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俠為什麼沒有幫戰爭機器的裝甲進行升級
鋼鐵俠閑時總會對自己的戰甲進行升級和改造,從最初的mark1,到復聯3里的mark50,無數次的換代升級才讓托尼有了如今能讓滅霸掉血的戰力。
如果他的的技術被軍方利用了,那麼很多地方都會受到牽制,托尼可喜歡這樣的局面。可憐的羅德估計只有在軍方辭職不幹了才會有可能獲得一套全新的戰甲。
② 電影中的「鋼鐵俠」走了,現實中的「鋼鐵俠」來了
文|佘凱文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在《復聯4》中,陪伴我們多年的鋼鐵俠,托尼.史塔克還是在不舍中離我們而去(不.是.劇.透),鋼鐵俠這一形象,曾拯救漫威於將傾,他同樣也是很多人打開科幻世界大門的領路人。
多少人,特別是男孩,在當初看完鋼鐵俠後會幻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擁有這么一套機甲,時至今日這個夢想離我們越來越近。
外骨骼設備已在多領域落地
鋼鐵俠的戰甲其實就是一套外骨骼穿戴式設備,也可以稱為穿戴式機器人,這類設備對於技術要求很高,需要集人工智慧、感測、移動控制、信息、能源、驅動系統等等於一體。
外骨骼機器人能夠為穿戴著提供動力,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國內外已經出現很多較為成熟的產品。
在實際落地中,外骨骼設備主要分布在兩個方向,一是增幅型、一是輔助型,前者主要運用在軍事及工業領域,後者則在醫療領域較為常見。
外骨骼機器人的概念最早是來源於軍事領域,2000年左右,美國軍方產生了培育超級士兵的想法,「外骨骼機器人」在此時被提出。
美國軍方期望通過這類外骨骼穿戴式設備來提高士兵們的單兵能力,由外部機械進行增幅,使其在速度、彈跳、力量等方面獲得提升。
目前比較有名的軍事外骨骼機器人有美國雷神公司的XOS以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人類外骨骼負重系統。
近幾年,國內對於軍事外骨骼機器人的重視程度也越來也高,例如中國兵器集團、中國航天工業集團、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都在進行這方面技術的研發。
像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外骨骼設備也多次出鏡,例如配備加特林的機型手臂,還有最後齊心協力推動「頂針」所使用的增幅手套,都屬於外骨骼設備。
在軍事領域外,目前外骨骼設備運用最多的當屬醫療康復領域。在該領域外骨骼設備主要是用在殘障人士及老年人身上,在擁有外骨骼機器人後,可以幫助恢復行走能力,或者直接賦予重新站立行走的能力。
在這方面比較著名的有美國EksoEkso Bionics公司,早在2012年,其設備就已經開始像醫院和康復中心提供。
國內方面,近幾年也湧入了一大波公司,包括傅利葉智能、尖叫 科技 、大艾、邁步、程天 科技 等等。
這些公司相比國外大型公司起步較晚,但目前都已經拿到市場融資,說明市場對於外骨骼機器人的前景十分認可。
大艾旗下的外骨骼機器人,於2018年6月成為中國首個通過CFDA認證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特別在國內市場,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外骨骼設備對於相關從業人員而言變得十分必要。
京東在2017年就為旗下員工配備了外骨骼機器人,雖然京東早已開始部署無人倉儲系統,但仍需要人工來協助機器工作。員工每天彎腰幾千上萬次分揀快遞,長此以往,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
京東的外骨骼機器人運用了壓力感測器、陀螺儀、無線傳導等技術和儀器,憑借動力學原,幫助工人減輕負重,減少身體損傷,並大幅度提升效率。藉助外骨骼設備的動力系統,即便是女性員工也能輕松搬運15KG的貨物。
除了以上領域,外骨骼機器人還在救災、搶險等場景得到廣泛運用。
你與「鋼鐵俠」之間只差450000刀
如果說上面那些設備看起來與「鋼鐵俠」還有差距,那麼接下來這套你應該會滿意。
英國的一家公司Gravity Instries研發了一套「飛行裝甲」Jet Suit,穿上它你便可以像鋼鐵俠一樣,感受飛行的樂趣。
這套設備帶有6 個迷你飛行引擎,各重22公斤,分別裝上4 個於雙手臂以及兩個於小腿或背上,使用鋰電池啟動,之後通過燃燒燃料的方式持續提供動力,穿戴著通過改變身體方向來控制飛行。
在飛行高度及速度方面,Jet Suit一定超過了你的預期,其最高飛行高度可達將近4000米,而最快時速接近89公里每小時。
2017年,Jet Suit還創造了身體控制噴氣發動機動力套裝中速度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並且還入選《時代》雜志,2018年度代「年度最佳發明榜單」。
這套設備的研發,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類重新思考未來飛行的模式,但目前而言技術還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在啟動後每分鍾會消耗4公升的燃料,飛行時間最多持續9分鍾。
好消息是,Jet Suit已經在英國的Selfridge百貨公司進行出售,其售價為45萬刀(約300多萬人民幣),並且全球限量9套。
目前,Gravity Instries正打算推出一個世界級重力競賽系列,各家憑借自己的飛行裝備進行角逐,已經在與可能的主辦城市、媒體單位和贊助商就賽事具體運行進行討論,最快可能會在今年年底。
說起來,這套設備其實並沒有太多實際功能,只能用來 娛樂 ,雖然全球限量9套,但我想應該還沒賣完,錢多任性的朋友們,不妨可以考慮入手一套,畢竟300萬在北上廣的市中心也只夠買個廁所,但有了它你可能就是下一個「鋼鐵俠」。
外骨骼機器人在國內的商業化還有難題
雖然強大的功能性和龐大的市場需求,讓外骨骼機器人已經踏上了商業化的進程,但結果並不如想像中美好。以醫療康復外骨骼設備為例,三個方面的問題不解決,市場將無法達到期望的高度。
首先,價格問題是外骨骼機器人大規模普及性應用的最大絆腳石。受硬體技術影響,目前國內大部分外骨骼機器人公司還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這導致了產品價格高居不下。
大體上一台普通國產醫療外骨骼機器人的售價大概在20-50萬左右,雖然相比美國、日本的進口產品動輒100萬,甚至200萬一套的價格要低出很多,但這依然不是普通民眾可以接受的價格。
2016年,尖叫 科技 CTO李牧然表示「我們希望三年內能達到一台大家電的價格。」現在3年過去了,但產品價格基本沒有什麼變動。
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將設備納入醫保范疇,或許可以解決用戶「用不起」的難題,但顯然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實現的,所以產品價格無法下調,其商業化進程註定艱難。
其次,技術問題理所當然也會成為攔路虎。雖然目前外骨骼機器人在醫療康復領域的應用相對成熟,但由於國內行業起步較晚,在技術方面一度被美、日等國壟斷,並且在上游核心零部件方面也嚴重依賴國外。
另一大技術難題體現在續航方面,目前外骨骼機器人還是以蓄電池供電,續航能力上還遠遠達不到24小時的使用要求,使用者的活動范圍受到電池的容量和效率極大的限制。如何提高能源容量或改變現有充電方式,來擴大使用者活動范圍及效率成為了關鍵問題。
最後,外骨骼機器人作為一種貼身設備,被視為人類身體的外延,那麼其舒適性也非常重要。雖然穿戴式外骨骼設備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對於民用舒適性還沒有足夠重視。
對於外骨骼機器人而言,其在人機工程學這一與使用者密切相關的領域投入得還稍顯不足。
目前大多數醫療康復外骨骼設備都是採用的捆綁穿戴,而這種穿戴方式會給人帶來壓迫感,十分不舒服。在熱濕舒適性和觸覺舒適性方面,其標准也還需要提高。
因此,這三個決定性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發展就難入正軌。只有當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外骨骼機器人才能在廣闊的市場中,取得高速且持久的發展。
③ 《鋼鐵俠》為啥從50直接到了85
復聯三鋼鐵俠穿著馬克50戰斗,最後滅霸打了響指過了五年,在這五年鋼鐵俠一直在繼續研究戰衣,總共製作了51-85套,所以復聯四斯塔克才穿的是馬克85。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托尼·史塔克是智慧的代表。具備代表性的莫過於他親手製造的各種系列的鋼鐵戰甲了,而戰甲的不斷升級也給托尼帶來了巨大的戰斗能力。鋼鐵戰甲是Mark85代的納米戰甲,正面與背面的每一個設計細節都十分詳細,滿滿的肌肉感,看起來不僅霸氣也非常健壯和威猛。
相關信息:
《鋼鐵俠》(Iron Man)是由美國漫威電影工作室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改編自同名系列漫畫,由喬恩·費儒執導,小羅伯特·唐尼及格溫妮斯·帕特洛、傑夫·布里吉斯等主演。該作同時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系列的首部電影。該片2008年5月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以漫威公司旗下超級英雄鋼鐵俠為原型,講述了工業家及發明家托尼·斯塔克在中東地區推銷軍火時,遭到恐怖分子綁架,被迫在山洞中製造最致命的武器,身受重傷的他卻陽奉陰違,暗中製造了一套高科技盔甲,幫助自己逃出生天,此一役後,托尼·斯塔克完善了裝甲設計,開始化身成為超級英雄鋼鐵俠,保衛和平。
④ 鋼鐵俠的絕境病毒戰甲,攻擊力不高,為何戰鬥力卻很強
在漫威的超級英雄里,只要提到鋼鐵俠,大多數朋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他有著數不過來的高科技戰甲」。在漫威電影里,至少有47套戰甲;在漫威漫畫里,鋼鐵俠的戰甲就數不過來咯。
在漫威漫畫中,提到鋼鐵俠知名的戰甲,絕境病毒戰甲絕對是一款經典的款式。也正是因為絕境病毒的改造,鋼鐵俠也成為了一位超級反派「究極鋼鐵俠」。
被瘋狂吐槽的《鋼鐵俠3》
在2013年上映的漫威電影《鋼鐵俠3》,雖然票房成績總體不錯,但是這部漫威電影對於漫威漫畫粉來說,有很多槽點。
比如漫威漫畫中的經典反派滿大人,他在電影里則成為了一位逗逼演員;
在電影里的大反派基里安博士,在漫威漫畫里確實是絕境病毒的負責人,但是他剛一出場就選擇了自殺。
拋開這些槽點,《鋼鐵俠3》這部漫威電影引出了「絕境病毒」這個概念。絕境病毒在電影里的作用是「再生能力」,不過它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自爆)。
關於鋼鐵俠的絕境病毒戰甲,電影中的介紹也比較少。這里,漫小威為大家分享一下漫威漫畫《絕境病毒》的原版戰甲,還沒閱讀這部漫畫的朋友,可以欣賞這部作品。
被恐怖分子得手的絕境病毒
在漫威漫畫《絕境病毒》的一開場,絕境病毒就被恐怖分子偷走了(實際上不是偷的)。恐怖分子迫不及待的注射了絕境病毒。
被注射「絕境病毒」的恐怖分子其實早就有了求死之心,他其實就是一個實驗體而已。這位恐怖分子對整個社會充滿了仇恨,他也想藉助「絕境病毒」來製造恐怖行為。
巧合的是,絕境病毒在他身上成功的融合。經過了兩天的身體重構(重構的過程特別惡心,漫畫里有詳細描述),這個恐怖分子擁有了各種「超能力」:超強的自愈力、各種噴火、超強的力量??
鋼鐵俠差點被恐怖分子殺死
當這位恐怖分子製造暴亂之後,托尼第一時間安排自己的秘書整理戰甲。身穿戰甲的鋼鐵俠火速趕往現場,打算制服這位恐怖分子。
剛開始的時候,鋼鐵俠還能勉強跟這位恐怖分子打上幾個回合。然而,隨著鋼鐵俠戰甲的能量消耗以及戰斗的節奏加快,鋼鐵俠發現自己有點力不從心。
最後,鋼鐵俠確實把這位恐怖分子打跑了,但是自己也身受重傷。托尼依靠自己的戰甲才勉強生存了下來。
其實,當時的鋼鐵俠早已身受重傷。據托尼坦言,選擇跟絕境病毒融合可能會死掉;如果不融合,按照目前的傷勢,照樣會死去。
超強的反應速度
絕境病毒的融合並不是百分百成功的,而且充滿了風險。鋼鐵俠之所以選擇跟絕境病毒融合,其實早有「預謀」。
因為在鋼鐵俠跟恐怖分子戰斗的過程中,鋼鐵俠的戰鬥力其實不算弱,但是他的速度實在是跟不上。當托尼大腦下達指令的時候,還需要翻譯給戰甲,戰甲再根據指令做出相應的攻擊,此時的鋼鐵俠早被恐怖分子揍懵了。
所以,托尼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反應速度。簡言之:讓自己的大腦(身體)能夠跟戰甲完美融合。當戰甲與身體融為一體的時候,戰甲的反應速度就會提升好幾倍。
經過惡心的轉變過程,托尼成功的跟絕境病毒融合。同時,托尼還將戰甲的防護內衣完美的融合到了骨縫中,這些防護內衣的變化完全用大腦直接控制。據說,身披防護內衣的鋼鐵俠可以跟金剛狼打上一架。
防護內衣+隨時可以支配的戰甲,算是「重生」的鋼鐵俠立馬找到了這位恐怖分子。(請允許我試一下新裝備,順便裝一裝)
瞬間吊炸天的絕境病毒戰甲輕松完虐了恐怖分子。在打鬥的過程中,托尼也時不時的喃喃自語「你太慢了」。
當然,這個絕境病毒也為後續的故事買下了伏筆(《究極鋼鐵俠》)。絕境病毒戰甲最大的改觀即「反應速度」,戰甲與身體的完美融合為鋼鐵俠開啟了新的篇章
⑤ 鋼鐵俠的馬克戰甲不斷更新迭代,為什麼戰爭機器卻幾乎一成不變
在漫威電影中,鋼鐵俠可謂占盡了風頭,也是漫威電影中人物描述最豐富飽滿的一個角色之一,獲粉無數,復仇者聯盟的中流砥柱,人氣一哥,相信沒有人反對吧?在復聯4的大戰中為了大義而犧牲自己,不知看哭了多少漫威影迷。只要電影中有出現鋼鐵俠,就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而每次出現之時,總能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就比如他的馬克戰甲,自《鋼鐵俠1》開始,每到閑暇之時就對馬克戰甲不停的更新迭代;從《鋼鐵俠1》中的馬克1鐵皮戰甲到復聯3的馬克50人工智慧,再到之後的納米技術,每一次的更新換代都讓他如獲新生,才讓他擁有如今讓滅霸掉血的能力。
他之所以這么熱衷,不僅僅是因為這時他擅長的領域以及生活樂趣,更是為了能夠保護好親人朋友免受他人迫害。就如他跟小蜘蛛一樣,兩人亦師亦友,更是給蜘蛛俠的戰衣升級了兩次,加入了很多新鮮的元素以及功能,因此也就是有了復聯4中蜘蛛俠的一擊必殺模式,鋼鐵俠真是良苦用心。
那麼,戰爭機器同為鋼鐵俠最要好的友人之一,為什麼不給他更新換代呢?這樣的話,羅德的戰鬥力應該會提升幾個檔次,也不至於會在復聯內戰中被幻視誤傷而摔成半身不遂。要知道,羅德可是除了小辣椒之外,最了解鋼鐵俠的人了。
羅德每次在戰斗中,表現力一直不是很高,而且戰斗方式也很單一,就是純粹的遠程攻擊,放導彈等等,在復仇者聯盟里,只要是跟鋼鐵俠領域有關的武器,都進行了升級改造,而只有羅德原地踏步,雖然或多或少也有進行過改裝,但是相比起來,可謂是天差地別。
這個在《鋼鐵俠》單人電影中,我們可以得到答案。鋼鐵俠被恐怖分子綁架勒索,逃出生天後不再製造有大規模殺傷力的武器,而軍方卻以鋼鐵俠會威脅到人民安全以及國家利益為由,要他交出馬克戰甲,鋼鐵俠堅決不同意。羅德作為軍方代表人物,所以可能出於朋友情面,才會給羅德一套戰甲。
因害怕會被軍方掌握了鍛造戰甲的方法,會受到很多方面的牽制,所以才沒有給羅德升級戰甲吧。或許也只有羅德真正脫離了軍方,才會得到鋼鐵俠全面提升的戰甲。
⑥ 鋼鐵俠的戰甲為什麼不用振金製造,這幾個原因
第一是不知道有這么多的振金,托尼吐槽過隊長的盾牌他一直以為是父親偶爾得到的隕鐵,第二就是在瓦坎達宣布公開之後自大的托尼也沒有主動去了解,第三就就是不劃算振金雖然堅固但是托尼經常更新沒有必要用這么珍貴的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