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要點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要點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PC)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要點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預制構件出廠標識
預制構件應當具有生產單位名稱、製作日期、品種、規格、編號(可釆用條形碼、晶元等形式)、合格標識、工程名稱等信息的出廠標識,出廠標識應設置在便於現場識別的部位。預制構件應當按品種、規格分區分類存放,並按照規定設置標牌。
2、預制構件產品質量證明文件
一、預制構件
(一)預制構件生產單位備案證;
(二)預制構件質量保證書(出廠合格證),(外省市預制構件,還需提供混凝土預制構件質量監督報告);
(三)灌漿套筒進廠(場)外觀質量、標識、尺寸偏差檢驗報告;
(四)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試件工藝檢驗報告;
(五)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試件型式檢驗報告;
(六)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抗拉氏族強度檢驗報告。
二、灌漿料
(一)備案證;
(二)質量保證書(出廠合格證);
(三)灌漿料試塊抗壓強度檢驗報告。
3、施工方案
施工單位應當編制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採用鋼筋灌漿套筒連接的,施工單位應當編制套筒灌漿連接專項施工方案,
4、預制構件進場驗收記錄
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追溯制度,健全台賬管理,加強預制構件進場驗收,按照規定對預制構件的標識、外觀質量、尺寸偏差以及預埋件數量、位置等進行檢查、記錄,並將預制構件質量證明文件等按照規定歸檔。
5、預制構件進行結構性能檢驗者雹 (要求來自:GBT 51231-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11.2.2)
施工單位應當按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對預制構件進行結構性能檢驗。專業企業生產的梁板類簡支受彎預制構件或者設計有要求進行結構性能檢驗的,進場時應按照規范要求進行結構性能檢驗。
對進場時可不做結構性能檢驗的預制構件,無駐廠監督的,預制構件進場時應按照規定,對其主要受力鋼筋數量、規格、間距、保護層厚度及混凝土強度等進行實體檢驗。
6、“首段安裝驗收”
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設計、施工、監理、預制構件生產單位進行“首段安裝驗收”。裝配整體式結構,應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試安裝,試安裝過程和方法應當經參加驗收單位和驗收人員共同確認。確認驗收合格後方可後續施工。
7、灌漿施工的操作人員合格證書
施工單位應當對灌漿施工的操作人員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考核,取得合格證書後,方可進行灌漿作業。
8、灌漿鋼筋進行接頭工藝檢驗
灌漿施工前,應按照規定對進場鋼筋進行接頭工藝檢驗;施工過程中,當更換鋼筋生產企業,或同生產企業生產的鋼筋外形尺寸與已完成工藝檢驗的鋼筋有較大差異時,應再次進行工藝檢驗。
9、鋼筋套筒灌漿現場模擬構件連接接頭檢驗(要求來殲嫌弊自:JGJ 1-2014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1.5)
鋼筋套筒灌漿前,應在現場模擬構件連接接頭的灌漿方式,每種規格鋼筋應製作不少於3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進行灌注質量以及接頭抗拉強度的檢驗;經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灌漿作業。
10、灌漿料見證取樣要求(要求來自:DGJ08-2117-2012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6.11.6)
預制構件鋼筋連接用灌漿料,其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和設計要求。以5t為一檢驗批,不足5t的以同一進場批次為一檢驗批。
11、灌漿要求(要求來自:JGJ 1-2014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3.4)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鋼筋漿錨搭接連接接頭應按檢驗批劃分要求及時灌漿,灌漿作業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及施工方案的要求,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灌漿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於5℃;當連接部位養護溫度低於10℃時,應採取加熱保溫措施。(灌漿施工時,環境溫度應符合灌漿料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環境溫度低於5℃時不宜施工,低於0℃時不得施工;當環境溫度高於30℃時,應採取降低灌漿料拌合物溫度的措施。)
2 灌漿操作全過程應有專職檢驗人員負責旁站監督並及時形成施工質量檢查記錄。
3 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有要求計量灌漿料和水的用量,並攪拌均勻;每次攔制的灌漿料拌合物應進行流動度的檢測,且其流動度應滿足本規程的要求。
4 灌漿作業應採用壓漿法從下口灌注,當漿料從上口流出後應及時封堵,持壓30S後再封堵下口,必要時可設分倉進行灌漿。
5灌漿料拌合物應在制備後30min內用完。
12、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及漿錨搭接連接接用的灌漿料試塊製作要求(要求來自:JGJ 1-2014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3.2.3,GBT 51231-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11.3.4)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及漿錨搭接連接接用的灌漿料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檢驗批,以每層為一檢驗批;每工作班應製作一組且每層不應少於3組40mm*40mm*160 mm的長方體試件,標准養護28d後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13、剪力牆底部接縫坐漿試塊製作要求(要求來自:JGJ 1-2014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3.2.4,GBT 51231-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11.3.5)
剪力牆底部接縫坐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按檢驗批,以每層為一檢驗批;每工作班應製作一組且每層不應少於3組邊長為70.7mm的立方體試件,標准養護28d後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14、套筒灌漿連接接頭見證取樣要求(要求來自: DGJ08-2117-2012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6.11.7)
施工前應在現場製作同條件接頭試件,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應檢查其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同時按照500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檢驗和驗收,不足500個也應作為一個驗收批,每個驗收批均應選取3個接頭做抗拉強度試驗。如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檢。復檢中如仍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則該驗收批評為不合格。
檢查數量:每個檢驗批均應進行全數檢查。
15、灌漿施工記錄留存影像資料
灌漿操作全過程應有專職檢驗人員負責旁站監督並及時形成施工質量檢查記錄;實際灌入量應當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並做好施工記錄,灌漿施工過程應按照規定留存影像資料。
16、工程實體的鋼筋灌漿套筒連接質量檢測
工程實體的鋼筋灌漿套筒連接質量檢測,應當符合有關技術標准、規范等有關規定。
17、外牆板接縫淋水試驗(要求來自:GBT 51231-2016《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11.3.11)
外牆板接縫防水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按批檢驗。每1000M2外牆(含窗)面積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0M2時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一處,抽查部位應為相鄰兩層塊牆板形成的水平和豎向十字接縫區域,面積不得少於10M2。
檢驗方法:檢查現場淋水試驗報告。
外牆板接縫防水施工應按設計要求填塞背襯材料,密封材料嵌填應飽滿、密實、均勻、順直、表面平滑,其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按照規定,在拼縫處進行現場淋水試驗,試驗方法參照現行《建築幕牆》(GB/T21086)附錄D實施。對有滲漏部位,應及時修復,不得留有滲漏質量缺陷。
GB/T21086--2007附錄D現場淋水試驗方法
D.1范圍
本附錄適用於各類建築幕牆的現場淋水試驗,通過現場檢驗,對有滲漏的部位進行修補.最後達到完全阻止水滲透的目的。
D.2■ 測試范圍
幕牆的待測部位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應包括垂直的和水平的接縫,或其它有可能出現滲漏的部位。幕牆的室內部分應便於觀察滲漏狀況,
D.3● 試驗步驟
D.3.1 應採用噴嘴(如B一25,型號為#6.030)。此噴嘴與3/4時的水管連在一起,且配有一控制閥和一個壓力計。噴嘴處的水壓應為200kPa至235kRa。
D.3.2 在幕牆的室外側,選定長度為1.5米的接縫,在距幕坡表面約0.7米處。沿與幕牆表面垂直的方向對准待測接縫進行噴水,連續往復噴水5分鍾。同時在室內側檢查任何可能的`滲水。如果在5分鍾內未發現有任何漏水,則轉入下一個待測的部位。
D.3.3 依次對選定的測試部位進行噴水,噴水順序宜從下方橫料的接縫開始,後是相鄰的橫料與豎料間的接縫,再後是豎料的接縫,直至試完待測區域內的所有部位。
D.3.4 對有滲水現象出現的部位,應記錄其位置。如果無法確定漏水的確切位置,則可採取下述步驟進行確定:
1)待幕牆自然變干之後,自上而下地進行檢查,並用防水膠帶將非檢查部位的接縫從室外側進行密封。
2)重復D.3.2和D.3.3步驟進行重復試驗。
3)如果無任何漏水,則可認為此接縫合格,不必再用膠帶密封。如果漏水,則此接縫應重新用膠帶進行密封,防止在以後的試驗中千擾其它部位的試驗。
4)按照先下後上的檢驗原則,對待測范圍內的所有接縫重復進行上述檢驗,直到找到漏水部位的確切位置。
D.4●修補和再測試
D.4.1 對有漏水現象的部位,應進行修補。待充分乾燥後,進行再次測試,直到無任何漏水為止.
D.4.2 在完成所有修補工作,且充分乾燥後,應重新檢測所有接縫。如果仍有漏水,則須進行進一步的修補和再側試,直到所有接縫都能滿足要求.
18、裝配式建築質保資料的驗收檢查主要內容:
(1)專項施工方案及監理細則的審批手續、專家論證意見;
(2)施工所用各種材料、連接件及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產品合格證書(預制構件質保書需包括吊點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混凝土強度等相關內容)、性能測試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試報告;
(3)監理旁站記錄,隱蔽驗收記錄及影像資料;
(4)預制構件安裝施工驗收記錄;鋼筋套筒灌漿、漿錨連接施工檢驗記錄;外牆防水施工質量檢驗記錄;
(5)連接構造節點的隱蔽工程檢查驗收文件;
(6)後澆節點的混凝土或灌漿料漿體強度檢測報告;
(7)分項、分部工程驗收記錄;
(8)裝配式結構實體檢驗記錄;
(9)工程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
(10)使用功能性檢測報告:外牆保溫、防水等檢測報告;
(11)其他質量保證資料。
;② 灌漿料進場時應對什麼進行檢驗
後張預應力管道專用灌漿料進場要做檢測,一般來說H-60預應力管道壓漿料的實驗分為 實驗室性能測試,第三方實驗室性能測試。
預應力管道又稱波紋管,其壓漿密實性好壞對橋梁的耐久性具有重要影響,據統計,由於壓漿不密實導致預應力管道內鋼絞線銹蝕,拆困謹預應力提前喪失,可造成橋梁實際壽命縮短至設計壽命的十分之一。在美國,公路橋梁大約有57萬座,
其中約13萬座有缺陷。平均開始出現問題的年限是25年。在我國截止到2002年,各種橋梁總和約有28萬座其中,危橋約有9597座,它們平均開始出現問題的年限是7年。
1、灌漿料選擇
裝配式建築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採用一端螺紋連接,另一端灌漿連接的半灌漿接頭比較多。填充的灌漿料是以水泥為基本材料,配以適當的細骨料、外加劑及其他材料,加水攪拌後應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早強、高強、微膨脹等性能。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選擇的灌漿料應與鋼筋套筒性能相匹配,抽取的對中連接旅基接頭檢驗應符合JGJ 107—2016《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尺賀》中Ⅰ級接頭要求。
灌漿料的各項指標應符合JG/T 408—2013《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GB/T 50448—2015《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的要求。
③ H-85套筒灌漿料用在哪些部位
H-85套筒灌漿料是裝配式建築混凝土結構連接的主要方式,主要適用於混凝土結構的預制剪力牆、預制柱等構件的縱向鋼筋連接,也可用於疊合梁等後澆部位的縱向鋼筋連接。採用主要材料是灌漿套筒和灌漿料,通過灌漿料填充於金屬套筒和帶肋鋼筋間隙內粘結成整體進行傳遞載荷作用。
1、灌漿料選擇
裝配式建築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採用一端螺紋連接,另一端灌漿連接的半灌漿接頭比較多。填充的灌漿料是以水泥為基本材料,配以適當的細骨料、外加劑及其他材料,加水攪拌後應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早強、高強、微膨脹等性能。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選擇的灌漿料應與鋼筋套筒性能相匹配,抽取的對中連接接頭檢驗應符合JGJ 107—2016《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中Ⅰ級接頭要求。灌漿料的各項指標應符合JG/T 408—2013《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GB/T 50448—2015《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的要求。
2、灌漿料儲存
灌漿料進場時應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合格後方可用於工程使用。灌漿料的保存期為3個月,應設專門的儲存倉庫,要求防潮、防雨、防曬、通風,倉庫內宜搭設放置灌漿料的存放架(離地不小於200 mm),使灌漿料堆放於陰涼、乾燥處。倉儲灌漿料要隨時檢查日期,先進場材料優先使用,超過保存期的灌漿料應進行檢測重新確定是否可以繼續使用。
3、灌漿料拌制
(1)灌漿材料機具的准備:灌漿料、清潔水;攪拌機、空壓機、儲漿罐、秤、溫度計、水桶、流動度檢測截圓錐模和玻璃板、鋼板尺或捲尺等,宜配備相應的應急發電機防止灌漿過程中突發停電事故。
(2)灌漿料制備:打開灌漿料包裝袋,應檢查產品外觀,粉料、骨料混合均勻,無受潮結塊或其他異常後,按需要量稱取,存放在桶或袋中。拌合水存放於盛水容器也按相應配合比稱量好,然後把灌漿料倒入攪拌機中,啟動攪拌機並慢慢加水,均勻攪拌7~8 min,再靜置2~3 min排除氣泡。
5、注意事項
(1)預制牆體與混凝土接觸面應無灰渣、無油污、無雜物等。在預制牆體吊裝前,用細鋼絲從上部灌漿孔伸入套筒,如果從底部可以伸出,且從下部灌漿孔可以看見鋼絲即為暢通;如果細鋼絲無法從底部伸出,說明套筒內有雜物,需清除雜物直至暢通無阻。
(2)灌漿前應用水將注漿孔進行潤濕,減少因混凝土吸水導致灌漿強度達不到要求,且與灌漿孔連接不牢靠等現象發生。
(3)在溢漿孔部位鋪設隔離材料如牆底部位,防止漿料外溢污染樓地面。灌漿作業完成後要及時清理牆面上、樓地面上的余漿。灌漿部位應灑水保濕養護不得少於7 d。
(4)灌漿完畢,立即用清水清洗注漿機、攪拌設備等。24 h內不得對牆板施加任何振動或沖擊等影響,72 h後方可安排拆除預制混凝土牆體臨時斜支撐,再周轉使用。
(5)裝配式建築鋼筋套筒灌漿可以在5~10 ℃環境下進行作業,不宜高溫天氣、冬期、雨期施工,否則應採取相應的降溫、保溫、防雨淋等措施。
鋼筋套筒灌漿施工工序是裝配式建築安裝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點。只要施工單位科學管理,精細操作,責任到人,環環相扣,嚴格把關,就能為裝配式建築施工質量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工程質量百年大計。
④ 裝配式建築灌漿施工技術
第一環節 灌漿料、灌漿套筒介紹
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是採用鑄造工藝或機械加工工藝製造,用於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的金屬套筒,簡稱灌漿套筒。
灌漿套筒設置有灌漿孔和出漿孔,灌漿孔是用於加註灌漿料的入料口。出漿孔是用於加註灌漿料時通氣並將注滿後的多餘灌漿料溢出的排料口。
灌漿套筒兩端均採用灌漿方式連接鋼筋的接頭為全灌漿套筒;
一端螺紋連接一端灌漿連接的接頭稱之為半灌漿套筒。
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是以水泥為基本材料並配以細骨料,外加劑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用於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的干混料,簡稱灌漿料。
灌漿料按規定比例加水攪拌後,具有規定流動性,早強,高強及硬化後微膨脹等性能的漿體為灌漿料拌合物。
第二環節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原理
鋼筋套筒灌漿是通過空氣壓縮機將空氣由氣管輸送至灌有攪拌充分的鋼筋連接用高性能灌漿料的灌漿壓力罐。
致使灌漿壓力罐壓力增大,在孝斗壓力的作用下,將罐內的灌漿料拌合物壓出。
通過導管從灌漿孔進入封堵嚴密的預制牆板灌漿倉內,從而完成灌漿。
硬化後的灌漿料分別與鋼筋和灌漿套筒握裹作用。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實現巧碧磨鋼筋連續可靠傳力的連接構造。
第三環節 灌漿設備、器具介紹
套筒灌漿使用的主要設備、器具有:滾筒式攪拌機、空氣壓縮機、電子台秤、灌漿筒、鋼絲軟管、橡膠塞等。
第四環節 灌漿施工
1、灌漿分倉、封倉
預制牆板吊裝就位,調校完成後。進行座漿砂漿分倉、封倉等工序施工。
▲分倉
▲封倉
分倉必須按照《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規程》的規定。
當用連通腔灌漿方式時,每個連通灌漿區域(倉室長度)不宜超過1500mm。
有套筒群部位則整個套筒群可獨立作為一個灌漿倉。
灌漿施工前,對每塊預制牆板分倉進行編號。
分倉施工時,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確定的分倉位置進行。
首先將專用工具塞入預制牆板下方20mm縫隙中。
將坐漿砂漿放置於托板上。用另一專用工具塞填砂漿。
分倉砂漿帶寬度約30-50mm,分倉完成後進行封倉施工。
首先將封倉專用工具伸入20mm縫隙中。
作為抹封倉砂漿的擋板。伸入牆體控制在5-10mm。
保證套筒插筋的保護層厚度滿足規范要求。然後用攪拌好的座漿砂漿進行封倉施工。
2、灌漿料攪拌
採用專業公司生產的連接用高性能灌漿料。
嚴格按照規定配合比及拌合工藝拌制灌漿材料。
乾料和攪拌水的用量比為1:0.12(重量比)。即2袋(25kg/包)灌漿料加入6kg水。
首先在攪拌設備中加入部分水。再倒入2袋灌漿料,最後添加剩餘的水量。
攪拌時間約10分鍾。待攪拌至10分鍾並出現均勻一致的漿體。
漿體需靜置消泡後方可使用。靜置時間兩分鍾。
漿體隨用隨攪拌,攪拌完成的漿體必須在30分鍾內用完。攪拌完成後不得再次加水。
每工作班應檢查灌漿料拌和物初始流動度不少於一次。初始流動度大於等於300mm。
3、灌漿試塊,試件製作
每工作班灌漿施工過程中,灌漿料拌合物現場製作40mm×40mm×160mm的試塊3組。
1天,3天,28天各一組,在標准養護條件下養護。
灌漿過程中,每一工作班同一規格,每500個灌漿套筒連接接頭製作三個相同灌漿工藝的平行試件,進行抗拉強度檢驗。
檢驗結果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的要求。
4、灌漿
首先將攪拌好的灌漿料倒入灌漿筒。
蓋嚴擰緊灌漿筒封蓋。
連接灌漿筒與空壓機通氣管。灌漿管插入灌漿孔,空壓機開始增壓。
調節進氣閥門,採用低壓慧灶力灌漿工藝,通過控制灌漿筒內壓力來控制灌漿過程,漿體流速。
灌漿料拌合物從灌漿筒採用增壓,通過導管經注漿孔流入腔體與套筒內。
當灌漿料拌合物從構件其他灌漿孔、出將孔流出且無氣泡後及時用橡膠塞封堵。
同一塊預制牆板有多個灌漿倉。
當存在無灌漿套筒的灌漿倉時,首先灌注無套筒的灌漿倉,有套筒的灌漿倉注漿時選擇靠近無套筒的灌漿倉一側的注漿孔。如果離無套筒的灌漿倉最近的注漿孔不便封堵。則可向相反方向順延一個。
5、灌漿倉保壓
所有灌漿套筒的出漿孔均排出漿體並封堵後,調低灌漿設備的壓力,開始保壓(0.1MPa)保壓1分鍾。
保壓期間隨機拔掉少數出漿孔橡膠塞。觀察到灌漿料從出漿孔噴湧出時,要迅速再次封堵。
經保壓後拔除灌漿管。拔除灌漿管到封堵橡膠塞時間,間隔不得超過一秒,避免灌漿倉內經過保壓的漿體溢出灌漿倉,造成灌漿不實。
6、填寫灌漿施工檢查記錄表。
灌漿施工必須由專職質檢人員及經理人員全過程旁站監督,每塊預制牆板均要填寫《灌漿施工檢查記錄表》,並留存照片和視頻資料。
灌漿施工檢查記錄表有灌漿作業人員,施工專職質檢人員及監理人員共同簽字確認。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⑤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的施工流程和技術要點是什麼
鋼筋灌漿套筒連接是在金屬套筒內灌注水泥基漿料,將鋼筋對接連接所形成的機械連接接頭。
一、施工流程
清理接觸面→鋪設高強度墊塊(或墊鐵)→安放牆體→調整並固定牆體→牆體兩側密封→潤濕注漿孔→拌制注漿料→進行注漿→進行個別補注→進行封堵→完成注漿.二、技術要點
(1)清理牆體接觸面.牆體下落前,應保持預制牆體與混凝土接觸面無灰渣、油污和雜物.
(2)鋪設高強度墊塊.採用高強度墊塊將預裝牆體的標高找好,使預制牆體標高得到有效的控制.
(3)安放牆體.在安放牆體時應保證每個注漿孔通暢,預留孔洞滿足設計要求,孔內無雜物.
(4)調整並固定牆體.牆體安放到位後採用專用支撐桿件進行調節,保證牆體垂直度、平整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
(5)牆體兩側密封.根據現場情況,採用砂漿對兩側縫隙進行密封,確保注漿料不從縫隙中溢出,減少浪費.
(6)潤濕注漿孔.注漿前應用水將注漿孔進行潤濕,減少因混凝土吸水導致注漿強度達不到要求,且與灌漿孔連接不牢靠.
(7)拌制注漿料.攪拌完成後應靜置3~5min,待氣泡排除後方可進行施工.要求注漿料流動度在200~300mm內為合格.
(8)進行注漿.採用專用的注漿機進行注漿,該注漿機使用一定的壓力,由牆體下部注漿孔進行注入,注漿料先流向牆體下部20mm找平層.當找平層注漿注滿後,注漿料由上部排氣孔溢出,視為該孔注漿完成,並用泡沫塞子進行封堵.至該牆體所有上部注漿孔均溢出漿料後,視為該面牆體注漿完成.
(9)進行個別補注.當已完成注漿牆體0.5h後,檢查上部注漿孔是否有因注漿料的收縮、堵塞不及時、漏漿造成的個別孔洞不密實的情況.用手動注漿器對該孔進行補注.
(10)進行封堵.注漿完成後,通知監理進行檢查,合格後進行注漿孔的封堵,封堵要求與原牆面平整,並及時清理牆面和地面上的余漿。
(11)預制柱接頭灌漿套筒連接.①柱腳四周採用坐漿材料封邊,形成密閉灌漿腔,保證在最大灌漿壓力(約1MPa)下密封有效.
②如所有連接接頭的灌漿口都未被封堵,當灌漿口漏出漿液時,應立即用膠塞進行封堵牢固;如排漿孔事先封堵膠塞,摘除其上排漿孔的封堵膠塞,直至所有灌漿孔都流出漿液並已封堵後,等待排漿孔出漿.
③一個灌漿單元只能從一個灌漿口注入,不得同時從多個灌漿口注漿.
(12)預制剪力牆套筒灌漿連接.
①灌漿前應制定灌漿操作的專項質量保證措施.
②應按產品使用要求計量灌漿料和水的用量並攪拌均勻,灌漿料拌合物的流動度應滿足現行國家相關標准和設計要求.
③將預制牆板底的灌漿連接腔用高強度水泥基坐漿材料進行密封(防止灌漿前異物進入腔內);牆板底部採用坐漿材料封邊,形成密封灌漿腔,保證在最大灌漿壓力(1MPa)下密封有效.④灌漿料拌合物應在制備後0.5h內用完;灌漿作業應採取壓漿法從下口灌注,用漿料從上口流出時應及時封閉;宜採用專用堵頭封閉,封閉後灌漿料不應有任何外漏⑤灌漿施工時宜控制環境溫度,並且必要時應對連接處採取保溫加熱措施.
⑥灌漿作業完成後12h內,構件和灌漿連接接頭不應受到振動或沖擊.
三、質量保證措施
(1)灌漿料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每次攪拌應有專人進行攪拌.
(2)每次攪拌應記錄用水量,嚴禁超過設計用量.
(3)注漿前應充分潤濕注漿孔洞,防止因孔內混凝土吸水導致注漿料開裂情況發生.
(4)防止因注漿時間過長導致孔洞堵塞,若在注漿時造成孔洞堵塞,應從其他孔洞進行補注,直至該孔洞注漿飽滿.
(5)灌漿完畢,立即用清水清洗注漿機、攪拌設備等.
(6)灌漿完成後24h內禁止對牆體進行擾動.
(7)待注漿完成一天後應逐個對注漿孔進行檢查,發現有個別未注滿的情況應進行補注。
⑥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主要的施工工序和操作注意事項有哪些
灌漿套筒又稱灌漿套筒接頭或套筒灌漿接頭。
灌漿套筒是由專門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漿料和鋼筋組裝的組合體,在連接鋼筋時通過注入快硬無收縮灌漿料,依靠材料之間的黏結咬合作用連接鋼筋與套筒。套筒灌漿接頭具有性能可靠、適用性廣、安裝簡便等優點。
灌漿套筒連接技術適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鋼結構工程、橋梁工程、海上石油開采平台工程、近海風力發電塔等領域。灌漿套筒連接技術是一種由於工程實踐的需要和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型鋼結構連接方式,該種連接方式的出現彌補了傳統的鋼結構連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和螺栓連接)的不足,並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應用。
中文名
灌漿套筒
外文名
grout sleeve
材質
金屬
用途
建築構件連接
行業
建築、海上石油開采、風力發電
快速
導航
套筒灌漿接頭的分類和構造套筒灌漿連接方式鋼筋套筒連接施工工藝安裝預制構件的關鍵技術預制牆板定位安裝工序結語
定義
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常用的縱向鋼筋連接方式有綁扎搭接、焊接連接以及機械連接等,由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連接部位較小,採用這些傳統的鋼筋連接方式不便於施工。20世紀60年代,余占疏博士[1]在美國發明了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很好地解決了裝配式結構中的縱向鋼筋連接問題,可有效實現「裝配等同現澆」的設計要求。
套筒灌漿接頭的分類和構造
套筒灌漿接頭所使用的套筒一般由球墨鑄鐵或優質碳素結構鋼鑄造而成,其形狀大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灌漿料是一種以水泥為基本材料,配以適當的細骨料以及少量的混凝土外加劑和其他材料組成的干混料,加水攪拌後具有大流動度、早強、高強、微膨脹等性能。
國內外已有很多種套筒灌漿接頭,且其形式多種多樣,但按套筒的形式,總體上可分為全套筒灌漿接頭和半套筒灌漿接頭兩大類
⑦ 裝配式建築中使用灌漿套筒的標准有哪些
對於PC構件裝配式建築而言,想要達到國家的安全標准,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套筒灌漿料的質量。
灌漿套筒又稱灌漿套筒接頭或套筒灌漿接頭。
灌漿套筒是由專門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漿料和鋼筋組裝的組合體,在連接鋼筋時通過注入快硬無收縮灌漿料,依靠材料之間的黏結咬合作用連接鋼筋與套筒。套筒灌漿接頭具有性能可靠、適用性廣、安裝簡便等優點。
灌漿套筒的定義
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常用的縱向鋼筋連接方式有綁扎搭接、焊接連接以及機械連接等,由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連接部位較小,採用這些傳統的鋼筋連接方式不便於施工。
20世紀60年代,余占疏博士在美國發明了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很好地解決了裝配式結構中的縱向鋼筋連接問題,可有效實現「裝配等同現澆」的設計要求。
⑧ 2、鋼筋漿錨搭接連接接頭用灌漿料性能要求
1d抗壓強度值應大於等於35Mpa。鋼筋漿錨搭接接頭應採用水泥基灌漿料芹信,灌漿料的性能應滿足1d抗壓強度值應大於等於35Mpa、3d抗壓強度值應大於等於55Mpa、28d抗壓強度值應大於嫌茄輪等於85Mpa。鋼筋漿錨連接的特點就是鋼筋必須鑽洞納州,之後用植筋膠把鋼筋錨固在所鑽的洞裡面與原來的主體結構連接在一起。
⑨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技術內容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是指帶肋鋼筋插入內腔為凹凸表面的灌漿套筒,通過向套筒與鋼筋的間隙灌注專用高強水泥基灌漿料,灌漿料凝固後將鋼筋錨固在套筒內實現針對預制構件的一種鋼筋連接技術。該技術將灌漿套筒預埋在混凝土構件內,在安裝現場從預制構件外通過注漿管將灌漿料注入套筒,來完成預制構件鋼筋的連接,是預制構件中受力鋼筋連接的主要形式,主要用於各種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受力鋼筋連接。
鋼筋套筒灌磨亮旅漿連接接頭由鋼筋、灌漿套筒、灌漿料三種材料組成,其中灌漿套筒分為半灌漿套筒和全灌漿套筒,半灌漿套筒連接的接頭一端為灌漿連接,另一端為機械連接。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施工流程主要包括:預制構件在工廠完成套筒與鋼筋的連接、套筒在模板上的安裝固定和進出漿管道與套筒的連接,在建築施工現場完成構件安裝、灌漿腔密封、灌漿料加水拌合及套筒灌漿。
豎向預制構件的受力鋼筋連接可採用半灌漿套筒或全灌漿套筒。構件宜採用聯通腔灌漿方式,並應合理劃分連通腔區域。構件也可採用單個套筒獨立灌漿,構件就位前水平縫處應設置坐漿層。套筒灌漿連接應採用由經接頭型式檢驗確認的與套筒相匹配的灌漿料,使用與材料工藝配套的灌漿設備,以壓力灌漿方式將灌漿料從套筒下方的進漿孔灌入,從套筒上方鍵迅出漿孔流出,及時封堵進出漿孔,確保套筒內有效連接部位的灌漿料填充密實。
水平預制構件縱向受力鋼筋在現澆帶處連接可採用全灌漿套筒連接。套筒安裝到位後,套筒注漿孔和出漿孔應位於套筒上方,使用單套筒灌漿專用工具或設備進行壓力灌漿,灌漿料從套筒一端進漿孔注入,從另一端出漿口流出後,進漿、出漿孔接頭內灌漿料漿面均應高於套筒外表面最高點。
套筒灌漿施工後,灌漿料同條件養護試件的抗壓強度達到35MPa後,方可進行對接頭有擾動的後續施工。
技術指標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應用須滿足國家現行標准《裝配式混凝土技術規程》JGJ1、《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JGJ355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GB/T51231的相關規定。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的傳力機理比傳統機械連接更復雜,《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JGJ355對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性能、型式檢驗、工藝檢驗、施工與驗收等進行了專門要求。
灌漿套筒按加工方式分為鑄造灌漿套筒和機械加工灌漿套筒。鑄造灌漿套筒宜選用球墨鑄鐵,機械加工套筒宜選用優質碳素結構鋼、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合金結構鋼或其它經過接頭型式檢驗確定符合要求的鋼材。
灌漿套筒的設計、生產和製造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JG/T398的相關規定,專用水泥基灌漿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JG/T408的各項要求。當採用其他材料的灌漿套筒時,套筒性能指標應符合有關產品標準的規定。
套筒材料主要性能指標:球墨鑄鐵灌漿套筒的抗拉強瞎凳度不小於550MPa,斷後伸長率不小於5%,球化率不小於85%;各類鋼制灌漿套筒的抗拉強度不小於600MPa,屈服強度不小於355MPa,斷後伸長率不小於16%;其他材料套筒符合有關產品標准要求。
灌漿料主要性能指標:初始流動度不小300mm,30min流動度不小於260mm,1d抗壓強度不小於35MPa,28d抗壓強度不小於85MPa。
套筒材料在滿足斷後伸長率等指標要求的情況下,可採用抗拉強度超過600MPa(如900MPa、1000MPa)的材料,以減小套筒壁厚和外徑尺寸,也可根據生產工藝採用其他強度的鋼材。灌漿料在滿足流動度等指標要求的情況下,可採用抗壓強度超過85MPa(如110MPa、130MPa)的材料,以便於連接大直徑鋼筋、高強鋼筋和縮短灌漿套筒長度。
適用范圍
本技術適用於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中直徑12~40mm的HRB400、HRB500鋼筋的連接,包括:預制框架柱和預制梁的縱向受力鋼筋、預制剪力牆豎向鋼筋等的連接,也可用於既有結構改造現澆結構豎向及水平鋼筋的連接。
工程案例
北京長陽半島、紫雲家園、長陽天地、金域華府、沈陽春河裡、沈陽十二運安保中心、南科財富大廈、華潤紫雲府、萬科鐵西藍山、長春一汽技術中心停車樓、大連萬科城、南京上坊青年公寓、萬科九都薈、合肥蜀山四期公租房、廬陽湖畔新城、上海佘北大型居住社區、青浦新城、浦東新區民樂大型居住社區、龍信老年公寓、龍信廣場、中南世紀城、成都錦豐新城、西安興盛家園、烏魯木齊龍禧佳苑、福建建超工業化樓等。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⑩ 什麼是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它與水泥基灌漿料有什麼不同之處
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是以水泥為基本材料,配以細骨料,以及混凝土外加劑和其他材料組成的干混料,加水攪拌後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早強、高強、微膨脹等性能,填充於套筒和帶肋鋼筋間隙內的乾粉料,簡稱「套筒灌漿料」。其執行標准為jg/t
408--2013
其性能相比水泥基灌漿料有區別,
初始流動度要不小於300mm半小時不小於260mm,抗壓強度要求比水泥基灌漿料要高出不少,1天要求達35兆帕,3天要達到60兆帕,28天要達到85兆帕。
廣州盾基建材就是專業生產灌漿料的廠家,要購買套筒灌漿料及水泥基灌漿料都可以聯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