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剪力牆與框架柱連接,水平鋼筋應該怎麼錨固。
按一定的方向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
鋼筋的錨固為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回土中答,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使建築物更牢固,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協同工作承受來自各種荷載產生壓力、拉力以及彎矩、扭矩等)。
按一定的方向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插入預應力錨索(鋼筋),用水泥將孔固結起來,形成具有一定抗拉能力的結構。此外,對拱壩壩肩不穩定岩體的處理,還可以採用其他支擋辦法,如抗滑樁、擋土牆、支撐柱等。
(1)圓柱鋼筋怎麼錨固擴展閱讀:
鋼筋錨固要求規定:
1、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
2、在地震區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3、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B. 請問有人知到柱子鋼筋錨固端新規范是直錨還是彎錨
直錨彎錨固都有。
頂層中間節點以及端節點內側柱縱向鋼筋可用直錨,當錨固長度不足時可以彎折;
框架頂層端節點處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相應部分彎錨如樑上部。
具體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條文10.4.3—10.4.4
如果樓主指的是2009年7月的修訂稿目前未出版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徵求意見稿)(GB 50010-200×)在9.3.6-9.3.7條
C. 頂層梁、柱的鋼筋錨固是怎麼規定的
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3)圓柱鋼筋怎麼錨固擴展閱讀:
選用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鋼筋錨固
鋼筋錨固長度規范: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所以,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Ⅳ級鋼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級鋼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結構中並不合適,也不經濟。
D. 柱子鋼筋收頭處錨固怎麼算
中柱 按照11G101-1第60頁大樣計算(非抗震的照第65頁);邊柱角柱 59頁(非抗震的照第64頁)中圖紙指定的大樣。
E. 上下框架柱變筋和變徑時鋼筋怎麼錨固,錨固長度是多少
按一定的方向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插入預應力錨索內(鋼筋),然後用水泥將容孔固結起來即可。
錨固長度是200mm及以上,因為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8.3.1條確定鋼筋的錨固長度,且不應小於200mm。
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應根據鋼筋的受力情況、保護層厚度、鋼筋形式等具體錨固條件對粘結強度的影響。
(5)圓柱鋼筋怎麼錨固擴展閱讀:
柱的縱向鋼筋配置應符合下列各項要求:
(1)宜對稱配置。
(2)截面尺寸大於400mm的柱,縱向鋼筋間距不宜大於200mm。
(3)柱總配筋率不應大於5%。
(4)一級且剪跨比不大於2的柱,每側縱向鋼筋配筋率不宜大於1.2%。
(5)邊柱、角柱及抗震牆端柱在地震作用組合產生小偏心受拉時,柱內縱筋總截面面積應比計算值增加25%。
(6)柱縱向鋼筋的綁扎接頭應避開柱端的箍筋加密區。
F. 柱是鋼筋是如何錨入梁的有經驗的進!
根據規范要求,梁可錨入柱,柱也可錨入梁(錨入板中也可)。但一般情況下是梁錨回入柱,因抗震要求答是強柱若梁。至於你說的應該錨入柱上多根梁中的哪根梁,一般沒有明確要求,只要保證滿足規范要求的錨固長度就可以了。當然習慣是柱子主筋90度彎鉤後應順著梁的長度方向錨入,不然錨固長度一般達不到規范要求。
G. 柱子縱向鋼筋如何錨固
柱縱筋做法分:基礎錨固做法、中間層連接做法、變截面做法、封頂做法。
依據在22G101-1 P65~69
H. 上下框架柱變筋和變徑時鋼筋怎麼錨固,錨固長度是多少
a、如果是大變小,根數不變,直接上面用小號鋼筋搭接連接或者電渣壓力焊連接(50%接頭率),如果是小變大,那隻能插筋了。原鋼筋錨入梁內滿足錨固長度即可(無需按屋面柱收口),插筋如果錨固長度柱頭部分無法滿足就要在澆注下層柱以前就進行插筋了。如果夠的話澆注梁板前插筋就可以了。b、上下層鋼筋根數不同,澆注梁板前掰一掰並固定好就可以了(最好綁點鋼筋增強一下)
I. 柱頂縱筋錨固方式有哪些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J. 柱子頂是斜梁,柱子的鋼筋怎麼錨固下圖
1、框架柱鋼筋到頂不是錨固,是節點處理。應該見相關圖集的做回法。如果是03G101-1的,見37頁,如果答是11G101-1的,見59頁。
2、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支撐結構。
3、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