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鋼鐵廠是誰
國內的鋼鐵廠整合以後估計就是寶鋼第一了
② 漢陽鐵廠耗資巨大,為何剛投產就瀕臨破產
文/寂寞的紅酒
漢陽鐵廠是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斥巨資打造的一家現代化鋼鐵企業,是我國晚清時期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鋼鐵廠,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不過漢陽鐵廠雖然歷時三年、耗資巨大,但投產沒多久就處於了破產的邊緣。那麼漢陽鐵廠砸了那麼多錢,為何剛投產就瀕臨破產?
第一,漢陽鐵廠是張之洞搞得一項政績工程。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陞官,搞一些政績和聲望出來,所以他不聽李鴻章和盛宣懷的勸告,執意要把漢陽鐵廠放在眼皮底下,把漢陽鐵廠設在了既不產煤炭也產鐵礦的漢陽,理由是他希望能在武昌總督署看到鋼鐵廠冒煙。也許很多人認為不可思議,其實從張之洞個人來講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的,他算的是政治賬,他要讓天下的人都看到他的鐵廠機器轟鳴,看到他的政績,和官帽比起來銀子根本不算什麼,反正也是花的國家的錢。就這樣,一個耗資巨大的政績工程出現了,不管鐵礦石還是焦炭都得從外面運,所以生產成本高的嚇人,鐵廠鍋爐一開,每天就要賠2000兩銀子,湖廣再有錢也禁不住如此造,漢陽鐵廠就是個無底洞,所以投產沒多久就處於了破產的邊緣。
第二,漢陽鐵廠是典型的封建制國企,官本位盛行,管理者不懂經營,裡面又多是吃國家餉銀的關系戶,所以造成了鐵廠經營管理不善,產品乏善可陳,問題一大堆,積弊難反。由於生產的鋼鐵產品不過關,不僅國外不願意采購,國內廠礦企業也不願意買,造成產品嚴重滯銷,鐵廠一直在虧錢。鐵廠不盈利,官員貪污腐化,又有那麼多關系戶吃白飯,所以鐵廠幾乎讓他們吃黃了。雖然盛宣懷接手,漢陽鐵廠略有起色,但盛宣懷也沒撐幾年,漢陽鐵廠最終由於負債累累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第三,當時中國工業技術落後,缺乏完整的工業體系和技術積累,漢陽鐵廠沒市場、沒技術、沒人才而且還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想搞起來非常困難,這和當時的時代有關。此外,由於清政府腐朽,洋人在中國享有種種特權,因此外國鋼鐵在中國市場非常有競爭力,從國外運過來鋼鐵比國內還便宜。漢陽鐵廠僅僅依靠官府的背景硬撐著,但這種靠行政權力支撐的企業在張之洞離任後,缺少了政府的保護和支持,所以很快陷入了困境。面對漢陽鐵廠的爛攤子,接手的大買辦盛宣懷也是無力回天,最終把漢陽鐵廠大部分股份和優質鐵礦石都廉價賣給了日本人。
③ 晚清時期,以下哪一位創辦了號稱"亞洲第一大鋼鐵廠"的漢陽鐵廠
漢陽鐵廠始建於1891年,1894年建成投產,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比日版本第一家近代鋼權鐵聯合企業八幡制鐵所早7年。漢陽鐵廠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籌建,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1908年,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合並組成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改為完全商辦公司。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武漢鋼鐵公司的一部分。
④ 為什麼說漢陽鐵廠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的鋼鐵廠
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又專打出了「求富」屬的旗號,舉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輔助軍事工業。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有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廠,也是中國乃至東亞第一個近代化鋼鐵企業――漢陽鐵廠。
1889年,張之洞由兩廣總督調任湖廣總督,1890年9月,張之洞開始興建漢陽鐵廠(同時他在武漢辦起了槍炮廠、織布局、紡紗局、繅絲局、制麻局,為日後的工業大城市武漢奠定了基礎)。
1890年11月,漢陽鐵廠正式興建,1893年全部竣工,1894年5月出鐵,繼續建設到1896年4月,累計耗資已達500餘萬兩,鐵廠也有3年產生鐵14萬噸的能力,該廠設備先進,擁有十個工廠,三千多工人,所生產的鐵除了供應本國外,還出口到美日等國,是當時東亞最大的鋼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