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礎底板鋼筋綁扎要求
(1)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承台下層鋼筋。根據底板承台受力情況,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所有基礎鋼筋均按設計圖紙原位綁扎。
(2)鋼筋綁扎時,靠近外圍兩行的相交點每點都綁扎,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綁扎,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
(3)擺放基礎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墊塊厚度不應小於50mm,樑上部為25mm,強度必須符合要求。按每1m距離梅花型擺放。如底板承台鋼筋用量較大,擺放距離應縮小。
(4)基礎底板、承台、梁,可分段綁紮成型,然後就位,或根據梁位置線就地綁紮成型。麵筋與梁架立筋,可分層穿筋綁扎。
(5)底板雙層鋼筋綁完下層鋼筋後,應擺放鋼筋撐筋,在撐腳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鋼筋,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如底板承台較厚,(梁)板鋼筋用量較大,可根據施工方案改用鋼筋支架或型鋼架,支撐底板承台鋼筋。
(6)底板承台鋼筋如採用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除應按相應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7)根據彈好的牆、柱位置線,將牆、柱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增加一道臨時φ10箍筋或30×3角鋼作為定位框,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
(8)框架柱鋼筋綁扎應牢固正確,為保證柱鋼筋平面位置准確,基礎鋼筋綁扎完畢後,用經緯儀將柱軸線引到基礎梁板上層鋼筋表面,註明標志,在豎向柱插筋周邊點焊定位框(定位框採用Φ10鋼筋)。
(9)按照設計要求,本工程後澆帶處基礎梁鋼筋不得切斷。
拓展資料: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
這里摘錄一些綁扎連接的規定供你參考。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
② 地下室構造底板鋼筋綁扎綁扣是否需要滿綁
是滿扎,因為筏板鋼筋是雙向受力的,按規定,單向板鋼筋可以間隔綁扎,但邊上的兩排應滿扎,雙向受力板應該滿扎。規定:在國標GBJ204-83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注意這個規范說的是板,筏板也是板的一種哈),以及在《基礎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標准》上有規定,特別是基礎鋼筋施工工藝標准上有明文規定。雙層雙向受力鋼筋需要滿扎。具體的條文你自己去翻翻看。當然這些條文,都要需要仔細的解讀。在有些實際工程施工中有些監理規范根據國標就規定了。所以你還的熟悉,你所在的工程的監理關於鋼筋綁扎的規定。筏板: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作為建築物基礎。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③ 地下室防水底板鋼筋綁扎問題
上部鋼筋應該是放在梁里,放在樑上部主筋之下,承台上部圖紙沒鋼筋正常,板面鋼筋只要伸入梁內中部多點就行。正常鋼筋都是通長部置的,按圖集正常搭接就行!!!!!
④ 地下管廊底板筋與壁板鋼筋排布關系,壁板豎直筋放在底板筋上面對嗎
地下管來廊底板筋與壁板鋼自筋排布關系是壁板豎直筋需要放在底板筋上面。施工方法如下:
底板鋼筋安裝綁扎完成後,先將壁板各邊線引測至底板上,用紅油漆做出標志,在底板筋基本結束時,即用線錘在網片上吊出各邊線位置,定出壁板的鋼筋邊線後,用通長鋼筋沿壁板鋼筋邊線位置綁扎在筋網片上,隨即開始插筋。為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插筋偏位移動、插筋要求用電焊點焊到鋼筋網片上,並綁扎三至四道水平筋或箍筋,對插筋處松動的網片用電焊加固。
將豎筋與伸出的插筋綁扎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志,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並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志,接著綁其餘豎筋,最後再綁其餘橫筋。
壁板體鋼筋均為雙向雙排鋼筋,水平筋在外,豎筋在內,水平筋錨入鄰壁板或暗柱。
事先准備好的內外側模一起進行安裝,里外都應彈壁板邊線,在對拉螺桿上焊接鋼筋擋塊,保證里外模板的間距。鋼筋之間設置梯形筋保證了壁板水平,豎向鋼筋的間距,在鋼筋外側綁扎預制混凝土墊塊保護層厚度。
壁板上的穿壁板管道,加設止水環,環與管道應滿焊,並將其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或焊固在主筋上,同時加強該處局部模板的支撐,以保證標高、位置的正確。
⑤ 鋼筋板牆單支勾應該綁在什麼位置
剪力牆鋼來筋必須全源部綁扎,只有板筋中間部分可跳扣綁扎。 5.2剪力牆鋼筋: 5.2.1工藝流程:立豎向梯子筋→綁定位橫筋→綁其餘鋼筋。 5.2.2豎向鋼筋直徑≥16mm時,採用滾軋直螺紋機械連接,按規范要求錯開50%接頭位置,上下層接頭間距大於35d
⑥ 底板鋼筋綁扎規范
沒有專門的「鋼筋綁扎規范」,只有規范對鋼筋綁扎的要求。在施工規專范里有鋼筋綁扎的屬條文規定,在驗收規范里有鋼筋綁扎的合格標准。
板的鋼筋綁扎要求見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5.4.7條1、2、3、4、5各款。以及5.4節相關條文;
板的鋼筋綁扎容許誤差見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5.5.3。
⑦ 請回答該技術在施工中對防水的處理底板鋼筋綁扎與柱子的連接做法後澆帶的做法如何做到增加凈高度
地板柱子插筋抄參考國標襲03G-101有大樣做法。主筋做L型(加錨固帶12D的彎鉤加幾個定位箍筋,最好主筋跟板筋點焊,打混凝土的時候不易掉下去)。後澆帶 板筋錯開搭接35d ,但梁筋不斷,用收口網(俗稱)攔起來就OK;圖紙結構總說明也會有大樣做法。標高是死的,增加凈高度怎麼可能? 你做施工方偷底板混凝土還差不多(比如底板700板厚,底板面標高不變,做成650的板厚,施工方經常干這樣的事,呵呵,凈空是不可能變的。
⑧ 鋼筋拉勾綁扎要求
拉鉤一般都應該是135度,應該要求將拉鉤和被拉結的鋼筋之
間用綁絲綁扎
需要在節點處綁扎,要不打混凝土的時候會移動,失去作用。
在施工中,鋼筋拉鉤的搭設及施工規范
⑨ 人防底板拉勾需要綁扎嗎
底板拉勾需要綁扎,要設拉筋,就是普通地下室頂板也要設拉筋。
人防底板:
1)上下層板鋼筋馬凳不足,導致上下層鋼筋間距不足。底板鋼筋有跳扣現象、拉鉤不豎直、拉鉤末端彎折角度不足。集水井口鋼筋綁扎與普通集水井口鋼筋綁扎不同,需要安裝角鋼且安裝角鋼時應確保角鋼上皮標高准確,角鋼上皮應比建築地面低15mm。
2)底板中板梁式結構的梁筋與板筋的位置關系:上排雙向板筋均應從梁的主筋下方穿過。這與梁板式結構中的梁與板式結構中的加強梁有區別的。在梁板體系中,當底板上層鋼筋與樑上層主筋標高相同時,板的上層鋼筋不應放在梁的主筋上面。
3)相鄰單元之間、非人防區域與人防區域不應相通,穿越防護密閉區域的排水溝將直接破壞工程的防護密閉,應採用預埋熱鍍鋅鋼管並按規范要求進行有效的防護密閉處理。
外牆止水鋼板牆拉鉤做法
拉鉤做法可採用兩種
1、拉鉤彎錨焊接於止水鋼板上,長度不小於10d。
2、鑽口堵洞焊接。
3. 人防牆體
1)臨空牆豎向插筋平直段錨固應向牆體內側,平直段應互抱;後澆帶穿越防護單元密閉隔牆時,防護單元牆體應放置止水鋼板(後澆帶一般在設計上會避開防護單元);
2)側牆的水平施工縫應設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於500mm的牆體上;當側牆上有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小於300mm;見上圖施工縫示意圖。
3)臨空牆、密閉隔牆、單元間隔牆支模時應使用中間設止水片的穿牆止水對拉螺桿,螺桿兩頭用限位片加以固定。不得應用一般內牆使用的穿牆塑料管或其他套管。
3)臨空牆鋼筋:臨空牆是指人防工程中一側受爆炸沖擊波直接作用,另一側為人防內側且臨空的牆體,戰時單向受水平沖擊荷載的特殊牆體,其配筋有其特殊性,且內外側豎向筋規格往往不同,彎錨方向及長度均與普通內牆不同,現場應重點檢查臨空牆的外側與內側鋼筋的規格(這里的外側和內側是相對臨空牆而言,外側是指防護區外,內側是指防護區內。臨空牆、密閉牆、單元之間防護隔牆一般應在結構圖中標明)。
外側鋼筋應伸到板底後再向防護區內錨固,由於臨空牆在底板中的錨固筋較長,水平錨固段必須與底板下層鋼筋綁扎牢固。防護單元之間的防護密閉隔牆戰時雙向均有可能承受沖擊波荷載,配筋應有別一般臨空牆,需雙向對錨並伸入頂板和底板混凝土中。
⑩ 管廊上部鋼筋綁扎應該如何施工人操作面有嗎
操作 (1)來 將基礎墊層清掃自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 (2)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3)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