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混凝土梁中一般配有哪些鋼筋各有什麼作用
在鋼筋砼梁中復,一般配有縱向受力制鋼筋、箍筋、彎起鋼筋、架立鋼筋。
【1】縱向受力鋼筋作用:用來隨由彎矩在梁內產生的拉力;
【2】箍筋作用:用來隨由剪力和彎矩在梁內引起的主拉應力;
【3】彎起鋼筋作用:除了在跨中隨正彎矩產生的拉力外,在靠近支座的彎起段則用來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
【4】架立鋼筋任用:為了固定箍筋的正確位置和形成鋼筋骨架在梁的受壓區外緣兩側,平行於縱向受力鋼筋要布置架立鋼筋,此外,架立筋還可承受因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應力,防止發生裂縫。
㈡ 框架梁中一般設置哪些類型的鋼筋它們分別設置在梁的哪個部位
常規框架梁構造:梁下部和上部通長縱向鋼筋,分別設置在梁最下邊和梁頂部(也有下二排上二排等通長鋼筋)也是框架梁的主要受力鋼筋,其次設置在支座處附加上筋或上二排,架立筋設置在樑上部跨中位置,抗扭鋼筋(N打頭)和構造鋼筋(G打頭)設置在梁兩邊側面,明白了請採納!
㈢ 建築工程筏板基礎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筏板板筋宜雙向雙層配置,局部柱距較大及內力較大處鋼筋間距可局部加密,配筋版率權≥0.15%。筏板厚度變化處或標高變化處,宜採用放斜角平滑過渡,避免應力集中。
現澆板鋼筋雙向是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
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筏板作用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基礎。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㈣ 水泥混凝土澆築中的鋼筋設置和接縫有哪些要求
(1)鋼筋設置:不得踩踏鋼筋網片。安放單層鋼筋網片時,應在底部先攤鋪一層混凝土拌合物,攤鋪高度應按鋼筋網片設計位置預加一定的鋼筋沉落度。安放雙層鋼筋網片時,對厚度不大於25cm的板,上下兩層鋼筋網片用架立筋先紮成骨架後一次性安放就位。
(2)接縫:伸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寬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縫上部灌填縫料,下部設置脹縫板並安裝傳力桿。縮縫採用切縫機施工,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25%~30%時切割,深度為板厚的1/3,縫中應灌填縫料。灌填縫料時,縫壁必須乾燥、粗糙。縫料灌注深度宜為3~4cm,夏季施工時縫料宜與板面平,冬季宜稍低於板面。
㈤ 簡支梁一般要設置哪些鋼筋
在以前用的結構圖表示法中,
剖面和梁表法,簡支梁設置有:下部受力縱向鋼版筋,權上部架立鋼筋,箍筋,在剪力大時,可以彎起鋼筋,集中力處設置有吊筋和加密箍。
在現在平法中,以上就去掉彎起鋼筋,以加密箍代替。
但最基本的簡支梁都要設置下部受力縱向鋼筋,上部架立鋼筋和箍筋。
㈥ 簡支梁一般要設置哪些鋼筋
上部架立鋼筋、不排除雙筋梁時有上部受壓鋼筋;下部縱向受拉鋼筋;專箍筋;彎曲鋼筋屬;
可能還有腰筋、拉鉤筋;有次梁時,還有附加箍筋、可能還有吊筋等。
簡支梁就是說梁的兩端搭在兩個支撐物上,兩端鉸接,現實看是只有兩端支撐在柱子上的梁,主要承受彎距的單跨結構.一般為靜定結構 . 其跨越能力有限,一般在50米以下。
樑柱的半剛性連接可以採用在梁端焊上端板,用高強螺栓連接,或是用連於翼緣的上、下角鋼和高強螺栓。其設計要求如下:
(1)端板連接 在端板連接節點中力的傳遞可將梁端彎矩簡化為一對力偶,拉力經受受拉翼緣傳遞。受拉螺栓對受拉翼緣對稱布置。壓力可以通過端板或柱翼緣承壓傳遞,壓力區螺栓可少量設置,並和受拉螺栓一起傳遞剪力。
(2)上下角鋼連接 用上下角鋼連接的節點中,受拉一側的連接角鋼在彎矩作用下,不僅豎肢變形,水平肢也變形。因此,角鋼連接的剛度比端板者稍低。 連接性質的劃分應由下列三項指標來表徵 抗彎剛度,轉動剛度,延性(轉動能力)。
㈦ 建築工程筏板基礎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築工來程筏板基礎鋼筋布置自要求如下:
1、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於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採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
2、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3、對梁板式筏基,牆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並且應從樑上皮起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相關拓展:鋼筋的加工製作
1、箍筋:箍筋一般都用細鋼筋,加工時採用機械折彎。這些鋼筋切斷時可用切斷機、鋼筋大剪或砂輪鋸,切斷後應將不同的樣式、型號、規格分別放置。成型時,每個樣式的箍筋先做一個樣板,然後校核各部位尺寸及角度,無誤後批量加工。
2、主筋:主筋的加工製作應按圖示規格尺寸和規范的規定,端部的錨固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3、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㈧ 結構設計,鋼筋配置
混凝土抗壓強度很好,但抗拉性能比較差,而鋼材的抗拉強度好,抗壓性能一般,因此把鋼筋放進混凝土中形成鋼筋混凝土,發揮各自的強項,樓板受力後主要上部受壓,下部受拉,所以在板底設置鋼筋,在樓板的支座處上部也有拉力,所以一般在支座處(就是靠四周梁的位置)也會在板上部設置負筋。四周的負筋長度是樓板跨度的四分之一,因此實際上部鋼筋基本也都布滿了,(僅剩中間1/4的面積)所以和雙層雙向差不了多少了,如果造價控制的不嚴的話,不如乾脆雙層雙向了,受力更好施工質量也比較容易控制,比較整齊,負筋不容易被踩下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1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2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
3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4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
5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