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防工程中la
人防工程中的”la”通常指的是錨固長度。這是結構設計中的一項關鍵參數,用於確保受力鋼筋與混凝土的有效結合,從而使鋼筋能夠承受設計應力。以下是對人防工程中錨固長度的詳細解釋:
1. 錨固長度的作用: 錨固長度決定了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結合力,是確保結構整體性和穩定性的重要因素。
2. 錨固長度的計算公式: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錨固長度L的計算公式為:L=a**d。 其中,fy是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ft是混凝土的軸心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直徑。
3. 錨固長度的調整情況: 在特定情況下,如帶肋鋼筋直徑大於25mm或在地震區,錨固長度會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調整,以滿足結構安全性的要求。
4. 縱向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 對於縱向受壓鋼筋,其錨固長度需滿足相應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70%,以確保結構在受壓狀態下的穩定性。
5. 鋼筋末端的彎鉤或機械錨固長度: 鋼筋末端的彎鉤或機械錨固長度通常為其基本錨固長度的60%,這有助於增加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結合力,提高結構的整體性能。
6. 在人防工程中的應用: 在人防工程中,安裝人防門等結構時,可能需要參考特定的定額來計算和確定錨固長度的詳細規格,以確保人防工程的結構安全性和穩定性。
Ⅱ 人防部分鋼筋錨固長度laf怎麼計算
人防部分鋼筋錨固長度laf=1.05La(實際應為laf=1.05Lab)。
因為《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是2005年的規范,它式中La——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是對《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的La=α(fy/ft)d而言的,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中是Lab=α(fy/ft)d。所以人防部分鋼筋錨固長度實際應為laf=1.05Lab了。
Ⅲ 人防部分鋼筋錨固長度laf怎麼計算
鋼筋的錨固長度計算方法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afyd/ft (9.3.1-1)
預應力鋼筋 la=afpyd/ft (9.3.1-2)
式中:la—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fy、fpy—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按表2、表3採用;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按表1採用;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40時,按C40取值; d—鋼筋的公稱直徑;
a—鋼筋的外形系數,按表4採用。
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計算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
1. 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2. HRB335、HRB400和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 3. 當鋼筋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易受擾動(如滑模施工)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4. 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
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0.8;
5. 除構造需要的錨固長度外,當縱向受力鋼筋的實際配筋面積大於其設計計算面積時,如有充分依
據和可靠措施,其錨固長度可乘以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但對有抗震設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不得採用此項修正。
6. 當採用驟然放鬆預應力鋼筋的施工工藝時,先張法預應力鋼筋的錨固長度應從距構件末端0.25ltr
處開始計算,此處ltr為預應力傳遞長度,按本規范第6.1.9條確定。 經上述修正後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按公式(9.3.1-1)、(9.3.1-2)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50mm。
Ⅳ 人防部分鋼筋錨固長度laf怎麼計算
07FG系列人防圖集合訂本(07fg01-07fg05圖集)
Ⅳ 人防部分鋼筋錨固長度laf怎麼計算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抄鋼筋的抗襲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1.普通鋼筋la=afyd/ft ;
2.預應力鋼筋la=afpyd/ft。
拓展內容:
人防地下室鋼筋錨固一般滿足11G101系列圖集外還需滿足人防驗收規范和設計規范,通常在圖紙上會註明。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的成功與否。