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都要彎頭。
在現澆板或筏板基礎中,布置雙層雙向鋼筋,一層在底部的受力筋稱為底筋,在圖中表示時一般兩端為半圓彎勾,或一三5度彎折,一層是在板或基礎頂部的鋼筋,稱為麵筋,它在圖紙中一般是兩端有90度的垂直彎折。 布置在板底的為底筋(有保護層),布置在底筋之上的為麵筋,而板筋圖上一般都不會直接布置出來,而是用文字來說明,雙層雙向的布置就是底筋和麵筋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要布置
2. 單肢箍筋是什麼樣的 ,箍筋有幾種形式,單肢箍筋和雙肢箍筋有什麼區別
箍筋: (gu jin) hoop;stirrup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箍筋的肢數是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以此類推3. 我想請問下各位高手:鋼筋的錨固長度包括直錨和彎錨,還有個彎鉤
計算梁筋的錨固長度分兩種情況:1直錨:從支座邊起算,滿足平法規定的錨固長度就行了,如果是光園筋,則加端彎鉤。2彎錨:指支座小,不夠直錨長度的情況下的一種錨固方式,它只要滿足平直部分0.4個直錨長度<指第1種的長度>,彎起長度15d就可,如果是光園筋另加端彎頭。彎錨的總長度小於直錨長度,一般端支座多為彎錨,中間支座為直錨。<錨筋可過柱子伸到鄰跨梁中>
錨固的絕對長度要根據鋼筋級別,規格,砼的強度等級,抗震設防級別榷定,"平法"有詳細規定。
中間支座的負筋如果是光園鋼筋還要加兩個180度端彎鉤,羅蚊鋼就不用了,如你上面列式就行 ,
4. 2011鋼筋圖集柱子拉勾規范
圖集上已經很明確具體做法了
5. 樓板配筋平面圖,兩端有彎鉤的鋼筋叫做什麼,做記號的上方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中,鋼筋的圖例(畫法)在GBT50105-2010《建築結構制圖標准》的第三章有專門的專規定。
按圖示鋼筋屬的形狀、鋼筋的文字標注等,那個鋼筋是端部設直勾(見GBT50105-2010表3.1.1-1《普通鋼筋》中的序號4)且直勾朝下(見GBT50105-2010表3.1.2《鋼筋畫法》中的序號1),因此,那個鋼筋是板支座(梁或牆)處的上部鋼筋。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