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
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
答: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有:基本錨固長度 Lab、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抗震樑柱縱向鋼筋節點部位的錨固長度LabE(我認為11G101系列圖集應以規范稱呼為宜。)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8.3鋼筋的錨固
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1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b=α×(ƒy/ƒt)×d (8.3.1-1)
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α—錨固鋼筋外系數,光面鋼筋為0.16,帶肋鋼筋為0.14;
ƒ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ƒ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60時,按C60取值;
d—錨固鋼筋的直徑。
②. 2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下列公式計算,且不應小於200mm;
La=ζa Lab (8.3.1-3)
式中:La——受拉鋼筋錨固長度;
ζa——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普通鋼筋按本規范第8.3.2條規定的規定取用,當多於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但不應小於0.6;對預應力筋,可取1.0。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11.1.7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的基本錨固和連接除應符合本規范第8.3節和8.4節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③. 1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式計算:
LaE=ζaE La (11.1.7-1)
式中: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本規范8.3.1條確定。
④.抗震樑柱縱向鋼筋節點部位的錨固長度LabE計算公式:
LabE=ζaE Lab
式中: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② 鋼筋植筋錨固長度怎麼確定
一般來鋼筋錨固長度是15D;檢驗源是否合格或達到施工驗收標准,方法是做現場原位拉拔測試,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對植筋基本錨固長度的規定: lb=afy lb —植筋錨固長度; fy—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系數a按下表 混凝土強度 鋼筋直徑
③ 鋼筋錨固長度如何確定
鋼筋直錨和彎錨長度需要依據實際情況來衡量:
1.直錨長度:從支座邊起算,滿足平法規定的錨固長度旁世就行了,如果是光園筋,則加端彎鉤。
2.彎錨:指支座小,不夠直錨長度的情況下的一種錨固方式。它的長度只要滿足平直部分0.4個直錨長度,彎起長度15即可,如果是光園筋另加端彎鉤。彎錨的總長度小於直錨長度,一般端支座多為彎錨,中間支座為直錨。
在鋼筋受力的地方都要進行錨固。
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使建築物更牢固,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荷載產生壓力、拉力以及彎矩、扭矩等。它按一定的方向用伏啟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插入預應力錨索(鋼筋),然後用水泥將孔固結起來,形成具有一定抗拉能力的結構。
此外,對拱壩壩肩不穩定岩體的處理,還可以採用其他支擋辦法,如抗滑樁、擋土牆、支撐柱等。還應特別強調,地下水往往是導致基礎失穩的主要因素,在設置工程處理措施時,應充分考慮到防滲排水的作用。缺斗
④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根據什麼原則確定的
彎矩包絡圖,並結合大量的現場試驗得出。
⑤ 怎樣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
(5)鋼筋基本錨固長度如何確定的擴展閱讀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接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力所需要的長度。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施工的成功與否。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
⑥ 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怎麼確定
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 8.3.1條公式計算確定。
⑦ 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確定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長度專,包括直條和彎曲部分屬.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按下列公式計算錨固的長度,La=a*(f1/f2)*d。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當混凝土強度等於或超過C40時.按C40取值)a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園鋼筋a=0.16;帶肋鋼筋a=0.14;(其它型號不在說明);d為鋼筋公徑直徑.另外規定,當鋼筋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乖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要根據抗震等級再乖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取1.15;三級系數取1.05;四級時取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長度的0.7倍.
以上就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內容,一般在施工中,設計圖紙對錨固長度都有要求,我們可以根據圖紙計算錨固長度!
⑧ 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是指什麼它是怎樣確定的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怎樣計算的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專力所需的最小的屬理論長度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
工程中實際的錨固長度la為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乘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後的數值。
確定的方法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10第8章第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