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塑膠模具組立圖著么畫,求解,求詳細,謝謝!!
這個問題不好解釋,要先看別人的怎麼畫,多看看別人的就知道了,最起碼要了解模具才行,一般先從裡面開始從外開始繪制。
Ⅱ 什麼是模具結構圖
模具分好幾種的,有沖壓模,塑膠模,壓鑄模等。不同種類的結構是不一樣的,不知你是要問哪種結構!!
Ⅲ proe中怎麼剖切模具組立圖
就按照零件圖中的方法去創建剖視圖,只是組件圖中需要修改某些零件的顯示,如果有些零件不需要剖切,雙擊這個零件的剖面線,選擇排除,但是剖面線去除後,零件顯示的還是剖切處的輪廓線條,這時候可以更改零件的顯示,在5.0中位置是在布局欄的元件顯示按鈕
Ⅳ 模具組立是干什麼的
A 成型裝置(凹模,凸模)
B 定位裝置(導柱,導套)
C 固定裝置(工字板,碼模坑)
D 冷卻系統(運水孔)
E 恆溫系統(加熱管,發熱線)
F 流道系統(唧咀孔,流道槽,流道孔)
G 頂出系統(頂針,頂棍)
5、根據澆注系統型制的不同可將模具分為三類:
(1) 大水口模具:流道及澆口在分模線上,與產品在開模時一起脫模,設計最簡單,容易加工,成本較低,所以較多人採用大水口系統作業。
(2) 細水口模具:流道及澆口不在分模線上,一般直接在產品上,所以要設計多一組水口分模線,設計較為復雜,加工較困難,一般要視產品要求而選用細水口系統。
(3) 熱流道模具:此類模具結構與細水口大體相同,其最大區別是流道處於一個或多個有恆溫的熱流道板及熱唧嘴裡,無冷料脫模,流道及澆口直接在產品上,所以流道不需要脫模,此系統又稱為無水口系統,可節省原材料,適用於原材料較貴、製品要求較高的情況,設計及加工困難,模具成本較高。
所謂的2板模一般指大水口系統模具,3板模一般指細水口系統模具。3板模不可簡單地認為比2板模多一塊模板,根據產品形狀和模具設計的需要,模具可有多於3板的結
熱流道系統,又稱熱澆道系統,主要由熱澆口套,熱澆道板,溫控電箱構成。常見的熱流道系統有單點熱澆口和多點熱澆口二種形式。單點熱澆口是用單一熱澆口套直接把熔融塑料射入型腔,它適用單一腔單一澆口的塑料模具;多點熱澆口是通過熱澆道板把熔融料分枝到各分熱澆口套中再進入到型腔,它適用於單腔多點入料或多腔模具.
◆熱流道系統的優勢
(1)無水口料,不需要後加工,使整個成型過程完全自動化,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2)壓力損耗小。熱澆道溫度與注塑機射嘴溫度相等, 避免了原料在澆道內的表面冷凝現象,注射壓力損耗小。
(3)水口料重復使用會使塑料性能降解,而使用熱流道系統沒有水口料,可減少原材料的損耗,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在型腔中溫度及壓力均勻,塑件應力小,密度均勻,在較小的注射壓力下,較短的成型時間內,注塑出比一般的注塑系統更好的產品。對於透明件、薄件、大型塑件或高要求塑件更能顯示其優勢,而且能用較小機型生產出較大產品。
(4)熱噴嘴採用標准化、系列化設計,配有各種可供選擇的噴嘴頭,互換性好。獨特設計加工的電加熱圈,可達到加熱溫度均勻,使用壽命長。熱流道系統配備熱流道板、溫控器等,設計精巧,種類多樣,使用方便,質量穩定可靠。
◆熱流道系統應用的不足之處
(1)整體模具閉合高度加大,因加裝熱澆道板等,模具
Ⅳ 模具組立的定義是什麼
模具組立:按照模具設計方案進行模具組立,組立前要嚴格檢查零件質量,組立時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防止錯裝、反裝、不到位的發生。
Ⅵ 塑膠模具畫組立圖的前提
沒有什麼特定的步驟。3D轉2D產品圖之後就可以開始著手畫組立圖了,你說的前提要知道什麼,不知道是問的是些什麼,我們拿到產品先分析產品結構,外觀,入水,脫模斜度,一模出幾穴等等,同時提出產品上的一些問題反饋給客戶,不用等最新3D。結構能確定下來就可以開始組立部分,在3D里放縮水然後轉2D,在2D里鏡像,因為正面看模具與正面看產品就是個鏡像關系,所以你在組立圖上看到的產品其實不是產品,那就是後模或前模的一部分了。模仁的高度也是可以通過3D測量來定的,比如哪裡需要枕位或後模凸高的部分有多少,再到下框的部分有多少就能確定模仁的厚度,AB板的厚度各廠的做法不一樣,也沒統一的標准,我廠做的比較省,A板一般是框深加20-30MM,B板一般是框深加40-70MM(具體視框底面積)。C板么我們很少動,除非遇上頂出距離超出標准才會加高。。
不知道說的詳不詳細。。求分那!!
Ⅶ 模具全3D化設計怎麼做組立圖
你問的題目比較抽象啊 是不是把零件圖組裝在一起的呢?? 你可以新建組建 然後插入零件 通過約束就可以把零件裝在一起了
Ⅷ 什麼是模具圖
模具圖是由模具設計圖、模具裝配圖、模具結構圖、模具零件圖組成的,根據模具具體參數要求製作而成的工藝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