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建梁里鋼筋搭接可以套筒嗎該放在什麼位置
可以呀,那就叫機械連接。你看一下03G101圖集,上面有講連接區位置的。如果
你沒有我發給你,要個郵箱號。
❷ 鋼筋接頭位置
鋼筋在混凝土構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鋼筋接頭是鋼筋承受拉力時的薄弱環節,鋼筋的接頭應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單跨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2)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但對滿堂基礎底板,因其彎矩圖和樓板方向相反,鋼筋的接頭位置也應相反,即上筋應在支座處,下筋則在跨中。
(3)鋼筋接頭還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4)鋼筋接頭就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對重要構件,施工單位應根據所供應鋼筋的實際長度,在施工前先進行翻樣出鋼筋的接頭布置圖,才能確保接頭位置符合上述要求。
(2)鋼筋套筒宜設置在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鋼筋連接是指鋼筋的連接方式,鋼筋的連接方式主要有綁扎搭接、機械連接、套管灌漿連接和焊接四種。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
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原則:
1、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3、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4、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
5、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6、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常用焊接方法
包括電阻電焊、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電弧焊,使用中應注意:
1、電阻電焊:用於鋼筋焊接骨架和鋼筋焊接網。焊接骨架較小鋼筋直徑不大於10㎜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3倍;較小直徑為12~16㎜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2倍。焊接網較小鋼筋直徑不得小於較大直徑的60%。
2、閃光對焊:鋼筋直徑較小的400級以下鋼筋可採用「連續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較平整時,宜採用「預熱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不平整時,應採用「閃光-預熱閃光焊」。
連續閃光對焊所能焊接的鋼筋直徑上限應根據焊接容量,鋼筋牌號等具體情況而定,具體要求見《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4㎜。
3、電渣壓力焊:僅用於柱、牆等構件中豎向或斜向(傾斜度不大於10°)鋼筋。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7㎜。
4、氣壓焊:可用於鋼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傾斜位置的對接焊接。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7㎜。
5、電弧焊:包括幫條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間隙焊和熔槽幫條焊。幫條焊、熔槽幫條焊使用時應注意鋼筋間隙的要求。窄間隙焊用於直徑≥16㎜鋼筋的現場水平連接。熔槽幫條焊用於直徑≥20㎜鋼筋的現場安裝焊接。
註: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接頭百分率計算同機械連接。
❸ 鋼筋套筒連接接頭位置有無規定
一級鋼筋直螺紋連接接頭部位有以下要求:
1、材質合格
直螺紋連接接頭的螺紋鋼筋應採用製造材料板和現場取樣試驗板製成。直螺紋連接接頭原材料應符合GB1499-98的要求。連接套和螺母應採用優質碳素結構鋼或低合金結構鋼,供應商應提供質量保證證書。
2、接頭末端形狀筆直
鋼筋切割時,必須使用無齒鋸,不得使用焊接、氣割和鋼筋切割機。鋼筋切斷機切割的鋼筋末端通常是馬蹄形或扭曲的,一級鋼筋的直螺紋連接部位不允許出現這些現象。根據鋼筋規格,參照Q/JGY02-2001企業標准,選擇套筒長度後,確定鋼筋加工長度。當更換不同加工規格的鋼絲頭時,也應相應調整鋼絲頭的長度。定型絲頭應立即蓋上保護帽,按規范分類堆放整齊,防止裝卸鋼筋時鋼筋直絲頭損壞。
(3)鋼筋套筒宜設置在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應用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及用途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
❹ 施工中,鋼筋接頭位置在哪裡最合適
在施工中,施工單位把框架樑上鐵在柱端的1/3搭接了氏隱(採用綁扎搭接,主要考橘枝慮省料),我們要求整改,施工單位提鋼筋接頭位置要盡量放置在不受力或者受力比較小的位置.一般: 出採用電弧焊處理,把搭接的梁鋼筋焊接起來
1. 梁 底部鋼筋在支座處,上部鋼筋在跨中1/殲伍廳3范圍內, 接頭鋼筋同一斷面不得超過50%(焊接)或25%(綁扎搭接),位置錯開45d。
2. 牆、柱豎向鋼筋每層樓板面處錯開45d接頭。
3. 樓板受力通長鋼筋接長底筋在支座處,負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其它短鋼筋則按設計長度配料製作。
4. 樓面施工縫處鋼筋處理;一般樓面不留施工縫,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斷面處應增加設置施工插鐵,數量為主鋼筋面積的30%,長度取3.0m, 兩端各伸入縫內1.5m。板插鐵採用Φ12鋼筋,放置於板中部,梁插鐵用Φ20的鋼筋放於上、下受力鋼筋位置。
❺ 請問鋼筋套管連接用在哪些部位
鋼筋套管連接用的地方其實很廣泛,入上樓的梁、板、柱,而工程中常用於鋼筋籠的連接中,如做地下連續牆 。
❻ 鋼筋一級套筒連接是否可以在任意區域
根據鋼筋連接規格,鋼制A級套筒連接可用於任何區域。
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它的橫截面是圓形的,有時是方形的圓角。包括輕型圓鋼筋,帶肋鋼筋,扭力桿。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用於鋼筋混凝土加固的直桿或線材鋼。其形狀分為兩種類型:輕型圓鋼棒和變形鋼筋。交貨狀態是直條和圓盤。
鋼筋連接套筒是屬於鋼筋連接方式中的機械連接,適用於大直徑鋼筋之間的連接。其具有節能,不受鋼筋成份及種類的限制等特點。
(6)鋼筋套筒宜設置在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鋼筋連接套筒的特點:
採用國際 45 號鋼材,特殊製造工藝,尺寸精度高,質量可靠。
可連接 Ф16-Ф40mm的HRB335級和HRB400 級帶肋鋼筋。
經過國家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達到JGJ107-2010 中的I級接頭標准。
標准型、正反絲扣型、異徑型三大系列,五十二個品種,能滿足建築結構中橫向、豎向、斜向等部位的同徑、異徑及可調長度和方向的連接鋼筋需求。
❼ 鋼筋搭接同一斷面最多設置幾處套筒連接
同一條梁內可以同時出現套筒連接和焊接搭接。 二、鋼筋連接套筒的技術特點:1、適用於承受拉、壓雙向作用力的各類構築物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連接施工。2、節材、節能,不受鋼筋成份及種類的限制。3、可全方位連接。4、可提前預制,工廠化作業,不佔用工期,全天候施工。5、操作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可大大縮短工期。 三、將兩根材料的端頭大約互疊15-20厘米後焊接,且滿焊。將端頭對口焊接叫端接焊,將端頭錯開疊在一起叫搭接焊。這個是可以的,應注意的是:1、鋼筋接頭應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2個及2個以上接頭;2、採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時同一構件內接頭宜相互錯開,連接區段長度是35D,D=較大鋼筋直徑;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不宜採用焊接接頭。截面內鋼筋連接接頭面積為什麼不能大於50%.的意思是要把接頭錯開,不能在某一截面全是接頭!規范上這么定和抗震沒有什麼關系,主要是為了保證受拉區鋼筋能充分發揮其抗拉性能.
接頭也不能說是結構的薄弱環節,只能說如果一個接頭沒有達到規范標准,那麼這個位置會產生應力集中成為薄弱環節.一個構件的薄弱環節並不是由某個位置是否存在鋼筋接頭決定的,是由結構的受力狀況,幾何尺寸等因素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規范同時規定受拉區鋼筋接頭不能在最大彎矩處附近(因為接頭可能成為薄弱環節).在焊件的檢查中也規定了焊件的拉斷處不能在接頭位置,否則此焊件不合格!這就說明,接頭處的抗拉強度要比鋼筋非接頭處的強!
❽ 鋼筋搭接位置
一般在圖紙沒有特別註明的情況下,地樑上下鋼筋搭接位置是與框架樑上下鋼筋搭接位置一樣的。但也有設計者根據地質的不同而設計了相反的受力筋,那他就會在圖紙上註明。
框架梁中間在跨中斷開的鋼筋,在專業術語上叫支座負彎矩筋,而在俗語上通稱支座挑筋。
從受力上分析,連續樑上部彎矩最大的地方是梁端,彎矩為0的地方一般是跨邊1/3處的地方,上部鋼筋接頭位置應該布置在彎矩為0的地方,所以一般樑上部鋼筋接頭布置在梁跨邊1/2處;
底部受力鋼筋,正彎矩最大的地方一般在梁中,最好接頭在跨邊1/3處或在梁端,而最不宜的地方就是跨中,所以,梁底部鋼筋焊接在跨中1/2處是不行的。
鋼筋在混凝土構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鋼筋接頭是鋼筋承受拉力時的薄弱環節,鋼筋的接頭應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單跨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2)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但對滿堂基礎底板,因其彎矩圖和樓板方向相反,鋼筋的接頭位置也應相反,即上筋應在支座處,下筋則在跨中。
(3)鋼筋接頭還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4)鋼筋接頭就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鋼筋搭接原則:
1、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3、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4、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
5、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6、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❾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位置怎麼規定
見JGJ107-2010《鋼筋機械連復接技術規程制》
4.03、結構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應按35d計算(d為被連接鋼筋中的較大直徑)。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以下簡稱接頭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25%;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I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除下面b條款所列情況外可不受限制。
2、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Ⅱ級接頭或I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
3、受拉鋼筋應力較小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