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塑膠產品公差在模具中怎麼處理
塑膠產品公差在模具中怎麼處理
首先產品是PP料,按0.018收縮 12.216是標准模具尺寸。你可以做到12.25-12.3之間,若正負公差一樣就好取中間好了,你也要考慮是內尺寸或者是外尺寸。
例若此尺寸是個圓孔直徑,那麼可以做12.3,就算大了,以後還是很好改的.你做小了就可能導致報廢哦. 在就是膠厚的地方可能還有考慮做大點,這個要看經驗, 你也可以拿些樣品和相對的模具實際去量下對下結果。
大部份的塑膠產品可以達到高精密配合的尺寸公差,而一些收縮率高及一些軟性材料則比較難於控制。因此在產品設計過程時是要考慮到產品的使用環境,塑膠材料,產品形狀等來設定公差的嚴緊度。除著顧客的要求愈來愈高,以往的可以配合起來的觀念慢慢的要修正過來。配合、精密和美觀是要同時的能在產品上發揮出來。
塑料產品的收縮決定了模具,要是模具做好了再去考慮塑料收縮那就麻煩了。必須要有所生產塑料的模具收縮率,根據這個模縮開模,那麼你做產品的時候就不要考慮產品收縮了。
② 塑料模具鑲件公差,是模仁那邊的孔割大幾絲還是鑲件弄小幾絲,
由於鑲件所形成的是孔,而孔的公差應取正值。因此,鑲件不能縮小,只能把鑲件的安裝孔擴大。
③ 沖裁零件有的孔有公差要求,有的卻沒有公差要求,沒有公差要求的凹模怎樣設計公差值取多大
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沖裁件的尺寸精度主要決定於模具刃口的尺寸精度,模具的間隙值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及製造精度來保證。
1、由於 凸 、凹模之間存在間隙,使落下 的料或沖出 的孔都帶有錐度,且落料件的大端尺寸即是凹模尺寸,沖孔件 的小端尺寸 即是 凸 模尺寸。
2、在測量與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為基準,沖孔孔徑是 以小端尺寸 為基準。
3、沖裁時, 凸 、凹模要與沖裁件或廢物發生摩擦, 凸模愈磨愈 小,凹模 愈磨愈 大,結果使間隙愈用愈大。
由此在決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製造公差時需考慮下述原則:
1、落料件尺寸由凹模尺寸決定, 沖孔時孔的 尺寸由 凸 模尺寸決定。 故設計落料模時 ,以 凹模為基準 ,間隙取在 凸模上 ;設計 沖孔模時 ,以 凸模為 基準,間隙取在凹模上。
2、考慮到沖裁中 凸 、凹模的磨損,設計 落料模時 ,凹模基本尺寸應取尺寸公差范圍的較小尺寸;設計沖孔 模時,凸模基本 尺寸則應取工件孔尺寸公差范圍內的較大尺寸。這樣,在 凸 、凹模磨損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仍能沖出合格製件。 凸 、凹模間隙則取最小公道間隙值。
3、確定沖模刃口製造公差時,應考慮製件的公差要求。假如對刃口精度要求過高( 即製造公差過小 ),會使模具製造困難,增加本錢,延永生產周期;假如對刃口精度要求過低(即製造公差過大 ),則生產出來的製件可能分歧格,會使模具的壽命降低。若製件沒有標注公差, 則對於 非 圓形件按國家標准「非配合尺寸的公差數值」IT14級處理,沖模則可按IT11級製造;對於圓形件,一般可按IT7~ 6級製造 模具。沖壓件的尺寸公差應按「進體」原則標注為單向公差,落料件上偏差為零,下偏差為負;沖孔件上偏差為正,下偏差為零。
不知你看懂沒有。
④ 模具的導柱孔和導柱的公差是多少
模具的導柱孔和導柱的間隔公差不能過大,剛剛好不松不緊,公差控制在單邊0.01mm內。
⑤ 塑料的公差如何確定
1)看你這個產品是不是外觀件,即我們常說的手機等等的外殼之類。
2)是不是和其他部件要進行組裝裝配,是螺紋連接還是卡勾等等。
3)你們設想的這個產品的售價是多少,開模具計劃花多少錢。
如果是比較「粗糙」的產品沒必要把公差搞得太精確。否則模具製造成本要偏高一些。試模時做不到,修來修去,浪費時間和金錢。
具體的公差還要看這個產品的外形最大尺寸,產品上要控制公差的具體部位的尺寸,脫模斜度等等。
我們做過的產品「粗糙」的+/-1mm的公差也有,精密的+/-0.03mm的也有。
看具體情況了
⑥ 如果塑料製件取一般公差MT3級,注塑模具成型零件通常採用幾級公差
塑件公差等級與模具製造公差等級對應關系
MT1——IT8級
MT2——IT9級
MT3——IT10級
MT4——IT10級
MT5——IT11級
MT6——IT11級
MT7——IT12級
⑦ 沖塑料孔模具孔和沖頭的公差多少最好
模具孔與沖頭的公差是根據圖紙的要求來確定的,不是你認為多少為好就行的。至於在塑料上沖孔的凸凹模的沖裁間隙,一般來說,間隙小一些為好,否則毛刺會很大。
⑧ 塑料打孔公差問題。
一般情況是正公差
但是塑料會收縮,圓柱度不好。
⑨ 模具製造孔軸公差為多少
1 過盈配合 H7/p6
2 導柱和導套 屬於間隙配合 H7/g6
3 頂針和模具型芯 屬於間隙配合 H8/f7
⑩ 做塑料模具畢業設計時,復雜的型芯、型腔尺寸怎麼標注,公差怎麼確定
你這個還算好了,座標標注就是合理的,有些老師還要求用座標標注
我的都無法標,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