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橋梁樁基鋼筋間距怎麼檢測,要求沒構件檢查2個斷面
每根鋼筋籠填寫誤差數,測點總數應為你鋼筋籠主筋的根數的2倍,例如:灌注樁要求正負20mm的誤差,直接填寫15、-18。。。。。。。。。,當然正規來說應該是現場去檢驗完後填寫的
B.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關於受力鋼筋間距±10,的檢驗方法: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意思
檢查受力鋼筋間距,是用鋼尺一次連著三個間距來測量。如鋼筋間距為100,測量三個間距300.偏差在±10內為合格。
C. 如何檢測鋼筋的強度及合格質量
主控項目: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為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散彎準的規定。
1、力學性能檢驗。
2、抗震用鋼筋強度實測值。
3、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
4、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
5、箍筋彎鉤形式(上述五條為鋼筋加工時的主控項目內容)。
鋼沖悔悶筋的檢驗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前褲批鋼筋中抽取5%,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D. 請問混凝土中鋼筋間距的試驗方法
就是用尺.檢查.如.檢查拉2米.間距為在20公分.應為11個點.你看第一點到第2點是多少.如為22公分就不合格
E. 鋼筋間距如何檢
捲尺,書面說法就是鋼尺檢查,拉5~10空用總長除以間隔就是實際間距了,不可能一空一空的檢查。
F. 鋼筋的間距是怎樣測量驗收
拉一米至兩米,一般十個間距吧,數間距看偏差
G. 鋼筋綁扎間距 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烏蘭察布樓承板 :鋼筋綁扎看似簡單,實際做的時候綁扎做錯了就會導致返工。
在鋼筋綁扎過程中最重要的兩點
1,綁扎對應的鋼筋大小
2,鋼筋的擺法,間距
我們在扎鋼筋的時候一定要一看就可以區分出,這個鋼筋是幾個厘大的鋼筋,然後我們把鋼筋拿去用,比如箍筋,很多都是6厘、8厘、箍筋一定要區分開,如果扎錯了,返工的時間是扎鋼筋的3倍時間。
鋼筋並不是隨便擺放,要分方向,那個鋼筋在上面那個鋼筋在下面,方向搞反是最常見的,鋼筋綁扎的間距,間距一點要用捲尺量拿粉筆畫出來,不可安裝自己心中的差不多擺放,遇到工程嚴格的要求,查一公分都可能讓你整改。
扎的方法就2個,滿扎、跳扎(隔一空扎),或者多空扎
基礎承台可跳扎,柱子角筋滿扎(無論任何情況),柱子中間的鋼筋可跳扎,梁,樑上部箍筋滿扎,下部箍筋滿扎,加筋和腰筋(和拉鉤一起),可以跳扎,剪力牆可以跳扎和拉鉤一起扎。板鋼筋,板鋼筋全部可以跳扎。
跳扎和滿扎,也是根據人家甲方的要求,能跳扎就跳扎,畢竟省時間省工期。
也有要求嚴格的時候,滿扎都是拿去做樣板房,給客戶看,極少工程要求全部滿扎,因為成本太高。
可能100多層的會滿扎吧,很多市政工程,學校、醫院、監獄、都是跳扎、還有50多樓的商務樓也是跳扎,
最嚴格的鋼筋工程,只有基礎滿扎,樓頂上的板是跳扎的,因為板不是抗震構件。
鋼筋綁扎檢查
1、對照鋼筋圖紙,檢查鋼筋,大小、根數、間距、擺放位置對不對,我們一定要細心,將每條梁,板,都檢一下。
2、檢查鋼筋的搭接接頭長度是否符合要求規范,要求只能長不能短,短了會返工,長了只是浪費一點材料。
3、檢查鋼筋墊塊有沒有墊好,墊塊使用是不是夠保護層。
4、檢查鋼筋的綁扎牢固不牢固,用手拽動觀察是否松動脫落。
檢查好了以後就可以要求監理驗收簽字了。
最後提醒,在扎鋼筋的時候一定要用捲尺量,然後畫出間距,扎出來的鋼筋看起來才會規整好看,如果憑感覺扎出來的鋼筋間距大小不一也很難看。
H. 施工員檢查鋼筋如何檢查
1,首先注意鋼筋的進場材質單、見證取樣檢驗報告是否合格和完整。
2,現場綁扎的鋼筋規格型號、骨架位置和根數、間距必須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3,鋼筋的保護層,接頭位置和長度及錨固搭接長度必須符合圖集規范要求。
4,鋼筋有無銹蝕和油垢、土的污染。
5,現場集水坑留置位置是否准確。
6,較深的筏板基礎,設置的立撐是否符合要求。
I. 鋼筋間距如何測量
用鋼捲尺測量,測量時要一次測量三個間距,比如間距200mm,那麼就要測量四根箍筋的間距(四根箍筋是三個間距)也就是600mm,看箍筋的間距偏差是不是符合規范的要求
J. 請問監理如何檢查施工項目的鋼筋質量的
1、首先必須檢查進場鋼筋原材料的外觀質量,檢查鋼筋的規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鋼筋上的標牌批號是否與合格證上的批號一致。外觀檢查合格同意其進場,否則不得卸車;2、按批量要求對進場的鋼筋見證取樣送檢,並檢查材料復試報告是否合格,復試合格方可同意使用。否則必須退場;3、根據規范要求檢查鋼筋製作、鋼筋綁扎和鋼筋連接檢驗批工序質量,檢查鋼筋間距、斷面尺寸、保護層厚度、接頭的位置、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等,不符合要求當場下達監理指令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整改完成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復查,復查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