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單筋矩形截面梁截面設計步驟
按照梁的跨度及支承型式確定計算模型;
設定各種材料等級及梁的初步截面尺寸,根據房屋用途按照GB50009-2012《建築結構荷載規范》確定板上的均布可變荷載、計算板的永久荷載;
根據梁的間距將板上的均布可變荷載及永久荷載化為樑上的每延米均布可變荷載及永久荷載,再加入梁的永久荷載(即梁及附著物自重);
按照GB50009-2012《建築結構荷載規范》規定的荷載效應基本組合,得到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的設計值;
設計值作用在計算模型上,得到梁的最不利截面的彎矩和梁的最不利截面的剪力值;
以此彎矩及剪力的設計值,按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分別計算、配置縱向鋼筋及箍筋。必須符合規范的構造要求。
此僅計算完了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還可能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驗算(撓度、抗裂)。
B. 如何計算單筋梁的配筋
計算公式:
1、ρ=A(s)/A。
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根據受力性質不同而含義不同,分別為:
(1)受壓構件的全部縱筋和一側縱向鋼筋以及軸心受拉構件、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
(2) 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後的截面面積。
2、箍筋面積配筋率:面積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為矩形截面構件寬度,s為箍筋間距)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與該截面面積的的比率。其中,箍筋面積Asv=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Asv1×肢數n。
計算公式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梁:ρsv,min=0.24×ft/fyv;
彎剪扭構件:ρsv,min=0.28×ft/fyv。箍筋體積配筋率
體積配箍率(ρv):箍筋體積與相應的混凝土構件體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6.6.3條規定)。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
(2)單筋矩形截面選鋼筋要怎麼驗算擴展閱讀:
配筋的影響:
1、自然環境下配筋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呈現早期發展較快,後期發展緩慢的特點,這與混凝土收縮徐變發展規律相一致。
2、配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均小於素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當配筋率較低時,其對收縮徐變的影響較小,在工程應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來對待;當配筋率較高時,其對收縮徐變的減小作用需進行具體的試驗研究。
3、通過對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縮應變分析中應考慮徐變的作用,忽略徐變的作用將對收縮應變產生較大的誤差;配筋率的大小對徐變的影響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變越小,相同配筋條件下,不同載入齡期下混凝土徐變相近。
C. 單筋矩形簡支梁,如何計算安全與否
受彎構件縱向受拉鋼筋面積計算
一、設計依據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
二、計算信息
1. 幾何參數
截面類型: 矩形
截面寬度: b=250mm
截面高度: h=500mm
2. 材料信息卜握戚
混凝土等級: C30 fc=14.3N/mm2 ft=1.43N/mm2
鋼筋種類: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max(0.200,45*ft/fy)=max(0.200,45*1.43/300)=max(0.200,0.214)=0.214% (自動計算)
縱筋合力點至近邊距離: as=20+8+25/2=41mm 【保護層厚度取c=20,箍筋直徑取8】
3. 受力信息
M=250.000kN*m
4. 設計參數
結構重要皮旦性系數: γo=1.0
三、計算過程
1. 計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500-41=459mm
2. 計算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型陵(2.0*105*0.0033))=0.550
3. 確定計算系數
αs=γo*M/(α1*fc*b*ho*ho)=1.0*250.000*106/(1.0*14.3*250*459*459)=0.333
4. 計算相對受壓區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333)=0.421≤ξb=0.550 滿足要求。
5. 計算縱向受拉筋面積
As=α1*fc*b*ho*ξ/fy=1.0*14.3*250*459*0.421/300=2303mm2
6. 驗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2303/(250*500)=1.842%
ρ=1.842%≥ρmin=0.214%, 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實配:4Φ25,As=1964mm²<2303mm²
正截面配筋不滿足要求。
D. 雙筋矩形截面的配筋率如何驗算
單、雙筋矩形截面配筋驗算:
矩形截面通常分為單筋矩形截面和雙筋矩截面兩種形式。只在截面的受拉區配有縱向受
力鋼筋的矩形截面,稱為單筋矩形截面。不但在截面的受拉區,而且在截桐慎面的
受壓區同時配有縱向受力鋼筋的矩形截面,稱為雙筋矩形截面。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構造上的原因(例如為了形成鋼筋骨架鉛戚),受壓區通常也需要配置縱向鋼筋。這種縱向鋼筋稱為架立鋼筋。
架立鋼筋與受力鋼筋的區別是:架立鋼筋是根據構造要求設置,通常直徑較細、根數較少;而受力鋼筋則是根據受力要求局激敬按計算設置,通常直徑較粗、根數較多。受壓區配有架立鋼筋的截面,不是雙筋截面。
E. 怎麼驗算T梁配筋
首先先確定是哪一類的T型梁,第一類的T型梁按單筋矩形截面梁驗算,第二類的T型截面梁稍微復雜,要把T型截面梁人為分成兩部分,腹板一部分,翼緣減去腹板寬一部分,兩部分的抗力總和要小於外力
F. 單筋矩形截面構件進行截面設計時,怎麼判斷配多少根鋼筋是以鋼筋間凈距為判斷依據還是根據經驗
根據計算,首先算出所需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然後根據截面面積,選擇鋼筋直徑及根版數。鋼筋根數權的確定需要根據截面尺寸來選擇,①必須2根及以上(鋼筋直徑不宜過大);②如果選擇單層布筋,需要確保鋼筋的水平凈距滿足相關要求;③單層鋼筋的根數不宜過多,如果多的話,需要設雙肢或三支箍筋;④盡量不要選擇兩層以上的鋼筋布置,第二層以上的鋼筋不得懸空,必須要有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