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坑側壁鋼筋做法
基坑側壁鋼筋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是定位和標記。根據設計圖紙,在基坑側壁上准確標出鋼筋的位置,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布置線。這一步驟確保鋼筋能夠按照結構設計要求准確放置。
接下來是鋼筋的加工和准備。根據需要的長度和形狀,對鋼筋進行切割、彎曲和捆綁。例如,可能需要將鋼筋彎曲成特定的角度以適應基坑側壁的曲線形狀,或者根據結構需求進行搭接和焊接。
然後是鋼筋的安裝。工人們使用專用的夾具或綁扎工具,將加工好的鋼筋固定在基坑側壁的標記位置上。這一步需要確保鋼筋的間距、保護層厚度等符合規范要求,同時要保證鋼筋的牢固性和穩定性。
最後是驗收和檢查。完成鋼筋安裝後,需要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包括鋼筋的數量、位置、間距、保護層厚度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同時,還需要檢查鋼筋的連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銹蝕、損傷等問題。只有通過嚴格的驗收程序,才能確保基坑側壁鋼筋的質量和安全性。
❷ 請問集水井基坑側壁的水平筋四個方向的鋼筋如何連接,可以在四個角搭接嗎
設計圖上轉角處應該有大樣。如果沒有的話:外層水平鋼筋,轉折後一個搭接長度外搭接;內層水平鋼筋,直達外層轉折後15d。
❸ 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中集水坑怎麼布置
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中集水坑怎麼布置
1、用自定義集水井來繪制,在筏板上繪制4400*2100的集水坑 2、繪制好集水坑後用「調整集水井放坡「來調整放坡的角度,分別設置為60度和90 度,如圖一設置三邊為60度,如圖二設置為90度 3、如圖三集水井繪制完成,再集水井中間繪制剪力牆,設置好標高即可。
集水坑鋼筋怎麼布置1、用自定義集水井來繪制,在筏板上繪制4400*2100的集水坑 2、繪制好集水坑後用「調整集水井放坡「來調整放坡的角度,分別設置為60度和90 度,如圖一設置三邊為60度,如圖二設置為90度 3、如圖三集水井繪制完成,再集水井中間繪制剪力牆
集水坑的特殊布筋之「隔一布一」在廣聯達GTJ中的繪制技巧
在繪制集水坑時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鋼筋標注,比如C18/C16@200,這種表示方法叫做「隔一布一」的鋼筋布置方式,今天就學習一下集水坑的「隔一布一」鋼筋在軟體中如何繪制。 1.什麼是集水坑 當有排水需要且排水設施低於室外排水管網時,比如在地下室或地下車庫,需要通過設置一定容積的集水坑來暫時匯集需要排出的污廢水或雜用水,當積累到一定水位時,(自動或手動)啟動設在坑內的排水泵,將水提升到室外排水管網的高度,再通過室外管網排出。
2.鋼筋「隔一布一」的表示方法 鋼筋「隔一布一」布置的意思是兩種不同型號的鋼筋分隔布置,以C18/C16@200為例,(有時圖紙中給出的標注為C18/16@200,表示兩種不同直徑的鋼筋均為三級鋼。
)該標注的意思是直徑為18的三級鋼與直徑為16的三級鋼間隔布置,不同規格的鋼筋即C18與C16之間的距離為200,相同規格的鋼筋即C18與C18、C16與C16之間的距離為200*2,如下圖所示:
此圖為施工現場集水坑的鋼筋布置方法,從此圖中可以看出同一方向的鋼筋形狀與長度均相同。
3.在廣聯達GTJ中的繪制技巧 在板里邊可以直接繪制「隔一布一」的分布筋,但是在集水坑的屬性里輸入會出現錯誤提示。
在集水坑的屬性中定義鋼筋時,先定義其中一種鋼筋(注意:同種型號鋼筋間距為標注給出的間距*2)
集水坑定義好以後繪制到軟體中,匯總選中圖元
點擊編輯鋼筋,可以看到表格中只有直徑為18的鋼筋的工程量
選中所有直徑為18的鋼筋進行復制粘貼到表格中,修改復制的鋼筋直徑為16
點擊建模中的鎖定,使圖元變為網格狀就完成了集水坑的新建(注意:在編輯完鋼筋後一定要鎖定,否則編輯的鋼筋不會保存,再次匯總計算還是編輯鋼筋之前的鋼筋信息。)
以上就是集水坑的「隔一布一」鋼筋布置方法如何在GTJ2018的繪制技巧,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補充。
集水坑與電梯基坑相連時,深度不一樣,鋼筋是怎麼布置的一般都是集水坑深 鋼筋按配筋圖出料現場實際量數 斜坡部分加一個錨固一般的都能直錨 連接處按連接縫大小 打彎 中間之隔一道牆的話就是打完拐 上口 相距不超過200就行
放坡集水井鋼筋具體做法放坡集水井鋼筋具體做法1、用自定義集水井來繪制,在筏板上繪制4400*2100的集水坑 2、繪制好集水坑後用「調整集水井放坡「來調整放坡的角度,分別設置為60度和90 度,如圖一設置三邊為60度,如圖二設置為90度 3、如圖三集水井繪制完成,再集水井中間繪制剪力牆
❹ 22g101–3中基坑側壁鋼筋是做成箍筋嗎
22g101-3中基坑側壁鋼筋不是做成箍筋的。
在我們初步學習時,很多人都把斜坡上用圓點表示的鋼筋理解成箍筋,繞基坑四周形成封閉形式。實際上基坑兩個方向的底筋都是按一定的間距,一根一根均勻排布的。四面斜坡上的鋼筋,長度是變尺,按規定的間距自下向上排布。
底面鋼筋和斜坡上的鋼筋冒出基坑,伸入筏板鋼筋的長度均是La。
基坑側壁水平鋼筋夠直錨條件時,直錨長度la。不俱備直錨條件時彎折15d。鋼筋型號見圖紙標注,若圖紙上無有標注,則同板上部同向鋼筋。
基坑側壁的水平鋼筋根據施工是否方便可位於內側。也可位於外側。
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
❺ 基坑斜坡鋼筋計算公式
一、基礎承台:
1、底板鋼筋長度=底板邊長-2×保護層。
2、根數=板底另一邊邊長-2min(75mm,s/2)(註:取小值)÷s(注鋼筋間距)-1 Kg/m=長度×0.00617×b²。
3、單柱獨立柱基礎邊長≥2.5m時,基礎底板配筋按0.9邊長下料,交錯布置。
4、外側鋼筋長度=底板邊長-2保護層根數=2根(兩邊各一根鋼筋)。
5、其餘鋼筋長度=底板邊長×0.9-保護層或底板邊長-0.1底板邊長-保護層。
5、其餘鋼筋根數=底板另一側長度-2min(75mm,S/2)/S-1。
二、柱縱筋=柱凈高+柱基礎插筋+(柱頂)錨固長度。
三、柱基礎插筋=基礎高度-保護層+彎折長度。
四、柱頂錨固:
1、中柱:梁高-保護層(柱的)≥lae,則直錨,直錨長度=梁高-保護層。
2、梁高-保護層<lae時則彎錨12d,彎錨長度=梁高-保護層+12d。
3、邊角柱:外側鋼筋=1.5lae。
4、內側鋼筋同中柱。
5、Lae=保護長度。
❻ 基坑支撐體系布置形式有哪幾種
常見的基坑支護型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土擋牆;
⒊鋼板樁:型鋼樁橫擋板支護,鋼板樁支護;
⒌土釘牆(噴錨支護);
⒍逆作拱牆;
⒎原狀土放坡;
⒏基坑內支撐。
⒐逆作拱牆
⒑樁、牆加支撐系統
⒒簡單水平支撐
⒓鋼筋混凝土排樁
⒔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❼ 獨立基礎鋼筋如何配筋
由圖紙信息得知:該基底標高(埋深)-5.800m;基礎頂面標高-4.75m。採用HRB400鋼筋(Φ)規格14mm雙向(X*Y)布置,間距(@)為140mm等距布置。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
(7)水電站基坑布鋼筋如何布直擴展閱讀: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
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