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看構造柱截面及配筋圖,怎麼看最簡單
可以這樣進行:
1.對照結構平面圖,查構造柱的布置及編號——可以知道該層構造柱的位置、種類等;
2.按構造柱編號查找各構造柱詳圖或說明(有些構造柱因截面簡單設計人常以文字說明代替詳圖)——明確各構造柱的截面尺寸、起止標高、配筋等;
3.按結構提供的構造柱立面詳圖或按設計所提供的詳圖索引(也可以是文字說明)查圖集和詳圖——明確構造柱的縱向鋼筋的搭接和錨固要求以及其箍筋的加密要求(包括需加密的位置、范圍)等。
以上供參考。順祝
工作愉快!
Ⅱ 建築圖紙中構造柱標注在哪裡
建築圖紙中構造柱標注在結構圖上。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內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容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里符號為-GZ)。
構造柱建築圖紙里符號為-GZ,在設計中是結構工程師考慮的問題。結構圖的設計說明裡一可能會有構造柱做法。但是基礎平面布置圖里是肯定有的。因為構造柱雖然可以不做單獨基礎,但還是有可能引起條基尺寸改變的。
還有每層的結構平面圖也有,因為底層有構造柱,上一層的這個地方可能就沒有了。構造柱的名稱、尺寸、配筋都會在構造詳圖統一說明或者每頁結構平面圖上標注。如果沒有就只能說明用不著了。
(2)構造柱鋼筋配筋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對於大開間荷載較大或層高較高以及層數大於等於8層的砌體結構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設置構造柱:
(1)牆體的兩端;
(2)較大洞口的兩側;
(3)房屋縱橫牆交界處;
(4)構造柱的間距,當按組合牆考慮構造柱受力時,或考慮構造柱提高牆體的穩定性時,其間距不宜大於4m,其他情況不宜大於牆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關的規范執行;
(5)構造柱應與圈樑有可靠的連接;
Ⅲ 鋼筋圖怎麼看
問題一:鋼筋圖紙怎麼可以快速看懂?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email protected] /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email protected] /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email protected] (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email protected] (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礎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手碰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N......>>
問題二:鋼筋結構圖怎麼看 先跟你介紹下樑的鋼筋有縱向受力鋼筋,架立鋼筋,箍筋,上部鋼筋,構造鋼筋。上下貫通就是鋼筋在整個構件當中要拉通,2Φ25表示兩根直徑為25的鋼筋,具體是什麼鋼筋得從圖紙上看,2Φ20也一樣。N應該表示抗扭鋼筋。至於2Φ22+2Φ18怎麼下料,應該是2根直徑22和互根直徑18的鋼筋,長度得從圖紙上看。
問題三:怎麼看結構鋼筋圖 鋼筋圖紙上表示有幾種:1,陪賀梁(主,次梁,地梁,圈樑)2,柱(受力柱,構造柱)3,板(單向板,雙向板)一般單向板我們接觸得很少,如果你想更好的對鋼筋了解,我希望你在鋼筋工綁扎時一定要多多留心,在拿著圖紙去結合,學得更快。如果想進一步對鋼筋計算掌握,必須要熟悉鋼筋101圖籍。
1梁的表示方法,370*400,2Φ20+3Φ2穿 2/3;4Φ25,Φ[email protected] /200;表示梁的截面寬是370,高是400,上層鋼筋有三根,從左到有依次是Φ20,Φ25,Φ20,第二層畢亂談鋼筋有兩根,分別是Φ25,Φ25,如果沒有後面的2/3,那麼就把5根鋼筋同時綁扎在第一層,Φ8為箍筋,加密區為100,非加密區是200,要注意梁的保護層厚度,一般圖紙說明上有要求。如果梁中有構造筋,注意擺放的位置和搭接長度,一般構造筋的搭接長度是150,學習的過程一定要與實際相結合。
問題四:梁的鋼筋圖紙怎麼看 首先你要把03G101―1圖集熟悉一遍,對裡面的各種表示方法要做到多數認識知道表示什麼。
其次,你要將圖集和施工圖對著看,先把施工圖里出現的各類符號在頭腦中找尋一下,看自己是不是知道,不知道 的和再和圖集查詢。
最後拿施工圖到施工現場進行查詢比對,如果想像不出的穿,就多問問帶你的師傅。在工地,記住一條――多看,多問,多做,少說(少顯擺)。
問題五:條形基礎怎麼看鋼筋圖? 此為條形基礎。450×1000是基礎梁的截面。高度是1000毫米。
400毫米是基礎底板的高度,200毫米是基礎底板的遠端邊緣高度。基礎梁的主筋上下均為4根。中間的4根是構造腰筋。
N、是構造的腰筋。
Y、是底板的主筋與基礎梁的縱向相垂直。
問題六:如何看鋼筋布置圖 鋼筋混凝土構件圖示方法中鋼筋的標註:
一般採用引出線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兩種標注方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 : 3Ф20
3:表示鋼筋的根數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20:表示鋼筋直徑
2。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 Ф8 @ 200: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8:表示鋼筋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
200: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各類鋼筋的表示方法 1. 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蜚 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弧內。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表示間距不是用@,而是用-。
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2. 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
樑上部貫通筋或架立筋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注寫時,須將架立筋寫入揣號內。
例:2B22用於雙肢箍;2B22+(4A12)用於六肢箍,其中2B22為貫通筋,4A12為架立筋。
當梁的上部和下部縱筋均為貫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註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
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貫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貫通筋。 3. 梁支座上部縱筋
當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支座上部縱筋注寫為6B25 4/2,表示上一排縱筋為4B25,下一排縱筋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與4/2之間有一個空格,這個空格不可忽略,否則將出現錯誤。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應注寫為2B25+2B22。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4. 梁下部縱筋
當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例:梁下部縱筋注寫為6B25 2/4,則表示上一排縱筋為2B25,下一排縱筋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
問題七:請教梁鋼筋圖怎麼看? 圖看不清楚,但膽體可以猜到:
一、樑上面和下面的數字表示上\下層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間距200,加密區為100,(2)表示。
二、KL 1(6)
240*700
Φ8@150/200(2)
2Φ20
表示框架梁,(6)表示6跨,尺寸240寬700高,箍筋Φ8間距200,加密區150,後面的(2)同樣是指雙肢箍,2Φ20指上部兩根Φ20的通長鋼筋。
三、C4Φ14
你應該是大錯了,應該是G 4Φ14 ,這個是指構造鋼筋,一般是腹板大於450時要加的。
這下你滿意了吧!!呵呵,我是湯海潮,QQ26189766
問題八:鋼筋布置圖怎麼看 首先11G101-1圖集是必備的
二、如果你在施工現場,最好不過,拿著圖紙去現場,給自己充實鋼筋部位的印象。
三、注意,看節點部位。如梁筋錨入柱內,箍筋根數的計算、柱筋錨入梁內等。
四、有個師傅問,是最好不過的了。
如果你是學生還沒有畢業,那你只好問你的老師和同學了,也要注意的是,先自己看,實在實在在自己看不懂的情況下,標出問題在問。
問題九:鋼筋圖怎麼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email protected] /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email protected] /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email protected] (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email protected] (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email protected] /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鋼筋混......>>
Ⅳ 盈建科怎麼查看砌體構造柱配筋結果
通過建築速查APP。當盈建科配比鋼筋時選擇考慮端柱或翼緣牆時,可通過建築速查app的速查功能來查看實際配筋時的牆柱輪廓,從而查看出砌體構造柱配筋結果。
Ⅳ 鋼筋識圖技巧
這是我之前看的一個文檔 講的挺好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梁的配筋圖畫法
梁平面整體配筋圖是在各結構層梁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
1、平面注寫方式
採用集中注寫與原位注寫相結合的方式標註:
1.集中標注如下圖表達了在 軸線上樑的情況,引出線部分為集中標注。
KL2(2A)300×650:為2號框架梁,有兩跨,一端有懸挑、梁斷面300×650;
φ8-100/200 (2)2φ25:為此梁箍筋是φ8間距200,加密區間距100,2φ25表示在樑上部貫通直徑為25mm的鋼筋2根;
(-0.100)表示梁頂相對於樓層標高24.950低0.100m。
2.原位注寫表達梁的特殊數值。將樑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寫在樑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在 軸與①~②軸之間梁下部中間段6φ25 2/4為該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縱筋為2φ25,下一排縱筋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在①軸處樑上部注寫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當梁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略不注,如②軸樑上端所示。
3.當集中注寫的數值中某一項(或幾項)數值不適用於某跨或某懸挑部分時,則按其不同數值原位注寫在該跨或該懸挑部分處,施工時,按原位標注的數值優先選用。如③軸右側懸挑梁部分,下部標注φ8-100,表示懸挑部分的箍筋通長都為φ8間距100的兩肢箍。
梁支座上部縱筋的長度根據梁的不同編號類型,按標准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2. 截面注寫方式
是將斷面號直接畫在平面梁配筋圖上,斷面詳圖畫在本圖或其它圖上。截面注寫方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平面注寫方式結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區,採用截面注寫方式可使圖面清晰。
下圖為平面注寫和截面注寫結合使用的圖例。圖中吊筋直接畫在平面圖中的主樑上,用引線註明總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四、柱平法施工圖
柱平法施工圖是在柱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柱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故稱柱平法施工圖。
首先,按一定比例繪制柱的平面布置圖,分別按照不同結構層(標准層),將全部柱、剪力牆繪制在該圖上,並按規定註明各結構層的標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
然後,根據設計計算結果,採用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柱的截面及配筋。
這里主要介紹截面注寫方式,即在柱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柱中各選一截面,在其原位上以一定比例放大繪制柱截面配筋圖,注寫柱編號、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縱筋、箍筋的級別、直徑及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間距。同時,在柱截面配筋圖上尚應標注柱截面與軸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