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拉伸應變如何測量
1、應變片選取:電阻應變片有兩大類,絲繞式片和箔式片,優先選用箔式專片,箔式片橫向效應屬系數小,機械滯後小,疲勞壽命高,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重復性;鋼筋試驗用柵長尺寸不宜大於10mm,電阻120Ω,應變片絲柵越小,測量精度越高,越能正確反映出被測量點的真實應變。
2、應變片的貼法:首先是試件預測量位置打磨、拋光,使試件表面光潔度達到「4花」;在試件表面劃出定位線(縱向、橫向),用502膠均勻塗在試件表面,將應變片按定位線位置准確粘貼,用手紙包一層塑料薄膜壓住應變片,同時擠出多餘的502膠,放置12h以上(讓膠固結硬化);在相同材料、同一溫度環境,不受力的位置再貼一片作為溫度補償片。
3、焊接導線:將應變片引線焊接在連接片上,再將導線焊連接片(導線直接焊應變片會把引線拉斷),導線不宜過長。
4、連接電阻應變儀:採取「半橋連接」利用儀器內的兩個電阻,與兩個應變片形成全電橋。
5、建築用熱軋鋼筋應變極限:可以自己大概算一下,鋼筋抗拉強度0.65倍就約等於彈性極限強度,一般鋼筋彈性模量150000(N/mm²)左右。
2. 什麼是鋼筋的拉拔試驗標准值是多少
1. 試驗准備:在植筋後,等待48至72小時,以確保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
2. 安裝與載入:使用拉力計(如千斤頂)對植入的鋼筋進行載入。為了減少對錨筋附近混凝土的約束,通常會用槽鋼或支架架空,支點距離應大於等於max(3d,60mm),其中d為鋼筋的直徑。
3. 載入過程:以勻速載入,持續2∽3分鍾(或採用分級載入),直至破壞。破壞模式可能包括鋼筋破壞(鋼筋拉斷)、膠筋截面破壞(鋼筋沿結構膠、鋼筋界面拔出)或混合破壞。
4. 記錄與評估:記錄載入過程中的力和位移數據,並觀察破壞模式。通過對比標准值,評估鋼筋的錨固性能。
### 鋼筋拉拔試驗的標准值
鋼筋拉拔試驗的標准值取決於鋼筋的類型、材料屬性和試驗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標准值范圍:
拉伸強度:對於普通碳素鋼筋,拉伸強度通常在400-600MPa之間;而高強度鋼筋的拉伸強度可達到800MPa以上。
屈服強度:屈服強度是在拉伸試驗中,材料開始發生塑性變形時的抗拉應力值。不同類型的鋼筋屈服強度也會有所不同。
斷裂伸長率:斷裂伸長率反映了材料的延展性能。具體的標准值也會因鋼筋材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注意:上述標准值僅供參考,具體數值應參照相關的國家標准、行業規范或項目要求。
3. 鋼筋拉伸試驗,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怎麼測
基本步驟:
1、將鋼筋原材拉直除銹。
2、按如下要求截取試樣:d≤25,試樣夾具之間的最小自由長度為350mm;25<d≤32,試樣夾具之間的最小自由長度為400mm;32<d≤50,試樣夾具之間的最小自由長度為500mm。
3、將樣品用鋼筋標距儀標定標距。
4、將試樣放入萬能材料試驗機夾具內,關閉回油閥,並夾緊夾具,開啟機器。
5、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萬能材料試驗機度盤,指針首次逆時針轉動時的荷載值即為屈服荷載,記錄該荷載。
6、繼續拉伸,直至樣品斷裂,指針指向的最大值即為破壞荷載,記錄該荷載。
7、用鋼尺量取5d的標距拉伸後的長度作為斷後標距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