)
1.1 正裝模具的結構特點
正裝模具的結構特點是凹模安裝在下模座上。故無論是工件的落料、沖孔,還是其它一些工序,工件或廢料能非常方便的落入沖床工作台上的廢料孔中。因此在設計正裝模具時,就不必考慮工件或廢料的流向。因而使設計出的模具結構非常簡單,非常實用。
1.2 正裝模具結構的優點
(1)因模具結構簡單,可縮短模具製造周期,有利於新產品的研製與開發。
(2)使用及維修都較方便。
(3)安裝與調整凸、凹模間隙較方便(相對倒裝模具而言)。
(4)模具製造成本低,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5)由於在整個拉伸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壓邊力,所以適用於非旋轉體件的拉抻(參看五金科技,1997;6:42~44)。
1.3 正裝模具結構的缺點
(1)由於工件或廢料在凹模孔內的積聚,增加了凹模孔內的小組漲力。因此凹必須增加壁厚,以提高強度。
(2)由於工件或廢料在凹模孔內的積聚,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凹模刃口就必須要加工落料斜度。在有些情況下,還要加工凹模刃口的反面孔(出料孔)。因而即延長了模具的製作周期,又嗇了模具的加工費用。
1.4 正裝模具結構的選用原則
綜上所述可知,我們在設計沖模時,應遵循的設計原則是:應優先選用正裝模具結構。只有在正裝模具結構下能滿足工件技術要求時,才可以考慮採用其它形式的模具結構。
2 何時選用倒(反)裝模具結構
2.1 倒裝模具的結構特點
倒裝模具的結構特點是凸模安裝在下模座上,故我們就必須採用彈壓卸料裝置將工件或廢料從凸模上卸下。而它的凹模是安裝在模座上,因而就存在著如何將凹孔內的工件或廢件從孔中排出的問題。圖1這套倒裝模是利用沖床上的打料裝置,通過打料桿9將工件或廢料打下,在打料桿9將工件或廢料打下的一瞬間,利用壓縮空氣將工件或廢料吹走,以免落到工件或坯料上,使模具損壞。另外需注意的一點就是,當沖床滑塊處於死點時,卸料圈5的上頂面,應比凸模高出約0.20~0.30mm。即必須將坯料壓緊後,再進行沖裁。以免坯料或工件在沖裁時移動,達不到精度要求。
㈡ 倒裝模具從那裡開始裝
倒裝模具應該先裝下模,即先裝凸凹模,然後再裝上模。因為,上模的凸模與凹模的間隙都需要用下模的凸凹模來做調整。等到上模的凸模與凹模的間隙調整好後,再打銷釘固定其相對位置即可。
㈢ 倒裝模英語怎麼說
不明白 ,你是要說倒裝模啊?還是往模子里倒啊?樓上寫的是往模子里倒鐵水,而且很奇怪。
倒裝模 inverse-installing die
或者 inverse-installing pattern
die和pattern都是模具的意思
如果是往模子里倒,應該是pours into the mould.
mould是做好的砂模或模子。
㈣ 倒裝熱流道模具是怎樣的怎樣架模
倒裝熱流道模具,熱流道在頂針板位置(動模),架模時動模在注塑機固定板位置(炮筒方向),頂出機構通常採用液壓頂出(油缸推頂針板,相當於中子性質)。
㈤ 倒裝塑料模具好處壞處,為什麼要倒裝模具
為了省事唄,有的模具拉過來就是倒著的,所以就倒著上機床。
㈥ 模具術語都是什麼意思啊例如倒扣,背闊,掛台,斜頂之類的。
倒扣也叫倒裝,一般的模具的三塊主板順序是上到下:夾板(也叫固定板,公夾板等)--脫板(也叫脫料板,下料板等)--下模(也叫刀口,剪口等),倒扣一般是復合模,把下模和內脫放上面,內脫板和公模放下面。掛台就是把鑲件掛在模板上的凸台,...就象鋼筆掛在口袋上,斜頂是塑膠模里把產品頂出模具的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