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跨板受力筋在廣聯達軟體上怎麼畫啊具體介紹一下唄
1、打開廣聯達的主界面,需要在左側的列表中選擇受力筋這一項。
注意事項:
受力鋼筋為: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或壓力。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結構計算,承受拉力或壓力的鋼筋,是所配置鋼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縱筋,又叫縱向鋼筋。縱筋是混凝土構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鋼筋,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或壓力。
如柱子的豎向鋼筋。梁的沿梁長度方向的鋼筋、板的短方向鋼筋、樁的豎向鋼筋。牆一般用豎向鋼筋和水平鋼筋來表示。
㈡ 廣聯達里吊筋、附加鋼筋、次梁加筋怎麼設置呢
吊筋、次梁加筋可以直接進行CAD圖元識別設置。附加鋼筋,需要自行回修改設置。
具體操作答方法如下:
1、打開廣聯達算量軟體,點擊導航欄內的「梁」構件。
㈢ 廣聯達2013版主次梁中吊筋怎麼添加
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GGJ2013梁中吊筋添加方法如下:
1、自動添加吊筋:在主次梁鋼筋布置完厚進行內一次合計計算。成容功後,選梁構件下拉菜單中的「添加吊筋」,用滑鼠拉矩形窗口選中需要添加吊筋的交處,系統彈出輸入窗口,按圖紙要求輸入掉進的根數,規格即可
2、如果主次梁截面高度相差太小,廣聯達根據剛勁規范,不自動能添加,不會彈出輸入窗口。這是可以在梁下拉菜刀中,選擇「梁表」。選中主梁,即可彈出梁表,點擊附加鋼筋表格框,即可輸入吊筋的規格、根數。致辭吊筋添加成功。
㈣ 廣聯達梁變截面箍筋一致怎麼布置
把鋼筋直徑設為同原箍筋。
選中梁右鍵「打斷」梁圖元,然後在【原位標注】中修改梁截面信息之後,再合並梁圖元。備註:一跨內高度漸變截面,用/隔開輸入高度即可,格式:300*500/900。
㈤ 廣聯達鋼筋算量中次梁處另外加的鋼筋如何設置呢
1.你可以選擇這一條梁,然後打開「梁平法表格」,在次梁加筋那一欄輸入鋼筋信息。
2.用「自動生成吊筋」功能,在彈出的對話框里輸入,吊筋和加筋信息(如果沒有吊筋可不輸入),確定後選擇你要加筋的梁以及與其相交的梁,再右鍵確定!
㈥ 廣聯達鋼筋算量中,如下圖條基鋼筋怎麼布置
有梁式條基可以用基礎梁和條基組合來畫。這樣就可以布置全鋼筋了(注意梁及條基鋼筋的根數)。導到圖形後,再修改條基的屬性,將基礎梁刪除。
㈦ 廣聯達中附加鋼筋怎麼布置
先點構建編輯-板鋼筋-附筋-然後編輯好,之後切換到繪圖輸入,然後智能布置,按梁布置,畫線布置
㈧ 廣聯達中,中間梁的支座負筋是在哪裡布置~跨中鋼筋么`
一、如下圖所示:
二、支座負筋的概念:
梁支座上部縱向受力鋼筋,有貫通專與非貫通之分屬。一般結構構件受力彎矩分正彎矩和負彎矩,抵抗負彎矩所配備的鋼筋稱為負筋,,通常指板、梁的上部鋼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當梁、板的上部鋼筋通長時,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上部鋼筋。
端支座負筋和中間支座負筋就是梁兩端的和中間的鋼筋。
㈨ 跨中上部鋼筋布置規則是什麼
樑上部兩邊各配置一根圓12的通長筋(一般都是按照梁兩端的配筋量來選內用的),假容如梁跨中有次梁的時候,要在次梁兩邊各配置三道箍筋,以增強主梁的抗剪性能。
㈩ 廣聯達主次梁附加箍筋怎麼設置
附加箍筋是在主樑上有集中荷載(如次梁等等)處的構造鋼筋。作用是承擔局部應力。附加箍筋設置的原則是在構件受剪力較大處增加箍筋,如主次梁相交處的主梁箍筋,柱在基礎、樓層上下處;受集中荷截較大的部位,如預應力張拉端處。
如圖:
(10)廣聯達梁跨中鋼筋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附加箍筋生成位置:
(1)一般在主梁與次梁相交的位置會生成(主梁是指相交處為支座的梁)
(2)同截面同類型次梁相交,均設置(次梁是指相交處不為支座的梁)
注意:梁與梁相交處有柱或牆時,一般是不需要設置附加箍筋,未提取梁跨的梁不布置吊筋和次梁加筋。
附加箍筋在平法16G101-1中的88頁有說明附加箍筋是在主梁與次梁相交的位置布置的箍筋,具體附加箍筋的配筋值是由設計給出的,然而,次梁加筋也是在主梁與次梁相交的位置布置的,它是軟體中的一個名詞,其實是一個概念,都是在梁兩側增加的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