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親子共讀學生篇
對孩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 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麼令人欽佩!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的人是「大寫」的人。 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麼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巨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卧床不起。聽著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著床頭的書說:「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 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閱,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說:「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是它教會我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對父母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看到保爾· 柯察金以及當時大批的革命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在革命斗爭的熔爐中百煉成鋼的故事,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中有這么一名話:「人在痛苦中,只有一樣能挽救他,那就是感覺到人民需要他,知道他的生存並非無益。」是的,一個人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有了高尚的生活目的。才不會被生活中的困難、不幸所壓倒,才會在斗爭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理解人生,熱愛人生。談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一定會想到那熊熊的高溫煉爐。的確,我們每個人如同生鐵,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好比是煉爐。鐵成鋼,只有靠一種途徑——煉! 保爾的一生是十分曲折的。他決不是一個天生的英雄,而是通過自身斗爭,在戰斗、勞動、工作的種種困難中磨練,從而由一個出生貧寒,而且身患重疾的少年成為了一名具有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的共產主義戰士。保爾不僅在革命時受到了數不盡的迫害和排斥,當他因傷退伍,雙目失明,身體癱瘓,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時,仍然是那樣的頑強不屈,把筆作為武器,開始新的生活。 朋友們,當你面對漫長的人生之路,面對五光十色的世界,你在想什麼?你准備怎樣合適?是否和我一樣也曾經感到過困惑呢?而保爾的故事無疑是一支催化劑,為我們前進的步伐注入新的動力。書,給了我們啟示,帶我們思索,然而思索之後更重要的是去實踐那遙遙的期待,悠悠的路程。讓生命在求索中袒露腳踏實地的淳樸,讓青春在搏擊中展示獨特風采,讓人生在奉獻中綿延成為美麗的詩行! 後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為了人們愛不釋手的讀物。裡面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雖然現實生活中未必再要求我們像保爾當年那樣一天發起十七次沖鋒去攻佔一個城堡,但是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保爾的那種為人類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乾的精神;那種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勇於進取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仍是我們在學習中應該有的精神與行動。 另 也可從教育子女方面寫 寫教育子女要學會堅毅 學習保爾
『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第一章(學生版)
第二部第一章
保爾恢復了知覺,但他的右眼失明了,所以不能再上前線。保爾出院後和冬妮婭回住到了布郎斯其的答家裡。他邀請冬妮亞參加城裡共青團的會議,在會上,保爾因為冬妮婭的打扮和輕蔑挑釁的眼光和她爭吵起來,兩個人最終分手了。
後來保爾參加了肅反工作。這個工作緊張而繁重,影響了保爾的健康,於是他到鐵路工廠去擔任共青團書記。
保爾因為一次演說與另四名同志一起被開除出省委會。後來又回到黨的隊伍,並在大會上發言,還與伊萬重歸於好。
『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青少年版 小學生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今天,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後,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捨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後終於癱瘓了。但他並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跡般地從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最使我感動的是下面的故事。索絡面卡區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麼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幹活,午飯天天是素扁湯和一隻煤球一樣的黑麵包。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我想,我國的創業者和建設者與他們的情況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辛勞的勞動者和革命者用血汗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煉好本領,為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奮斗。
望你滿意!
『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少年版每章梗概(100∽200字)
一、韓信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二、宋慶齡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三、誠信的故事五則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華盛頓與尼克松、柯林頓的對比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 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4. 清順治的故事 清順治十五年,戊戌科考,殿試評卷接近尾聲,就在即將發榜的頭天晚上,順治皇帝仍在親自閱卷。依照清代科舉制度,殿試結束後,首先由讀卷大臣評卷,然後從中挑出最好的十份試卷。上呈皇帝重新審閱,再由皇帝親自決定前三名。所謂「天子門生」,即為此意,皇帝說了算。
順治仔細翻閱試卷,忽然被一篇文章吸引住了。此人寫得一手好書法,文章結構嚴謹。而且大膽直言,切中時弊,幾乎無懈可擊,尤其是結尾「克寬克仁、止孝止慈」一句,讓順治大為欣賞。反復權衡之後,順治決定取此人為頭名狀元。主意拿定,順治卻忍不住好奇,當即命人拆開試卷彌封,想搶先看看新科狀元究竟花落誰家。選拔狀元,歷來是朝廷盛事。舉國關注。
這名幸運兒名叫孫承恩,江蘇常熟人。看著看著,順治突然想起了什麼,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半年前的順天鄉試中,發生了震驚全國的科場大案,牽連甚廣。順治嚴令刑部查辦,數十名官員和考生被處腰斬或流放,並株連家屬,其中有個叫孫昒的考生,因舞弊已被流放關外,正好也是江蘇常熟人。
孫昒、孫承恩,順治反復默念了幾遍,心中突發奇想,這兩人同姓同籍,會不會是一家人呢?果真如此的話,按照當時的法律,孫承恩必受株連,首先政審這關就通不過,當然不能錄為狀元。順治畢竟不是糊塗昏君,知道事關重大,僅憑猜測恐怕誤事,可是明天就要發榜,又來不及細細查證。為慎重起見,順治立即將內閣學士王熙召來,吩咐他連夜出宮,必須親自找到孫承恩,其餘不必多說,只需問明二人是否有親屬關系,快馬回報。
或許有人會以為,順治多半是神經過敏。無中生有。事實上,他猜得一點兒沒錯,孫承恩與孫昒的確是一家人,而且是親兄弟。真是無巧不成書!然而,順治只猜中了其一,卻未料到其二,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派去打探情報的寵臣王熙,與孫承恩竟是多年至交。好友有難,焉能見死不救?
王熙明知孫承恩與孫昒是親兄弟,卻在皇帝面前裝糊塗,絲毫不露聲色。他心急如焚,快馬加鞭,很快找到了孫承恩的住處。故友相見,來不及敘舊,王熙就把皇帝的底牌和盤托出,毫無隱瞞,然後又意味深長地說道:「現在你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高中狀元,加官晉爵;要麼名落孫山,甚至招來牢獄之災,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就憑你一句話了。你說,我該如何回奏皇上呢?」話說得婉轉含蓄,孫承恩腦子不笨,當然聽出了弦外之音,王熙分明在暗示自己——千萬不能說真話!
王熙的好意,卻讓孫承恩陷入了兩難境地:金榜題名,瓊林大宴,何等榮耀,十年寒窗為的不就是今天嗎?可是,要自己睜眼說瞎話,豈不枉讀聖賢書,又怎麼對得起良心?孫承恩左右為難,沉思良久,最後凜然道:「禍福命耳,不可以欺君賣弟!」意思很明白,是要讓王熙如實上奏。
王熙大感意外,又心生敬佩,連連搖頭嘆息,上馬轉身離去。沒走出幾步,王熙忽然又掉轉馬頭,面色凝重,再問孫承恩:「你可要三思而行啊。後悔就來不及了。」孫承恩主意已定,斬釘截鐵地說:「雖死無悔!」見他如此堅決,王熙無奈,惋惜不已,只好長嘆一聲,策馬疾馳而去。
趕回皇宮,已是半夜。養心殿依然燈火通明,順治仍端坐於龍椅,焦急地等候迴音。王熙再不敢隱瞞,把見到孫承恩的前後經過,原原本本地如實上奏,心中暗暗為好友捏了把汗。沒想到,順治聽後竟感慨萬千。覺得孫承恩是個可靠之人,面對功名利祿之誘,仍不失誠信,尤其難能可貴。次日金殿唱名,孫承恩獨占鰲頭,高中狀元。
如此看來,做人還是要講誠信,倘若孫承恩不實話實說,被順治皇帝知道實情後就有欺君之罪,必會株連九族,而正是孫承恩的實事求是,讓順治皇帝看到了他誠信可貴的一面。這樣的人也必定是可靠之人。
『伍』 學生作文: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翻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一路陪伴保爾從懵懂稚嫩的孩童,成長為一名共產黨的鋼鐵戰士。那麼,鋼鐵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如果說,幼時做鍋爐工,保爾窺見了生活的底層;戰場上沖鋒陷陣,保爾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那麼,在博雅爾卡的築路工程便是意志與大自然的斗爭。
嚴冬,城市中的人們沒有木柴,無法取暖。黨組織人們修建一條七公里的鐵路,保爾毅然參加。冰天雪地之中,保爾穿著東拼西湊的單衣,踏著破爛的皮鞋,帶領工程隊揮動著鐵鍬。夜晚,他們睡在堅硬冰冷的水泥地上,保爾的脖子上長了兩個毒瘡,同時,當他們放下一天的疲憊進入夢鄉時,土匪總會突然襲擊......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有人病倒,有人抗議,有人逃跑。而保爾卻頑強的與困難作斗爭,堅持到病倒在雪地里。
「本來這是一個人無法忍受的,但是當他為理想而奮斗的時候,他真的就能忍受了。」為什麼保爾可以在嚴冬中堅守?為什麼保爾可以連續五天強忍發燒痛苦,依舊揮動鐵鍬修築鐵路?真相就在保爾所說的這句話中。是啊,那樣艱苦的自然條件,本是一個人無法忍受的,大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總是渺小的。但是,人類在自然界中取勝,不僅依靠大腦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意志力。當保爾認清,自己賣命的勞動、付出,是為了保證全城人民的溫飽,為了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這時,他就有了無窮的力量,他就可以戰勝自然。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他全身癱瘓,只有大腦和兩根手指可以活動----他就是霍金。他不被人們看好,因為他的殘疾,他甚至不能作為一個正常人。但是,他卻打敗了癱瘓,他憑借他頑強的意志力,潛心科研,終成為一名名揚四海的科學家,取得不斐成就。
人生中亦是如此,在一次次錘煉之後,在一個個磨礪之後,我們努力站起,奮力前進。理想,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磨難,是一個人成長的機會。在未來,心懷理想,百煉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