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俠》馬克戰甲有幾代,有幾種,功能是什麼
《鋼鐵俠》馬克戰甲有6代,具體功能分別如下:
一、Mark50
Mark XLX(馬克50)mk50,融合鋼鐵俠研發的納米技術,戰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可使用出槍、炮、盾、劍等組合武器。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首次登場。
二、Mark47
Mark XLVII(馬克47)號是托尼·斯塔克創造的第47套裝甲,名稱為mk47,出現在漫威電影新《蜘蛛俠:英雄歸來》(Spider-Man: Homecoming)里。配色方案為暗紅色、金色和灰色。
三、Mark46(血邊裝甲)
Mark 46 血邊裝甲是從絕境裝甲(ExtremisArmor)加入了新奈米科技與滲血邊緣技術而大大升級的一款鋼鐵衣。但因為與高生物科技的結合,雖然帶來了無比的力量但卻也承受的高風險的存在。主要的攻擊武器為手上的Repulsors與胸口能源Unibeam。
四、Mark45
Mark45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後期中出現。此時系統已經更換成女性聲音的「星期五」。(賈維斯和幻視融為一體了)
和Mark43一樣,2台機都是以紅色為主,但45的紅色塗裝面積更大,作為主戰甲45頭盔臉型首次改尖,以外主戰甲怎麼變臉型基本都不會變,這也算是為了避免審美疲勞的改變吧。
五、Mark44反浩克裝甲
Mark44,即反浩克裝甲。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及《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出現,原專門用來對抗浩克,後交由班納博士參與了瓦坎達保衛戰。
平時搭載在衛星上,飛行於近地軌道,在使用的時候發射到需要的位置。體型十分巨大,甚至個子比浩克還要大,可以將其他戰甲包裹起來。採用組合結構,附帶一個飛行裝備庫,在損壞的時候可以將損壞的部位分離使用備用零件修復。
六、Mark43
Mark43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前期中出現,是Mark42的改良版本。肩部增加散彈。
馬克43號裝甲的塗裝與馬克42號恰恰相反,它是暗紅色居多,金色少數。它也擁有防輻射內襯裝甲,可以在核污染區域,極端溫度、極端環境下長時間工作,也可以進行水下作業。它也可以進行亞軌道飛行(亞軌道飛行是指在距離地球35至300公里的高空飛行,但仍受地球引力牽引。)。
2. 十分鍾看完鋼鐵俠全部戰衣
在十分鍾內快速概覽鋼鐵俠的全部戰衣,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關鍵點:
Mark I(馬克一號):
Mark II(馬克二號):
Mark III(馬克三號):
後續戰衣(Mark IV至Mark VIII等):
納米戰衣(如Mark 50、Mark 85等):
其他特殊戰衣:
總結:鋼鐵俠的戰衣經歷了從笨重到輕便、從單一功能到多功能集成的演變過程。每一代戰衣都代表了托尼·斯塔克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突破。在十分鍾內快速概覽這些戰衣,可以感受到鋼鐵俠作為超級英雄的魅力和科技的力量。
3. 鋼鐵俠mark51至84有嗎
鋼鐵俠有mark51至84。
MK51-84是托尼·斯塔克在5年內製造的其餘裝甲版本。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之間的五年時間差,足以讓人們想像出還有40套鋼鐵俠裝甲被製造出來,但官方並沒有公布有關這些戰衣的圖片或信息。
目前還不清楚51至84之間的這些機甲是什麼類型,它們並沒有在最後的決戰中出現,有些粉絲認為它們可能是托尼為眾人製造的用於「時間劫持計劃」的「量子機甲」。不過筆者認為不是這樣,這三十多台機甲可能會在將來作為「第三軍團」以某種方式出現在漫威第四階段。
4. 復仇者聯盟2鋼鐵俠穿的馬克幾
總歸不會是之前的裝備吧。我聽說會是Mark 43,還有Mark 44。Mark 44就是反Hulk,那個超大的。另外Mark 43據說專會被毀掉,但是鋼屬鐵俠已經秘密造好了Mark 45備用。所以會有43,44,45三套。再說之前的裝甲幾乎全部都當煙火給炸了吧,詳見《鋼鐵俠3》
5. 《鋼鐵俠2》電影中鋼鐵俠的馬克5號和馬克6號戰甲有哪
《鋼鐵俠2》中,托尼·斯塔克設計了兩款標志性戰甲,馬克5號和馬克6號,為復仇者聯盟和地球安全提供了關鍵支持。馬克5號作為第一代便攜裝甲,主要考慮了便攜性,動力源僅限於托尼的胸口反應爐。它採用了增強型復合金屬,包括非鈦合金與玻璃纖維,通過疊瓦技術來提升防禦力。然而,馬克5號的實戰能力有限,動力源和武器單元的局限使其在面對強大的敵人如電索時,顯得力不從心。
馬克6號的出現則標志著托尼在設計上的一個轉折點。雖然最初並非理想方案,由於發現了未知新元素的解決方案,馬克6號的動力問題得到了解決,也使托尼擺脫了對鈀元素的依賴。這款戰甲具有強大的武器和動力系統,採用更先進的金屬材料,並設計了自動拆裝模組,使得穿戴更為方便。馬克6號雖然達到了實用階段,但在設計上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動力系統不夠理想,靈活性和能量轉化率仍有待優化。
隨後,馬克7號作為馬克6號的完成形態,集成了前幾代的優點,並設計了全新的推進系統和武器系統。盡管馬克7號在整體性能上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輔助系統設計上的不足等問題。托尼對完美的追求促使他繼續開發了一系列新裝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戰場需求。盡管官方表示馬克7號服役到了《鋼鐵俠3》,但實際服役時間比馬克6號要短,可見托尼對完美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