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級抗震鋼筋是否帶E
凡是抗震類型的鋼筋都帶E,E就是抗震的標記。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採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
3 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1)抗震等級對鋼筋代e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准化委員會共同發布的GB1499.2–2007《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份:熱軋帶肋鋼筋》。標准中明確規定,抗震鋼筋的符號為在較高要求的抗震結構牌號後加「E」,例如HRB400E,HRB500E。「E」,是英語單詞Earthquake(地震)的第一個字母,標志著鋼筋產品達到了國家頒布的「抗震」標准。
不過從新標准對抗震鋼筋的三條規定要求來看,主要針對鋼筋強度和伸長率的實測值在技術指標上作了一定的提升。
如第一條對抗震鋼筋規定從屈服到拉斷還應承受25%以上的拉力;第二條保證鋼筋屈服強度離散性不會過大而影響到設計對結構延性要求的效果;第三條由對普通鋼筋規定的最大力總伸長率不小於7.5%提高到不小於9%。這些技術指標的提高,加強了鋼筋的抗震能力,保證了結構構件在地震力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延性。
因此,抗震鋼筋和普通鋼筋的本質區別就是使鋼筋獲得更好的延性,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證重要結構構件在地震時具有足夠的塑性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Ⅱ 抗震等級為二級,一定要使用帶E鋼筋嗎
抗震等級為二級的框架5層結構如果是縱向受力鋼筋則必須使用用帶「E」鋼筋。
光根據抗震等級不能知道設計有誤。
帶E鋼筋的使用范圍:
1、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四級抗震和非抗震建築不需要使用帶E鋼筋;
2、是框架,含框剪結構中框架,具體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框支柱、框支梁和板柱-抗震牆的柱,不包括非框架梁、樓板,也不包括剪力牆結構中的代號為KL的「框架梁」(剪力牆結構中標識為KL稱「框架梁」不妥,高規7.1.3「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框架梁設計」,但它並不是框架梁,而仍然是牆的組成部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等其他結構類型不需要帶E鋼筋;
3、是上述框架構件的縱向鋼筋,箍筋和其他鋼筋不需要帶E鋼筋;
以上1、2、3條同時滿足才需要帶E鋼筋,只滿足其中一項或二項的不需要帶E鋼筋。
如四級抗震的框架、二級抗震的剪力牆、三級抗震框架柱中的箍筋等均不需要帶E鋼筋;除此之外,抗震等級一、二、三的建築伸臂桁架的斜撐、樓梯的梯段需要帶E鋼筋;規范對使用帶E鋼筋是有約定條件的,並非所有的抗震建築都需要帶E鋼筋。
(2)抗震等級對鋼筋代e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根據結構類型、房屋高度、設防烈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要求。
註:1、設防烈度為6度的建築(建造於Ⅳ類場地上較高的高層建築除外)可不進行截面抗震驗算,但應符合本章有關的抗震構造要求;
2、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當剪力牆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不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時,其框架部分應按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採用;
3、有框支層的剪力牆結構,除落地剪力牆底部加強區外,均可按一般剪力牆結構的抗震等級取用;
4、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5、設防烈度為8度的丙類建造且房屋高度不超過12m的規則的一般民用框架結構(體育館和影劇院除外)和類似的工業框架結構,抗震等級可採用三級;
6、對設防烈度為6度、7度的地區,當採用有框支層的剪力牆結構時,其房屋高度分別不宜超過120m、100m。
7、本表所列結構,除鉸接排架外,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剪力牆即為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的現澆剪力牆。
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