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鐵雄心4美國好玩嗎 美國覺醒打法分享
鋼鐵雄心4中的美國挺好玩的,下面是一些關於美國「覺醒」打法的分享:
政體轉換與經濟法案:在游戲初期,不要太早轉換政體,因為早期轉換政體可能無法充分利用經濟法案,只能切換人力法案,可能會有些虧。
緊張度操作與宣戰:可以通過走「重申門羅主義」–「主動干涉」的焦點樹,在1937年中期宣戰委內瑞拉並吞並,這樣可以增加緊張度。同時,可以通過取消一定數量的保障獨立來增加緊張度,理想情況下可以達到45%的緊張度。之後可以保障山西或者民國的獨立,為之後的戰爭做准備。
加入戰爭與動員:一旦日本宣戰,美國可以立即用保障獨立的借口加入戰爭。然後迅速去掉大蕭條和孤立主義的兩大負面效果,開始動員,切換戰時經濟和兵役制度,全力爆軍工。
海軍與登陸:接下來就是如何擊敗日本海軍的問題了,如果美國海軍能打過日本海軍,那就馬上進行登陸作戰,結束戰爭。美國的開局資源遠超過日本,一旦擊敗日本,就能迅速壯大自己的實力。
宣戰時機:如果日本不宣戰,那就需要多花一些時間,走到「巨人覺醒」之前,主動宣戰。但這會麻煩很多,不過一般來說,日本都會宣戰的。
總的來說,鋼鐵雄心4中的美國玩法雖然有些復雜,但一旦掌握了技巧,就能體驗到非常有趣的戰爭過程。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到你,祝你在游戲中玩得愉快!
B. 鋼鐵雄心 4 英國王黨線最新優化(配圖)
鋼鐵雄心4 英國王黨線最新優化
鋼鐵雄心4中的英國王黨線,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策略選擇,為玩家提供了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游戲體驗。以下是對該線路最新優化的詳細概述,包括關鍵策略點、國策選擇以及配圖展示。
一、歷史背景
英國王黨線源於喬治五世國王去世後,愛德華八世因「不愛江山愛美人」而選擇退位的歷史事件。隨後,其弟喬治六世即位,並最終由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繼承王位。在游戲中,這一線路通過一系列國策和事件,讓玩家能夠體驗到這一歷史空想的魅力。
二、具體國策細節
愛德華八世籌備大婚前(1936年6月15日前)
早戰美國:
工業分配上,利用情報機構間諜網路獲取美國情報優勢,同時在約克郡修建基礎設施,製造軍工產品,重點補充槍支、火炮和艦載飛機。
空軍和海軍在倫敦集結,購買英屬馬來亞的石油,進行訓練。
早期美國兵力薄弱,可多出八步二炮和填線師進行攻擊,同時防禦加拿大方向,需要48-72個師,由蒙哥馬利元帥指揮。
調整航線和政治點使用:
調整航線增加戰爭支持度至25%,切換部分動員。
政治點優先用於部分動員(150pp),然後任命陸軍部長(100pp)。
利用陸軍精神和陸軍顧問減少花費,並上3個陸軍顧問(共200pp,王黨送100pp)。
走鞏固不列顛帝國到英聯邦關系:
為了最快完成帝國聯邦國策,需要在自治領存在的情況下進行。由於婚禮後期各自治領會脫離聯合王國,需要重新成立傀儡國並吞並。
愛德華八世籌備大婚(1936年6月15日左右)
重要選擇:
退位,換喬治六世國王登基(與歷史一致)。
貴庶通婚,放棄子女繼承權,未來由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登基(穩定度下降較少)。
大婚,穩定度下降較多,但可達成華里絲美國女王成就。
內閣倒台 自治領獨立
籌備婚禮期間會觸發不同階層支持或反對國王結婚的事件。王黨內閣成員給予國王支持。
當國王決定大婚時,鮑德溫內閣集體請辭,自治領決定獨立。
愛德華八世大婚 早戰美國
內閣倒台,國王支持率下降,自治領獨立。國王決定重新控制自治領,並計劃統一英語圈。
調整航線結束,戰爭支持度不足,需盡快點出王黨和保佑國王政策。
製造對美國的正當化宣稱,准備登陸。
陸軍經驗換成優勢火力學說,進行部隊編制改革。
登陸美國,一路平推,38年10月美國投降。
三、配圖展示
(以下圖片展示了游戲過程中的關鍵事件和決策點,幫助玩家更好地理解策略實施過程)
四、後續策略
南征北戰 成立帝國聯邦:
與德國結盟,打法國獲得法蘭西島成就。
統一愛爾蘭。
奪回自治領,成立帝國聯邦。
注意事項:
打南非需在坦尚尼亞到尚比亞修鐵路,確保補給。
澳大利亞可從新加坡出發,在北部登陸,注意沙漠補給。
英屬印度獨立後會陷入內戰,分出多個國家,但無核心,可後續處理。
彩蛋與特殊成就:
內戰後的麥凱撒比華里絲更強,可考慮不更換。
成立美利堅聯合王國需完成統一英語圈國策,並確保美國存在且非同盟。
通過以上策略和優化,玩家可以在鋼鐵雄心4中更好地體驗英國王黨線的獨特魅力,實現歷史空想的輝煌成就。
C. 當世界提前進入舊日藍調——鋼鐵雄心:余燼(Heart of Iron: Ash)大型Teaser。
在《鋼鐵雄心:余燼》(Heart of Iron: Ash)這款正在開發的鋼鐵雄心4架空模組預告中,其獨特設定與傳統架空世界的歷史變化有著顯著差異。1890年代,人類在非洲坦尚尼亞意外發現了一處外星遺跡,名為「鉭」(Tanzanium)的氣態元素被挖掘並應用,它不僅是能源,更是提升軍事技術的關鍵。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升級,全球人口在使用這種元素武器後的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導致歐洲大部分地區變得不宜居住,全球人口估計損失了83%到88%。模組的核心內容圍繞世界各地在災難後的倖存者國家展開。
北美地區在該模組中呈現出軍政獨裁的格局,潘興領導下的軍事專政控制著美國,州政府被替換,國會僅存咨詢職能。德克薩斯不再是邦聯的一部分,而是獨立國家,由W·李·奧丹尼爾領導。北美還有黑幫勢力,如五點幫、費城黑幫和芝加哥組織,分別由查理·盧西安諾、薩爾瓦多·薩貝拉和艾爾·卡彭領導。
南美洲和中美洲同樣受到戰爭的影響,英國和美國的殘余勢力影響顯著。義大利在黑色月份災難中受損嚴重,北部被鉭物質雲污染,面臨外來侵略。巴爾乾地區如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雖然內戰不斷,但相對安全,克羅埃西亞的Pavelic探險隊是獨立的,而日本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創。
《鋼鐵雄心:余燼》關注死區的設定,如英國和日本,雖然在地圖上顯示,但無法居住。模組開發者Kupper提及未來可能對某些區域進行調整,如撒哈拉沙漠風暴,以增強故事的連貫性。下一次預告將深入探討中西部的奧馬哈共和國等更多區域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