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鋼鐵俠中所有型號盔甲的詳解及圖
1. 馬克1型
這是鋼鐵俠系列中的首款裝甲,由托尼·斯塔克在山洞中利用周圍材料製作。主要特點包括噴火器和導彈,能夠飛行,但由於燃料和設計限制,其飛行性能不佳。
2. 馬克2型
作為原型機,馬克2型奠定了後續鋼鐵俠裝甲的基礎。它是首個配備電弧爐的裝甲,並引入了賈維斯智能系統。主要武器是手心和胸前的電弧炮,盡管存在高空飛行時結冰的問題,但這套裝甲標志著托尼·斯塔克裝甲技術的重要進步。
3. 戰爭機器/鋼鐵愛國者
這兩套裝甲基於馬克2型進行改造,外觀相似。戰爭機器在《鋼鐵俠2》中投入使用,而鋼鐵愛國者則在《鋼鐵俠3》中用於搭載總統。它們裝備了更多熱武器,如迷你機槍和導彈。
4. 馬克3型
這是托尼·斯塔克研製的首款正式裝甲,著名的「鋼鐵俠」名稱即來源於此。換上了紅金配色,解決了馬克2型的結冰問題,並增強了武器系統和防禦能力。
5. 馬克4型
馬克4型外觀與馬克3型相似,但肩部、腹部和腿部設計有明顯區別。它是《鋼鐵俠2》中托尼·斯塔克在博覽會上的裝備,手部飛彈數量增加至八顆。
6. 馬克5型
被稱為「手提箱戰甲」,特點是輕量化設計,便於攜帶。它需要依賴托尼·斯塔克的方舟反應爐供能,並具備自動飛行和目標追蹤能力。
7. 馬克6型
反應爐回歸圓形設計,這款裝甲專為戰斗設計,擁有強大的武器系統,包括微型穿甲彈、重型導彈和激光武器等。它還具備自動穿戴功能,並在《復仇者聯盟》中出現。
8. 馬克7型
這款裝甲的特點是反應爐的圓形設計,以及強大的武器系統,包括多種導彈和激光武器。它還具備自動飛行和目標追蹤能力,是後續自動穿戴裝甲的鼻祖。
9. 馬克15型——鬼祟
這款裝甲擁有內置的偽裝系統,能夠隱身,並調整盔甲的亮度以融入環境。它是首款有名字的裝甲,主要用於隱身任務,但也能用於戰斗。
10. 馬克17型——碎心者
這是專為戰斗設計的裝甲,首次採用大型胸前沖擊炮。其設計穩固,能夠產生強大的破壞力,並具備能量盾以保護自己及隊友。
11. 馬克41型——骨骼
這款裝甲能夠分解成獨立部位,外觀輕薄,速度和機動性極高。雖然防禦力較弱,但適合快速移動和閃避。
12. 馬克42型——浪子
《鋼鐵俠3》的主角裝甲,能夠獨立飛行並組裝。它採用了高強度的玻璃纖維、鈦合金和陶瓷材料,具備抗熱、抗寒、抗輻射和抗電流的特性。
13. 馬克44型——反浩克裝甲
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出現,用於控制浩克。它基於馬克43型設計,能夠發射牢籠限制浩克行動,並在受損時提供零件替換。
14. 馬克50型
這是目前最強大的鋼鐵俠裝甲,出現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具備高度智能,防禦力和攻擊力都非常強大,能夠與滅霸抗衡。
Ⅱ 托尼斯塔克一共研究出幾代鋼鐵俠
45套復
鋼鐵俠制1中有三套
鋼鐵俠2中增加了馬克4(跳飛機時,開派對時穿的),馬克5手提箱裝甲,馬克6三角反應堆裝甲
復仇者聯盟中加入了馬克7號
鋼鐵俠3里算上之前的,托尼開發到了第42號
在復仇者聯盟2中,開場襲擊九頭蛇,用的是馬克43,它是42號的改進型,繼承了42號自由組裝的特點;反浩克按照代號排列是馬克44;最後決戰配合雷神摧毀天空中的索科維亞用的是馬克45,可惜電影里並沒有它的組裝鏡頭,漫威官方表示這款裝甲使用了納米科技。
馬克43
Ⅲ 鋼鐵俠1,2.復仇者聯盟里,鋼鐵俠穿的盔甲分別是
我來回答。鋼鐵俠1里,用下腳料做的是MARK1,白色的是MARK2,然後就穿著mark3跟那個禿版頭打,後來戰損了權。鋼鐵俠2里,賽車時候穿的是便攜版的mark4,之後跟詹姆斯·羅德打鬥的時候就是mark5,升級後的三角形標志的是mark6,復聯里開始的時候也是mark6,戰損後,換成了新的mark7。
Ⅳ 鋼鐵俠十大最帥裝甲
鋼鐵俠十大最帥裝甲
一型Mark 1
於《鋼鐵俠》中托尼被十戒幫囚禁時利用簡陋工具所製造的裝甲。武器有兩具火焰發射器和一支火箭,還有一具噴射背包,此裝甲相比起其他裝甲,很多關鍵的運作帶防禦力較差,武器系統也頗為落後。
二型Mark 2
於鋼鐵俠中屬於試作型裝甲,因此沒有額外的武器,只具有飛行功能、兼具手臂內藏武器測試平台的燃燒彈發射器裝置與置於掌心的飛行穩定器兼沖擊激光炮,並可以手動開啟副翼。由於沒有加入鈦金屬,到在1萬米左右高空時會因為氣溫問題導致結冰及與賈維斯失聯。
此裝甲後來在《鋼鐵俠2》時被詹姆斯·羅德斯中校帶走,交付給漢克默公司進行改造,加裝以及雙手各自加裝一挺沖鋒槍,之後改名為「戰爭機器」,在事件結束後回收。
三型Mark 3
於《鋼鐵俠》中托尼所穿的裝甲完成品,由「鈦〈95.5%〉金〈4.5%〉」合金所製成,武器有肩上的子彈發射器、前臂的小型導彈、燃燒彈發射器、置於掌心的飛行穩定器兼集束炮及胸口以動力爐核心直接輸出的強化沖擊炮,在第一集片末的戰斗中嚴重損壞。
四型Mark 4
在三型基礎上進行修改,進一步輕量化,完全改進了外形,更加貼合人體流線型,且是六型的原型,在武器設定上大體與三型相同,因為改進了外形,所以減輕了重量,因此飛行速度對於三型來說有一定的提升。
在《鋼鐵俠2》開場曾一度由飛機跳下至Expo會場及中段荒唐行徑,估計性能、武器系統、防禦力等都是三型改良版,內置過濾功能,甚至能把尿液過濾成飲用水。
五型Mark 5
手提箱式裝甲,可以縮成手提箱攜帶。由於要進行縮小工程,裝備簡便,武器系統只有雙手飛行穩定器的能量炮,估計其他性能都跟三型基本相約,但沒有了賈維斯的支援,裝甲因全由一層輕薄甲片組合而成因此在防禦上較其他裝甲來得薄弱。雖有飛行裝置,但在電影中則被省略。
在鋼鐵俠2中,與萬科第一次交手時嚴重損壞。可以看出此時托尼已經意識到盔甲在緊急情況下無法立刻著裝,為後期機體打下概念性的基礎。
六型Mark 6
於《鋼鐵俠2》後期發現及自製出新元素後製成的裝甲,在第二集後期及電影《復仇者聯盟》內所穿的全新裝甲。最大特色是心口的圖案由圓環改為倒三角形,性能、武器系統、防禦力等都是四型的強化版,前臂的小型導彈裝置改為環臂伸出的多重小型導彈及藍色能源彈的裝置,雙手手背各有一發自備一定能量的高功率輸出激光,由於能量另外儲備,並非和裝甲的能量相連,所以只有一發,用完後會從手腕處彈出類似彈殼的能量儲存裝置。托尼·斯塔克又研發了一套跟Mark 6一樣的具有防冰和防水的機能。(放在斯塔克大樓裡面)
七型Mark 7
於電影《復仇者聯盟》內最後大戰時所穿的裝甲。與五型一樣有變形機能,本來閑置時呈鐵筒狀,可變為飛機形狀移動,只要帶上特製手環,可不用機械臂幫忙自行裝著托尼身上。但和五型不同,在方便之餘裝甲的防禦力並沒有減弱,反是最強的一套。在性能方面可以說是截至七型為止最優秀者,與六型的裝備基本相同,但備有更大量的小型導彈及導彈,雙手手背各一發激光光也提高輸出功率並配備三聯裝發射,以及改為由裝甲的能量直接供能,噴射推進能力提高並配備多組噴射口強化飛行能力,膝蓋部也加入了武器。另外加設了可以加強戰斗資訊支援及戰鬥力的戰爭模式,顯示屏亦由藍光轉為紅光。最大特徵是胸口的能量燈圖案改回圓形。從電影《復仇者聯盟》內托尼追核彈可以看出,七型在速度上也不遜於其它機型。
八型Mark 8
電影《鋼鐵俠3》內托尼因紐約事件而患上失眠及焦慮症而寄情製作大量不同型號戰甲,收藏於其海邊大宅隱藏機庫內。
是七型的改進版本,比七型更靈活和更具操作性,同時在武器配備上大體與七型相當。保留了著名的紅、金的色調,它和七型的外觀略有不同,具有獨特的光滑面罩設計。
(自此型號始,便不需裝著即可讓托尼藉由人工智慧AI賈維斯的輔助進行遠端操控,另外可在任何情況下給托尼著裝。)
九型Mark 9
是八型的改進版本,九型重新設計添加了機動推進器的飛行能力,外觀改變比較明顯。除此之外與八型的裝備基本相約,但備有更大量的小型導彈及導彈,也是專門為戰斗而設計的重型裝甲。
在電影《鋼鐵俠3》中,九型對因為病毒而重生的小辣椒發起攻擊,但被小辣椒空手擊破胸口動力爐,最後小辣椒利用九型的激光炮和配備的重型導彈將基里安消滅。
十型Mark 10
八型的改進版本,比七型更強防禦力和更具操作性,外觀改變比較明顯。它還重新設計了裝甲腳底推進器,強化飛行能力。
Ⅳ 求鋼鐵俠中所有型號盔甲的詳解及圖
馬克一型是最原始的MK鎧甲,功能不全面,而且動力系統只能維持大概50分鍾,主專要武器就是屬左手的噴火器,和右手的一發導彈,缺點是,很多關鍵的運作帶,都外露,因此,受到槍擊之後傳送帶易斷了,斷了之後腿不能動。
參考資料:鋼鐵俠所有型號鎧甲 網路貼吧
Ⅵ 鋼鐵俠馬克1到馬克50的進化史,每一款都燃到爆!收藏了
鋼鐵俠從mark1到mark50的裝甲進化史如下:
mark1:這是托尼·斯塔克的初代裝甲,不僅是他的救命稻草,更是他裝甲技術的革新起點。雖然外觀相對簡單,但意義非凡,標志著托尼正式踏上了成為鋼鐵俠的道路。
mark2:這款裝甲標志著托尼開始走向實戰化,成為戰爭機器。它在戰斗中展現了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
mark3:這款裝甲在《鋼鐵俠》系列電影中首次亮相,面對爆炸也不回頭的英勇形象讓人記憶猶新。它是托尼最著名的裝甲之一,也是他最信賴的戰斗夥伴。
mark4mark5:這兩款裝甲在《鋼鐵俠2》中相繼亮相,其中mark5的手提箱造型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它們在性能和外觀上都有所提升,為後續裝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mark6:這款裝甲以新式能源革新為特點,為後續戰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它的出現標志著托尼的裝甲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mark7mark14:這些裝甲在《復仇者聯盟1》和《鋼鐵俠3》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各具特色,有的擅長紅外追蹤,有的則具備強大的火力支援能力。這些裝甲見證了托尼在戰斗中的智勇雙全。
mark15mark32:這些裝甲在危機中一次次展現了托尼的應急策略。它們有的擅長隱身,有的則具備強大的防禦能力。每一次危機中的絕地反擊都讓人印象深刻。
mark33mark40:這些裝甲在性能和外觀上都有所突破。其中,亞軌道裝甲和超高速裝甲的mark39、mark40更是預示著科技的重大突破。
mark41mark43:骨骼結構的mark41為mark42的搞笑元素奠定了基礎,而mark42則是《鋼鐵俠3》中的搞笑擔當。盡管如此,mark43在《復仇者聯盟1》中的毀滅仍然讓人扼腕嘆息。
mark44mark47:反浩克裝甲的mark44和mark45是托尼對抗外敵的重要武器。而內戰裝甲mark46和蜘蛛俠英雄回歸中的mark47則每一次登場都帶來新的驚喜和期待。
mark48mark49:這兩款裝甲的真實性仍有待確認,但它們的出現無疑為鋼鐵俠的裝甲家族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mark50:這款裝甲在《復仇者聯盟3》中的出場無疑是最具突破的一次。納米技術和瓦坎達振金的融合讓這套戰甲強大到極致,盡管缺少了傳統的鋼鐵感,但其強大性能和托尼的犧牲精神讓人深感震撼。
以上就是托尼·斯塔克從mark1到mark50的裝甲進化史,每一款裝甲都見證了他的成長和戰斗歷程,也讓我們更加懷念這位「鋼鐵」與「天才」並存的英雄。
Ⅶ 鋼鐵俠有多少種形態
1. 在電影《鋼鐵俠》系列和《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托尼·斯塔克共展示了七套不同的裝甲。
2. Mark I: 這是托尼·斯塔克在電影《鋼鐵俠》中最初設計的裝甲,主要用於逃離恐怖分子的控制。
3. Mark II: 作為原型裝甲,Mark II在《鋼鐵俠》中首次亮相,後來在《鋼鐵俠2》中被改進成戰爭機器裝甲,由羅德上校(小羅)駕駛。
4. Mark III: 在《鋼鐵俠1》中,這套紅色和金色的裝甲是托尼設計的最後一套,它採用金鈦合金材質以解決之前裝甲的冰凍問題。
5. Mark IV: 在《鋼鐵俠2》中,這套裝甲是Mark III的升級版,外觀與Mark III相似。托尼穿著這套裝甲與駕駛Mark II的羅德發生了一場戰斗。
6. Mark V: 被稱為「攜帶型盔甲」,Mark V可以在一個特製的手提箱中攜帶,這套裝甲在《鋼鐵俠2》中的賽車場場景中首次使用,幫助鋼鐵俠擊敗了鞭索。
7. Mark VI: 在《鋼鐵俠2》的後半部分和《復仇者聯盟》的前半部分,托尼穿著這套裝甲。與之前的Mark III和Mark IV相比,Mark VI最顯著的變化是胸口反應器的設計從圓形改為了三角形。
8. Mark VII: 這是在《復仇者聯盟》最終戰役中自動發射,成功接住從大樓墜落的托尼·斯塔克的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