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籠骨架筋是什麼意思
就是架立筋
架立筋:在混凝土構件中起架立作用(固定箍筋位置)形內成鋼筋籠骨架的構造鋼筋,容如一根梁只須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已足夠,無須配受壓筋(稱單筋截面梁),那在做鋼筋骨架的時候,理論上樑的上部就沒有縱向筋,箍筋的上角點就無法固定,因此一般用兩根鋼筋布置在上面的兩角,計算上不考慮其受力,但實際上受壓,同時起到抵抗混凝土的收縮應力或者溫度應力,這就是架立筋。如梁根據承載力計算的需要既配置受拉縱筋也配受壓鋼筋(稱雙筋截面梁),則不需另外配置架立鋼筋。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扎。架力筋也有貫通的,如規范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力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立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
❷ 架立筋在樑上部,如果樑上部分兩層鋼筋時,是否兩層都設架立筋。
架立筋在樑上部,如果樑上部分兩層鋼筋時,是否兩層都設架立筋。
答:按您的版問,我認為您指的樑上部分兩層權鋼筋,哪絕非是架立筋了。
1、架立鋼筋的作用是保證受力鋼筋的設計位置,使其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不致移動,並保證箍筋的間距和鋼筋骨架的穩定性。
2、架立鋼筋與非貫通鋼筋的搭接150mm即可。而非架立鋼筋(縱向受拉鋼筋)其粗細搭接必須滿足LlE(抗震縱向受拉細直徑鋼筋綁扎搭接長度)或Ll(非抗震縱向受拉細直徑鋼筋綁扎搭接長度)。
從1 是作用;2 是受力的搭接長度耒區分,才能准確區分。如您問的梁「樑上部分兩層鋼筋」是一層受力鋼筋截面積尚不滿足計算要求,而再配置第二排鋼筋的。若是架立筋,一排鋼筋足也!何必多此一舉。我懷疑您,搭接配筋長度己錯了。
❸ 什麼是定位筋
在橋梁或者高樓建築前,根據需要可能要求在基礎下打樁,其中在鑽孔灌注樁內時,用到長容度不一的鋼筋籠,鋼筋籠長和直徑會根據孔深和孔徑來製作,在製作過程中,一般在每2米的位置焊接定位筋,在鋼筋一周焊接四個定位筋。
柱子定位筋設置在樓板結構標高以上300 mm ~400 mm 處,在澆築梁板砼之前將定位鋼筋套在柱子上,綁扎牢固,待 樓板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取下,周轉使用。
(3)地鐵鋼筋籠架力筋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定位筋的作用在於,將鋼筋籠最大化的定位在孔的中間,確保鋼筋籠在澆注後達到規范要求的混凝土保護層,一般規定灌注後,混凝土保護層最小處不小於7cm。
採用Φ12 鋼筋焊接,按照柱子主筋間距焊接卡 槽,卡槽應比鋼筋直徑略大,內徑製作尺寸為 H-2d-2h(H 為柱子幾 何尺寸, d為柱子主筋直徑, h為柱子保護層厚度)。柱子尺寸過大時, 可在柱定距框內加設十字支撐以提高穩定性。
❹ 圖紙架立筋怎麼表示
架立筋在圖紙上用()標注,輸入軟體中也要加上,架立筋屬構造鋼筋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150mm,架立筋的作用是為了固定箍筋,架立筋直徑比受力筋小。
架理筋在樑上部,起支撐箍筋作用,置於梁抗壓區 。通長筋為充分利用鋼筋的抗壓性能同時支撐箍筋。圖紙中架立筋在括弧中標注。
所謂架立筋,就是為了綁扎箍筋而設置的鋼筋。否則箍筋沒有附著的點。根據受力計算,那裡不需要受力筋,但是為了綁扎箍筋,又必須有鋼筋,這就叫架立筋。架立筋一般是直鋼筋,按設計規范的構造要求確定直徑即可,不計算。
(4)地鐵鋼筋籠架力筋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9.2.6條規定:梁內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梁的跨度小於4m時,不宜小於8mm;當梁的跨度為4m~6m時,直徑不應小於10mm;當梁的跨度大於6m時,不宜小於12mm。
一般來講,如果樑上部分別布置有架立筋和縱向受力鋼筋時,判別樑上部的鋼筋的方法就是比較上部鋼筋的直徑,直徑較小的是架立筋,直徑較大的是縱向受力鋼筋。
在梁的集中標注中,樑上部的架立筋的配置是必注值。所注規格與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與架立筋相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