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截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受彎鋼筋截面面積 As=M/fy*rs*h0(M是正截面彎矩設計值、fy是縱向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rs內力臂系數、h0截面有效高度。其中s、0是下角標。這輸入法不怎麼好顯示)
B. 鋼筋混凝土換算截面面積公式
鋼筋截面面積計算公式為:As=π*r*r*n式中:π為圓周率,近似取值3.14r為鋼筋的半徑,r=d/2(d為鋼筋的直徑)n為鋼筋的根。
鋼筋混凝土換算截面面積是將截面受拉區縱向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換算成假想成能承受拉應力的混凝土截面面積,即稱為鋼筋的換算截面面積。
C. 建築結構中,As'表示什麼,怎麼算
As是受拉區縱向鋼筋配筋面積,As/2是配筋面積的一半。見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術語版、符號』權第2.2.3 『幾何參數』。
鋼筋中心到混凝土邊的距離,如果是雙排或多排鋼筋那要從他們換算的中心點到混凝土邊的距離。
D. AS 受拉鋼筋面積怎樣計算
取一米板帶,根據支承情況按簡支或者連續的受彎構件計算。
計算信息
1. 幾何參數
截面類型: 矩形 截面寬度: b=400mm 截面高度: h=8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級: C20 fc=9.6N/mm2 ft=1.10N/mm2
鋼筋種類: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0.200%
縱筋合力點至近邊距離: as=35mm
3. 受力信息
M=500.000kN*m
4. 設計參數
結構重要性系數: γo=1.0
計算過程
計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800-35=765mm
計算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2.0*105*0.0033))=0.550
確定計算系數
αs=γo*M/(α1*fc*b*ho*ho)=1.0*500.000*106/(1.0*9.6*400*765*765)=0.222
計算相對受壓區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2)=0.255≤ξb=0.550 滿足要求
計算縱向受拉筋面積
As=α1*fc*b*ho*ξ/fy=1.0*9.6*400*765*0.255/300=2497mm2
驗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2497/(400*800)=0.780%
ρ=0.780%≥ρmin=0.200%, 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E. 縱向受拉鋼筋截面積As
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書
1
已知條件
梁截面寬度b=200mm,高度h=500mm,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緣距離a's=35mm,受拉鋼筋合力點到截面近邊緣距離as=35mm,混凝土強度等級C25,縱向受拉鋼筋強度設計值fy=300Mpa,縱向受壓鋼筋強度設計值f'y=300Mpa,非抗震設計,設計截面位於框架梁梁中,截面設計彎矩M=130kN·m,截面下部受拉。
2
配筋計算
查混凝土規范表4.1.4可知
fc=11.9Mpa
ft=1.27Mpa
由混凝土規范6.2.6條可知
α1=1.0
β1=0.8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極限壓應變
εcu=0.0033
由混凝土規范表4.2.5可得鋼筋彈性模量
Es=200000Mpa
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0.550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500-35=465mm
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
ρsmin=0.0020
受拉鋼筋最小配筋面積
Asmin=ρsminbh
=0.0020×200×500
=200mm2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大彎矩
Mcmax=α1fcξbh0b(h0-0.5ξbh0)
=1.0×11.9×0.550×465×200×(465-0.5×0.550×465)
=205941952N·mm
>M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0-1)可得
αs=M/α1/fc/b/h20
=130000000/1.0/11.9/200/4652
=0.25
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
ξ=1-(1-2αs)0.5=1-(1-2×0.25)0.5=0.295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0-2)可得受拉鋼筋面積
As=(α1fcbξh0)/fy
=(1.0×11.9×200×0.30×465)/300
=1093.34mm2
受拉鋼筋配筋率
ρs=As/b/h
=1093.34/200/500
=0.0109
由於ρs>0.01,為避免鋼筋過於擁擠,將受拉鋼筋分兩排布置,取截面有效高度
h0=h-a's-25=440mm
經重新計算,可得計算需要受拉鋼筋面積
As=1185.40mm2
As>Asmin,取受拉鋼筋面積
As=1185.40mm2
選用4根二級鋼筋直徑為20mm,
As=1256mm2
F. 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As
As=M/0.9fyh0 你這個計算結果不對或者配筋不對!!!你是按照二級鋼計算的結果才算出配筋面積大概是230左右,但是你的配筋是一級~ 比如說按照一級鋼計算fy=210,計算出來的As=329,配筋φ8@150=335,剛剛夠!按照二級鋼計算fy=300,As=230,要是配的話就得按照二級鋼配筋了。計算都是算的每米寬度內的配筋,比如說你想用A這么大的間距,那每米間距內放1000/A這么多根鋼筋,乘以每根鋼筋的面積大於計算所需的鋼筋面積就可以了比如說你想用200的間距,那就放5根鋼筋,5*單根鋼筋面積>As,求出所需單根鋼筋面積,在對應選下鋼筋就行了
G. 已知縱向受拉鋼筋面積As,怎麼選配鋼筋
已知縱向受拉鋼筋面積As,As=M/0.9fyh0。按照一級鋼計算fy=210,計算出來的As=329,配筋φ8@150=335,剛剛夠。按照二級鋼計算fy=300,As=230,要是配的話就得按照二級鋼配筋。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7)as為鋼筋的截面積怎麼算擴展閱讀
要求: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H. 鋼筋截面面積怎麼計算
鋼筋截面積s=π·r²。
例如:直徑為12的鋼筋截面積s=3.1415926×12²=452.39mm²。
鋼筋符號,指的是鋼筋參數容符號等。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
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I. AS等於1932.72 怎麼求受拉鋼筋截面面積
1)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
ξb = β1 / [1 + fy / (Es * εcu)]=0.80/[1+300/(200000*0.0033)] = 0.550
受壓區高度 x = ho - [ho ^ 2 - 2 * M / (α1 * fc * b)] ^ 0.5
= 465-[465^2-2* 200000000/(1.00*11.94*200)]^0.5 = 244.27mm
相對受壓區高度 ξ = x / ho = 244.27/465 = 0.525 ≤ ξb = 0.550
縱向受拉鋼筋 As = α1 * fc * b * x / fy = 1.00*11.94*200*244.27/ 300 = 1944mm
配筋率 ρ = As / (b * ho) = 1944/(200*465) = 2.09%
最小配筋率 ρmin = Max{0.20%, 0.45ft/fy} = 0.20%
ρ≥ ρmin ,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2)對於第二項,由於受壓區高度超限,故需加高截面------即混凝土梁的話,配多少鋼筋都不可以承受300KN.M
J. as是如何求出來的 具體步驟 求大神詳解 急!
又發了啊。
鋼筋合力點到梁底邊的距離啊。
公式就是
as=(F1*A1+F2*A2+F3A3...)/(F1+F2+F3+...)
(Fi i號鋼筋的拉力,Ai i號鋼筋的到梁底的距離 )
Fi=fy*Si (抗拉強度計算值*鋼筋面積)
這樣式子變成了。
as=(S1A1+S2A2+S3A3+。。。)/(S1+S2+S3+。。。)了
對一個題中的式子,是不是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