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要在混凝土橫梁(兩頭支撐)中加入鋼筋最適合的位置是哪裡
要在混凝土橫梁中加入鋼筋,最適合的位置是在彎矩最大處。混凝土梁抗壓強度大,抗彎強度不足,加入鋼筋就是為了解決抗彎強度不足,最合適的位置就是彎矩最大的地方,一般是兩頭支撐的中間位置。
⑵ 梁,柱,支撐分別採用哪種截面的鋼筋
樑柱受力一般用熱軋帶肋鋼筋,箍筋等構造鋼筋用光圓鋼筋。
⑶ 4米高600寬的鋼筋砼梁採取什麼支撐體系施工
截面尺寸600×4000的梁少見,是條轉換梁吧,卻梁截面高=截面寬的6.667倍,相比規范關於梁的定義內,有點不容通,不是梁而到像是一堵4米高的牆!這屬於超 級『高大支模』了!所以用一般的扣件式、碗扣式等鋼管支架根本不行,就是用桁架式(貝雷片)也不行,因為本層樓面承受不了梁混凝土拌合物的重量(61.2KN/m)。這應該聯合設計院,設法把這條「梁」改為『疊合』的梁,先做一條≤2000米高的梁,採用高大支模支撐澆築,待達到一定強度後,不拆支撐並利用已澆好的梁承重,疊澆上半部分的梁。而600×2000(或稍矮)的高大支模施工方案,是較常遇的、已有施工經驗的方案。
⑷ 樑上部鋼筋下部鋼筋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鋼筋的相關分類及用途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
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屬於構造鋼筋。
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構造筋:鋼筋混凝土構件內考慮各種難以計量的因素而設置的鋼筋。分為:1分布鋼筋2嵌入在牆內板的附加鋼筋3周邊支撐在鋼筋混凝土樑上,牆上,板邊的構造鋼筋4與梁垂直的構造鋼筋 。
附加箍筋【箍筋】,附加吊筋【吊筋】:次梁與主梁的相交處,由於次梁的集中荷載作用,有可能使主梁的下部斷裂,因此在主梁與次梁的交界處應設置附加的橫向鋼筋,以承擔次梁的集中荷載,防止局部破壞。附加橫向鋼筋有附加箍筋及附加吊筋兩種。箍筋: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拉主鋼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形(當然有圓形的和矩形的)鋼筋,是口字形的,將上部和下部的鋼筋固定起來,同時抵抗剪力。形狀為:吊筋:吊筋是將作用於混凝土梁式構件底部的集中力傳遞至頂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載抗剪能力的一種鋼筋,形狀如元寶,又稱為元寶筋。形狀為: ̄╲__╱ ̄
貫通筋:指貫穿於構件(如梁)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既不彎起也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
拉結筋:在無法同時施工的兩個或多個構件之間預留的起拉結作用的鋼筋就是拉結筋。是加強框架填充牆與柱連結的受力鋼筋,提高了填充牆穩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分為箍筋和彎起鋼筋。
⑸ 框架梁的主要受力鋼筋是在上部還是在下部
框架梁 在下面有支撐的位置,就是 下面有 承重牆、柱子的位置處附近, 梁的回上部受拉,答而在 兩個柱子 中間的部分附近,梁的下部受拉。
上部和下部的鋼筋都是參與 主要受力的。 比如 支撐位置處,上部受拉,則上部鋼筋受拉,但鋼筋 和混凝土之間有個傳力 過程, 所以上部的鋼筋 不是只配置在 支撐位置處,而要向兩側 延長。所以即使是 到中間位置處,上部鋼筋也在參與受力。
⑹ 橫梁打斷兩條鋼筋,但下面還有牆支撐有危險嗎
梁下面的牆是後期填充的,對梁沒有支撐作用。如果不是貼著梁下面的鋼筋就問題不大。梁下端10公分范圍最好不要打孔,要打打梁高中間。
⑺ 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搭接有什麼規定
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一般都是要求錨入柱子內的
不讓在梁中間搭接,
不過新鋼筋圖集11G101-1多了一條可以在梁邊上搭接
⑻ 鋼筋框架樑上部和下部主筋應該搭接在什麼部位
1、上部筋 可以搭接 跨度3等分的跨中段內。下部筋 不可搭接 焊接、機械連內接的接頭,放在跨度的三容分之一處。
2、框架梁鋼筋搭接位置 : 一般在圖紙沒有特別註明的情況下,地樑上下鋼筋搭接位置是與框架樑上下鋼筋搭接位置一樣的。但也有設計者根框架樑上下部縱筋的。
3、搭接位置以及搭接長度:
搭接位置: 上部鋼筋在凈跨度的中部1/3跨范圍內。禁止支座內、加密區內;
梁下部鋼筋搭接位置 : 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搭接規定:見11G101—1第79頁,抗震樓層框架梁KL縱向。
(8)梁鋼筋下面用什麼支撐擴展閱讀
1、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搭接規定 : 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一般都是要求錨入柱子內的 不讓在梁中間搭接。
2、框架梁鋼筋的搭接問題 : 上部鋼筋搭接位置應在跨中三分之一凈跨范圍內,下部應在支座四分之一凈跨范圍內。
3、框架樑上部鋼筋搭接位置規范: 要求錯開搭接,綁扎不小於36倍D,雙面焊不小於5倍D,單面焊接不小於10D,錯開最少25公分。
4、基礎聯系梁的搭接位置是同基礎梁。因為受力與基礎梁類似。
⑼ 梁為什麼不能直接放地上要有支撐物
原因有兩個,一是受力要求,二是防止板撓度過大,影響使用。所有結構構件都必須滿足承載力和正常使用兩個條件。
懸挑梁是不用柱支撐的,其原理近似與杠桿原理相同,保證梁的平衡而不發生傾覆,這是需要驗算的,所以如果理解了這個道理,問題的答案也就找到了。
不是兩端都有支撐的,一端埋在或者澆築在支撐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撐物的梁,可為固定、簡支或自由段。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懸挑梁的構造
(1) 梁頂面的縱向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而且不少於兩根。鋼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且滿足以下要求: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梁截面高h≥800 mm時,可彎起60°;梁截面高較小時,可彎起30°;為了避免彎起鋼筋在彎轉處因其合力將混凝土壓碎,鋼筋在彎轉處應有一定的圓弧形,圓弧半徑一般不小於彎起鋼筋直徑的10倍。
(2) 彎起鋼筋應根據施工對鋼筋骨架的穩定和結構計算確定,當懸臂長度大於1.5 m時,無論計算是否需要,均要設置一排(從根部算起)彎起鋼筋。若懸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時,宜設置多排彎起鋼筋。
(3) 梁底部架立筋應不少於兩根,其直徑不小於12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