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1. 板底部的鋼筋是主要承受力的鋼筋,通常稱為下部筋。在一級鋼筋的末端,你會看到一個向上的180度半圓彎鉤;而對於二級或三級鋼筋,其末端會有一個45度的小彎折,這個彎折標志著主筋的起始和結束位置。
2. 板頂部的鋼筋是通長的主要受力鋼筋,通常稱為上部筋。它們的末端通常有一個90度的彎折。在計算鋼筋長度時,需要從支座邊緣算起至鋼筋錨固長度。
3. 在鋼筋配筋圖中,以"B"開頭的表示是底部鋼筋;以"T"開頭的表示是頂部鋼筋。有時,設計圖上可能只畫了線條來表示鋼筋的大小,而沒有在圖上註明具體哪個方向的鋼筋應該放在底部。這種情況並不罕見。通常,這樣的具體說明會在設計說明書中找到。
4. 對於結構圖中板的鋼筋的表示方法,下部受力筋的彎鉤方向向上向左,對於一級鋼筋是180度,對於二級及以上鋼筋是45度;上部受力筋的彎鉤方向向下向右,對於一級鋼筋是180度,對於二級及以上鋼筋是45度。
❷ 什麼是板的上部鋼筋,板的下部鋼筋
一般在筏板基礎或板標注中雙層雙向布置鋼筋,雙層即上部筋與下部筋。
上部筋、下部筋
板的上部配置負筋,主要承擔支座處板的拉力,所以,負筋也叫麵筋。同時,板的下部配置底部受力筋,也叫底筋。
❸ 在圖紙上怎麼樣區分板的鋼筋是上部還是下部鋼筋
用想像,把圖紙上板水平放置,板的上部的鋼筋叫上部鋼筋,板下部分的鋼筋叫下部鋼筋。
在板里,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受力不同;
板上部的鋼筋起抗壓、抗剪和構造作用;
板下部的鋼筋是主筋,起抗和抗剪拉作用;
板除了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外,還有與其垂直的構造鋼筋和架立筋。
(架立筋起把兩層鋼筋支起來的作用)
(3)板鋼筋上下分別叫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梁與板的鋼筋布置:
1、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並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台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5、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註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
6、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築混凝土之需要。
7、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7.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7.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7.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7.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7.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7.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
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按力學性能分: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鋼筋按生產工藝分: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❹ 板各鋼筋(分布筋、受力筋、負筋)的作用
1、板類構件,在板的支撐部位配置的上排鋼筋,俗稱「擔水筋」;
2、梁類構件,版節點處設置的「非權貫通縱筋」,一般認為是用來抵抗「負彎矩」的,(其實,貫通的縱筋又何嘗不能抵抗負彎矩呢?)
3、梁板類構件在受力分析時有一個「反彎點」,反彎點是正彎矩和反彎矩的分界點,一邊是鋼筋抵抗「正彎矩」,另一邊則抵抗「負彎矩」。
所以我認為你說的是對的,另外還要加上3號鋼筋是負筋
❺ 鋼筋後面標註上上,下下,上下,下上是什麼意思
上上就是上層鋼筋的上皮。
上下就是上層鋼筋下皮。
下下就是下層鋼筋下皮。
下上就是下層鋼筋上皮,這是個伐板的班筋。
❻ 現澆板一般為雙層鋼筋,上、下層鋼筋分別叫什麼,各有什麼作用
現澆板一般為雙層鋼筋,板面的叫做支座負彎矩鋼筋,簡稱負筋,主要承受支座處負彎矩;底層鋼筋叫做板底受力鋼筋,主要承受板底中間的彎矩。
❼ 板的鋼筋指的是哪個方向
板的鋼筋一般指的是與板平行或垂直方向布置的主筋與副筋。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一、鋼筋在板中的基本方向
在建築結構中,板是承受壓力或荷載的重要部分。板的鋼筋通常分為兩個方向,一種是與板面平行的方向,另一種是與板面垂直的方向。這兩種方向的鋼筋在板中發揮著各自的重要作用。
二、與板面平行方向的鋼筋(橫向鋼筋)
與板面平行的鋼筋通常被稱為橫向鋼筋,其主要作用是抵抗由於外界因素引起的彎曲應力。這些鋼筋根據設計要求均勻布置在板的上方和下方,確保板的平整度和承載能力。
三、與板面垂直方向的鋼筋(縱向鋼筋)
與板面垂直的鋼筋則被稱為縱向鋼筋,它們主要承擔板的拉伸和壓縮應力。這些鋼筋通常沿著板的長邊布置,確保在受到外力作用時,能夠有效地傳遞和分散應力,增強板的整體結構穩定性。
四、鋼筋布置的重要性
無論是橫向鋼筋還是縱向鋼筋,它們在板中的合理布置都是保證結構安全的關鍵。鋼筋的方向和數量應根據結構設計要求進行布置,以確保在受到外力作用時,板能夠保持穩定的承載能力。
總的來說,板的鋼筋方向是根據結構設計和工程需求來確定的,旨在確保板在各種外部因素作用下的結構安全。在實際施工中,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布置,以保證建築的整體結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