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熱鍛模具如何把溫度保持在400到480攝氏度上,而且還不能影響鍛造。
新模開始前用噴槍加熱三分鍾,上下模都要加熱,熱鍛時就是適量噴些脫模劑降溫控制穩定溫度,有些也需要靠模具來降溫,好一定的模具自帶冷卻系統。
2. 注塑機模具怎麼加溫
如果經濟允許的話,配置油溫機或水溫機,接入模具後開啟,可以安全快速加溫,生產中也可以保持比較恆定的模具溫度,利於生產及品質穩定。
3. 模具需要加溫到多少度
注塑模具加熱到能夠使注入的塑料能夠充滿模具型腔就可以了。加熱的溫度過高,還需要用冷卻水來冷卻,純屬浪費能源。一般加熱到60~70℃左右,就可以開始注塑工作。如果溫度不夠,多打幾次,溫度熔融的塑料也會把模具的溫度提上去。連續工作時,就可以把冷卻水打開,對模具進行冷卻。
4. 大型熱鍛模鍛模如何進行熱處理
5CrNiMo和5CrMnMo是常見的熱鍛模具鋼,對於大型模具熱處理工藝一般來說先需要階梯加熱.350度---650度.後再最終淬火加熱.在整個加熱過程中需要保護模具表面不脫碳和氧化.淬火冷卻前需要予冷.入冷卻液後要算準模具的終止冷卻的時間.一般來說,模具的出油溫度應該在160~180度之間,直觀回火.
5. 模具加熱有哪幾種方式
不同塑料品種要求模具溫度不同,壓模應備有可調溫的加熱裝置。加熱方式通常有電加熱、蒸汽(或過熱水)加熱、煤氣(或天然氣)加熱等。
6. 模具預熱的作用與預熱的幾種方法
為了保護模具,提高模具使用效率,盡可能地將模具工作狀態保持在一定溫度范圍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模具不預熱,一方面,由於模具溫度低,很容易造成成型困難、粘膜、鑄件裂紋等缺陷,另一方面,由於模具溫度變化太大,冷熱應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模具損壞,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造成模具炸裂。所以,模具使用前的預熱非常重要。
根據預熱的加熱方法不同,可以分為電加熱、天然(煤)氣加熱、模溫機(油)加熱。
1)電加熱:主要靠發熱管加熱,具有清潔、使用方便的特點,缺點是熱輻射距離小。壓鑄模具一般不採用。
2)模溫機(油)加熱:加熱均勻,溫度調節採用智能控制,控溫精度高,可滿足高工藝標準的嚴格要求。運行控制及安全監測裝置齊全完備,升溫過程全自動控制,操作簡捷,安裝方便。閉路循環供熱,熱量損失小,節能效果顯著,無環境污染,使用范圍廣。缺點是加熱靠熱傳遞,升溫較慢。
3)天然(煤)氣加熱: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方式。適用於不同模具形狀。加熱器由管子製成,有很多小孔,噴出氣體,火力大小可以調節氣閥來實現。清潔無污染,可局部加熱。缺點是靠人控制,不注意容易燒壞模具。
7. 模具加熱有什麼好的方法
注塑模具在冬天,在使用前的加熱一般都使用電加熱板對模具進行加熱。到模具能夠正常使用後,熔融的塑料就會保持模具的溫度,就不需要再加熱了。
8. 熱段模具剛開始打需要把模具加熱嗎
應該不需要專門進行加熱,只是在鍛打的過程中,模具會慢慢的加熱的。
9. 鍛造模具一般用怎麼材料,其熱處理工藝是什麼
一:鍛造模具用鋼:
Cr12MoV,5CrNiMo,5CrMnMo等
模具鋼是用來製造冷沖模、熱鍛模、壓鑄模等模具的鋼種。模具是機械製造、無線電儀表、電機、電器等工業部門中製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壓力加工工藝的質量、產品的精度產量和生產成本,而模具的質量與使用壽命除了靠合理的結構設計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熱處理的影響。
二:熱處理工藝:
油淬後再回火,是典型的鍛造模具用鋼熱處理工藝。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回火是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AC1(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或將淬火後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後緩慢或快速冷卻。一般用於減小或消除淬火鋼件中的內應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淬火後的工件應及時回火,通過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獲得所需的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